兩岸茶人相聚婺州|臺灣南投縣竹山鎮茶道協會來市供銷社婺州方茶培訓學校交流茶產業

2021-02-17 婺州方茶技能培訓中心

兩岸茶人同宗同源,茶是最好的交流方式之一,是最貼心的問候,也是最真誠的語言。

今天上午,由市臺辦組織,臺灣省南投縣議員蔡宜助、蔡宗智、茶道協會理事長蘇孟娟一行來到金華市供銷社婺州方茶培訓學校進行兩岸茶產業交流,金華市臺辦賓為民處長、金華市茶藝茶道協會會長丁素仙及副會長陳明信、王明等陪同。

(蔡宜助議員介紹當地茶產業情況)

(蘇孟娟理事長發言)

(金華市臺辦賓為民處長發言)

(丁素仙會長介紹金華茶產業發展歷程)

本次交流由市臺辦組織並全程參與,由市供銷社提供平臺和政策指導,在上級單位的大力支持下,交流活動如期進行,成果豐碩。

本次交流包含兩地茶文化協會交流、考察參觀浙中茶葉市場等流程,就兩地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及茶文化推廣等方面深度交流並交換經驗。金華市茶藝茶道協會與南投縣竹山鎮茶道協會進行了從產業座談到茶藝技能相互展演的全方位近距離交流,向臺灣同胞展示介紹了「婺州方茶」等本地名優茶品牌和茶文化發展歷程。

(茶藝交流成為熱誠交流的茶會)

金華市茶藝茶道協會茶藝師們與南投縣竹山鎮茶道協會各位同胞同圍一張桌,共飲一壺茶,展現了兩岸茶人共同傳承茶文化的盛景,體現了金華茶業技能人才的專業素養和金華茶文化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卓著成果,一場茶會交流,道不盡的同胞問候,血濃於水,情融於茶,是兩岸茶人的紐帶,也是兩岸文化的橋梁。

感謝寶島客人與我們共敘茶情,期待下一次相會。

(參觀考察浙中茶葉市場)

現在報名茶藝師培訓課程就可享受政府補貼,詳情請點擊下方連結:

更多好茶,更多課程,請關注婺州方茶旗艦店

長按二維碼進店

相關焦點

  • 臺灣阿里山鄉和竹山鎮與福建鄉鎮建立茶產業長期合作關係
    臺灣阿里山鄉和竹山鎮與福建鄉鎮建立茶產業長期合作關係 2009年11月17日 09:2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仲夏茶事 | 茶米來了 & 季野會心茶道文化」兩岸交流茶會
    「茶米來了 & 季野會心茶道文化」兩岸交流茶會,如期而至,來自兩岸的近200位茶人,因茶相遇在武夷山 陶然有山,陶然自得,有山有水,品茗論道。辦茶會,對茶人來說,是極為認真的事,本次茶會由「茶米來了」與「季野會心茶道文化」,精心準備。
  • 臺灣南投縣竹山鎮參訪團到杭州市西湖區交流
    臺灣南投縣竹山鎮參訪團到杭州市西湖區交流 2016年06月29日 15: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杭州市臺辦)  中國臺灣網6月29日杭州訊 日前,臺灣南投縣竹山鎮參訪團一行25人應邀到浙江杭州市參加2016年第七屆「杭臺·西湖鄰裡節」活動。西湖區區委書記王立華、區委副書記夏積亮、副區長陳瑋、區政協副主席章嶽定參加了交流活動。
  • 杭州市蕭山區與臺灣南投縣開展茶產業交流活動
    6月24日,第十六屆蕭山杜家楊梅節活動之「凍頂·龍井」兩岸茶產業發展交流會於在蕭山區所前鎮舉行,來自臺灣南投縣鹿谷鄉的30名茶商,與蕭山區所前鎮的茶農共同交流和探討種茶、炒茶經驗。蕭山區領導沃嶽興、謝漸升、趙文虎出席交流會。  臺灣南投縣茶葉栽種面積達到12萬畝,是臺灣最大的茶葉產地,鹿谷凍頂烏龍茶、南投青山茶都是受消費者歡迎知名茶品。
  • 臺灣高山烏龍茶進北京 兩岸茶產業牽手2009(圖)
    兩岸茶人手牽手  中廣網北京2月23日消息(中國之聲記者陳雅萍)隨著兩岸「三通」的實現,海峽兩岸貿易交流邁入「天塹變通途」的全新境界。從牛年新春到元宵節,北京百年茶葉老店——吳裕泰茶莊與臺灣知名茶葉品牌「遊山茶坊」聯手合作,在傳統佳節裡為京城愛茶人奉上了原汁原味的臺灣高山烏龍茶。  北京吳裕泰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營銷部武濤經理欣喜地告訴記者,「此次,11隻單品臺灣高山烏龍茶首次進京,因其保持了傳統的臺灣制茶工藝,茶湯甘甜,耐衝泡,香氣濃鬱,成了「兩節」期間倍受北京民眾推崇的茶禮!」
  • 一葉香茶連兩岸 兩岸茶人共話「國茶復興夢」
    兩岸茶人親切合影。                用「一衣帶水」來形容兩岸茶業最合適不過。茶為國飲,一葉香茶連兩岸,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至今,30多年的時間,茶推動著兩岸交流與合作。以「兩岸茶界,一味同心」為主題的2019年兩岸茶人高峰對話在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天福茶學院)的「唐山過臺灣」石雕園松茗屋中開啟。兩岸茶人一起圍爐而坐,共話「國茶復興夢」。兩岸茶葉經貿往來、茶文化交流、新時期兩岸茶業交流與合作、兩岸茶界攜手助推國茶復興及以茶為媒,共促和平統一與民族復興是兩岸茶界最為關心的話題,同時也是2019年兩岸茶人高峰對話的主要議題。
  • 兩岸茶人土家茶鄉秀茶道弘揚茶文化(組圖)
    劉康 攝   中新網湖北五峰9月16日電 (記者 董曉斌)「我想和爸爸一樣做個優秀茶人,儘自己所能為兩岸的茶文化交流做點貢獻。」15日晚,臺灣茶人任玲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當晚8時許,來自浙江、湖北以及臺灣等地的10餘名茶人,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紅茶工業遺址內進行了一場名為「古道茶香」的茶道會。茶人沈彥冰是這次茶道會的總策劃人 劉康 攝  五峰地處華中腹地的武陵山區,是宜紅茶之鄉和中俄萬裡茶道茶源地。
  • 臺灣茶人唐山交流茶文化(組圖)
    茶文化交流活動現場 羅玉生 攝泡茶 羅玉生 攝茶席 羅玉生 攝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丁雪) 9月13日上午,由唐山千江月茶藝培訓中心和臺灣會心茶道文化發展協會共同組織的茶文化交流活動在李銘久藝術館舉辦。
  • 杭州「醉美鄉村」與臺灣南投縣結對交流茶文化
    10月28日,杭州市西湖區轉塘街道上城埭村剛被評為「天堂裡醉美鄉村」,就迎來了中國臺灣南投縣交流訪問團
  • 臺灣左如玉老師,培訓廈門外圖集團司茶隊
    為弘揚兩岸茶文化,廈門外圖集團今年3月28至3月31日,特邀臺灣茶葉研究所原副所長、臺灣南方生活報茶文化事業部總經理左如玉老師及其家族苗慄「東方美人茶」茶文化第五代傳人左芳儒女士赴廈門開班傳承,廈門外圖司茶隊10名隊員參加了此次專題培訓。
  • 海峽兩岸茶人茶席交流活動在廈舉辦 融入四藝的茶席成為活動亮點
    茶文化的美學,應該有視覺、味覺得滿足,所以茶席用工筆精心設計,擺設水盤,讓畫中的花猶如映在水中,再擺一盆插花,不僅表現茶人心境,更營造出豐富的視覺感受。宋代文人,品茗前會焚香,香氛讓身心沉靜,是第一層次味覺滿足,進而品茗,是第二層次的滿足。所以培訓將融合四藝,將日常生活提升至藝術境界,充實內在涵養與修為,在淺移默化中傳承中華茶文化,表現在茶道源於藝而高於藝,滌蕩心靈,立己達人。
  • 一盞清香,兩岸滋味---臺灣七天輕奢茶事交流
    好陶與好茶,方是相得益彰。行行復行行,前奏停歇,正劇上演。茶的所有,毫無保留地呈現。好像看到幾百年前,文人騷客的聚會。茶道漫漫,林木蔥蔥,蜿蜒此間繁複滋味,或濃或淡地延展開來。品茶之間,學習花藝,純真、質樸、清靈、脫俗、清簡,為茶道插花追求之精神。導師-李嘉偉臺南應用科技大學 副教授   TFTD臺灣區花店協會 理事 CFD中華花藝設計協會臺南分會 常務理事  往返兩岸從事花藝教學交流
  • 開展兩岸茶文化交流 促進兩岸茶產業發展
    大家圍繞著陸羽茶文化的精神、茶產業的發展概況及重點、茶產業可持續發展、茶葉衝泡效應及茶具研發進行了探討。臺灣天福·天仁集團總裁李瑞河、臺灣陸羽茶學研究所所長蔡榮章、臺北中華無我茶會推廣協會理事長陳寶、臺北陸羽茶藝中心茶藝師李佩芳、湖北省茶葉學會秘書長劉傳友、湖北省炎黃·茶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劉登峰、湖北省陸羽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歐陽勳、湖北省農科院果茶蠶桑研究所龔自明、天門市陸羽研究會甘良華等人作了17場專題發言。
  • 臺灣南投縣竹山鎮交流團來梁考察,為臺梁兩地搭建起農旅合作橋梁~
    日前梁平迎來了臺灣南投縣竹山鎮交流團一行13名臺灣同胞開展了為期三天的參觀考察在秋天詩畫般的梁平裡遊覽感受臺梁雙方真誠交流著據悉,重慶市共有20個區縣35個鄉鎮與臺灣15個縣市28個區、鄉鎮同名,自2014年以來,兩地已有21組同名鄉鎮開展了聯誼交流活動,其中今年新增3組。該活動每年確定一個主題開展交流對接,截至目前,渝臺兩地共有近2000餘人參與交流活動,27個同名鄉村實現了產業對接。
  • 茶器具丨婺窯之光——國家級非遺婺州窯精品展在杭展出
    茶器具文化委員會執行副主席陳永昊出席並致辭。本次展覽展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婺州窯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茶器具文化委員會委員陳新華及其四代婺窯傳人共計六十位優秀工匠作品300餘件套上乘力作。
  • 茶飄兩岸 臺灣茶企組團亮相2020全國惠明茶禪博覽會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1月22日上海消息(記者 程娟娟)22日,「2020全國惠明茶禪博覽會」在上海世界手工藝產業博覽園啟幕,深耕於上海發展多年的臺灣茶企組團亮相博覽會,展現兩岸茶文化的一脈相承和人文底蘊。
  • 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第十三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即將起航!
    除臺灣館、一帶一路展區、省外名優茶展區、各省內設區市組團展區、各縣(市、區)組團展區、武夷茶認標購茶展區和品牌企業展區以外,今年還增設「茶酒兩紅」展示館、閩臺巾幗館、大紅袍品牌館、中蒙俄萬裡茶道主題館等。
  • 婺州傳統糕點的遙遠馨香
    至宋代,特別是南宋建都臨安(今杭州)後,婺州水陸交通發達,行業猛增,市場繁榮,專業糕點作坊、南貨店、糕團店林立於婺城東市街、西市街,大江南北糕餅甜品交流活躍。據浦江《吳氏中饋錄》一書記載有製作方法的「甜食」,就有雪花酥、灑孛你、油夾兒、酥兒印、五香糕等近20種。據南宋史籍記載,當時,婺城市場上的糕點品種有200多種。明清時期,南貨糕點行業有長足的發展。
  • 拿兩岸茶王!送樣熱線13950065223!第五屆海峽兩岸茶文化季正式啟動!
    據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下個月月底,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張家坤將帶領茶商走進臺灣,讓兩岸的茶商進行深入交流。這次,茶商走進臺灣,主要是通過交流,讓兩岸在茶葉領域多些學習促進,從而讓兩岸的茶葉領域都有更好的發展合作。除了茶商走進臺灣,兩岸還將舉辦兩岸茶業論壇。「這種茶業論壇,規模很大,論壇已成為兩岸最具影響力的茶業論壇。」主辦方相關負責人如此說。
  • 武夷山與臺灣茶文化交流頻繁活躍
    臺灣媒體頻繁的報導,使臺灣茶業人士更加嚮往武夷山,臺灣南投縣鹿谷鄉鄉長,曾多次帶領本鄉茶農赴武夷山參觀考察,他們深情地說:「我們為『凍頂烏龍』尋根來武夷,武夷是臺灣『凍頂烏龍』的祖地,武夷巖茶是兩岸茶文化交流的橋梁。武夷、鹿谷,同是茶鄉兩地,更是中華民族的根。」武夷山也先後2次應臺灣觀光協會的邀請,於1997年9月和2002年8月,由市領導率武夷山茶文化藝術團赴臺,參加臺北一年一度的中華美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