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尚在蔓延,這些展覽和博物館在家就能看

2020-12-15 新京報網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 為防止交叉感染,各家博物館先後臨時閉館,但公眾目前可以選擇網上看展的方式,「雲刷館」享受文化生活,彌補不能親臨現場的遺憾。為此,國家文物局組織部署全國各地博物館利用已有數字資源推出一批精彩網上展覽,為公眾提供安全便捷的在線服務。截至目前,國家文物局已經匯總發布了三批共計150條網上展覽及數字博物館信息,且展覽訊息還在不斷更新之中。為便於公眾查詢瀏覽,國家文物局在其公眾號上發布了這些信息。

 

「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是故宮博物院的重要展覽。在過去,從臘月初一開筆書福開始,一直貫穿整個春節期間,宮廷之中有諸多與年節有關的活動,比如觀冰嬉、中正殿活佛送歲、施粥、安設天燈、萬壽燈,放爆竹、保和殿筵宴蒙古王公、萬壽燈撤聯掛燈、安設乾清宮與皇極殿廊廡燈及甬道石欄燈、賞戲、守歲等等。去年春節,「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展刷新了兩項故宮博物院展覽歷史紀錄,可稱為建院以來提用文物最多、展場面積最大的一次展覽。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緣故,大家無法親臨現場觀展,通過故宮博物院的線上展覽,可以彌補些許遺憾。

 

由國家博物館在網上發布的「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正在展出之中,展覽通過共同禮敬歷史文明、共創文物追索典範、共聚文明互鑑之光3個單元,集中展示義大利向中國返還的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義大利向中國返還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時間跨度長、分布地域廣、器物種類多,保存狀況較為完好,為研究中國歷史相關時期的生產生活場景、精神文化面貌、文明發展進程等提供了實物見證。

 

加速器和反應堆

 

「禮讚共和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共計分為逐夢星空、瀚海揚波、核能偉業、製造強國等六個篇章,大家可以看到長徵系列火箭、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悟空」鵲橋中繼衛星、深海勇士載人潛水艇、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等展品。自北魏定都平城至隋一統華夏,近200年間,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完成了空前規模的民族大融合。此次由山西博物院推出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展示了胡漢之間、南北之間的廣泛交流和北朝文化。墓葬壁畫是山西博物院的特色收藏,其中的北朝壁畫作品,更是豐富精彩,引人入勝。展覽選取婁睿墓壁畫、九原崗墓壁畫、水泉梁墓壁畫,呈現1500年前的繪畫華章。


太原北齊徐顯秀墓北壁夫妻並坐圖

 

上海博物館再次宣布延遲開館,推出「網上博物館」專題,觀眾可從上海博物館官網首頁點擊進入。「網上博物館」專題展示區包含了網上數字展覽、原有實體展的三維虛擬化展示、藏品數位化解讀、網上遠程課程傳播等內容。近年來上海博物館推出的人氣特展「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灼爍重現:十五世紀中期瓷器大展」、「走向現代主義:美國藝術八十載」等互動性強的數位化展廳都也在其中。

 

「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在線展覽

 

99件文物道盡古都南京的6000年文明史。「源·流:99件文物裡的南京」特展是南京市博物館去年推出的重磅展覽,匯集了南京市博物總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京圖書館、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等8家文博單位的精品文物,其中一半以上為國家一級文物。比如,於1988年出土自六合羊角山新石器時代遺址的獸首人身紋陶紡輪,出土於中山門外孝衛街宋墓的宋代木尺,出土於南京象山7號墓東晉貴族琅琊王氏家族成員王廙的墓葬中的東晉金剛石指環,南京德基廣場工地出土的紀年款南朝金銅造像,全球最大的鎏金七寶阿育王塔,明代黔國公沐斌繼室夫人梅妙燈墓出土的嵌寶石蓮紋金盒等展品,都可以線上一探究竟。

 

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通過江西省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資源服務平臺「博物江西」,集中展示全省各文博單位藏品和展覽等資源信息,實現了「暢遊虛擬博覽精粹」,讓大家足不出戶在家中「網上雲遊」。其中,江西省博物館利用本館特色展品以數字展覽、數字導覽、電子書、廣播等線上展示方式呈現「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飾代風華——江西省博物館藏明代王妃首飾精品展」「瑞鼠吐寶——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圖片聯展」及「紅色搖籃」等展覽和相關重點展品。

 

「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寶展」是河南博物院的常設展覽,展覽突出展現了中原這一中國古代歷史上中心地域的文明進程與重要成果中的代表性文物,再現了中原文明的延續性、包容性和影響力。展覽分為四個專題陳列,分別為:「文明曙光——原始社會時期」「定鼎中原——夏商周春秋戰國時期」「有容乃大——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盛世繁華——隋唐宋元明清時期」,整體展現了煜煜生輝的古老中原文化。

 

由安陽博物館推出的甲骨文發現120年系列展——「圖說甲骨文發現史」和「商代文字展」是安陽博物館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系列展覽活動。其中「商代文字展」包括6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文字起源。第二至五部分從甲骨文字、陶器文字、銅器銘文等方面介紹了商代不同載體上的書辭、刻辭。第六部分介紹了漢隸成為文字主體的發展歷程。展覽共展出140多件實物,其中商代甲骨40件、陶文36件、朱書玉璋11件、銅器33件、青銅璽印3件,以及戰國陶器2件,秦代封泥10件、銅器1件,西漢銘文磚1件、西漢銅器1件,以及各類器物拓片20餘件,不僅展示了商代文字原始風貌,還傳遞出許多學術知識。

 

除此以外,敦煌研究院的「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數字敦煌展,中國印刷博物館的「筆墨書香——中國印刷文化探源專題展」,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的「海洋與天文」,運城博物館的「山河相依 窯火輝映——晉陝豫冀宋遼金元陶瓷特展」,天津自然博物館的「絲綢之路自然大觀」,鄭州博物館的「阿富汗國家寶藏展」,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的「鼎盛中華——中國鼎文化特展」等線上展覽也非常值得一看。在展覽之外,大家還可以線上參觀數字博物館和各地博物館大數據平臺。

 

「阿富汗國家寶藏展」

 

附:博物館網上展覽資源(部分)

 

網上展覽

 

1.賀歲迎祥——紫禁城裡過大年

故宮博物院

https://www.dpm.org.cn/subject_hesui/guide.html


2. 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

中國國家博物館

https://webapp.vizen.cn/backhome/index.html

  

3.禮讚共和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科技成就科普展

中國科學技術館

https://xnmy.cdstm.cn/vr/70372/

 

4.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畫藝術展

山西博物院

http://quanjing.artron.net/scene/ynpXBuG3QXSFKzwnqHBZ4tNQABCWMfOC/bishangqiankun/tour.html


5.「盛世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

瀋陽故宮博物院

https://www.superhz.com/ty/SY360/ssdc2/tour.html

 

6.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http://www.19371213.com.cn/exhibition/njdtsssz/

 

7.源·流:99件文物裡的南京

南京市博物總館

http://beyond.3dnest.cn/play/?m=90685696_VZS6_b6f9&from=singlemessage

  

8.越王時代·吳越楚文物精粹展

浙江省博物館

https://www.zjmuex.com/Exhibition/DExhibitionDetails/SZZL?nid=550

 

9.人民共和國從這裡走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歷史

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https://720yun.com/t/z4mno4yx2li58gaesr

 

10.驚世大發現——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

江西省博物館

http://www.jxmuseum.cn/xnbz/html/xnbz.html

  

11.大哉孔子展

孔子博物館

http://quanjing.artron.net/scene/LfTt638kxEFs4xlBfwgaw4SpmZLZndt8/kozhibowuguanchangshezhan/tour.html?from=singlemessage

 

12.中國文字發展史

中國文字博物館

http://www.wzbwg.com/Szzb

  

13. 巧手奪天工:傳統工藝的現代新生

成都博物館

http://cdm360.cdmuseum.com/cdmu/statictour/cdmu/8fh87vu09z337o1/index.html

 

14. 帝國殷昌 齊美成康——漢陽陵出土文物精品展

漢景帝陽陵博物院

https://720yun.com/t/wzpng6p95q0n7geesq?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pano_id=kt4bZcch6orv828s

 

15.甘肅絲綢之路文明

甘肅省博物館

http://www.gansumuseum.com/xncg/flash_sczl/index.html

 

16.「敦煌藝術走出莫高窟」數字敦煌展

敦煌研究院

http://public.dha.ac.cn/quanjing/shuzidunhuang/tour.html

 

17.西域歷史的記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https://720yun.com/t/fdvkuw8mspe

 

18.清代女性生活掠影展「美人如花隔雲端」

北京藝術博物館

http://www.bjartmuseum.com/virtual/index.htm

 

19.大象中原——河南古代文明瑰寶展

河南博物院

http://202.102.241.210/clzl/node_19413.htm


20.甲骨文發現120年系列展——「圖說甲骨文發現史」「商代文字展」

安陽博物館

http://www.aybwg.org/anbozhanlan/list.php?catid=39

 

21. 律動世界——化學元素周期表專題展

中國科學技術館

 

22. 筆墨書香——中國印刷文化探源專題展

中國印刷博物館

http://www.printingmuseum.cn/Collection/List/FolkCustomExhibition#comehere

 

23. 海洋與天文

天津國家海洋博物館

https://www.hymuseum.org.cn/exb?state=about


數字博物館

 

1.全景故宮

故宮博物院

http://webapp.vizen.cn/gugong_app_pc/index.html

 

2.軍事博物館歷代軍事陳列數字展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http://3d.jb.mil.cn/lidai/index.html

 

3.中國國家博物館

http://www.chnmuseum.cn/Portals/0/web/vr/

 

4.首都博物館網上體驗館

首都博物館

http://www.capitalmuseum.org.cn/zlxx/wstyg.htm

 

5. 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虛擬遊覽

文化和旅遊部恭王府博物館

http://www.pgm.org.cn/vr/tmp002/#d3k

 

6.戰國雄風——古中山國

河北博物館

http://webapp.vizen.cn/album_pano/v1.0.47/index.html?albumId=A0494D82F3EC436CB5F58CF7F89A3195&lang=&vrflag=on

 

7.內蒙古自然博物館數字展廳

內蒙古自然博物館

http://wechat.immnh.org.cn/wxnmg/virualvrs.html?from=singlemessage


8.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數字展示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http://www.zgyd1921.com/zgyd/n4/n75/n76/ulai532.html

 

9.南通博物苑基本陳列虛擬展

南通博物苑

http://www.ntmuseum.com/view/view_cl1/index.html

 

10.揚州博物館數字博物館

揚州博物館

http://3vking.com/yangbo/vtour/tour.html

 

11.實境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

http://webapp.vizen.cn/museum_pano_app_pc/index.html?appId=5998


12.辛亥革命博物館雲端展覽

辛亥革命博物館

https://sosomap.cn/api/view/pano/xhgmbwg

 

13.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三維全景瀏覽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https://www.gznywmuseum.org/XiHanNanYueWang_20171107/release/index.html


14.陝西古代文明

陝西歷史博物館

http://www.qinling360.com/sxlsbwgxin/yiting/

 

15.家園·生命

天津自然博物館

https://www.tjnhm.com/TianJinZiRanGuan/index.html


16. 地球·生物·人類——重慶自然博物館基本陳列

重慶自然博物館

https://www.cmnh.org.cn/zrbwg/index.html

 

17. 發現·中山國

成都金沙遺址博物館

http://www.jinshasitemuseum.com/Exhibition/ExhibitionBasicDisplay

 

18.雲南省博物館數字博物館

雲南省博物館

http://www.ynmuseum.org/wszl/

 

19.南京博物院虛擬展覽

南京博物院

http://www.njmuseum.com/zh/numberIndex?id=4

 

各地博物館大數據平臺


1.北京市博物館大數據平臺(北京市文物局)


2.吉林省數字博物館在線服務平臺(吉林省文物局)


3. 「博物江西」可移動文物普查數據資源服務平臺(江西省文物局)


4.浙江省博物館公共服務綜合平臺(浙江省文物局)


5.河北數字博物館公共服務平臺(河北省文物局)


6.陝西數字博物館(陝西省文物局)


7.陝西網際網路+文物教育平臺(陝西省博物館教育聯盟)


8.蘇州市文物資源大數據平臺(蘇州市文物局)


作者 | 何安安

編輯 | 羅東

校對 | 李世輝

相關焦點

  • 在家就能逛博物館!這些博物館線上展覽 「不打烊」
    科普君給你推薦三種在家享受文化大餐的姿勢——答題贏獎品、線上聽講座、雲逛博物館「漫遊博物館」在線答題競賽廣州圖書館漫遊博物館,在這個您與整個人類文明的過去無限接近的地方,傾聽文物背後的故事,感受文化歷史的溫度,讓我們了解過去的傳統,融入傳統的未來
  • 在家逛完大英博物館!免費看遍全球展覽!疫情期間必備攻略
    疫情期間,宅家雲逛大英博物館等全球當紅博物館的攻略來了。目前,歐美各大當紅博物館因為疫情已基本關閉,但通過雲看展的方式,我們在家就能看展。首先介紹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於3月18日開始關閉,但通過以下兩個網址,我們在家也雲逛。
  • 足不出戶看展覽——烏蘭察布市博物館推出網上「3D全景數字博物館」
    為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加強對冠狀病毒的隔離防控,更加有效地防止疫情蔓延,現烏蘭察布市博物館及其它公共場所全部關閉。為了不影響廣大市民的正常觀展,市博物館利用高科技手段和網際網路技術推出了網上「3D全景數字博物館」,敬請大家足不出戶、坐在家裡看展覽。
  • 在家逛完各大博物館!免費看遍全球展覽!
    目前,歐美各大當紅博物館因為疫情已基本關閉,但通過雲看展的方式,我們在家就能看展。首先介紹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受疫情影響,大英博物館於3月18日開始關閉,但通過以下兩個網址,我們在家也雲逛。
  • 疫情期間 這些「雲展覽」值得看
    疫情期間 這些「雲展覽」值得看  疫情時期,原本豐富的「青睞」線下活動也不得不暫時休息。不過,停課不停學,線下的「青睞」活動雖然暫時停歇,線上的「青睞雲課堂」卻熱鬧地開講了。  3月26日,王建南老師做客「青睞雲課堂」第一期,為青睞會員講解值得觀看的「雲展覽」。
  • 力阻疫情蔓延,韓國將對大邱市和慶尚北道實施超強「封鎖措施」
    集微網消息(文/木棉)今(25)日,韓聯社報導,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韓國將對大邱市和慶尚北道實施病毒防堵政策。根據會議決定,韓國將大邱和慶北兩地劃為特別管控區,採取超強「封鎖措施」力阻疫情蔓延。
  • 不用出門就能看的3D博物館
    由於病毒肺炎疫情嚴峻,為避免人員聚集感染,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全國博物館紛紛宣布閉館;孔廟、敦煌石窟、杭州西湖等全國諸多景區啟動緊急預案
  • 「醉」津城丨宅在家中也能看展,這幾家博物館在網上就能逛
    「醉」津城丨宅在家中也能看展,這幾家博物館在網上就能逛 2020-01-31 08: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足不出戶看展覽 上海博物館推出「雲看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2月17日訊 為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上海市各博物館、紀念館自1月24日相繼閉館。為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全市的文物博物館單位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工作,暫停開放後的博物館、紀念館紛紛推出網上展覽,繼續為各界公眾提供服務,在家足不出戶看展覽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新選擇。
  • 美媒:疫情沒難倒中國博物館 線上展覽讓遊客在家參觀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美媒:疫情沒難倒中國的博物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月5日報導,原題:由於新型冠狀病毒暴發導致遊客無法(實地)參觀,中國的博物館紛紛提供線上展覽 眼下,中國的遊客們不能去他們國家的眾多博物館參觀
  • 韓國將大邱和慶尚北道列為特別管控區,全力阻止疫情蔓延
    韓國將大邱和慶尚北道列為特別管控區,全力阻止疫情蔓延
  • 線上展覽尚有提升空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目前各地博物館、美術館為了減少聚集,滿足人們的觀展需求,紛紛轉戰線上,開啟「雲展覽」模式。數據顯示,自1月28日國家文物局「博物館網上展覽平臺」開通以來,平均每天瀏覽量突破4萬人次,故宮博物院的「全景故宮」已有超51萬人次在線參觀;中國文字博物館的360度全景博物館吸引超過12萬人次參觀;偽滿皇宮博物院線上觀展發布後,其官方網站日訪問量最高達到10萬人次……國家文物局相關人士表示,疫情防控以來,全國1300餘家博物館共開放在線展覽2000餘項,「雲文化
  • 2020年廣東省博物館9月有什麼展覽?
    2020廣東省博物館有什麼看?廣東省博物館9月展覽匯總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統籌全局、精準施策,全國上下同心、全力以赴,採取有力舉措,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每個人都是積極的參與者,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為銘記這段歷史,弘揚抗疫精神,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的指導下,廣東省博物館聯合南方都市報推出本展覽,致敬每一位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勇敢戰鬥的人!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重新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快看!這些博物館的2019年展覽計劃
    展覽集合國內多家博物館及相關機構的藏品、標本,運用科技互動展項,將傳統文化知識、自然現象原理和機械動物科學知識相結合,讓小朋友們在沉浸式的互動體驗中,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寓教於樂。或許看完展覽,您將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 瘟疫主題展覽和博物館,你知道幾個?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了人類抗擊瘟疫的思考,多家博物館面向社會徵集抗擊疫情見證物,為歷史留存物證,為明天記錄今天。
  • 國際博物館日,再看疫情下博物館的「危中尋機」,智慧博物館的春天...
    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因為全球範圍發生的疫情,今年的這個國際博物館日也顯得和往年有了很大不同,也更珍貴——就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包括羅浮宮、大都會博物館在內的眾多世界知名博物館紛紛閉館。同時,也隨著疫情的局面好轉,故宮、國博等一批國內知名博物館又漸次恢復開館。值得回味的是,疫情期間,「雲博物館」加速走入大眾視野。
  • 東京國立博物館等今起開放,特別展覽尚需等待|東京國立博物館|日本...
    隨著日本全面解除緊急狀態,日本全國的美術館博物館也逐漸恢復開放。澎湃新聞獲悉,6月2日,東京國立博物館、京都國立博物館和奈良國立博物館均將以預約制逐步開放,疫情閉館期間,部分特展最終無緣與觀眾見面,而新的特別展將在7月左右推出。
  • 100多個3D博物館+網上展廳,在家也能看!為孩子轉發!
    今天,小編為孩子們整理了一些可以在家逛的博物館。可不要只會看電視玩遊戲哦!歷年的展覽情況,可以點擊「歷年展覽與陳列」,會發現很多大展都可以雲看展(包括這幾年的卡地亞、尚美、千裡江山等熱門展覽都可以雲看展哦):國家博物館做了數字展的不多,這個可以看:大唐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