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這些博物館的2019年展覽計劃

2021-02-11 文博圈

新年伊始

各博物館陸續公布了

2019年展覽計劃

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

8家博物館的展覽信息

歡迎補充哦

1

富貴豬——南京博物院藏豬文物展

展覽時間:2019年1月5日~4月上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3樓12號展廳

展覽展出歷代各類豬題材文物80多件(套),包括陶塑、瓷器、玉器、磚雕、書畫、皮影、年畫、剪紙、玩具、飾品等,向觀眾介紹與豬有關的古代農耕文明、傳統豬生肖文化與習俗。

2

風神超逸——明代晚期書法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9年1月下旬~5月下旬

展覽地點:藝術館 1樓 28號展廳

本次展覽以萬曆元年(1573)和崇禎末年(1644)為前、後界線,從本院明代書法藏品中遴選精品數十件,以期客觀地展現明代後期書法的發展狀況、藝術成就和多元並存的書壇生態。

3

路德維希的藝術課——中國美術館珍藏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9年3月上旬~6月上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3樓11號展廳

彼得•路德維希教授是德國著名的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和夫人伊蕾娜•路德維希教授同時也是世界著名的藝術收藏家。1996年,路德維希夫婦決定在自己豐殷的藝術收藏中,精選82位歐美藝術家包括巴伯洛•畢卡索、拉斐爾•卡諾加爾、安塞爾姆•基弗、安迪•沃霍爾等多位歐美現代藝術大師的89件117幅藝術作品贈送給中國美術館。此次南京博物院「路德維希的藝術課——中國美術館珍藏作品展」正是將這批世界藝術珍品展示給觀眾,讓更多的人享受到這份文明與藝術的饋贈。

4

內府殿本——清代宮廷的出版事業

展覽時間:2019年5月中旬~12月中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3樓12號展廳

中國自古就重視典籍圖書的收藏和知識的傳播,歷代皇家都收藏了大量的典籍圖書。有關典籍的刊刻、鑑別、校勘、抄補、傳錄、購買、保護以及裝幀、題跋、用印等等,都有其悠久的歷史。「內府殿本——清代宮廷的出版事業」對清代收藏的宮廷刻書作了系統的介紹和分析,同時展示了眾多清代宮廷內府的著名出版物,如《石渠寶笈》《康熙字典》等。觀眾在細品經典的同時也將一窺清代宮廷的出版事業狀況。

5

神奇的動物世界

展覽時間:2019年5月下旬~8月下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2樓8號展廳

作為南京博物院暑期親子互動展,展覽將跨越時間概念,通過生動的故事、趣味的文物、仿真的標本、互動的體驗,傳遞給小朋友們關於神奇動物的前世今生:博物館世界裡的動物有哪些美好的寓意?自然世界裡的動物有哪些神奇的技能?未來世界裡的動物會有哪些驚人的特性?展覽集合國內多家博物館及相關機構的藏品、標本,運用科技互動展項,將傳統文化知識、自然現象原理和機械動物科學知識相結合,讓小朋友們在沉浸式的互動體驗中,激發創造力和想像力,寓教於樂。

6

浴火奇珍——來自阿富汗的國家寶藏

展覽時間:2019年7月上旬~10月上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3樓11號展廳

此次阿富汗的珍寶在中國巡展,既是中阿文化交流的盛事,亦是中國博物館界對世界古文明的傳播與守護。

展覽精選珍貴文物231件(套),以法羅爾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貝格拉姆4處考古遺址為線索,融合多個文明的文化元素,向觀眾展示跨越了4000餘年的阿富汗歷史風貌。通過展覽,觀眾不僅能欣賞到來自阿富汗的國家寶藏,領略絲路文化,更能深入了解這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國家。

7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特展

圖片為中國江蘇網(江蘇中江網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展覽時間:2019年9月下旬~12月中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2樓8號展廳

江蘇作為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和對外開放大省,在過去的70年,經濟、文化、科技、民生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發展變化是我國歷史性變革的一個縮影。

展覽擬運用老物件、老照片、文字視頻、實物場景、互動體驗等多種手段和元素,充分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來,江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偉大變遷。

8

我是中國娃

展覽時間:2019年9月下旬~2020年1月上旬

展覽地點:藝術館2樓大觀廳

「我是中國娃」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概念展,展覽從地理、民族、飲食、節日、國粹等角度分為多個主題空間,讓親子家庭和兒童在互動探索中建構自己所理解的「中國」概念。展覽的每個空間都有一至兩件代表性的展品,圍繞主題空間展開不同形式的探索和互動,有可以拼的中國地圖、可以操作的傳統剪紙、可以畫的中國畫等,還有熱鬧的過年場景,以及跟父母一起互動的遊戲空間。

9

兄弟·王——從西漢大雲山江都王陵到滿城中山王陵

展覽時間:2019年11月下旬~2020年3月下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3樓11號展廳

展覽以西漢滿城中山王陵、大雲山江都王陵的出土文物為中心,展現西漢景帝至武帝時期諸侯王的政治、文化、生活狀態;以江都王劉非、中山王劉勝兩人的兄弟關係為線索,將血緣、宗親等關係通過展覽的方式進行闡釋。

當兩千多年後作為兄弟的墓主人第一次在南京相聚,當金縷玉衣遇見金縷玉衣,當國寶遇見國寶,當兄弟遇見兄弟,當王遇見王,展覽的精彩將向觀眾一一呈現。

10

二十世紀中國畫大家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下旬~2020年3月下旬

展覽地點:特展館2樓8號展廳

中國畫歷史悠久,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豐富多彩的形式手法。筆墨語言變革是關於傳統與繼承的問題,二十世紀的大師們以自己的求索,在承續經典傳統的基礎上,為中國畫語言尋找新的發展途徑,把當代中國畫推向了新的高度。此次展覽南京博物院將協同中國美術館等多家美術、文博機構,選取八位大師: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和李可染的精品力作,向觀眾展示二十世紀中國畫的最強音。

註:展覽在實施時,名稱、時間等因素有變動的可能,請以實際展出為準

1

大海道——「南海I號」沉船與南宋海貿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8日~8月25日

展覽地點:展廳一、展廳二

展覽精選「南海I號」最新發掘文物400餘件,為您講述南宋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以及今人為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傳奇故事。

2

張獻忠的寶藏——四川彭山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

展覽時間:2019年7月~11月

展覽地點:書畫廳

本展覽共展出有代表性的發掘文物500餘件,包括大西政權金冊以及大量武器、金銀貨幣、首飾和日用器具等,展覽將全面展示四川彭山江口古戰場遺址的考古成果。此外展覽還配有沉浸式投影體驗,突出展現在考古發掘中應用最新考古方法和技術的原創性,以及社會公眾參與考古發掘的探索性,以全新的視角和方式引導觀眾去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真實。

3

群龍出沒

展覽時間:2019年7月12日~10月13日

展覽地點:展廳三

2019年暑期,廣東省博物館將聯袂自貢恐龍博物館,邀請您參加一場精心布置的群龍盛會。在特別安排的跨時空對決中,白堊紀兇猛霸王龍與侏羅紀食肉巨獸永川龍誰才是真正的陸地霸主?誰又將佔據您心目中最具戰鬥力的C位?在眾多的蛇頸龍、翼龍、恐龍皮膚、恐龍腳印、恐龍牙齒等典型標本之中,您又將如何分辨哪些是混進恐龍圈的「假龍」?

恐龍的時代已離我們遠去,但恐龍是否真的全部滅絕?或許看完展覽,您將得到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


4

瞻彼星辰——希臘珠寶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24日~12月27日

展覽地點:展廳二

本次展覽將帶我們由公元前6000年的基克拉迪群島跨越至20世紀70年代的當代希臘,藉由熱情洋溢的彩色壁畫、光彩奪目的黃金寶石、肅穆神秘的宗教飾品、地中海風情的服裝部件等等,感受地中海文明的時代變遷,找尋西方現當代珠寶首飾藝術創作的靈感之源。

一件件或質樸或精巧的希臘珠寶首飾,如同人類藝術星河中的點點繁星,帶我們探尋希臘數千年的審美藝術、情感寄託和社會變遷……

5

浴火重生——廣琺瑯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24日~2020年2月16日

展覽地點:展廳一

作為該館首次推出的廣琺瑯專題展覽,展品將囊括宮廷、民間與外銷等各方面愈120件琺瑯器,涵蓋面之廣國內外少有。希望藉助展覽讓觀眾于欣賞精美的廣琺瑯之餘,傳承中國團結創新的工匠精神,銘記廣東敢為人先的奮鬥故事。

6

粵匠神工——廣作家具的盛世風華

展覽時間:2019年11月15日~2020年3月15日

展覽地點:展廳三

展覽首次將廣東省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收藏機構的廣作家具珍藏及相關資料集中展示,以實物與史料相印證、家具陳設場景復原、工藝技法現場展演等多種方式,呈現廣作家具自明末至民國時期的發展歷程,再現廣作家具的盛世風華,力圖挖掘廣作家具的文化內涵,弘揚精益求精的廣匠精神,進而推動廣作技藝的傳承發展。

7

樓蘭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020年3月

展覽地點:書畫廳

2019年,廣東省博物館攜手新疆文博機構聯合推出大型原創展覽《樓蘭》。這是樓蘭古國自發現100多年來歷次考古成果的首次集結,神秘渺遠的古國,獨具特色的墓葬,以及各種驚世出土物,無不讓我們遐思邇想那一段掩埋在沙海裡的樓蘭往事。

1

「新春文化系列展」之金豬賀歲

展覽時間:2019年1月29日~3月3日

展覽地點:一樓臨展廳A

展覽從家豬的馴化講起,用200餘件展品將中國數千年家豬飼養歷史及衍生文化展示給觀眾。觀眾可以在展覽中慢慢品味新石器時代豬骨遺存、漢代陶豬、晉12代玉豬、清代滑石豬、瑪瑙豬、圓雕豬等帶來的厚重歷史,感受票據、宣傳畫、小人書、郵票、商標、肉票、動畫片等帶給我們的滿滿回憶,體會剪紙、版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巧技藝,同時可以參與有趣的現場互動項目。

2

「溪山清賞—館藏山水畫系列展」之一

實景山水

展覽時間:2019年1月20日~5月20日

展覽地點:四樓歷代書畫廳

2019年起,該館將推出以中國山水畫為主題的館藏山水畫系列展。山水畫系列展將分三期從實景山水、摹古山水以及寄情山水的角度讓觀眾欣賞到山水畫的『可行、可望、可居、可遊』的獨特魅力。第一期為「實景山水」。「實景山水」是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按照題材劃分的一個門類。

3

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

白族傳統工藝美術作品巡展(重慶站)

展覽時間:2019年1月25日~2月25日

展覽地點:三樓臨展廳C

展覽概況:展覽將展出白族民間多種工藝美術作品150餘件,展品涵蓋白族的傳統扎染、銀器、木雕、刺繡、剪紙、陶藝、硯雕、布扎等民間工藝類型,通過藝術品展示、圖片影像播放和非遺傳承人活態展演等形式,呈現出白族工藝美術的傳承發展。

4

「世界文明與藝術系列展」之

巨匠•穆夏——19世紀捷克藝術大師的創作與設計

展覽時間:2019年3月29日~6月30日

展覽地點:一樓臨展廳A

展覽依循捷克藝術大師——穆夏的生活變遷與藝術發展脈絡,在新藝術運動背景下,以捷克共和國布拉格國家工藝美術博物館提供的藏品200餘件,從繪畫、海報、家具、首飾、雕塑和攝影等多領域,全面闡釋穆夏的美學風格與新藝術運動帶來的影響,期待觀眾走進穆夏的藝術世界,體會他的泛美學理念,啟發觀眾讓身邊多彩的藝術成為美好生活的最亮麗部分。

5

「走進長江文明系列展」之

江漢湯湯 南國之紀——曾侯與他的時代

展覽時間:2019年3月28日-6月2日

展覽地點:四樓臨時展廳D

展覽以兩周時期曾國墓地出土的典型青銅禮器和樂器為主,配合楚文化相關青銅器,共計115件套,以時間為序,展示曾國的發展史(從西周始分封到消亡)。

6

「溪山清賞—館藏山水畫系列展」之二

摹古山水

文徵明仿倪雲林山水圖卷 局部

展覽時間:2019年5月28日~9月20日

展覽地點:四樓歷代書畫廳

本展覽是「溪山清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山水畫系列展」的第二期。如果說實景山水更多得自於畫家「師造化」,那麼第二期展示的摹古山水便是得自於畫家「師古人」,在中國繪畫的傳統中,二者不可偏廢。對前人巨匠的作品施以精微臨摹,或是對圖式風格進行恭遜效仿,這是許多畫家實現與古人對話,以及提高自身技法的捷徑。

7

中國畫·繪畫大師抗戰時期作品系列展之

三千大千——張大千抗戰時期繪畫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9年7月26日~10月27日

展覽地點:四樓臨時展廳

張大千是20世紀中國藝術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位藝術家,2019年恰逢大千誕辰120周年,我館將聯合四川博物院、吉林博物院舉辦「抗戰時期繪畫大師作品系列展」之張大千特展,展出其抗戰時期的繪畫代表作約78件套,其中黃山紀遊、臨摹敦煌壁畫等精品佳作將呈現在觀眾眼前。

8

汽車藝術與科技展(暫定名)

展覽時間:2019年7月下旬~9月上旬

展覽地點:一樓臨時展廳A

展覽以「藝術+科技」角度策展,從「汽車簡史:以史為鑑」、「汽車藝術:以美育人」和「汽車科技:以創新展望未來」三方面,為觀眾梳理汽車的發展史,展現汽車藝術與科技碰撞融合產生的獨特魅力,啟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展覽結合世界汽車發展最前沿的動態,以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為支撐,為青少年觀眾帶來可參與、可互動、可體驗的科普項目體驗。

9

建國的生活——重慶紀念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生活變遷物證展(暫定名)

展覽時間:2019年9月底~12月

展覽地點:一樓臨展廳A

本展覽以出生於1949年11月30日的「建國」所走過的70年為線索,按時間順序,生活故事為切入點,展示社會主要方面的變化。展覽主要通過話外音記述、歷史照片、場景復原、視頻影像及聲光電技術運用等多種展示語言,表現「建國」這一主人翁的生活經歷。此外,通過歷史照片、文物等展示語言,表現「建國」講述故事所對應的國家和地方發展大背景。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覽將面向全社會徵集展品,是一次集合社會力量辦展的新嘗試。

文物展

1

佛陀·中國——甘肅省博物館藏早期佛教文物展

展覽時間:2019年3月29日~6月2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負一層臨展廳

本次展覽精選了甘肅省博物館館藏早期佛教文物,將從一個側面解讀這一歷史進程,管中窺豹,以饗觀眾。

2

大邦之夢——吳越楚玉器·青瓷特展

展覽時間:2019年6月18日~8月18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負一層臨展廳

自2017年開始,蘇州博物館開始推出「大邦之夢——吳文化系列學術研究展」,此次展覽為大邦之夢系列展覽的第二展。展覽將集合吳越楚三地玉器與青瓷於一展,以互相對比參照的方式揭示三地在對抗的背景下技術與文化的融合。

3

畫屏的世界

展覽時間:2019年9月5日~12月5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負一層臨展廳、現代藝術廳、忠王府楠木廳

「畫屏」是起源於中國古代的一種極其重要的繪畫形式,同時又是中國傳統建築空間的一個核心因素以及一種精心設計的家具。這種其它藝術品難以具備的「三位一體」的身份,一方面解釋了畫屏在中國藝術史中的關鍵地位及對其它國家和地區的長遠影響,另一方面也為現當代藝術家對它的持續興趣提供了理由。此次展覽特邀美國芝加哥大學巫鴻教授擔任策展人,是對這一獨特藝術形式的首次大型展示。

4

須靜觀止——清代蘇州潘氏的收藏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20日~2020年3月15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負一層臨展廳

此次展覽為清代蘇州藏家系列學術展的第四展,將展出以潘奕雋、潘世璜、潘遵祁等祖孫幾代人為代表的藏品,屆時散布於海內外各博物館的潘氏收藏,包括書畫、碑帖、手稿等珍貴文物,將齊聚蘇州博物館,觀眾可以從中領略潘氏的收藏故事和文化流傳。

現代藝術展

1

百年守素——北京畫院館藏陳半丁書畫展

展覽時間:2019年1月25日~3月31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現代藝術展廳

「半丁舊友性嗜古,能刻畫,寫花草人物直追宋元,近寫羅漢變換百出,在佛法可稱無上妙諦,求者履盈戶外。」此次展覽展示陳半丁之書畫作品,共分為三個部分:嗜書畫入骨、鐵肩擔道義、百年甘守素,希望從這三個部分感受陳半丁作品的筆情墨趣、用意立法,超逸枯潤與氣味神韻。

2

雲泉——中國傳統美學品格的當代構型

展覽時間:2019年4月12日~6月16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現代藝術展廳

原創性展覽將為未來的社會審美發展提供方向,用藝術的形式塑造東方品味和格調作有意義的當代探索。此次展覽在蘇州博物館的舉辦,是一次中國當代藝術與中華傳統經典語境的對話,是圍繞著博物館的空間,探討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置於當代文化背景中的一次學術思考。展覽表現出的是藝術家對傳統文化精神的當代認知。

3

林海鍾藝術展

展覽時間:2019年6月28日~8月25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現代藝術展廳

林海鍾,號臥霞散人、錢塘後來生,林泉閣主人。現居錢塘西湖之畔,為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學院書畫鑑定中心副主任。林海鍾年少成名,畫藝精進,作品涉及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題材甚廣,主張國畫以筆墨為宗,以書入畫傳承古意,為今人所用,提倡文人畫風,並認為以畫悟道是國畫的至高境界,曾參加新文人畫運動,為當今學院派畫家代表。其作品水墨畫蕭散簡淡,極具禪意。賦色之作豔麗古雅,傳承唐宋遺意,近幾年的代表作有現藏於大英博物館的作品《牆》,主筆靈隱寺大型壁畫《濟公行化圖》和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畫作《鑑真東渡圖》。

4

蘇新平作品展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13日~2020年2月16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現代藝術展廳

本次展覽擬展出的作品,是蘇新平近些年思考的集中體現,大致分為三個部分,其中紙本作品部分是利用形象的錯位與換位,演繹了他圖像的拼合和重組中,重新尋找出作為繪畫的出發點,探索其內在的結構,例如:重重疊疊的筆觸和色塊,類似幾何形的輪廓劃分出的正負空間,以及存在於形象之間的重組遊刃有餘地讓描繪穿越他自身的感悟之間,展現了一種在未被認識的空間中去重新認識作為藝術家關於形象本質的再次體驗。

蘇作工藝展

1

蘇藝天工大師系列——邢偉中扇藝展

展覽時間:2019年3月12日~4月14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忠王府楠木廳

邢偉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制扇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

在其長期的藝術生涯中,特別是在古文化極深的檀香扇製作技藝上,他標新立異,以非凡的功藝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毅然地翻開了檀香扇流光溢彩的一頁。

2

蘇藝天工大師系列——周瑩華刺繡展

展覽時間:2019年4月23日~6月16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忠王府楠木廳

周瑩華,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刺繡藝術家。出身於剌繡世家,父親高伯瑜是蘇州刺繡研究所的創辦人之一,從小受到剌繡藝術的感染,周瑩華對剌繡藝術從有所了解到逐漸喜歡,從業餘愛好到專門從事,她體會到了刺繡藝術的博大精深。

周瑩華的發繡作品特別講究作品的藝術性,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做到豐富發展了發繡針法,擴展了發繡表現題材。充分顯示了發繡藝術所獨具的精緻、雅潔、柔麗的美學品格,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

3

蘇韻流芳——青年手工藝展

展覽時間:2019年6月28日~8月25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忠王府楠木廳

「蘇韻流芳——蘇州青年手工藝展」立足於蘇州本土文化,定位為系列展覽,每兩到三年舉辦一次展覽和比賽,吸引優秀的青年手工藝匠人參加展覽並由專家組進行評獎,培養扶持一批優秀的青年手工藝匠人,逐漸成立青年手工藝行業協會和專項扶持基金,為傳承和發揚蘇州文化作出貢獻。

4

蘇藝天工大師系列——姚建萍刺繡展

展覽時間:2019年12月13日~2020年2月9日

展覽地點:蘇州博物館忠王府楠木廳

姚建萍,著名蘇繡藝術家。全國文聯委員、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政協常委、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全國「三八」紅旗手、南京大學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她從事蘇繡事業30餘年,四度奪得全國民間工藝最高獎項——山花獎·金獎,在傳承前輩的基礎上,開創了獨具特色的「融針繡」風格,「以針線表達時代」,創作出一系列表達時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作品。姚建萍先後在上海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等藝術殿堂舉辦個人刺繡藝術大展。她的作品曾多次隨國家領導人出訪,作為國禮贈送各國領袖,被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人民大會堂、白金漢宮等機構永久收藏。

註:具體信息以實際展出為準

1

尾田榮一郎監修Hello,ONE PIECE路飛來了

展覽時間:2019年1月30日~5月10日

展覽地點:四川博物院

將重點展示尾田榮一郎162幅經典創作手稿精選、最新創作的作品、超大尺幅原作、21年珍藏絕版手辦以及1:1等比復原作品等。觀眾可以近距離感受作品的藝術性以及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和獨創性。


2大師:澳大利亞樹皮畫藝術家

展覽時間:2019年3月11日~5月12日

展出地點:四川博物院

本次展覽中的樹皮畫作品創作於1948年至1985年間,是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收藏中的精品和原住民藝術家的代表作。154件珍貴展品中包括納瑞金·梅麼如、貝利克奇·古馬納、戴維·馬瀾紀、伊熱瓦拉等46位藝術家創作的122幅樹皮畫作品,以及32件木雕木刻及繪畫原料、工具等。


彩繪地中海一座古城的文明與幻想

展出地點:四川博物院

以地中海古城——帕埃斯圖姆的地下考古發掘成果為切入點,通過124件精美文物,梳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呈現2000年前「大希臘」的戰爭與和平。


新考工記——中法手工之美(暫定名)展出地點:成都博物館

成都博物館將邀請15位法國頂尖製作大師,通過展示他們在皮革加工、玻璃製作、刻章、陶藝等行業的精美技藝,向觀眾傳達大師們的創作熱情與「翻玩經典」的設計魅力。


《與華相宜——彩陶與早期中華文明》

《唐蕃古道文化展》

《漢風藏韻——元明清金銅佛像藝術展》

《劍瓷龍泉——龍泉青瓷、寶劍傳承與創新展》

《從遠古走來的漁獵文明——黑龍江魚皮、獸皮、樺樹皮歷史文化特展》

升級改造

《大唐遺寶——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以及漢代鎏金銅馬、唐代壁畫《觀鳥捕蟬圖》等四個陝西國寶系列特展

境外引進

《慕道·臻藝——平山鬱夫的絲路藝術世界》

《世界遺產圖片展》

6站巡迴交流展

將在遼寧、吉林、廣西、深圳等國內其他省市推出

《三秦華章 光耀四方——陝西周秦漢唐文物精華展》

《驍騰萬裡——中國古代馬文化展》

《永遠的長安——陝西唐代文物精華展》

《清冶銅華以為鏡 瑩光如水照佳人——陝西歷史博物館藏古代銅鏡特展》

境外展覽

赴澳大利亞墨爾本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舉辦《秦始皇和兵馬俑:永恆的守衛》

赴泰國曼谷國家博物館舉辦《秦兵馬俑展》

協助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赴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和九州國立博物館舉辦的《大三國志展》

赴俄羅斯國家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中國古代瑰寶展》

赴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辦的《阿富汗與絲路文物展》


1

被遺忘的國度:從西臺帝國到阿拉米人

展覽時間:2019年5月2日 ~ 8月12日

展覽地點:羅浮宮 拿破崙廳(Hall Napoléon)

本次展覽將重現這個被遺忘的文明,同時見證羅浮宮為文物保護工作所付出的持續努力。(註:哈拉夫遺蹟(Tell Halaf)位於今敘利亞與土耳其交界處,由Max von Oppenheim發現,在1911至1913年間進行了挖掘,並將阿拉米國王 Kapara 宮殿裡的大型裝飾雕塑帶回柏林。這些雕塑在二戰中受損嚴重,隨後從2000年開始進行了為期數年的令人驚嘆的修復工程,才使得今天的展覽得以重現。)

2

為國王而刻:羅浮宮版畫製作室收藏 

展覽時間:2019年2月21日~5月20日

展覽地點:羅浮宮敘利館 (Rotonde Sully)

策展人:Jean-Gérald Castex 羅浮宮圖像藝術館 收藏館員

這次展覽將展出120餘件,其中70件來自十八世紀下半葉,機構創始時期的作品,這些銅版將在2020年被歸檔為法國國家遺產,不再能重新印製版畫。

3

安託萬-讓·格羅 與大衛的學生們

展覽時間:2019年6月27日~9月30日

展覽地點:羅浮宮敘利館 (Rotonde Sully)

本次展覽將向參觀者展示四十餘件來自羅浮宮館藏的格羅作品,包含油畫作品與手稿,完整展現藝術家的藝術轉型之路。其中一些作品直接影響了浪漫主義代表畫家,如西奧多·傑利柯(Théodore Géricault)1785年他與格羅在大衛的畫室裡相識。本次展覽還包含一些表現波拿巴拿破崙軍事場面的繪畫。以及此後畫家被命令繪製的法蘭西第一帝國隕落,波旁王朝的復興的畫作。這些「自相矛盾的」畫作,構成了畫家職業生涯的高峰。

4

瑪麗埃特收藏:義大利素描

展覽時間:2019年6月27日 至 9月30日

展覽地點:羅浮宮敘利館南側 (Rotonde Sully sud)

瑪麗埃特是18世紀法國熱情的手稿藏家之一,他還創立了自己獨特的紙本作品裝裱風格,高雅靜謐的水藍色邊框,飾以金色線條。這些由瑪麗埃收藏的素描保存得當,相對於層層覆蓋的油畫作品,為我們展示了獨特的美感,大師們靈感的一瞬,也為關於畫家技法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繼2011年羅浮宮展示了瑪麗埃特素描收藏裡精選的法國畫家手稿,本次展覽將展出收藏裡的義大利大師作品。 

註:因紙本作品的環境敏感脆弱性,不是所有羅浮宮館藏都會一直展出,僅根據展覽規劃短期曝光。

5

羅馬尼亞傳統拜佔庭式-宗教禮拜織物

展覽時間:2019年4月17日 至 7月29日

展覽地點:羅浮宮工藝品館,黎塞留側,6號廳

為慶祝法國與羅馬尼亞的友誼,本次展覽象徵性地借來了斯特凡大帝(Étienne le Grand 1457-1504)的聖喬治旗幟(Bannière de saint Georges),這件傑作由法國在1917年送還羅馬尼亞。展覽圍繞這位君王所訂購的傑作,並配合羅浮宮館藏裡的傳統拜佔庭式織物。透過這些為宗教儀式所編織的神聖作品,著重展示精美的拜佔庭傳統刺繡工藝,以及其中拜佔庭聖像對肖像畫的影響。

6

古希臘詩人:荷馬 

展覽時間:2019年3月27日~7月22日

展覽地點:羅浮宮朗斯分館(Louvre-Lens)

羅浮宮朗斯分館的本次展覽將圍繞古希臘詩人荷馬(Homère 公元前八世紀)的兩部史詩巨作 «伊利亞特» 與 «奧德賽», 這兩部作品作為西方文化的基石影響深遠。展覽將為觀眾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進入詩人荷馬的世界,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宇宙。

展覽結合考古與科學的發現,展覽古代藝術品的同時,讓參觀者重溫荷馬史詩裡重要的英雄故事與場景,歷經一段經典旅程。

7

李奧納多·達·文西

展覽時間:2019年10月24日~2020年2月24日

展覽地點:羅浮宮博物館 拿破崙廳(Hall Napoléon)

2019年,達文西在法逝世五百周年,作為擁有世界上最多達文西收藏(油畫以及素描)的羅浮宮博物館為紀念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將在2019年秋天舉行特展。展覽將圍繞5幅重要館藏油畫:巖間聖母(la Vierge aux rochers),美麗的費隆妮葉夫人(la Belle Ferronnière),蒙娜麗莎(儲存條件需要,這幅畫作將待在原先的館藏房間)聖施洗約翰(le Saint Jean Baptiste)以及聖安娜(la Sainte Anne),同時展出與其相關的小幅作品,素描手稿以及雕塑物件。這個前所未有的展覽將全面回顧這位藝術大家的職業生涯,以及他如何將繪畫至於一切之上,對世界所做的「調查」,他稱之為「繪畫的科學「,這是他藝術的工具,也是他不計一切給畫作帶來生命的野心。

註:展覽位置有限,需要提前預定參觀時段。

相關焦點

  • 發布會 | 陝西歷史博物館2019年展覽計劃新鮮出爐
    2018年12月29日下午,陝西歷史博物館召開「2019年新展覽計劃新聞發布會」,對外公布即將在2019年推出的23個新展覽陝西歷史博物館副館長龐雅妮首先介紹了陝歷博2019年展覽工作的安排部署情況,她表示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國人民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萬眾一心,勠力奮鬥,大有作為的一年。
  • 故宮2019-2020年展覽計劃
    永和宮永和宮2019年4月將舉辦「宮廷御醫藥展」,展覽遴選的文物,既有道地的中藥藥材,又有精心炮製的中成藥,還有來自異域的外國藥物,以及種類多樣的醫療保健器具和各種名目的檔案簿冊。通過這些文物,可以揭示清宮醫療的歷史狀況,進而窺見清代宮廷生活一斑。
  • 首都博物館公布2019年度重點展覽計劃
    2019年1月28日,首都博物館舉辦「2019年媒體發布會」,公布了本年度重點展覽計劃和相關信息。
  • 上海博物館2019年度展覽計劃
    獨木舟船頭雕塑|材質:雕木,食火雞羽毛,黑、白、紅色顏料年代:19世紀版權資訊: musée du quai Branly - Jacques Chirac, photo Patrick Gries, Bruno Descoings展覽時間:2019年5月15日~8月18日  展覽地點:上海博物館(第一展廳)由廣袤的太平洋上散落的島嶼群組成的大洋洲
  • 首都博物館公布2019年度重點展覽
    2019年1月28日,首都博物館舉辦「2019年媒體發布會」,公布了本年度重點展覽計劃和相關信息。據首都博物館館長韓戰明公布的名單,2019年,首都博物館將立足北京,放眼全國,緊跟時代潮流,宣揚傳統精粹,主要展覽計劃如下:(一)「家和年豐——豬年生肖文化展」2019年是農曆己亥年,首都博物館的傳統品牌展覽「生肖系列」仍在繼續。1月29日至3月17日,「家和年豐——豬年生肖文化展」作為新年首展,將在首都博物館水景庭院西側展出。
  • 2017年去逛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這些展覽可以看
    三峽博物館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1月24日11時訊(首席記者 黃軍)2017年來了,你有什麼看展計劃嗎?記者今(24)日從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獲悉,今年,三峽博物館將聯合國內知名文博單位打造多個精彩和重磅的展覽。到底有哪些重點展覽,一起來看看?
  • 2019首都博物館要辦8大展覽
    作者簡介:   2019年1月28日,首都博物館舉辦「2019年媒體發布會」,公布了2019年度重點展覽計劃和相關信息。  據首都博物館館長韓戰明公布的名單,2019年首都博物館舉辦的展覽立足北京,放眼全國,緊跟時代潮流,宣揚傳統精粹,體現出首都博物館作為大型綜合性博物館的優勢和定位。首都博物館圓形展廳改造提升項目基本完成,青銅、玉器、書法、繪畫等陳列將以嶄新形式面向觀眾。
  • 2019暑假國家博物館夜間可以看的展覽及講解時間
    2019暑期間國家博物館可以看的展覽講解時間:  展期:2019年7月9日—9月9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展廳  票務:免費對公眾開放  展覽詳情:點擊查看  ②心靈的暢想  活動時間:2019年6月22日—2019年9月22日  活動地址:中國國家博物館  門票價格:60元—320元  展覽詳情:點擊查看  ③絲路孔道
  • 2019首都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2019首都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一、望郡吉安  展覽時間:2019年3月3日-6月23日  》》點擊查看更多展品及詳情  二、山宗•水源•路之衝——一帶一路中的青海  展覽時間:2019年2月28日-6月
  • 快看!1月佛山展覽攻略,開啟2019的文藝之旅!
    過去的一年你看了幾場展覽呢?是否曾讓你眼前一亮,是否曾讓你心靈觸動?新的一年,不妨在年度計劃中增加一項,「參觀N場有意義的展覽」。讓看展成為一種習慣。2019年讓我們繼續關注佛山及周邊地區的展覽活動!
  • 2019國家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2019北京國家博物館五一期間展覽  一、歸來—義大利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展  展覽時間:2019年4月24日-6月30日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 南4展廳【更多詳情】  二、文華衡水——河北衡水文化展  展覽時間:2019年4月23日—5月22日  展覽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4展廳  展覽類型:免費  展覽介紹:
  •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019年精彩展覽集萃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2019年精彩展覽集萃來源:「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公眾號玉犬辭歲,群山峻岭欣躍越金豬報春,藝博殿堂樂悠遊春節的腳步一天天臨近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恭祝您花開富貴重重喜從題目上看,作品可以稱為一幅風俗畫。但畫面所表現的內容又是一幅山水作品,此作有明代袁尚統風格,屬節令吉祥畫。作品風格簡潔清秀,山腳、坡岸的皴染用簡練的筆法寫就,院中的松樹、修竹描繪得較細膩,意境平和靜謐。
  • 2019年12月市屬博物館展覽和文化展覽活動一覽表
    2019年12月8日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小作坊)  2  青少年廣彩體驗課堂  2019年12月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小作坊)  3  廣彩親子課堂  2019年12月  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小作坊)  4  農講所沉浸式情景劇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文博圈小編特意為您 推薦全國精選展覽100個 你準備看幾個?展覽分前後兩期,共展出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潘天壽、張大千、林風眠、傅抱石、李可染作品158件(套),這些作品集合自中國美術館、南京博物院、北京畫院、徐悲鴻紀念館、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天津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9家機構。看點之一是分別收藏於中國美術館和南京博物院的傅抱石《九歌圖冊》為首次合併亮相。
  • 2019首都博物館十一國慶展覽匯總
    首都博物館十一展覽  山河•家國——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12日-10月31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O展廳(水景庭院)  展覽類型:免費  展覽詳情:點擊查看  園說——北京古典名園文物展  展覽時間:2019年5月18日-2019年11月3日  展覽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展廳  展覽類型:免費  穿越——浙江歷史文化展  展覽時間:2019年9月27日-2020年2月16日  展覽地點
  • 2019北京國家博物館十一展覽匯總
    展期:2019年8月22日對公眾展出  展廳:北11展廳  門票:免費但需要預約  展覽詳情:點擊查看  ⑦萬裡同風——新疆文物精品展  展期:2019年7月9日—10月27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展廳  票務:免費對公眾開放(但需提前預約)  展覽詳情:點擊查看  ⑧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
  • 廣州市博物館2019年8月展覽排期表
    2019年 8月1日至11月1日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北樓一樓專題展廳 2019年 8月13日至10月12日 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北樓三樓專題展廳
  • 廣州市博物館2019年9月展覽排期表(新增)
    2019年9月5-2019年12月6日 西漢南越王博物館綜合陳列樓二、三樓臨展廳 2019年8月30日—2019年11月30日 中國歷代繪畫館
  • 2019年2月廣東省博物館近期展覽匯總
    2019年2月廣東省博物館展覽匯總  註:廣東省博物館施行免費不免票政策,小夥伴們可以提前在微信預約門票,免去現場排長龍領票入場喲!》》廣東省博物館怎麼預約?廣東省博物館門票微信預約攻略  展覽一、風·尚——18至20世紀中國外銷扇  時間:2018年12月18日-2019年5月5日  地點: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展廳一  票價:
  • 博物館展覽2019:了不起,但還不夠給力
    紛繁熱鬧中,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絲路文化」「漢唐追慕」「古代書畫」為主的五大類展覽成為2019展覽井噴之年中最大的贏家,但暴露其中的諸多問題也同樣值得我們注意。為紀念五四新文化運動100周年,眾多博物館都舉辦了相關主題的展覽,更為有趣的是,在這一次紀念活動中,大學博物館不出意料地走在了前列,奉獻了一批高質量的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