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濟南市文聯、濟南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山鳴谷應—於鶴詠山水畫展」在濟南大明湖畔的聚雅齋美術館開幕。據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全部為於鶴詠近三年「自修心性、自修功德」的「悟墨」之作,體現了這個時期於畫家對自然、時代和社會的關注與思考,該畫展將持續至5月30日。
於鶴詠
於鶴詠先生代表畫作
於鶴詠先生代表畫作
魯網5月28日訊(記者 李穎)近日,由濟南市文聯、濟南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山鳴谷應—於鶴詠山水畫展」在濟南大明湖畔的聚雅齋美術館開幕。據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全部為於鶴詠近三年「自修心性、自修功德」的「悟墨」之作,體現了這個時期於畫家對自然、時代和社會的關注與思考,該畫展將持續至5月30日。
中國山水的格調常常來自氣勢,不僅僅指自然山川流水的氣勢,更強調人的胸懷之氣勢。於鶴詠正是對人生與胸中自然氣勢的深入理解才如此篤定地選擇了山水畫。於鶴詠從小就生長在戲曲之家,耳濡目染,他很早就聰慧地認識到許多藝術的真諦。最初,於鶴詠受教於山水大家陳維信,他清楚地記得剛剛學畫時的情景,老師並不著急地教他,而是讓他先研墨,這一研就是一年,現在回想起來他仍十分感嘆,在繪畫上的耐心與執著正是源於此。而後又受到曹昌武、朱銘、李廣元、李振才等老師的親授,學業不斷進步。
他在父親的影響下以另一種方式回到舞臺。充滿渴望的他立刻投入了舞臺美術的事業中去,多年以來,由他主要舞美設計的作品有60餘部,其中,京劇《項羽》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中獲文華大獎特別獎和文華舞臺美術獎,獲省級以上獎項20餘項。他在這個領域獲得了能夠的幾乎所有的獎項和榮譽,以至於人們忽略了他多年一直在山水畫上付出的心血。
於鶴詠的山水畫注重氣勢的營造,筆法灑脫,墨韻生動。著名畫家孫磊在談到於鶴詠作品時表示,於鶴詠從不拘泥於現實寫生的限度,而是灑脫自由地皴擦點染。「在他那裡,山不僅僅是山,山是活生生的,山既有著剛毅雄偉的身子,也充滿引吭高歌的能量,所以山是不斷發出聲響之人生節點的意象化表述。他山水畫中特別強調霧氣與煙雲的處理,煙雲所在的俱是山谷,煙雲的山谷正是於先生柔和溫雅的性情的顯現,正是一個文人「士氣」的根基所在。」
於鶴詠的朋友筱草在談及其作品時認為,他的作品寫意山水深遠,畫勢清明,畫面構圖大多簡潔,畫幅主要以前後兩組「景」進行布局,前景「勾畫」深入,後景簡約抽象,以淡墨渲染;前景常留白,其視覺的虛空感、面積、形體的狹長以及傾斜方向與後景的相對的實、連續、水平相應相合,由此具有了哲學意義上的審美或者智慧。簡約的追求神似的造型筆法,點染皴的音樂般節奏般的交互運用,則畫意詩意悠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