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清音——劉玉屏先生山水畫作品

2021-01-08 騰訊網

個人簡歷

劉玉平,別署玉屏,號檻外閒人,1958年出生於青島市,祖籍山東昌邑,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梁天柱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九三學社書畫院院師。青島市中山書畫院院師,青島市美協會員,2004年10月特聘任為中國書畫藝術促進會理事。1994年由青島市老年大學聘為國畫教師、教授至今。2019年10月評選為十佳教師。長年從事美術創作和教學工作。

玉平自幼師從著名美術史論家邱振亮先生。1976年跟隨王仙坡先生學習傳統山水畫。1978年投身梁天柱先生門下,得先生言傳身教,三十年筆耕不輟。八十年代以來,已形成富有個性筆墨特色的山水畫面目。

《嶗山》1988年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對外文化交流展。

《雪》1990年參加全國經貿系統書畫展,獲得二等獎併入選獲獎作品選集。

《山水》1992年入選全國「稅收帶來祖國美」書畫展。

《山居》1995年獲全國經貿系統書畫展二等獎入選作品。

1995年錄入《山東美術家大詞典》

2004年5月15—31日應邀在青島市當代藝術家畫廊舉辦了個人畫展。

2005年《嶗山浮東海》入選《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美術作品展》

2005年7月作品《白雲繚繞》由青島報業集團做為禮品贈於日本山口新聞社。

2006年7月五幅作品入編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當代中國畫精品選集》

多幅作品被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及英美各國團體和友人收藏,並在各種省部級書籍報刊發表。

作品欣賞

讀玉屏

餘讀玉屏,難也!要之在餘不諳繪事,即無靴亦搔不到癢處。

與玉屏相識緣由友人介紹。2002年,餘入市老年大學執教,玉屏已是「老教師」了。從其首次畫作展出,過從漸次多了起來。玉屏方正,略嫌木訥,不善言辭。偶有宴娛,半盞一杯,間或得三言兩語,然「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得見其性情矣。

玉屏孜孜於繪事,摸影寫,智來功在。讀其畫,濤聲山色,松石雲煙,先蟠丘壑,不礙洲渚——似與其人不符。蓋榻粉彈蒼,底紅間綠,俱在筆端胸次。——近年,尤見心匠天機,通靈入妙——是以酬勤者,天道也!

玉屏自號「檻外閒人」。於世事人生,吾輩皆「檻外」人也。至若「閒」與「不閒」,大抵自嘲。玉屏於雙管三毫中以樂其志,閒歟?忙歟?——其中況味,唯個中人自知耳!

鄭俊坤於螺螄道場

2017年12月

從畫家劉玉屏身上,隱約能看到一種舊文人的氣質。或許是因為他專攻中國畫,或許是因為他總是不遺餘力地推廣傳統文化,或許,他本就是那個站在山水之間的人。

相關焦點

  • 山水有清音——山水畫的「音樂性」表達
    「山水清音」中國畫作品展是國家大劇院與北京畫院合作,聚焦當代山水畫創作的專題系列展覽。從2016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今年已是第三屆。回首三屆展覽的策劃與舉辦過程,圍繞著「山水清音」四個字,策展團隊做了多方面多層次的討論與研究:既要展示以北京畫院畫家為代表當代山水畫創作面貌一隅,還要凸顯在國家大劇院舉辦此展覽的特殊性,更不能脫離中國山水畫本身建造空中樓閣,三次展覽均聚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時代、新方式表達,不僅展示出了畫家們守正創新、筆耕不輟的豐富成果,也將兩個機構的文化內涵與氣質契合於展覽中。
  • 惠民縣山水畫名家陳鴻文先生書畫室"璞汀草堂"揭牌
    陳鴻文作品(局部)  大眾網濱州5月26日訊(記者 王君彩)26日上,濱州市惠民縣著名山水畫家陳鴻文先生的書畫室陳鴻文先生幾十年如一日追求藝術的完美,畫風師古不泥,作品被省內外書畫愛好者購買收藏,一些精品先後在省內外各級大賽中獲獎。希望陳老先生擔起聯合、團結全縣廣大書畫愛好者的重任,為惠民書畫藝術事業繼續作出積極貢獻。  畫室內展覽了陳鴻文先生的多幅畫作,《春山行旅》用筆細膩又渾厚,畫中藏畫,意境悠遠,讓觀者忍不住細細品味、連連讚嘆。
  • 「陳仕彬山水畫作品展」在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
    「傳承與經典系列——陳仕彬山水畫作品展」於2019年5月14日在北京山水美術館隆重開幕。此次系列展覽由金硯傳媒主辦,國內數十家知名媒體鼎力支持。該系列展已連續舉辦了12屆,本次為第13屆。以多位畫家個展群同時開幕的方式舉辦。在此類藝術展中,形式新穎,富有創意。既體見了活動的規模,又充分展示了畫家的個人風貌。
  • 山高路遠——王生義山水畫作品集
    歷任河北省山水畫研究會副會長、河北省美協理事、石家莊市美協副主席。長期以來,王生義從事山水畫創作,堅持在傳統的基礎上,一手伸向生活,一手伸向現代意識。幾十年來深入太行山區。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他的山水畫創作已經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北方山川氣概和鮮明時代特色的獨特藝術風格。他的美術作品先後十次入選由中國美協舉辦的美展(一次獲獎)。
  • 中國實力派山水畫家薛大庸先生簡介及山水畫精品欣賞
    (原標題:中國實力派山水畫家薛大庸先生簡介及山水畫精品欣賞)
  • 峨眉不止有金頂,更有山水與清音
    且任客心洗流水,不勞揮手聽清音,拄杖仰停雲」。1960年11月時任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卓越的佛教領袖趙樸初先生來到峨眉山視察身上的毛孔盡情呼吸夏日的疲乏與倦怠一掃而空微風攜著溼潤空氣中的水霧吹來「山水有清音
  • 空谷清音|陳繼儒山水
    自幼聰穎過人,詩文短翰極有風致。長為諸生,與同郡引齊名,三吳名士爭相與他結為師友。年二十九,焚儒衣冠,隱居小崑山之南,絕意科舉仕進。建廟祀二陸(陸機、陸雲),乞取四方名花,廣植堂前,言:「我貧,以此娛二先生。」因名「乞花場」。父亡後,他移居東佘山,在山上築「東佘山居」,有頑仙廬、來儀堂、晚香堂、一拂軒等。自此之後,他閉門讀書,但仍與三吳名士來往,其中亦有高官豪紳,時人頗有譏評。
  • 趙玉祥先生最新扇面山水作品欣賞
    1997年畢業於貴州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2009年結業於中國人民大學首屆山水畫碩士研究生班,現為山水畫大家李寶林,王振中先生的入室弟子,中國人民大學畫院畫家,貴州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貴州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安順市美協副主席,貴州畫院特聘畫家,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九三學社成員。
  • 山鳴谷應——於鶴詠先生與他的山水畫
    於鶴詠先生代表畫作  魯網5月28日訊(記者 李穎)近日,由濟南市文聯、濟南市美術家協會主辦的「山鳴谷應—於鶴詠山水畫展」在濟南大明湖畔的聚雅齋美術館開幕據了解,此次展出的作品全部為於鶴詠近三年「自修心性、自修功德」的「悟墨」之作,體現了這個時期於畫家對自然、時代和社會的關注與思考,該畫展將持續至5月30日。  中國山水的格調常常來自氣勢,不僅僅指自然山川流水的氣勢,更強調人的胸懷之氣勢。於鶴詠正是對人生與胸中自然氣勢的深入理解才如此篤定地選擇了山水畫。
  • 山水墨點染 意造境生---畫家林德坤寫意山水畫欣賞
    寄情山水,以山水抒情,春夏秋冬,不一樣的山水,不一樣的情。 作為中國當代畫壇上的實力派畫家林德坤筆下的寫意山水畫,風格多樣,自然一體,渾然天成,樸素地體現了「仁者樂山,樂者愛水」的中華情結,滲透出濃濃地「以山為德,以水為性」的人文精神,一動一靜的描繪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巧奪天工,備受關注與追捧。接下來易從網帶你一起欣賞幾幅當代實力派畫家林德坤新品力作,帶你感受老師的藝術世界!
  • 養眼舒心 山水大作——畫家王寧山水畫作品賞析
    山水畫自流傳至今,一直被推崇為繪畫界至尊地位,被冠名為「國畫」,可見在中國人心中,山水畫的地位是多麼高,在中國人心中,山水是有靈性的,是人類情感傳遞和寄託的載體,是「有山則聚靈,有水則藏蛟」的正氣化身,人們對自然的推崇,是無可替代的。
  • 畫家王寧臨古仿古山水畫作品賞析
    當代仿古山水畫奇才王寧老師,以仿古的風格將筆墨精細、構圖飽滿、色彩細膩的山水美景在畫中很好的體現出來。從王寧的仿古山水畫中,我們可以集中體味中國畫的意境、格調、氣韻和色調。 > 近處田壠溪橋,巨石踞於左邊一角,疏柳翠竹掩映,有幾位老農邊歌邊舞於壠上。
  • 此中有真意——2021農曆辛丑年檯曆著名中國畫家晏平山水畫作品
    作為山水畫家,晏平深知中國山水畫的理格底蘊。如果不能經年徜徉山水之間,那所畫作品只有形而不具備魂。因此即使已經是天津畫院副院長,晏平依舊常常深入自然之界,聆聽大自然的悅人清音,捕捉奇妙的瞬息靈感,正是無數次的經驗積累,才能凝鍊出自己匠心獨具的創作方法。那些畫出的嶙峋怪石、奔流湧泉、千年古院、青翠樹林不僅僅是天賜之景,更是作者內心率性情感的真實體現。
  • 山水清音——桂林中國畫院二十五周年作品展之一
    展覽名稱|EXHIBITION山水清音——桂林中國畫院二十五周年作品展開幕時間|OPENING2020 / 12作品曾入選第五、第六、第七、第九屆全國美展,並在第五屆獲獎。出版有《劉紹薈·現代重彩藝術》等專著和合著20餘種,其中《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當代美術全集·現代重彩卷》以及美國出版的《雲南畫派——中國繪畫的文藝復興》等均選入其作品。用「現代重彩」風格設計的《火童》美術片曾獲1984年文化部優秀影片獎、1985年中國電影金雞獎和日本廣島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設計郵票《靈渠》在全國發行。
  • 王維詩意山水畫,南陽國畫名家傳統山水畫鑑賞,客廳山水國畫精品
    由於中國山水畫主要以自然景物為主題,在創作者根據人們客觀願望以及主觀審美角度加以修飾,通過筆墨神韻,寫實相生,動靜結合的特點表達出創作意境。所以在魏晉隋唐以來,人們對山水畫的追求有增無減。山水畫《山水妙足天》--呂寅方畫南陽國畫名家呂寅方先生,學畫之初便對中國山水畫無比喜愛,更是臨摹歷代典藏山水畫,如古代王維、範寬、王希孟,近現代大家李可染、黃賓虹、傅抱石、白雪石等人山水畫作。
  • 幽谷清音——馬兆群山水畫展
    業務電話: 18278977637(郭先生)       18777940600(李先生)近年來苦心堅持中國山水畫創作和研究,作品被多家藝術機構和國際友人收藏。  藝術評論在中國當今青年畫家中存在一個普遍現象,他們的繪畫作品比較粗放,粗放中帶著一種潦草,換句話說就是心態比較浮躁,不容易靜下心畫畫。而馬兆群的作品剛好相反,他的創作很投入,在作品中所呈現出的是一種非常嚴肅、認真的態度,只有對藝術上有深刻的追求和理解才能讓作品達到這樣一種感人的深度。
  • 「藝展中國」逸氣山水·清風徐來——霍群洪國畫山水作品欣賞
    ,與另一時期的宋畫相比,元代的山水畫是追求一種春林遠岫雲林畫,意態蕭然物外情的清淡意境,文人韻味極為濃厚。今得幸觀賞當代畫家霍群洪的山水丹青,他的山水畫亦是屬於典型的文人畫範疇,作品承襲了元代山水畫的創作風韻,古樸渾厚,淡泊篤定,眾幅山水作品,經由傳統中來,而又不為傳統所拘泥,實乃深入傳統而出筆新奇,簡潔生動,澄練不俗。
  •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於兆科先生其人其畫
    編輯:墨笑山水畫始於魏晉,成於宋元,但近百年來,中國人的藝術教育因生搬西方之解剖透視等諸手法改造中國畫,使不少的當代畫家成為狀物畫匠,游離了我們的民族文化精神。中國文化海納百川,中國書畫「以書為骨,以詩為魂」而深沉清雅,不管時代發展如何變化,總有一部分人在堅守傳承,藝術有傳承才能創新,所以我們總能感受到當代書畫藝術「用筆千古不易」的穿透時空力量。
  • 國畫大師白雪石及其山水畫作品賞析
    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北京山水畫研究會會長。 1935年,從師詩、書、畫、印皆長的著名山水畫家梁樹年先生研習山水畫技法,並於次年與梁樹年先生及畫友郭北巒在中山公園舉辦山水、花鳥作品三人聯展。1958年起任教於北京藝術師範學院、北京藝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先後為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擅長山水畫。作品有《早春圖》、《黃山松》、《灕江一曲千峰秀》等。
  • 李國勝寫意山水畫作品賞析 | 幽靜深邃 氣勢恢宏
    李國勝寫意山水畫作品《觀瀑圖》【作品來源:易從網】  這幅李國勝老師的山水作品《觀瀑圖》,淋漓墨色寫深山之景,畫面中山石大以濃淡相宜的墨色勾勒,飄逸靈動,松木用筆較為細膩而潤澤  李國勝寫意山水畫作品《南山積翠圖》【作品來源:易從網】  畫家李國勝的這幅國畫山水作品《南山積翠圖》,以略帶俯視的視角入畫,視野開闊,氣勢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