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蒙俄邊疆區的區位優勢與中蒙俄區域內、外互聯互動機制不足
中蒙俄邊疆地區具有毗鄰中蒙俄三國旅遊資源的優勢和三國旅遊市場的優勢,同時,具有背靠中國東北腹地,緊鄰華北京津冀經濟圈和輻射中國廣闊發達沿海和內地的地緣優勢。中蒙俄毗鄰邊疆地帶還具有連接歐亞特別是歐洲與東北亞之間最便捷的通道優勢,是中國東北、華東、華南和東北亞發達國家——日本、韓國通向歐洲最經濟的大陸通道。中蒙俄毗鄰邊疆區域的地理特點和地緣優勢決定了該地區是東方文化與歐洲文化最近的結合點,是東西方經濟、人文交流的匯合點,具有東西方文化交流和經濟、旅遊互動的地緣優勢。但中蒙俄邊疆區域內以及其與外部地區的交通發展滯後,本地區的鐵路開發建設早,依然是傳統的鐵路線路,電氣化改造尚未完成,高速鐵路亦未有規劃和建設;本地區的公路亦較為落後,高速公路稀少,特別是毗鄰中國的俄蒙地區的公路設施落後;受制於本地區內的人口和市場規模,民航產業也未有更大發展。中蒙俄毗鄰邊疆地區交通業的現有狀態,不利於中蒙俄邊疆區域內部之間的互聯、互動,也不利於中蒙俄邊疆區域內與區域外的互聯互通,無形中拉大了本地區與中國廣闊腹地和東北亞的日韓等發達國家客源市場的距離。
(二)中蒙俄邊疆區的旅遊資源優勢與中蒙俄旅遊產業的滯後
中蒙俄三國毗鄰地區擁有世界上三大草原之一、被譽為世界最好、最美的呼倫貝爾草原;擁有世界上最具神秘色彩的西伯利亞原始森林;具有極為廣闊和豐茂的水域和水資源,是流入太平洋和北冰洋大江大河的重要上遊水系所在地;本區域擁有世界上最大、最深、最亮眼的西伯利亞明珠——貝加爾湖,同時,擁有呼倫湖、貝爾湖等北亞知名的國內和國際湖泊;中蒙俄三國毗鄰的國際化特點使本區域具有更為鮮明特色的邊境旅遊資源,如中俄、中蒙邊境口岸滿洲裡和二連浩特等擁有獨特異域風情的國際旅遊資源。毗鄰俄蒙的內蒙古地區東西跨度大,橫跨多個經度,擁有多種地形地貌,旅遊氣候覆雜多樣。儘管中蒙俄三國毗鄰地區旅遊資源豐富,但本地區旅遊業的發展未能與本地區的旅遊資源相匹配,旅遊資源開發較慢,旅遊產業鏈未形成,旅遊產業發展滯後。本區域的草原、溼地、森林、湖泊、河流以及異域風情等旅遊資源均未得到充分開發。進入21世紀以來,本地區的經濟發展亦就未能擺脫對能源工業的依賴,旅遊業沒有成為三國毗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旅遊對經濟的拉動力不足。
(三)中蒙俄邊疆區的旅遊產品開發與中蒙俄旅遊市場的乏力
中蒙俄三國之間的經貿互動頻繁,文化交流更為緊密,人員來往更加頻繁,中蒙俄三國毗鄰邊疆地區的旅遊產品已具有一定的旅遊影響力,如中蒙俄毗鄰地區的大草原——呼倫貝爾草原,大森林——西伯利亞森林,大水域包括大湖泊——貝加爾湖和呼倫湖、大河、大溼地、大冰雪、大口岸以及大民俗等已經在中蒙俄三國國內以及東亞一些國家形成了一定的旅遊品牌,且本區域的國際國內旅遊市場已具備一定的市場規模,並產生了一定的旅遊效益。但是,內蒙古旅遊業在旅遊品牌塑造方面形象相對單一,基本還是以廣袤的自然風光遊覽為主。另外,由於本區域基本地處高緯度地帶,受限於氣候條件,中蒙俄毗鄰邊疆地區的旅遊市場季節波動性較大,如中國邊境口岸城市滿洲裡地區的旅遊市場除夏季火爆外,全年其餘多數時間市場慘澹。中蒙俄三國毗鄰地區的人口基數較小,致使本區域的內部市場較為狹小,俄蒙的內部市場更是如此。中蒙俄毗鄰邊疆區域內部旅遊市場的動力不足,外部旅遊市場的開發滯後,旅遊市場的可持續性弱,旅遊市場有待進一步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