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 7月13日電 從重慶主城出發,先坐一個半小時的高鐵,再坐兩個半小時的汽車,就到了地處渝陝鄂交界處、大巴山腹地的巫溪縣城,而後在經過兩個多小時車程,便來到了巫溪最遠的鄉鎮—紅池壩鎮。
「以前,我們這裡是『窮山溝』,現在被很多遊客稱為『世外桃源』。」紅池壩鎮鎮長唐慶說,紅池壩鎮是重慶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鎮以「農旅融合」為發展理念,調整產業結構,讓村民實現脫貧增收。
寬敞而又整潔的道路、色調統一的房屋、隨處可見的「園林景觀」……7月10日清晨,豔陽早早地出現在了紅池壩鎮茶山村的上空,幾名從城市驅車而來的遊客,悠閒地在林蔭處漫步,感嘆道:「這哪裡是『山溝溝』,明顯是『世外桃源』。」
聽到遊客的誇讚,唐慶臉上露出了一抹自豪的神情。他說,該村地形以山地為主,境內山大坡陡,且耕地分散,長久以來,紅苕、玉米、土豆是村裡的主要經濟作物。2018年,該村按照「確權不確界」方式,將土地整體流轉,流轉土地1200餘畝,建設標準化果園400畝、茶園370畝、中藥材基地430畝,建立「農戶保底收益+勞務派工+收益分紅」利益連結機制。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茶山村形成了:「春看李花,秋賞菊;巫溪秀芽漫山綠」的核心景觀,這與當地居民,房前有樹,屋後有花交相呼應,構成了一幅獨特的「微田園」畫卷。
「如今,很多村民春節回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走了。」唐慶笑著對記者說道,由於農田界限被打亂,家家戶戶重新對居住環境進行了改造,新增了不少鄉村道路,整個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由於整個村的環境變好,眾多遊客慕名而來,茶山村及附近村落的旅遊業得到極大發展,這也帶動了當地民宿的發展。目前,紅池壩鎮已建成雲中客棧(民宿接待中心)、「森林人家」示範戶10戶和40個一般農家樂。隨著基礎設施的改善,前段時間,茶山村還成功申報了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這更加堅定了當地村民吃旅遊飯的信心。(工人日報記者 黃仕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