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1月1日被稱為萬聖節。如今,這個日子已變成一年當中最受歡迎和最流行的節日之一,那麼,萬聖節到底是個什麼節呢?
萬聖節據傳來自天主教對其它宗教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詮釋,起源於古代歐洲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薩溫節。薩溫節的意思是「夏天的結束」,這意味著季節在這一天發生更替,有辭舊迎新的含義。
一、萬聖節,萬物收容慶豐收
秋天是萬物收容平定的日子,這時候人們已經將忙碌一年的勞動果實儲存起來,心情徹底放鬆下來,也有時間進行各種慶祝活動,萬聖節正是在這個基礎上逐步形成的。
1.萬聖節是秋節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萬物結出豐碩的果實,人們會用這些果實果腹,不至於挨餓。在農耕社會,這些往往認為是上蒼對人們的恩賜,人們也會虔誠的感謝上蒼這份恩賜,而感謝的最好方式便是集會讚美。
古代歐洲的祭司們會在萬聖節這一天由衷地讚美偉大的秋季,平民百姓也會跟隨祭祀們進行各式各樣的慶祝活動,感謝上蒼在秋季的恩賜。
所以,萬聖節慶祝的是秋天,是秋天的節日。
2.萬聖節是美食節
說起萬聖節的慶祝,當然要有應節的特殊美食。
南瓜派是萬聖夜的節慶食品,具體做法是使用麵粉、南瓜、雞蛋、紅糖、蜂蜜等原材料經過烘烤加熱後凝固而成的一種餡餅。在萬聖節前後,特別是在美國,南瓜派已經成為一種應景的食物。
太妃糖蘋果是比較受小孩子歡迎的一種食物,具體做法是把蘋果插上竹籤,然後手持竹籤把蘋果放在太妃糖漿中轉動,有時會再粘上果仁。小孩子也特別喜歡這種糖果,並且會玩「不給糖果就搗亂」的遊戲。
熱蘋果西打是用蘋果酒加熱後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的一種飲料,一般在萬聖節前後比較流行。
有了這麼多的應節美食,萬聖節過得當然是美食節了。
3.萬聖節是南瓜節
萬聖節期間正值南瓜成熟收穫,萬聖節的很多風俗也與南瓜有關。
萬聖節期間一般會進行一些與南瓜有關的比試,比如誰家種的南瓜最大便可獲得「南瓜之王」的稱號。同時,在萬聖節這個特殊的日子比試也側面反映了人們非常看重秋天果實的收穫。
萬聖節另一個與南瓜有關的象徵物是南瓜燈,它起源於古代愛爾蘭,講的是蠟燭的光芒能夠引導靈魂的去向,這截蠟燭是放在一段挖空的胡蘿蔔當中的,演變到今天,則是換成了用南瓜做的南瓜燈。
另外,萬聖節會經常使用南瓜做的南瓜面具,將南瓜面具套到頭上,大家就不知道你是誰了,可以盡情地惡作劇……
萬聖節這麼多與南瓜有關的活動,當然是十足的南瓜節啦。
二、萬聖節,奇思妙想歡樂多
萬聖節來源於古代凱爾特人的薩溫節,他們認為萬物會在這一天發生轉變,這種轉變更替會產生一種神秘的力量聯繫生者與亡靈,亡靈會利用這一天來到現世尋求再生……
1.萬聖節是「鬼節」
人們認為在萬聖節鬼怪會出現在人們身邊,包括輕飄飄的幽靈、一臉煞白的殭屍、高貴優雅而又冷酷的吸血鬼、擁有魔法的巫婆、高喊復仇的無頭騎士等。他們都是死去人們的靈魂,在這天到處出沒遊蕩。
為了將這些靈魂嚇走,人們把自己化妝成各種奇怪的樣子,化妝的樣子越醜陋,恐怖的效果則越好,也越能嚇走鬼怪。因此,萬聖節逐漸演變成了一個盛大的化裝舞會。據說,在萬聖節如果你的化妝最後沒有人認出便會獲得「最佳化妝獎」。
不管是舞會狂歡還是化妝成「鬼」,都是人們尋找歡樂的一種方式。
所以說,萬聖節更是一個歡樂的「鬼節」。
2.兼容並包引潮流
萬聖節流傳至今,已經幾乎沒有了宗教成分,它已經逐漸從中世紀的鬼怪主題演變成寬容對待未知事物的狂歡節日。隨著萬聖節越來越流行,每年萬聖節期間,年輕人會舉行各種狂歡活動,近幾年,不少父母也參與到其中。與萬聖節有關的事物也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慢慢地形成了一種與萬聖節有關的文化,稱為「萬聖節文化」,這種文化也逐漸形成了一種思想潮流。
人們用各種奇思妙想迎接屬於盛大節日的萬聖節:有整人的、有新奇的化妝表演、各種搞怪的食物等等,它們共同的特點是給人們製造歡樂……
萬聖節作為一個腦洞大開的節日,一切形式不拘於泥,別具一格。
三、中國的萬聖節
雖然萬聖節是西方節日,但近幾年越發受國人關注,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們參與其中。自進入中國之後,它不僅沒有對我們的文化產生衝擊,反而更增加了中國的另類文化分支和神秘文化內涵。那麼,在中國,萬聖節一般都是怎麼過的呢?
1.貴族與官員引領
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正是受到西方文化衝擊最為激烈的時期,「洋人」不僅帶來了技術,也帶來了文化,萬聖節正是從那個時候起開始在中國紮根。
為了附庸風雅,中國的富人、高官等也開始過起了外國的「洋節日」。中國所有的習慣,其實最早都是從貴族和高官的參與慢慢流傳開來,他們的參與帶領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參與,最後被大眾接受,逐步流傳開來。
2.歡樂與問候為主
據調查顯示,如今國內過萬聖節的一般以年輕人居多,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參加派對、互送禮物。
參加派對一般以各種鬼怪為主題,年輕人化妝成各種妖魔怪享受「百鬼夜行」的刺激,這也是年輕人難得聚在一起的休閒快樂時刻。
互送禮物以糖果、蘋果與面具為主,其中糖果是來源於西方萬聖節的「不給糖果就搗亂」,互送蘋果有互送平安的含義,面具則是化妝派對的必備,而互送禮物一般是表達互相的問候。
3.商家狂歡的節日
得益於萬聖節的歡樂氣氛,從它進入中國最初的推廣,到現在與動漫、遊戲等結合起來而形成的時尚浪潮,萬聖節在中國更被定義為一個商家節日。
如同情人節必備的玫瑰與巧克力,糖果與各種稀奇古怪的面具也是萬聖節的必備,每年萬聖節前後都有大量與此有關的商業宣傳推廣活動,這些活動不僅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更提供了形象宣傳。
不少商家更是藉助萬聖節推銷各種美食,除了必不可少的南瓜,更有用各種五顏六色蔬菜汁製成的外觀嚇人的菜品。各種與角色扮演(cosplay)的相關道具也會在萬聖節進行集中出售。
萬聖節是一個狂歡的節日,它不僅讓我們拋去煩惱,更讓我們盡情歡愉;
萬聖節是一個包容的節日,它不僅衝擊了文化,更促進了文化的彼此交融;
萬聖節是一個流行的節日,它不僅豐富了內涵,更引領了時尚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