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朋友跟我說,叫我多介紹一些藥食同源的草藥,其實我已經介紹過很多這方面的草藥了,以前在家,一般的小病,父母會在房前屋後找一些草藥回來熬給我喝,效果很好,但有一次得了急性肝炎,去鎮裡醫院看的,醫生給開了中藥,那藥湯又苦又臭,顏色也深,喝了幾天,病情有所好轉,就自己翻《梧州地區中草藥》一書找藥方自己上山採藥回來熬,沒多久病就感覺好了,就不在繼續服藥,自己採的藥味道有點澀,不會感覺吃藥是受罪,那時候自己應該讀初一左右。
因我自己本身對傳統飲食算是頗有研究,加上以前受過喝中草湯藥之苦,所以對一些藥食同源的草藥一直非常關注、重視,已經介紹過很多,只是我平時習慣只單純的介紹草藥的辨別,沒往飲食上延伸、落筆,以至於很多朋友並不知道原來這藥也是煲湯的好材料!
我有一做了幾十年廣東菜的大廚朋友,他曾經跟我說過,做廣東菜,你只要記住八個字即可,即:色香味形,鮮爽嫩滑。除了做菜,以前也曾跟他有詩詞唱和往來,可惜後來聯繫不上了。但他教我的做廣東菜的八字真言我一直記著,只是被我用在了治病用藥上,並去了後面鮮爽嫩滑四字,只取色香味形。中國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中醫藥文化也是如此,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不管怎麼變,怎麼生,各行各業都是相通的,其理一也。一付藥有君臣佐使,一道菜也有主料,輔料,各種調味料等,一付藥可以治病,一道菜也一樣能去疾。
做菜可以說上一年半載,介紹一些藥食同源的草藥、野菜也可以說上三五個月,今天說一下狗肝菜。狗肝菜在我這一直都有取它嫩葉做湯喝的傳統,味甘淡,微苦,性涼,能涼血解毒,平肝明目,凡熱氣盛,肝火盛者,採一點嫩葉回來,切幾片瘦肉或者豬肝煮一個湯喝,症狀很快就能改善,如果採不到嫩葉,取全草回來絞汁對溫開水衝服也很好,可加白糖,這個是我這的一種傳統涼茶做法。有肝胃火盛的,症見脅肋、胃脘灼痛、脹滿不適、口乾口苦、頭暈、舌紅苔黃、大便幹、小便短赤等,可取全草燉點豆腐肉片或者骨頭湯喝,味甘香,非常好喝,對改善症狀也有非常好的療效。除了做菜,平時也可以採回來曬乾當茶泡著喝,入藥則需辯證施治,再配伍其他藥用於方劑中。
狗肝菜來源於爵床科狗肝菜屬,名字有點俗,在國內分布相對也不算廣,所以一直都算是草藥的一種,藥用全草,功能主治為:清熱,涼血,利尿,解毒。治熱病斑疹,便血,溺血,小便不利,腫毒疔瘡。
《嶺南採藥錄》:散熱。凡熱氣盛,肝火盛服之。
《陸川本草》:涼血,散熱,解毒,利尿。治瘡癤腫痛,痢疾,小便不利。
《嶺南草藥志》:清肝熱,涼血,生津。除溼火骨痛,斑疹發熱。
《南寧市藥物志》:涼血,解毒,平肝,明目。治炭疽,疔瘡,腸熱下血。
《梧州地區中草藥》一書對狗肝菜的介紹,書中驗方僅供參考。
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Juss。爵床科狗肝菜屬。
草本,高30-80釐米;莖外傾或上升,具6條鈍稜和淺溝,節常膨大膝曲狀,葉卵狀橢圓形,頂端短漸尖,紙質,綠深色,兩面近無毛或背面脈上被疏柔毛;花序腋生或頂生,由3-4個聚傘花序組成,每個聚傘花序有1至少數花,花冠淡紫紅色。蒴果長約6毫米,被柔毛,開裂時由蒴底彈起,具種子4粒。
主產於廣東、廣西、福建等地。
多生於村旁、路邊及水溝邊陰溼處。
狗肝菜和九頭獅子草有點相似,但後者我這不產。
附方
1.治感冒高熱:狗肝菜、白花蟛蜞菜、毛甘蔗頭各等分,共半斤;石膏一兩,赤糙米一撮。水數碗煎至二、三碗,分三次服,服時加適量黃糖。如體弱,除去藥渣,再加烏豆同煮服。
2.治斑痧:狗肝菜二至三兩,豆豉二錢,青殼鴨蛋一個(後下)。水三碗,煎至一碗,連蛋一次服完。
3.治溺血:狗肝菜三至四兩,馬齒莧三至四兩。水一至二斤,煎二小時,加食鹽適量服之。(1方以下出《嶺南草藥志》)
4.治小便淋瀝:新鮮狗肝菜-斤,蜜糖一兩,搗爛取汁,衝蜜糖和開水服。(《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5.治無名腫毒及痰核:狗肝菜三兩,大茶藥根二兩,狼毒二兩,鋪地錦三兩,吸膿膏一兩,假菊花根二兩,雞骨香五錢,了哥王一兩,生油-斤四兩。將上藥浸四、五天,放入鍋內煮至藥枯,用紗布濾淨藥渣,以藥油一斤,配合黃丹八兩為度,調勻成藥膏塗貼。(《嶺南草藥志》)
6.治瘋狗咬傷:狗肝菜、狗芽花葉、狗咬菜、顛茄藥,搗黃糖敷。並以適量煎水和黃糖服。戒食肉類、房事。(《嶺南草藥志》)
7.治小兒痢疾:狗肝菜二兩。水煎,分三至四次服。
8.治目赤腫痛:狗肝菜一兩,野菊花一兩。水煎服。
9.治瘡瘍:狗肝菜、犁頭草。共搗爛,敷患處。(7方以下出《廣西中草藥》)
10.治咽喉腫痛:鮮狗肝菜一至二兩。搗爛絞汁,徐徐咽下。
11.治疔瘡:鮮狗肝菜一至三兩,水煎服;另用鮮葉搗爛敷患處。
12.治帶狀皰疹:鮮狗肝菜三至四兩,食鹽少許,加米泔水,搗爛絞汁或調雄黃末塗患處。(10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拍攝地點;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