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四川山間的山民,因山裡長年潮溼多霧,很多人上了歲數便會覺關節常常疼痛,尤其在雨來前更明顯。
後來他們發現,一種生於巖石上的草藥,用來煎水蒸洗,風溼疼痛會得到明顯好轉。
而在古代貴州,少數民族地區人民遇到尿路感染,同樣會採來這種草藥煎水喝,症狀也會得到好轉。
這味草藥,就是石莽草,為蓼科植物頭花蓼的全草。又名紅巖花葉、太陽草、石辣蓼、小紅蓼、小紅藤等。
為多年生草本。全株大部有柔毛,整體色彩以紅色為主。紅色莖蔓延,匍匐或斜升向上。葉互生,橢圓形,葉緣整齊,葉緣及葉背、葉柄均帶紅色。葉片上面紅色紋路形成的箭頭形,是不少蓼科植物的共同特徵。
總狀花序直立,近球形。花被淡紅色,因常成片生長,這些淡紅色的球形花與紅色的葉片組成一片紅色的海洋,極為搶眼。
花期8~10月。果期9~11月。每粒果子僅有一顆種子。主產於貴州、雲南、四川、西藏和廣西等省區的山坡、溝邊、田邊陰溼處及山谷溼地,是少數民族地區的常用藥。
性味苦辛涼。無毒。
由文章開頭的故事可知,頭花蓼祛風除溼,利尿通淋的功效佳。以頭花蓼為主藥的熱淋清膠囊、熱淋清顆粒清熱瀉火、利水通淋,療效確切,被原衛生部藥品標準收載,2000年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以頭花蓼為主藥的其它多個產品同樣被收錄。
同時,因其解毒消炎,治皮膚潰瘍,無名腫毒的功效也不可忽視呢。
選方:
1、治風溼痛:石莽草煎水蒸洗。(《廣西中藥志》)
2、治跌打瘀腫:石莽草打爛,酒炒外敷。(《廣西中藥志》)
3、治痢疾:石莽草二兩,水煎,一日分二次服。(《廣西中草藥》)
4、治血尿、膀胱炎:鮮太陽草一兩,水煎服。若血止仍尿痛則加背蛇粉一分五釐,水煎服。(《雲南中草藥》)
5、治腎盂腎炎,尿道結石,跌打損傷:頭花蓼15-30g,煎服。(《雲南中草藥選》
6、治瘡瘍、麻風潰爛:石莽草一斤,九裡明五兩,爬山虎五兩,桉樹葉五兩。水煎成膏,加梅片二錢攪勻。塗患處,每日一次。(《廣西中草藥》)
九裡明又叫千裡光,民間有「家有千裡光,一世不生瘡之說法」,可去溼熱、治瘡毒。
爬山虎活血祛風止痛。癤子,損傷,帶狀皰疹等都可用。
桉樹葉疏風散熱,抑菌消炎,防腐止癢。是四川端午藥浴的材料之一。不少人會在端午當天採桉樹葉和其它樹葉一起熬水洗藥水澡,去五毒。
梅片,又稱龍腦,可開竅通絡,促進血液循環,散瘡祛斑,有嫩面、滋潤肌膚的作用。
7、治尿布疹、黃水瘡:鮮太陽草煎水,洗患處。(《文山中草藥》)
以上就是頭花蓼之藥用選方,對了,在古代沒有專門蛔蟲藥的年代,頭花蓼也是小兒祛蟲的寶貝呢。只需用頭花蓼全草6克,蒸瘦肉吃便可。
可謂一種良藥,百般功效,千般利民!
提醒提醒:每個人身體情況不同,文章所提供的方子,宜根據情況辨證加減,建議找專業醫生指導哦。(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