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徵醫院:建造人才的搖籃

2020-12-26 光明網

伴隨著全國第一座超高層現代化醫療大樓的建成,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徵醫院的人才梯隊和學科建設也站在了上海市醫療衛生系統的制高點。在上海市衛生系統最高榮譽獎———「銀蛇獎」的名單上,該院已連續5屆榜上有名,並成為唯一的一等獎「三連冠」獲獎單位。「八五」期間,長徵醫院獲得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和發明獎居全軍醫院前列;近4年來,論文發表數一直名列全國醫院的前10名。

「能否在南京路上站住腳?」

1979年初,第二軍醫大學召開了一次全校科技成果表彰大會,這次會上長徵醫院竟沒有一個人上臺領獎,坐了冷板凳。回院的路上,一位老教授禁不住發出了感慨:「這樣下去,長徵醫院還能否在南京路上站住腳?」這件事在全院上下引起了極大的震動。的確,當時該院科技隊伍整體素質參差不齊,結構不合理,全院有高級職稱的僅有12人、中級職稱的有73人,沒有一個碩士生、博士生導師。

面對日新月異的世界醫學科技成就,面對國內同行業的激烈競爭,長徵醫院領導者感到了危機。反思之後,長徵醫院黨委決定,要採用超常規的辦法,儘快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人才,縮短與國內外同行的距離。院領導首先提出了「四個捨得」,即捨得給時間、捨得給錢、捨得給車輛、捨得給場地。在人員極其緊缺的情況下,該院把青年醫生送出去培養、脫產學習,並因地制宜騰出場地,開辦補習班。醫院每年用於人才培養的經費也從幾年前的10萬、15萬、30萬一直增加到現在的300多萬……

「站起來是架梯子,躺下去是座橋」

長徵醫院擁有骨科科學界泰鬥屠開元,著名學者張國治、朱誠、孔憲濤等一大批老專家、老教授。醫院黨委號召所有老專家、老教授,甘當人梯、甘當年輕一代跨向21世紀的橋梁,為國家和軍隊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

「站起來是架梯子,躺下去是座橋。」這些老專家、老教授用自己的肩膀託起了一個個學科。腦外科教授朱誠便是其中的一個。每個新分到腦外科的大學生一到,朱教授就會有針對性地為其制定一個為期3年的業務培訓安排和學術發展規劃。為了使學科發展跟上國外的研究水平,朱教授積極聯絡建立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外合作研究點,一批批留學生帶著科研課題出去,揣著科研成果歸來,使長徵醫院腦外科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多年來,朱教授共培養出碩士研究生19名、博士研究生18名、博士後研究人員1名。曾填補了我國免疫球蛋白分子病空白的孔憲濤教授,總是勤奮地收集國內外各種有關資料來豐富自己的學識,學生們常說:「孔教授本身就是一個寶貴的資料庫。」他為學生們確定的課題、科研設計皆獲得極大的成功。近年來,孔教授的學生先後榮獲軍隊一、二、三等獎17項,國家二、三等獎3項,並培養出只有27歲的全國最年輕的教授。

「我們的舞臺在長徵醫院」

良好的環境建造起人才脫穎而出的搖籃,一個個學科帶頭人、一批批科研成果從這裡走向全國舞臺、世界舞臺。

該院皮膚科主任廖萬清教授是年輕的學科帶頭人。當年,他開始真菌病學研究後,發現該領域中有許多問題需要探索,於是他向領導提出將一間5平方米的小廁所改作實驗室的要求。院領導被他這種精神所感動,硬是擠出一間18平方米的房子給他當實驗室。辛勤的耕耘,贏來了豐碩的果實。廖萬清終於在醫學上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立了全國唯一的隱球菌專業實驗室,並經衛生部批准成為中國醫學真菌保藏管理中心隱球菌專業實驗室;兩次首先發現國際上新的致病真菌,三次首先發現國內新的致病真菌,還發現新型隱球菌上海變種以及新型隱球菌腦膜炎在中國主要為A型感染為主、C型缺乏等,填補了國內外多項空白,使我國真菌病研究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廖萬清因此被吸收為「亞洲皮膚學會」、「世界人和動物真菌學會」會員。

1995年,骨科青年醫師倪斌副教授撰寫的《幾丁南膜管及BMP修復免撓骨缺損的實驗研究》榮獲第10次全國中青年醫學學術交流會(骨科)上海地區唯一的一等獎。1997年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彭玉成撰寫的《咽叢神經切斷術的應用解剖》榮獲第二屆全國中青年醫學(耳鼻喉科)學術交流會全國論文一等獎。臨床免疫中心的高峰博士以《層粘連蛋白在肝病中的檢測及臨床意義》的科研成果,成為我國第一位也是唯一在國際檢驗領域榮獲「中青年突出貢獻獎」殊榮的中國青年學者。

1987年9月,長徵醫院34歲的魏品康研製成功「胃超聲增效液」,解決了世界醫學界的一大難題,引起了很大轟動。魏品康因此獲得了上海首屆衛生系統青年人才獎勵基金最高榮譽獎———「銀蛇獎」和全國百名醫學科技之星榮譽稱號。

80年代中期,長徵醫院辦起了一年一度的學術擂臺賽,參加打擂的是清一色的年輕人,課題由醫院定,經費由醫院出,此舉極大地調動了年輕人的積極性。8年來,全院有370人參加打擂,125人獲得了總計200萬元的科研資助,115人取得了可喜的科研成果。

真誠喚來「百鳥歸林」

長徵醫院用一顆真誠的心溫暖並吸引著海外年輕學子「百鳥歸林」。

5年前,年輕的腎內科主任梅長林教授作為當年上海市「銀蛇獎」獲得者即將赴美進修時,正逢職稱評定工作開始,若錯過這次職稱晉升機會,一等將是兩年。不能因出國學習而影響他的晉升職稱,愛才心切的領導提前請來職稱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們,專門為他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個人述職答辯專場」。3個月後他在國外收到了晉升為教授的通知。該院腦外科的江基堯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還身在國外求學,領導已幫他妻子辦妥了從外地調到上海工作的一切手續,並為他們夫婦在上海安上了兩室一廳的新家。

為了讓歸來的學子有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院領導對歸國留學人員在事業發展上的要求,總是一條條、一件件地滿足和落實。對確有才華和學術專長的人才,還讓他們走向領導崗位。僅近幾年,醫院就有21人學成歸國,8人走上領導崗位。神經外科江基堯博士三次出國,三次謝絕許以優厚待遇的多方挽留,按期回到祖國,並將其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的「亞低溫對顱腦損傷治療作用的研究」成果應用於臨床。抱著「儘快讓自己的最新科研項目在這裡開花結果」的念頭,梅長林教授深夜12點鐘走下飛機,帶著從國外帶回來的12箱儀器、資料和標本直奔醫院,一頭扎進實驗室。回國後,他建立了腎病免疫生化和腎病病理兩個實驗室,開展了多項科研。如今,該院腎內科接受治療的血透病人最長的存活年數已達10年。血透中心也已成為上海市領先和全國規模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四大血透中心之一。內分泌科主任劉志民教授歸國後,使原先不起眼的小科室在臨床受體研究方面躍居全國前列,並創造性地開展了用注射療法治療甲亢,使眾多患者不用開刀就解除了病痛。

春華秋實,鬥轉星移。20年前老教授的那聲感慨早已成為歷史,如今的長徵醫院已重新站在國內乃至世界許多醫學科研的前沿,一批批有真才實學的人才在這個搖籃裡成長起來。目前,該院醫療系列人員中有博士82人、碩士160人,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人員由當年的12人驟增至178人,骨科、神經外科、急救醫學、泌尿外科等學科形成專項特色。

相關焦點

  • 花開花謝「花明樓」——人才的搖籃
    花明樓享譽海內外的不是美麗的風景,而是這裡人傑地靈,鍾靈毓秀,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這才是一個建築最綿延不息的好學精神花明樓的建造者想必也是抱著這樣一種信念,才建造了此樓。為家族的後代做出一個人才的搖籃,這次是家族興盛的重要所在。
  • 紅軍長徵與湖北:紅色的土地 紅軍的搖籃
    20萬長徵紅軍,6萬來自湖北。16萬紅軍英烈中,4萬是湖北籍。長徵,這部悲壯而恢弘的史詩中,湖北篇章盪氣迴腸。長徵前,10萬紅軍和40萬地方武裝在鄂成長8月16日,酷熱,本報聯合團省委、省黨史研究室組織的「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青年尋訪團首站抵達紅安。
  • 上海市三甲醫院科研競爭力排名發布,長徵醫院名列前茅
    上海市三甲醫院科研競爭力排名發布,長徵醫院名列前茅 2019-11-21 17: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熳點教育:烘焙實戰型人才的搖籃
    原標題:熳點教育:烘焙實戰型人才的搖籃由於西點越來越受消費者們的喜好,被譽為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具有無限的商業前景,作為一個舌尖上的黃金產業,其未來發展前途不言而喻,熳點教育緊隨時代發展潮流,快人一步抓住先機,以培養精通西點製作,懂經營、善管理,並具備創業能力的人才為目標
  • 上海長徵醫院與舟山、南京兩地醫院接力救醒16歲心臟驟停男孩
    當時,小袁突發心臟驟停昏迷不醒,從舟山到上海再到南京,在長徵醫院87歲教授景炳文的護航下,在三地醫療機構接力救治下,他被救了回來。 「小袁現在各項檢查指標非常好,神志清晰,語言對答流暢,恢復得很好。」一路制定救治方案、參與救治的景炳文說。
  • 奧塔哥大學:紐西蘭第一所大學,處處綠蔭環抱,人才的搖籃!
    學校註冊處的鐘塔樓也是但尼丁城市的地標建築,建築模仿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的主樓建造,以色彩鮮明對比的深色玄武巖和淺色奧馬魯石為建築材料。校園向遊客開放,並提供導覽。優雅而富有活力一所大學。建築古老,但處處綠蔭環抱。看到的學生,好像都挻正能量。地理系的大樓外面,陳列著很多標識了年代及科類的石頭,覺得很奇怪,在我們這裡應當早就把它們收藏起來了吧。
  • 黃鶴方艙、長徵方艙…武漢新一批方艙醫院建成
    黃鶴方艙、長徵方艙…武漢新一批方艙醫院建成 2020-02-26 07:33:35 參與互動   漢口北方艙、黃鶴方艙、長徵方艙
  • 日本教育人才的搖籃——大阪教育大學
    同時是日本教育人才的搖籃,常年位於日本大學綜合排名前5位,教育學部全日第一。在日本教育界同筑波大學一東一西享有盛譽。 OKU有兩個主校園,分別位於柏原市(670,000平米),及大阪市中心(50,000平米)。OKU提供22個日間和1個夜間教師培訓課程計劃及15個文科和理科本科專業。OKU研究生院設有18個文科、理科和藝術專業的碩士專業。
  • 深讀| 「珠西高技能人才搖籃」的戰略布局
    瞄準「珠西高技能人才搖籃」既定目標,該區針對缺乏職業技能人才這一痛點,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加快推動資源整合,大力引進民辦高職院校,全區職業教育版圖和質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展和提質,為地方產業發展奠定紮實基礎。
  • 魔都上海十強醫院排名:復旦大學中山醫院第一,長徵醫院第九
    今天介紹一下上海這座城市醫療條件最好的前十所醫院。排名第一的就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它位於上海市徐匯楓林路180號,始建於1937年,佔地面積9.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8萬平方米,是一所集醫療、科研、教學、急救、保健、康復於一體的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
  • 上海長徵醫院血透中心護理組成員扎得一手好針
    長徵醫院血透室護理組護士正為病人進行血透/晨報記者朱影影  長徵醫院有一支人人交口稱讚的護理團隊——血透中心護理組,團隊成員扎得一手好針;更重要的是,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對待病人宛如親人,讓他們的生命更長,活得質量更高
  • 江西旅遊景點多,山靈水秀令人神往,去紅色故都參觀共和國搖籃吧
    我要介紹的是有共和國搖籃之稱的瑞金風景名勝區。景區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瑞金是江西省贛州市的下轄一個縣級市,是聞名中外的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蘇區時期黨中央駐地、中國第一個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的誕生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中心,是馳名中外的紅軍二萬五千裡長徵的出發地之一。
  •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小而美」的翻譯人才搖籃
    原標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小而美」的翻譯人才搖籃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袁蒙 陳思)又是一年高考時,莘莘學子的人生軌跡或將因此而發生改變。近年來受到日本動漫、影視等文化因素的影響,許多中國學生選擇將日語作為自己的大學專業,並期待畢業之後能夠在相關領域有所發展。
  • 我在「舞蹈家搖籃」當書記
    北京舞蹈學院由1954年成立的北京舞蹈學校發展而來,在六十多年的歷程中始終引領著中國當代舞蹈教育不斷向前發展,從早期舞蹈中等職業教育到新時期以來的舞蹈高等教育,迎來送走無數為舞蹈追夢圓夢的學子,被譽為「舞蹈家搖籃」。
  • 顱底膽脂瘤4年長成「八爪魚」長徵醫院採用3D技術成功切除
    圖說: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廖建春教授與相關專家討論手術方案 長徵醫院供圖    新民晚報訊(記者 施捷 通訊員 王根華)蝸居在顱底的巨大膽脂瘤將顳骨全部
  • (冬奧會)雪上項目「人才搖籃」期待走出更多冠軍
    『人才搖籃』希望為中國冰雪培養出更多冠軍。」瀋陽體育學院黨委書記姚守齊驕傲地說。 說起中國的雪上項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國家隊是當之無愧的「王牌之師」,在奧運會上已經獲得1金6銀4銅。「國家對冰雪項目調整的過程中,把空中技巧項目放在了我們學校,這些年在歷屆校領導重視和投入下,從教練到運動員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去年跨界跨項選材也設在沈體,將為2022北京冬奧會輸送人才。」瀋陽體育學院競訓處處長孟春媛告訴記者。 不過,除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和剛剛在平昌由劉佳宇獲得一枚銀牌的單板滑雪U型場地兩個項目外,中國隊其他雪上項目和世界高水平國家仍有很大差距。
  • 探訪中原「紅色地圖」8長徵先鋒隊 從此踏徵程——探訪紅二十五軍...
    7月16日,記者驅車從京港澳高速雞公山出口下來,往左一拐,便駛上通往羅山縣何家衝正在改造的鄉村公路,順著印有「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字樣的軍旗路標的指引,穿過寫著「革命老區紅軍搖籃長徵出發地」字樣的巨大標誌性建築「紅星門」,紅二十五軍長徵出發地——何家衝就到了。
  • ...學習長徵精神 | 海銀集團董事長韓宏偉赴瑞金,探訪革命聖地
    為弘揚偉大長徵精神,傳承紅色文化,9月11日,在新中國70華誕來臨前夕,海銀集團董事長韓宏偉專程前往紅色故都、革命聖地——瑞金,參訪革命舊址,緬懷英雄先烈,重溫紅色記憶,學習長徵精神。
  • 紅色文化景點遍布江西 長徵當年在這座山開始
    據統計,江西有大大小小革命遺址2400多處,以革命搖籃井岡山、人民軍隊搖籃南昌、共和國搖籃瑞金為代表的紅色聖地,承載著革命黨人光耀千秋的偉大精神,記錄著中國紅色歷史,展現人民自強不息的精魄忠魂。雲石山被稱為長徵
  • 行業頂尖人才搖籃!這些院校的專業實力不輸清北,就業不愁!
    7、北京中醫藥大學 頂級學科:中西醫結合 北京中醫藥大學被譽為中國中醫藥領域的最高學府,與解放軍總醫院、解放軍302醫院、空軍總醫院等多所醫院建立了合作關係,開闢和構建了軍地合作的新領域和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