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槭樹和楓樹的臺灣「著名」植物學家

2020-12-14 澎湃新聞

我剛譯出了美國攝影師蕾切爾•薩斯曼(Rachel Sussman)所著的攝影隨筆集《世界上最老最老的生命》(

The Oldest Living Things in the World

)。裡面有一段文字,描述作者在義大利西西里島開車時遇到的混亂局面,讓我印象深刻:


……摩託車從四面八方呼嘯而過;行人只要覺得合適,可以隨時隨地穿越卡塔尼亞的街道;汽車朝著努力想去的地方左鑽右竄、橫衝直撞。大概每五條街才會有一個信號燈。我看到騎輕型摩託車的人安之若素地超越一輛又一輛汽車,甚至越過黃線突入對面車道;突然他旁邊又出現了一位開著機動輪椅車的老婦人,而這時一輛公交車正迎面朝他們疾駛而來。在如此繁忙而狹窄的兩車道街道上行駛,我笑出了很大的聲音。

譯完這段話,我也笑出了很大的聲音。這倒不是因為我想到了中國很多地方的交通也不過如此,而是因為這種混亂局面非常像我關注的古籍植物名稱考證領域的當前狀況。用薩斯曼書中的另一句話來說:「不時你就能看到……如此荒謬的東西,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大笑。」

楓樹  視覺中國 資料圖

今天,現代植物分類學早已傳入中國,古籍植物名稱考證的任務因而主要是把古籍中的植物名稱對應到植物學名(scientific name)系統中的分類群(taxon)學名之上;在正確考證的基礎上,這一工作順便還可以糾正當前使用的植物中文普通名(common name)系統中的誤用名。

然而,植物中文名是講漢語的人交流植物信息時所用的媒介,是漢語這種「活」語言的一部分。植物中文普通名系統既要保證一定的穩定性,又要講究約定俗成。如果沒有特別充分的理由,就不應該濫改。可惜,在植物學界總有些人,既不懂這些道理,又沒有進行嚴肅學術考證的能力,卻懷抱了極大的熱情,到處拿著自己所謂的「考證成果」宣揚,慫恿別人修改已經廣為接受的植物中文普通名。「槭改楓」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十九世紀中期,日本學者飯沼欲齋首次以「槭」字作為無患子科(傳統上獨立為槭科)Acer屬植物的統稱。二十世紀初,這個對應關係傳入中國,一直為學界沿用,迄今已有百年。「槭」字作為通用規範漢字,早就連同它的讀音qì一起收入了包括《現代漢語詞典》在內的許多基本中文工具書。無論從穩定性還是約定俗成的角度來講,這都是一個不宜輕易更改的名稱,除非好事者有非比尋常的證據。

臺灣學者李學勇是「槭改楓」的始作俑者。就像科學史研究在歷史上曾經只是科學家在晚年無所事事的時候偶一為之的消遣一樣,古籍植物名稱考證也成了一些植物分類學者退休之後自以為可以發揮餘熱的領域。1985年,李學勇在《中華林學季刊》第十八卷第三期上發表《楓樹與楓香辨正》,極力主張古籍中的「楓」是槭樹,而不是楓香樹(學名Liquidambar formosana,屬金縷梅科);因此,植物中文普通名系統中的「槭」也全都得改成「楓」。

楓林  視覺中國 資料圖

此後,「槭改楓」成了李學勇餘生的一大事業,在兩岸都到處鼓吹。受他影響,臺灣植物學泰鬥劉棠瑞在晚年放棄了自己用了四十多年的「槭樹」之名,改用「楓樹」,而大陸學者主編的

Flora of China

(《中國植物志》英文版)也把《中國植物志》上的「槭屬」改成「楓屬」,屬下各種中的「槭」字改為「楓」字(但「槭樹科」卻沒有改,自亂其例)。這種突如其來的修改,給兩岸的學界和植物愛好者圈子都帶來了混亂。

然而,真正的內行,只要看過李學勇當年的宏論,就知道他基本不懂古籍植物名稱考證的基本原則。無論是語言學還是文化人類學研究都表明,儘管在很多時候,一個族群的俗常分類學(或譯民間分類學,folk taxonomy)往往與現代科學分類的結果有驚人一致性,可以把差異不大的種甚至種下等級分開,但同樣有很多時候,俗常分類學中的植物名稱,只能對應植物學名系統中高於「種」的某個分類群,甚至是幾個沒有親緣關係的分類群的合稱。以英語為例,crabapple是蘋果屬(Malus)中除蘋果外其他種的統稱;sedge是整個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的統稱;hemlock既可以指傘形科中的幾種有毒草本植物,又可以指和它們根本沒有親緣關係也無毒的鐵杉屬(Tsuga)喬木。非要把古籍植物名稱全都對應到單一的種上,本身就是不諳人類學的穿鑿式研究。

李學勇一口咬定「楓」字在古代是指色木槭(Acer mono)這個種,正是違背了古籍植物名稱考證這個最基本的原則。事實上,根據現有證據,正如清末學者吳其濬所言,「楓」更有可能是多種葉分裂、秋天葉色通常變紅的樹種的統稱,其中既包括槭屬植物,又包括楓香樹,甚至還可能包括八角楓等其他樹種。類似的例子如「松」是松屬(Pinus)樹種的統稱、「楊」是楊屬(Populus)和柳屬(Salix)喬木的統稱、「桐」也很早就成了葉片闊大、木材鬆軟可制琴的樹種(如泡桐、梧桐)的統稱,等等。

李學勇認為《爾雅》《山海經》《說文解字》都是中原人的著作,其中既然記載了「楓」,那它只能是中原(北方)也有的樹種,而不可能是今天只有南方才能露地生長的楓香樹。這是沒有受過科班訓練的考證愛好者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妄設邏輯,自欺欺人。實際上,現代漢語語法學研究的開創者之一黎錦熙早就說過,語言學研究也要遵循科學歸納法的一般原則——例不十,不立法。後來,漢語研究大師王力把這句話改為「例不十,法不立」,又加了一句「例外不十,法不破」。這是從事漢語言研究的人都知道的業內名言。像「中原人著作中記載的植物都是中原植物」這種邏輯,李學勇既沒有舉例論證,又忽視大量例外,就先驗地當成大前提來推理,結論只能是一塌糊塗。

其實,如果把古籍中有關「楓」的記載都梳理一遍,會發現它早就更多地用於指南方樹種。《楚辭•招魂》有句「湛湛江(長江)水兮,上有楓」,「江楓」因而成為後世詩歌中的常見意象。《史記•滑稽列傳》有「楩楓豫章為題湊」,其中的「楩」和「豫章」都是南方大喬木,由《墨子•公輸》中的「荊(楚國)有長松文梓、楩柟豫章」一句可證;與它們並列的「楓」,自然很可能也是南方名貴材用樹。特別是考慮到《魏書•倭人傳》也有「其木有柟、杼、豫樟、……楓香」的記載,把楓香和柟、豫樟(章)並列,更令人懷疑《史記》中與楩、豫章並列的「楓」有可能就是楓香樹。

《西京雜記》  

李學勇還引用了《西京雜記》,說其中記載上林苑栽有「楓四株」,是移植的中原植物,所以只能是槭樹。其實《西京雜記》這段記載開頭說得很明確:「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說明後面羅列的各種奇花異木來自全國各地。其中甚至還有「安石榴」,這是公認的從西域傳入的植物。按照李氏邏輯,石榴豈不也成了中原植物?何況,如果懂環境史,就知道西漢前期氣候溫暖,所以上林苑可以種枇杷、橘甚至荔枝,其中當然也完全可以種楓香樹。

李學勇又以十九世紀以來近代西方來華植物採集家的採集記載中很少有楓香樹為由,試圖證明楓香樹的天然分布很有限,如今南方的廣泛分布都是近兩百年引種栽培的結果,所以古人其實很少能遇見楓香樹。首先,「西方人沒記載就不存在」又是一條沒有證據的自設邏輯。其次,根據1949年後的植物資源調查,楓香樹的野生分布其實很廣,重慶武隆,湖北谷城、竹溪、蘄春,湖南澧縣等地都有大樹。不僅如此,南方還有好幾個地方有一些可能是栽培的千年楓香古樹(如杭州雲棲塢、慈谿五磊寺、福州湧泉寺、廬山太平宮等)。在這些證據面前,李學勇的謬論不攻自破。

李學勇極力批判西晉郭璞《爾雅注》,認為他把「楓」等同於「楓香」是錯誤之源。郭璞的確有些武斷,排除了「楓」指其他樹種的可能;但李學勇走到另一個極端,完全否認「楓」可以指「楓香」,見識還不如郭璞。

李學勇懂一點文獻學,在臺灣島內遇不上對手,便來大陸與人在期刊上辯論,也佔上風,還得到了河北另一位古籍植物名稱考證的老年愛好者的論文支援。這只能說明,像這樣的交叉學科,在兩岸都是絕學,沒有高手力挽,便只有豎子成名。好在,如今天下承平日久,博物學有幸在民間興起,學界也終會出現既有興趣又能夠真正駕馭這種交叉學科的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楓樹和槭樹有什麼區別? 楓樹和槭樹你分得清嗎?
    楓樹和槭樹有什麼區別? 楓樹和槭樹你分得清嗎?時間:2017-07-20 13:38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楓樹和槭樹有什麼區別? 楓樹和槭樹你分得清嗎? 楓樹和槭樹的區別 葉片形狀 楓樹的葉片是呈交互狀生長在枝條上,果實像刺球一樣聚集在一起生長的。
  • 原創薦讀丨茶山公園的楓樹與槭樹、風景與知識
    楓樹,葉片較大,與人的手掌大小相近,葉柄細長,使得葉片極易搖曳,稍有輕風,楓葉便會搖曳不定,互相摩擦,發出「譁啦譁啦」的響聲,給人以招風應風的印象。所以,楓樹得名於風。楓香樹還有公母之分。楓樹   、槭樹的區別:一般人經常分不清楚;有人說:『三葉楓、五葉槭』,但其實並非完全如此。實在看葉分不清,那就看果。楓的果實聚生如刺球。槭的果實分成兩半有翅膀。
  • ...伴隨著,共青,銀杏,楓樹,無論是,槭樹,烏桕,秋韻,木槿,秋風...
    共青森林公園擁有50多個品種的色葉樹近5萬餘株,其中銀杏、楓香、楓樹、無患子等骨幹色葉樹已達2萬多株的規模。無論是在通往公園林間的鐵軌上,還是「煙波浩渺」的盈湖邊,都能看到片片秋葉隨風飄零,灑落滿地。
  • 槭樹怎樣製作盆景,讓你的槭樹盆栽成為紅葉樹中的「一枝獨秀」
    槭樹俗稱為楓樹。是世界聞名的觀賞樹種。樹姿優美,葉形秀麗,每到秋季樹葉變為紅色,可作人行道樹或風景園林中的伴生樹,還有一個花友製作成槭樹盆景,也非常漂亮。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於槭樹盆景的製作方法。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
  • 有棵楓樹養在陽臺
    槭樹 青楓這棵青楓是前年9塊8買的,賣家說是紅楓,但一直不長紅葉。後來上網查了一下知道它學名是槭樹,很多槭樹也叫楓樹,我這棵是青楓,欣賞價值也不錯,挺漂亮的。這棵紅楓可以看出對生的葉片是槭樹一種楓樹和槭樹外表相似,經常被我們混為一談,但又有一些區別。植物學上一般從葉片和果實來區分。
  • 槭樹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
    中國園林網6月22日消息:槭樹泛指槭樹科槭樹屬的樹種,其中有一些種類又被俗稱為楓樹。槭樹共有200餘種,主產於亞、歐、美三大洲的北部。我國槭樹約有150種左右,在長江流域以北地區自然分布廣泛。
  • 槭樹的常見樹種都有哪些? 各有什麼特點?
    槭樹的常見樹種都有哪些? 各有什麼特點?時間:2017-08-17 12:36   來源:花百科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槭樹的常見樹種都有哪些? 各有什麼特點? 槭樹指的是槭樹科槭屬樹種的統稱,也有一些是我們所俗稱的楓樹。槭樹的種類不同觀賞價值也不一樣,主要取決於書中的葉形和葉色。
  • 葉色多彩的楓樹盆景
    現在許多高校和公園裡也有楓樹林,是時候約上三五好友去賞秋楓了,秋天的楓葉的色彩是那麼的豔麗,層林盡染十分壯觀。楓樹是優良的觀葉盆景,樹種用做盆景的楓樹以紅楓、雞爪槭、三角楓、羽毛楓為主,因為同是槭樹科槭樹屬落葉植物,相似性很大,但要學會區分這幾種楓樹,避免被購買盆景時受騙。紅楓別名紫紅雞爪槭,枝條細長光滑,偏紫紅色。
  • 「我言秋日勝春朝」的楓樹盆景
    每年秋天一到,喜歡紅葉的人們再沒法將視線從楓樹上移開。包括雞爪槭、三角楓等品種在內的楓樹盆景,經秋染過的斑斕色葉,成為了上海植物園盆景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楓樹是槭樹科槭樹屬樹種的泛稱,有很多是世界聞名的觀賞樹種。在世界眾多的紅葉樹種中,楓樹樹姿優美,葉形秀麗,秋葉更是獨樹一幟,極具魅力。
  • 南京中山植物園:「另類」楓樹不會變色
    中國園林網11月26日消息:有讀者來電稱,又到了「賞楓」季節,聽說「楓樹」又叫「槭樹」,因為它只是槭樹中的一些品種。而南京中山植物園有一批來自全球各地的槭樹稀有品種,它們的容貌如何?
  • 槭樹盆景種植時遇到病害怎麼辦?
    槭樹是槭樹科槭屬樹種的泛稱,其中一些種俗稱為楓樹。槭屬植物中,有很多是世界聞名的觀賞樹種。有100多種常綠和落葉的喬木與灌木,有些種類擴展到熱帶地區,但絕大多數出現在北溫帶地區。槭樹觀賞價值主要由葉色和葉形決定的。小編今天為大家介紹槭樹盆景種植時遇到病害怎麼辦?
  • 發現最美自然 民國植物學家的雁蕩山博物之旅
    槭樹科槭屬落葉灌木。樹皮平滑,淡黃褐色。花的特性不明,花序為幾枚花組成的傘房花序。果皮向外伸出,呈翅狀,嫩時淡紫色,後成淡黃色,果期 9月。【生境】:生於林邊潮溼土壁。【採集人】:鍾補勤【採集日期】:1935年本地稱三角楓,槭樹科槭屬落葉喬木,三角槭變種,為雁蕩特產樹種。樹皮色深粗糙。葉較三角槭小,下段近於圓形。花多數常成頂生被短柔毛傘房花序。直翅果黃褐色,小堅果特別凸起。翅與小堅果張開成銳角或近於直立。花期4月,果期8月。
  • 最甜的觀葉園林樹 槭樹的代表樹種
    中國園林網11月28日消息:槭樹是槭樹科槭屬樹種的泛稱,其中一些種俗稱為楓樹。全世界的槭樹植物有199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緣。中國是世界上槭樹種類最多的國家,目前已知有151種,全國各地均有分布,主產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區,是世界槭樹的現代分布中心。
  • 淨月潭和日月潭,別傻傻的分不清了!
    和小編開始一樣分不清的同志們,快來看看吧。1.位置淨月潭位於吉林省長春市東南部長春淨月經濟開發區,它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級全民健身戶外活動基地等眾多頭銜,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個5A級的景區。
  • 吃過不少楓糖美食,就想問問楓樹為啥會「吐」糖?
    我們常說的楓樹,只是一些種槭樹的俗稱。全世界的槭樹科植物有近200種,主要分布在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北緣。 其中有很多槭屬植物,都是世界著名的觀賞樹種。圖自網絡  加拿大的楓樹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楓葉之國」之美譽。從尼亞加拉的西端到魁北克市的東端,沿聖勞倫斯河蜿蜒800千米的「楓葉走廊」,是加拿大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 少年科學粉每日一題 | 楓樹除了好看,還很好吃?
    其中,楓樹紅葉絕對是眾多紅樹植物中的佼佼者!「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從古至今,紅楓的美,令眾多文人騷客不惜筆墨讚美。但是,如果你以為楓樹紅葉只是一道美麗的秋日風景線,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楓樹還可以用來「吃」,是製作甜品提供糖分的重要植物!楓樹不止一種!我們通常所說的楓樹都是槭樹科槭屬植物的通稱。
  • Mufeeling植物養護小百科 | 楓樹篇
    楓樹是代表秋季的特色樹種之一,每到秋季橙紅色的一片,葉柄細長,風吹搖曳有聲,由風得名「楓」樹。楓樹屬於槭樹科,現多分布於亞洲、歐洲、北美及非洲北部。加拿大便是以糖楓為國花,素有「楓葉之國」的稱呼,境內多楓樹,楓樹成片到秋冬季節色變極其美麗。 楓樹可作盆景造型,也可直接做盆栽,體積比戶外生長較小,更加峻秀精緻。
  • 賞了這麼多年紅葉,你可能都沒見過真的「楓樹」
    圖片:harum.koh / Flickr曉來誰染霜林醉看了槭樹的圖,你可能會問,這不就是楓樹嗎?為什麼要叫這麼一個怪名字?的確,槭樹屬的很多植物都被稱為「楓樹」,不過「楓」這個字,最早指的是金縷梅科的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 槭樹屬雜木類觀葉盆景2種摘芽技巧!
    三角楓以紅楓為例,紅楓在雜木類(槭樹科)中相對較弱,較弱的枝葉易生病,因此摘芽次數並不多。因此,在新芽還沒有完全出來的時候,還可以通過剝除芽點基部的外裙部分來抑制生長(和控制竹子生長剝除筍殼的方式類似),來達到第1節短枝的目的(如下圖所示),
  • 水培紅楓樹的方法
    水培紅楓樹酷愛紅楓,一種美麗的觀葉植物。其葉形優美,紅色鮮豔持久,秋天呈綠色,樹序整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樹姿美觀,枝葉隨風顫動,飄逸瀟灑。紅楓樹怎樣水培它呢?選擇一顆適合放在居室生長健壯無蟲害的植株,去盆去土,將根系用廢棄的牙刷自上而下反覆的清刷乾淨,剪掉鬚根的三分之一左右,修理一下枝葉,達到自己喜歡的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