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開幕式現場。(記者 陳章升 攝)
大岙布龍表演。(記者 陳章升 攝)
浙江在線6月5日訊 在第11個文化遺產日來臨之際,今天,寧波市鄞州區橫溪鎮文化廣場人聲鼎沸。在激越的鼓點聲中,一條東海長龍上下翻飛,瞬息萬變,時而「蜻蜓點水」,時而「金龍盤柱」,猶如遨遊在霞光雲海之中,翻江倒海,活靈活現,贏得陣陣喝彩……鄞州區「薪火相傳」首屆非遺文化節暨第十二屆「靈秀橫溪」文體藝術節開幕式正在這裡上演。
開幕式上,具有橫溪地域特色的舞獅、馬燈舞、少年龍點睛、大岙布龍等輪番登場。著名畫家何業琦、文化學者楊古城、工藝美術大師陳蓋洪,受聘成為橫溪鎮文化顧問。1500份精心繪製的橫溪文化遺產手繪地圖也於當天首次發放。
文化節期間,將開展非遺文化項目展示、寧波文化學者走進非遺小鎮、非遺專家談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老底子的娛樂」展演、百位市民端午佳節「靈秀橫溪」訪非遺、「中國好風光大咖行攝慢遊小鎮」等活動。據悉,本次活動由鄞州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鄞州區橫溪鎮人民政府和寧波日報「鄉下頭」工作室主辦。
橫溪鎮位於鄞州區南翼,鑲嵌於鄞東平原與金峨山麓之間,素有「鄞南福地,靈秀橫溪」的美譽。靈山秀水孕育了豐富的非遺文化,目前,橫溪鎮有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朱金漆木雕,市級非遺名錄項目5項,區級非遺名錄項目1項,非遺名錄項目數位居全市前列。據悉,該鎮正在申報全省非遺小鎮。
近年來,橫溪鎮不遺餘力激發民間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加強非遺資源的保護和傳承,同時,把非遺資源融入全鎮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大格局。通過大量非遺的挖掘、保護與利用,這些民間藝術依託大梅山風景區、亭溪嶺古道、金鵝湖等景點,綻放出文化的魅力之花。7項非遺名錄項目,猶如7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橫溪風景旅遊區,與古道、寺廟、山麓等旅遊景點相映成趣,展現了鮮明的區域文化特色,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在眾多非遺項目中,名氣最大的非朱金漆木雕莫屬。2006年,朱金漆木雕被列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位於橫溪水庫大壩西側的鄞州中藝雕塑廠是寧波朱金漆木雕傳承基地,廠長陳蓋洪致力於朱金漆木雕事業,自籌資金建造了13000平米的朱金漆木雕藝術館和傳承基地。同時,他還耗時兩年,製作出了朱金漆木雕的代表作品——萬工轎,2009年獲得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陳蓋洪也被命名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寧波朱金漆木雕代表性傳承人。
除朱金漆木雕之外,大岙布龍、水火流星、舞獅、箍桶技藝、打鑞技藝、彩燈扎制等非遺項目也各有特色。傳承自大岙布龍的東海長龍也在2011年榮獲第十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更為難得的是,每一個非遺項目,都有各自的傳承基地:今年,大岙村新建了500多平方米的布龍傳承基地;2009年6月,橫溪村上街成立了「水火流星」傳承基地;舞獅傳承基地設立於橫溪鎮岐山學校,將傳承基地和傳承學習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學校特地組織成立了舞獅社團;箍桶技藝和打鑞技藝傳承基地設於道成岙村文化禮堂內,由古建築修建而成,收藏了近幾十件的新老作品,新舊合壁,可觀性極強……
豐富的非遺資源給橫溪鎮的發展注入了新動力。據橫溪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橫溪鎮不遺餘力保護和傳承地域傳統文化,不僅對非遺資源建立起「三位一體」的系統保護和傳承體系,而且把非遺資源有機融入全鎮文化旅遊產業開發的大格局,形成全鎮文化旅遊發展的新局面。
「今年1月,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來,經省市有關權威機構評定,橫溪風景旅遊區獲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據悉,以整個鄉鎮區域成功申報3A級景區,在全市是首個,在全省也不多見。」該負責人表示,今年,橫溪鎮完成了《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初稿的編制,將圍繞「一廊一線三區」的目標,重點規劃11個以「徒步健身」為特色的旅遊項目。未來,橫溪鎮將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讓傳統文化資源煥發勃勃生機,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寧波市著名畫家何業琦、文化學者楊古城向橫溪鎮贈送畫作。(記者 陳章升 攝)
朱金漆木雕展位。(記者 陳章升 攝)
草蓆編制技藝展示。(記者 陳章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