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萱茶,分布海拔從1000至1600公尺之間,根據茶業改良場多年研究調查全世界最優良的茶園集中在北回歸線附近約50公裡以內山區,阿里山茶區即在北緯23度半附近嘉義縣境內。
中文名:金萱茶
分布海拔:1000至1600公尺之間
試驗所代號為:2027
培育人:吳振鐸
金萱是以硬枝紅心作父本,臺農八號作母本,人工培育而成的第一代。試驗所的代號為2027,也就是茶改場成功育種的排列順序第12號。做成半發酵茶,滋味甘醇濃厚,具有特殊的品種香,是類似桂花香或牛奶香,而其中又以牛奶香,最受大眾喜愛。目前金萱的種植面積,僅次於青心烏龍,佔全臺第二,位於海拔1,600公尺以下的茶區多有栽植。
臺茶12號 ,由臺灣茶葉之父吳振鐸培育而成, 為了紀念, 將此茶以其祖母之閨名命名為金萱茶,樹型橫張,葉厚呈橢圓形,葉色濃綠富光澤,幼苗綠中帶紫,密生茸毛,適制包種茶及烏龍茶。
以金萱茶樹採制的半球形包種茶,就叫金萱茶。產自臺灣南部,嘉義縣,南投縣境內,分布海拔從1000至1600公尺之間,受到濃霧籠罩,按古法培制,擁有甘美光亮之茶湯,其茶湯呈清澈蜜綠色,具獨特天然牛奶香和桂花香氣,品茗口感奇特,其中以牛奶香最為上品,滋味甘醇濃鬱,喉韻甚佳。
「金萱茶」對於多數的茶友來說,應該是一個相當熟悉的臺灣茗品。金萱茶在臺灣種植面積相當廣,在高山上也有種類,因此也有人把它歸類為臺灣高山茶的一種。金萱茶為茶樹品種名稱,主要產地在南投及嘉義縣阿里山鄉境內,是臺灣茶葉改良場經過四十多年的培育,1980年代成功培育排列第十二號的新品種,命名臺茶十二號,這是金萱茶學名由來,其後又命名為「金萱」,此後,以臺茶十二號茶菁製作之部份發酵茶則稱作金萱茶,俗稱27仔。金萱茶葉子肥厚、鮮嫩,茶葉色澤翠綠有光澤,滋味清純滑潤,帶有淡淡奶香及花香,風味獨特,深受女性及年輕消費者喜愛。
金萱茶最大的品質特徵即俱一股濃濃的天然「奶香」,這種天然的奶香很少茶類可以做得出來,只有金萱茶有此特徵,消費者如果喜歡嘗試這種「奶香」選購或金萱茶試試看
成份含量(乾物中) 生理作用兒茶素類及其氧化縮合物 10~30% 抗氧化。.抗突然變異。.防癌、降低膽固醇。.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抑制血壓上升。.抑制血糖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食物過敏。.腸內微生物相改善、消臭。黃酮醇類 0.6~0.7%.強化微血管。.抗氧化。.降血壓、消臭。咖啡因 2~4%.中樞神經興奮。.提神、強心。.利尿、抗喘息、代謝亢進。雜鍵多醣類約0.6%抑制血糖上升(抗糖尿)維生素C150~250ppm%抗壞血病、抗氧化、防癌維生素E 25~70ppm%抗氧化、防癌、抗不妊胡蘿蔔素 13~29ppm%抗氧化、防癌鋅30~75ppm.止味覺異常、防止皮膚炎。.防止免疫力低下。硒 1.0~1.8ppm抗氧化、防癌、防止心肌障害錳 400~2000ppm.抗氧化。
乾燥是否良好
以手輕握茶葉微感刺手,用姆指與食指輕捏會碎的,表示乾燥程度良好,茶葉含水量在5%以下;如用力重捏不易碎,則是金萱茶葉已受潮回軟,品質會受到影響。
葉片整齊度
葉片形狀、色澤整齊均勻的較好,茶梗、簧片、茶角、茶末和雜質含量比例高者,大多會影響茶湯品質,以少為佳。
外觀色澤
各種茶葉成品都有其標準的色澤,金萱茶的幹茶茶葉色澤翠綠有光澤。
聞香氣
這是決定茶葉品質的主要條件之一,各類茶由於製法及發酵程度(Degree of fermentation)不同,幹茶的香氣也不一樣。
嘗滋味
由於各類茶之不同,其滋味亦異,有的須清香醇和,有的重在入口要刺激而稍帶苦澀,有的則講究甘潤而有回味,總之,以少苦澀、帶有甘滑醇味,能讓口腔有充足的香味或喉韻者為好茶。若苦澀味重、陳舊味或火味重者則非佳品。金萱茶滋味清純滑潤,帶有淡淡奶香及花香。
觀湯色
茶葉因發酵程度重而呈現不同的水色,金萱茶湯色綠黃清澈,香顯,湯中有香、醇厚、滑口。
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中生種。在福建福安春茶一芽一葉初展期三年平均比對照種黃旦遲6天,一芽三葉初展期比黃旦遲12天,烏龍茶開採期在4月中旬。植株中等,樹姿開張,生長勢強;發芽整齊,密度較高,持嫩性較強;節間短;葉色淡綠、具光澤,茸毛較多,葉近橢圓形,葉面較平,葉尖鈍尖。一芽三葉百芽重67克左右。適制烏龍茶,兼制綠茶。烏龍茶樣品經農業部茶葉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福建省茶葉質量監督檢驗站審評,幹茶色澤深綠潤,湯色綠黃清澈,香顯,湯中有香、醇厚、滑口,內質總分均明顯超過黃旦。綠茶慄香顯,滋味鮮醇。種植成活率高,抗病蟲害和抗旱能力中等,抗寒能力強,適應性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