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飛彈成為「撒手鐧」,美在日本部署飛彈,威脅有多大?

2021-01-10 環球時報

自從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後,就一直盤算著在亞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俄羅斯衛星網16日稱,最近的消息顯示,美國有意首先在日本部署陸基中程飛彈。美國「防務博客」網站15日透露,美國可能優先部署地面機動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該飛彈主要針對戰役、戰術目標,而五角大樓正在研製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更具威脅。

大力向日本遊說

俄羅斯衛星網稱,美國總統軍控事務高級特使馬歇爾·比林斯利在接受《日經新聞》的採訪時表示,華盛頓打算研究在一些亞洲國家部署中程和中短程陸基飛彈的可能性。他補充說:「這正是日本和其他國家希望擁有,並且未來需要的那種防禦能力。」韓國《東亞日報》稱,比林斯利強調,美國研發的中程飛彈是日本等國家「絕對必要的防衛力量」。由於美國缺乏靠近中國的直屬軍事基地,即使在距離最近的關島部署射程為1000公裡的中程飛彈,美國也無法將中國大陸納入打擊範圍,因此「有必要在以日本、韓國等為首的亞洲國家部署飛彈」。

比林斯利稱,在亞洲部署的陸基中短程飛彈將是「增強防禦能力的工具」,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國家都要面對「中國的恐嚇」。比林斯利還提到,美國目前正在幾個方向上研製高超音速武器,它們與其他「穩定性防禦能力」一起,可成為美國的亞太盟友「得到保護、使中國無法進行軍事訛詐」的某種保證。

優先發展地面機動「戰斧」

美國「防務博客」網站15日暗示,如果美國打算在亞太部署陸基中程飛彈,採用地面機動發射車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可能是一個現實、優先的選擇。報導稱,比林斯利不久前在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考察時,特意參觀新型常規巡航飛彈地面發射系統。他表示,這將有助於確保美國及歐洲和亞洲的盟國「抵禦侵略」。美軍於2019年8月對地面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進行了首次飛行測試。當時飛彈從地面機動式發射裝置發射後,精確地命中500公裡外的目標。而這次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新型發射平臺可以裝在輪式卡車上,能更加快速方便地根據需要進行陸地機動,或通過海上和空中運輸。

報導稱,五角大樓此舉旨在「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在陸基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方面的壓倒性優勢」,並通過「遠程戰爭」削弱中國的領先地位。美國海軍陸戰隊去年表示需要地面發射的「戰斧」飛彈,它可以尋找並消滅在有爭議水道中航行的敵艦,並能對地面目標進行攻擊。時任海軍陸戰隊司令戴維·伯格告訴參議院軍事委員會:「這意味著海軍陸戰隊將扮演我們過去20年來從未擔任過的角色,這就是我們如何為海上控制和海上拒止做貢獻的方式。」

試圖「拉盟友下水」

《環球時報》記者注意到,「戰斧」巡航飛彈最大射程約1600公裡,如果將其部署在日本本土的不同區域,中國東北、華北、華南多地以及海岸軍事目標均在其射程範圍內。如果在日本南部的衝繩群島部署這種飛彈,它的打擊範圍還會進一步增大。而如果在日本西北方向部署陸基「戰斧」飛彈,它的攻擊範圍將深入俄羅斯領土1300公裡左右。

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16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單從紙面數據看,美國在亞太地區已擁有為數眾多的海基、空基中程巡航飛彈,因此在日本部署陸基巡航飛彈似乎意義不大。例如美國海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配備有96個垂直發射單元,通常可以攜帶約30枚「戰斧」巡航飛彈。美國戰略轟炸機也能掛載相當大數量的「戰斧」巡航飛彈。而且這種飛彈攻擊的目標是戰術和戰役目標,它的飛行速度慢,如果以最大射程1600公裡計算,飛行全程需要約兩小時,對於中俄等擁有完備預警體系的大國而言,提前進行預警探測並實施攔截並不困難。

一位匿名軍事專家認為,美軍欲在日本等國部署陸基「戰斧」飛彈,可能還有更大的政治考慮:一旦發生衝突,美國海軍艦隻可以後撤到相對安全的距離,改用陸基發射系統實施攻擊。值得注意的是,這無疑是相當於把陸基中導部署國「拉下水」,充當對抗中國的「炮灰」。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亞洲的盟國,避諱討論部署這種飛彈的原因。這些國家很清楚,這種由美軍控制的進攻性飛彈不會保護任何國家,而是一種試圖改變現狀的挑釁行為,反而會引火燒身。

此外,張學峰還強調說,相對於亞音速飛行、容易被攔截的「戰斧」飛彈,對中國威脅更大的是美國陸軍正在研製的「遠程高超音速武器」,這種武器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突防能力更強,對部署區域選擇也更靈活,被美軍視為「撒手鐧」武器。美軍可以將它部署在第一島鏈的盟國,甚至有可能部署在關島等地。由於該飛彈造價昂貴,部署後可能主要針對戰略級目標,威脅更大,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美媒:美國很快要在衝繩部署空射高超音速飛彈,中國S400攔不住
    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8月13日報導,美國很快將要在衝繩部署F-15EX戰鬥機攜帶AGM-183高超音速飛彈,北京和平壤都在打擊範圍內。它將成為美國空軍用途最廣泛的武器,雖然它缺乏第五代F-22「猛禽」戰鬥機的隱身能力,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更高的可維護性,更現代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電子戰系統進行補償,並且它的飛彈攜帶量幾乎是F-22的三倍。與F-22不同,F-15EX能夠攜帶遠程飛彈攻擊中國和朝鮮的地面目標---如果部署在日本並引入許多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的話。
  • 美媒:美國很快要在衝繩部署空射高超音速飛彈,中國S400攔不住
    據美國《軍事觀察雜誌》網站8月13日報導,美國很快將要在衝繩部署F-15EX戰鬥機攜帶AGM-183高超音速飛彈,北京和平壤都在打擊範圍內。它將成為美國空軍用途最廣泛的武器,雖然它缺乏第五代F-22「猛禽」戰鬥機的隱身能力,但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更高的可維護性,更現代的航空電子設備和電子戰系統進行補償,並且它的飛彈攜帶量幾乎是F-22的三倍。與F-22不同,F-15EX能夠攜帶遠程飛彈攻擊中國和朝鮮的地面目標---如果部署在日本並引入許多可能改變遊戲規則的能力的話。
  • 虛榮心破碎了:美國高超音速飛彈測試失敗,飛彈從轟炸機意外掉落
    高超音速武器,因為具備現有反導防禦系統難以攔截的特點。正在成為當前大國對抗用於克敵制勝的重要手段。美國作為最新提出高超音速武器概念的國家,卻在該領域上被俄羅斯等國實現彎道超車,導致美國空有超級大國的頭銜,卻因為沒有高超音速武器,而在與俄羅斯的對抗中,屢屢陷於被動狀態。
  • 新型中程飛彈即將部署?射程大約1800千米,未採用高超音速技術
    據環球網報導,近日有媒體報導稱美國將在日本部署新的中程飛彈系統,引來了美國政府的解釋和闢謠。美國政府表示稱,暫時還沒有在日本部署中程飛彈的計劃,至於未來是否會部署,還需要考慮屆時的實際情況再做決定。這些年來美國在中程飛彈方面的研發領域上有著很大的退步。目前,美軍當中只有一款正經的中程飛彈研發計劃,該飛彈射程大約在1800千米左右,並未採用高超音速飛彈技術,仍舊是常規技術體制的中程飛彈。在目前高超音速飛彈開始抬頭的時代,非高超音速飛彈技術體制的話,那麼就很有可能是一款巡航飛彈。
  • 美加速研發高超音速武器,俄先鋒飛彈已達20音速
    去年年底,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國家防禦指揮中心親自按下發射按鈕,試射了首枚先鋒飛彈,成功擊中了6200公裡外的目標。普京隨後宣布,「先鋒」高超音速飛彈試驗成功,並已開始批量生產,將於2019年裝備俄羅斯軍隊,已開始部署第一個先鋒飛彈團。
  • 美媒:美軍再次測試高超音速飛彈
    參考消息網12月24日報導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12月22日報導,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美國空軍剛剛進行了一次高超音速飛彈試驗。美軍距離部署強大且功能正常的高超音速飛彈越來越近。12月19日,高超音速武器平臺在加利福尼亞州愛德華茲空軍基地進行了測試。這是ARRW的第六次測試。據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發言人說,進行這些測試是為了獲得關於這種飛彈及其子系統的更多環境數據。該發言人通過電子郵件告訴《國家利益》雙月刊:「飛彈配備了戰術硬體,旨在通過遙測信號和機載數據記錄儀從飛行的測試彈中收集熱、機械和數字數據。」
  • 日本展示高超音速飛彈,在PPT上命中了「遼寧艦」!
    雖然日本目前對「高超音速滑翔飛行器」的研究仍舊停留在PPT層面,但是從這段演示動畫來看,其最終目的還是要實現高超音速飛行器的武器化,而且很有可能最先應用於反艦飛彈上。由此可見,日本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很有針對性。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按照《和平憲法》規定,日本是不可以發展進攻性武器的。但是近年來日本卻打著「自衛」的旗號,不但服役了「出雲」、「加賀」等輕型航母,還計劃建立宇宙部隊,甚至揚言在2028年之前,要至少裝備兩個高超音速飛彈大隊。
  • 美澳密謀研發高超音速飛彈,對周邊局勢有什麼破壞作用?
    圖為美國高超音速飛行器 近日,據媒體報導,美澳正密謀一件大事,準備聯手研發高超音速飛彈,有軍事專家指出,如果美澳合作成功將高超音速武器研製出來,那麼在未來將有大批高超音速飛彈對準南部海域
  • 這就是美澳密謀的高超音速飛彈
    據美國《防務新聞》報導,飛彈的測試工作很可能在位於澳大利亞南部的烏美拉進行。 澳防長雷諾茲今年7月訪美期間,曾與時任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就共同研製高超音速武器一事進行過磋商。但澳媒表示,兩國在與高超音速武器相關的動力、傳感器及材料技術等領域,已經進行了長達15年的合作研究。
  • 新式高超音速飛彈升空,8馬赫突防摧毀目標,美坦承:世界第一
    俄軍方表示,「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測試已經進入尾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款飛彈的表現十分出色,將成為未來俄海軍的主力遠程打擊武器之一。 美國軍事專家認為,「鋯石」高超音速飛彈近期多次試射並均取得成功,這說明這款全球首款艦載高超音速飛彈在技術上已經基本成熟,具備了大面積裝備俄海軍的能力,據悉俄海軍正在對多艘水面艦艇進行改造
  • 新式高超音速飛彈升空,8馬赫突防摧毀目標,美坦承:世界第一
    俄軍方表示,「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的測試已經進入尾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款飛彈的表現十分出色,將成為未來俄海軍的主力遠程打擊武器之一。美國軍事專家認為,「鋯石」高超音速飛彈近期多次試射並均取得成功,這說明這款全球首款艦載高超音速飛彈在技術上已經基本成熟,具備了大面積裝備俄海軍的能力,據悉俄海軍正在對多艘水面艦艇進行改造,使其能夠攜帶「鋯石」高超音速飛彈,除了22350型神盾護衛艦外,排水量近3萬噸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也將配備大批「鋯石」高超音速飛彈,美媒坦承,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艦載高超音速飛彈,將使得俄海軍的海上作戰能力大幅提升
  • 美國怎麼造新中程飛彈?會直接研製高超音速型號
    【環球時報報導 特約記者 魏齊 記者 郭媛丹】美國2日退出《中導條約》後,其國防部長埃斯珀就表示,希望在亞洲部署陸基中程飛彈。到底美國在亞洲的哪些盟友會成為美陸基中導未來的部署之地引發外界強烈關注。雖然韓國、澳大利亞等美國亞太盟友紛紛放話不願接受美國陸基中程飛彈這個燙手山芋,但在最終選址結果塵埃落定之前仍然存在諸多變數。同時,儘管退出《中導條約》聽上去是美俄之間的事,但如果美國最終決定不受限制在亞洲部署陸基中導,受到影響和威脅最大的將是中國。美俄《中導條約》限制的是最大射程在550公裡到5500公裡的陸基飛彈及其發射保障裝置。
  • 美澳宣布高超音速飛彈合作: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長矛
    「既然和第一大貿易夥伴中國鬧翻且很難修復關係,那就必須更緊密地依靠第一大軍事盟友美國」,就成為澳大利亞朝野十分普遍的想法,而莫裡森政府自然也會極力迎合這種想法,顯示「我們在這方面有積極作為」。而在軍事方面則是另一回事。
  • 美軍20倍音速飛彈將在衝繩部署?美媒:中國幾乎無法攔截
    文/白夜眾所周知,迄今為止,高超音速飛彈在世界範圍內仍是極為罕見的武器,而世界範圍內正式列裝的高超音速飛彈也只有中國的東風-17型,俄羅斯有幾款高超音速飛彈仍在測試中,與中國相比,美國也有不佔優勢的時候了。
  • 歐洲打造大氣層內攔截器,欲擊落高超音速飛彈,俄羅斯:要不試試
    這一項目全稱叫"天基戰區監視及時預警和攔截計劃",旨在歐洲國防基金的支持下,多國聯合打造一款多用途反導系統,用於應對來自空中的威脅,而這套防禦系統最大的亮點就是它可攔截當下飛行速度最快的超音速巡航飛彈。據有關消息稱,這款多用途攔截系統所針對的就是俄羅斯開發的新一代超高音速飛彈。儘管如此,但是在該攔截系統尚未問世的情況下,俄羅斯能夠克制這一套攔截系統的武器即將部署。
  • 俄羅斯在遠東部署MIG-31 搭配高超聲速飛彈可威脅美軍事基地
    從阿納德爾空軍基地起飛的MIG-31可以使用「匕首」高超聲速飛彈對美國在阿拉斯加的軍事基地進行打擊,美國在阿拉斯加的軍事基地將會受到巨大的威脅。MIG-31BM戰鬥機的最大起飛重量達46.2噸,配備4枚R-33飛彈和副油箱時航程能達到3000公裡。 俄羅斯裝備的MIG-31戰鬥機 圖自WIKI百科 觀察者網軍事觀察員認為,除了空戰能力之外,MIG-31靠前部署的最大意義在於,目前MIG-31BM能發射「匕首」高超音速飛彈。
  • 速度9馬赫,大國高超音速飛彈10連射,美國反導系統形成虛設?
    美國熟悉的感覺又還回來了,俄羅斯相關人士報導,俄軍將在未來一年內試射10次「鋯石」高超音速飛彈。這個飛彈是俄羅斯的高超音速飛彈的海基版,其速度達到了音速的五倍。美國現有的反導系統,根本無法攔截高超音速飛彈,美國沒有從未針對高超音速武器研發相應的防禦系統。自從高超音速彈頭出現,美國媒體就一直擔憂它的強大威脅性,因為這是對美軍過去幾十年花費大量精力所建立的全球反導系統的一種「顛覆「。因為自己在高超印度領域已經落後很多,針對中俄已經成熟的高音速武器,美國現在能想到的辦法有兩個。
  • 美計劃為阿利伯克級配備高超音速飛彈,國際網友:055才能行得通
    軍艦發射飛彈 隨著各國軍工業水平的提升,世界的軍事技術也發生了重大變革,高超音速武器漸漸成為了大國之間競爭的一個焦點,高超音速武器通常是指飛行速度超過5馬赫的武器
  • 美智庫:中國高超音速飛彈2020年服役,1小時打遍全球
    2019年伊始,俄羅斯就給美國送上了一份「大禮」——20倍音速的「先鋒」高超音速洲際飛彈,嚴重挑戰了美國的反導防禦系統。隨著飛彈爭霸戰進入了「高超音速」時代,很多人剛開始都不太看好俄羅斯,畢竟在軍費有限的前提下,俄羅斯想要在這種高新武器領域有所建樹,相對而言比中美都要難上不少。
  • 一枚高超音速飛彈騰空而起,美國開始奮起直追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在2020年3月19日深夜,位於美國夏威夷的考艾島的太平洋飛彈靶場進行了一次飛彈試射,這次發射的是一款具備5倍音速的高超音速武器系統,美國在該項武器研製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