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巴馬曾在2009年9月美國開學日時做過一個公開演講,演講的題目是《我們為什麼要讀書?》。他在演講中說:「你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所擅長的,你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你們有長處,而且你們需要通過讀書來發現自己的長處。」
但是,如果讀書僅僅是把書看完,那麼充其量就是個搬運工,很難去理解和吸收,更不用說有獨立的創見。那麼,正確的讀書方式是什麼呢?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中,詳細描述了如何做讀書筆記前的準備工作,如何用讀書筆記及時記錄自己的感想,如何更好的重讀筆記以活用和加深理解,提供了一套科學高效的閱讀方法。
奧野宣之為日本知名「筆記本作家」,新聞專業畢業,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在商務人士中大受歡迎,他不僅是暢銷書作家,也被NHK和TBS電視臺做過報導,還以「筆記本作家」的身份做客節目和論壇,引發熱烈討論。
01
如何做讀書筆記前的準備工作
當我們只是單純的看完一本書,當合上書問自己:「這本書講了什麼內容?你最喜歡書的哪一部分?這本書對你有什麼影響?它的優點在哪裡?」時,通常很難回答出來。如果想在讀完每一本書後都有紮實的收穫,就需要有技巧地寫讀書筆記,並養成長期的習慣。
讀書筆記的本質是一種思想輸出。因為想著要做筆記,所以讀書的時候遇到不懂的部分,就會反覆去讀。遇到心動的地方,也一定會多看幾眼。讀書的效果自然會不同,閱讀的質量會明顯提升。
既然不是抄書,那麼怎麼確定要記錄的內容?這就需要我們在做筆記前,先完成以下三個步驟:第一步,先通讀全書,覺得重要的、需要重讀的地方,輕輕折一個角。第二步,全書快速讀完後,重讀折角的頁碼,如果仍然覺得好,就再把另外一個角折一下。第三步,重新讀兩次折角的頁碼,如果仍然很感興趣,就在上面做一些詳細的記號。
當我們把這三步都完成後,最後仍然無法捨棄的那部分,就是你要摘抄的內容了。這樣一來,你真正要摘抄的內容就不會那麼多了。如果仍然覺內容太多,那就試著過段時間再去翻翻,到那時依然還能讓你心動的地方,就義無反顧地摘抄下來吧!做記號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或者方便的方式來標記。不過為了便於記憶和節省時間,可採用下面通用的方式,來區分不同的內容。
————:用來標記「重要」的內容。
~~~~~~~~:用來標記「非常重要」的內容。
。。。。。。。。:用來標記「關鍵詞」,「專有名詞」等。
有的人習慣把記錄的內容分類,分別記在不同的筆記本裡。而作者一直用的是一元化讀書筆記,就是在同一個筆記本裡記錄所有的讀書信息。這個筆記本裡寫什麼都可以,而且要把讀書的所有信息都寫在這一個筆記本裡,類似GTD管理理念中的收件箱的感覺,這樣所有的信息,只需要到這裡找就好。
02
做一篇精緻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雖然從小都在讀書,但是很多人並沒有刻意去培養記筆記的習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旦中斷後,很容易產生一種抗性,很難再繼續。有時候中斷的原因,卻是因為太過於追求完美,總想把筆記做得深刻、完美,這種思想往往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
最好的方式是先完成再完美。哪怕讀完一本書只是一句話的讀書筆記,只要是發自內心的,最受觸動的真情實感,就是非常有用的。不要小看這種一句話的讀書筆記,很多時候正是因為容易做,才更讓人順利地堅持下去。
在日式料理中,有一種知名的火鍋,就是把魚肉放在中間,大蔥碼在魚肉周邊圍一圈。這就是蔥鮪火鍋,又叫蔥段金槍魚火鍋,其中蔥段屬於配菜而非調料。
而作者在書中所寫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是指筆記中的「摘抄」和「評論」,就像這道菜裡蔥和魚的一樣相得益彰,美味又營養。
「蔥鮪火鍋式」筆記通常有5個要素: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摘抄、評論。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寫上六位數的日期,後面是書名和作者的名字,例如:【20201020】《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奧野宣之。
其次寫摘抄,把讀書三步驟都完成後,依然覺得心動或重要的內容記下來,前面標上「O」。
最後是評論,把自己的評論寫在摘抄後面,在評論前面標上「」
標上「O」的摘抄和標上「」的評論,交替完成,看起來就像是菜裡蔥和魚的關係一樣搭配,清晰而不枯燥。為了便於日後重讀、插入文字和更正修改更方便,每次換行都要留一行空白,而每個段落之間留兩行空白。
刻意練習初期,重點是保持興趣及控制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哪怕每本書僅摘抄一段及評論一段,只要能把這個動作持續下去,而又不讓你厭煩苦惱,甚至給你造成新的焦慮,那麼總有一天會有質變的。
03
如何活用並且升華讀書筆記的功效
讀書筆記並不是記完後就不用了,就好像我們上學時的錯題本,階段性地進行檢查和複習,尤其是考前重讀,可以起到溫故知新的效果。
書的價值是通過時間體現的。寫讀書筆記時是自己與書的對話,而一段時間後重讀,則是跳出自己與書的情境,以更高的高度、更深的閱歷、更廣的角度,重新去感悟,讓自己的頭腦更自由開放。
該怎樣從過去的讀書筆記中找到特定的某一頁,更好地利用讀書筆記呢?
如果是在同一個筆記本裡記錄所有的讀書信息,只要在本子裡添加便利貼或紙膠帶做標記就好。如果有幾本筆記,可以在筆記本上做記號,來表示某書的筆記在這裡。如用馬克筆把書名寫在封面上,或者直接把書腰、書籤貼在封面上。要是有七、八本,或者更多的筆記,不妨製作檢索用的標籤,這樣很方便就能找到想找的記錄。
重讀筆記時,可以第三方的觀點審視自己的讀書體驗,感受與他人觀點上的落差後。因為一段時間後才重讀,這期間自己也有了新的經歷,看著筆記回想當時的思路,再與現在的感悟比較,一定會獲得更多的知識和信息。也許會有新的想法出現,也許會突然理解以前想不明白的地方,將讀書筆記作為思想的倉庫。
在重讀筆記時,自然而然的會將將自己現在遇到的,或者思考的問題拿出來重新思考,也會有新的結論和答案。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教給我們有目的性地購書,讓讀書從一開始就充滿主動性;用筆記管理讀書生活,養成隨時記錄心得體會的習慣;學會摘抄,讓原書精髓與自身思維的火花交相輝映;完善整理歸檔工作,做好的筆記需要反覆重讀才能凸顯其價值。正確使用讀書筆記,會幫助我們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
美國廣告大師詹姆斯·韋伯·揚在《創意的生成》一書中說:「所謂創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組合而已。」讀書筆記是就是通過讀書、記筆記、重讀,把原有元素重新組合的一種升華工具。讓我們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從而達到每讀完一本書,都能有紮實的收穫的基本目標。還等什麼呢?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