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讀完書,總想不起內容?那是因為你不會「蔥鮪火鍋式」讀書法

2020-12-13 庫小七站長

本文2400字,閱讀時長3分鐘,轉載請聯繫站長深度閱讀,點擊右上角關注@庫小七站長,和你一起實現個人增值。

做一個幸福的讀書人

謝冕在《讀書人是幸福人》一文中說,「讀書加惠於人們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廣,而且還在於精神的感化與陶冶」。

對之,我們深以為然。讀書的確是幸福的事情,讀書人的確是幸福人。可是讀書人特別是普通的讀書人也有困擾,那就是:書讀的倒是多了,能記住的卻更少了,甚至有時「讀」跟「沒讀」沒有啥區別。

一句話,這種讀書困局是因為沒有做到有效閱讀。讀書時只是用眼睛讀而不是記在腦子裡,所以讀再多的書也沒有用。

那麼怎樣破解這種困局讓讀書「有效」呢?怎樣做才可以將書本知識真正內化記在腦子裡呢?

日本「筆記本專家」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就是專門解決這個問題的。正如本書副標題《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所揭示的,作者主張,通過做筆記管理讀書生活,讓讀書更有效。

說起做筆記,可能大多數人和我一樣,一度時期也有摘抄原文的經歷,但由於麻煩,分類記錄太繁瑣,想用時又不方便查找,所以即使做筆記也堅持不了多久,哪怕記了也很少回頭看 。

你看,讀書做了筆記卻仍然記不住東西,就是因為我們做筆記太重形式而沒有效果,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奧野宣之倡導的用筆記管理自己的讀書生活,要具備怎樣的理念?具體怎樣做才可以讓讀書更有效呢?

認知理念

讀書的目的是「寫讀書筆記」,讀書的重心是「為了寫讀書筆記而讀書」。

顯然,有了這一理念之後,讀書不再是讀完就了事,而是「讀完才是開始」。讀書也不再是「因為讀了書而寫讀書筆記」,而是「為了寫讀書筆記而讀書」。

大家發現了嗎?這正是「用輸出(寫筆記)倒逼輸入(讀書)」,而輸出寫筆記又正是將書本上所學知識進行思考、重組、內化為自己知識。這正是我們一直所提倡的讓自己真正學到知識的「創造式學習」。

難怪,法國文學專家鹿島茂先生作為知名的讀書愛好者,他曾在隨筆中這樣闡述讀書筆記的作用:「圖書都是有重點的,沒有必要從頭到尾詳讀。重要的是不管篇幅多少,都要下點功夫讓自己對讀過的書有印象。即使只記下這本書的作者、書名、閱讀時的情景或是做些摘抄都好,要堅持寫讀書筆記,這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

是的,筆記讀書法是最有效的讀書法。而本書中的筆記,用的其實就是在便利店或文具店裡隨處可見的筆記本。

利用這種普通筆記本,就可以實現這幾個不普通的目標:

讀書不再是「隨隨便便」地讀,而是帶著明確的目的、充滿主動性地去讀真正消化書中的信息,使之成為屬於自己的東西深入理解書中的要點或思想,並隨時拿來參考所以,奧野宣之說:「一味地讀下去等於沒讀,讀書時應該時刻記得寫讀書筆記這個目的,正確地對待寫讀書筆記這件事。」

具體做法

1)、「信息一元化」記錄方法

"信息一元化"方法,就是把所有信息都放在一個筆記本裡。可以是一句話、一個字也可以是一整段文章;還可以只是記錄當時的一種心情。

筆記也不拘泥於形式,可以手抄也可以粘貼。總之,要讓你的閱讀以文字的形式在筆記上顯現。

也許你覺得太隨意,太亂,但正是這樣才簡單才易于堅持。我也是看完這本書才勉強開始嘗試的,之前一直是同時用好幾個筆記本,分門別類記錄,但每個本子都是前幾頁有字,後面空白。

奧野宣之說:「把靈感記錄在紙上,讓思考書面化,讓靈感脫離之前的抽象狀態,會更容易將其理解消化,也能促使你把靈感用作創意材料,想用的時候能信手拈來。」

2)、「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說的就是像用蔥和魚二種主料吃火鍋一樣,做筆記只考慮「摘抄」和「評論」兩個主題。「蔥鮪火鍋式」筆記法只關注兩個重點:摘抄+評論,這種筆記清晰明了,非常容易後期利用。

「摘抄」,就是摘錄書本上對於自己來說很有啟發或者說很有感觸的句子或詞語。

「評論」,就是針對自己摘抄的部分相對應的給出自己的理解或者說是感想。

這裡特別強調兩點:

一是,「對自己來說」。不是別人說這個是金句,這句話說的很好,而是你自己覺得看到這個內容,你有很多想法,不論是不贊同,還是想到了某件事情。

二是,最重要的是「評論」。我們大部分人的筆記是前面的摘抄,後面的評論常常被忽略。而好主意不會憑空出現。不論是什麼想法,都一定是對某種刺激做出的回應。所以,只有看到一個名為「好書」的好球飛過來,我們才能打出那個名為「好主意」的絕妙擊球。

為了保存好讀書過程中獲得的思考,防止與好點子失之交臂。所以不管是多簡陋的一句話,都應該轉化成語言,踏踏實實地落實到紙上。

把「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落實在紙面上,要注意以下信息: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書名作者名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用「○」表示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用「☆」表示具體著手寫讀書筆記:

第一步,寫上六位數的日期,書名,作者名,出版社等。

第二步,摘抄和寫評論。

示例格式如下:

[080715]《決定人類未來的50件事》/傑西卡·威廉士/草思社

○ 自殺者中有三分之二是因為抑鬱。(P180)

☆ 作者說,世界上的自殺者比在戰爭中死去的人還要多。人類在戰爭年代會死亡,在和平年代也會死亡,真是不容易。

寫讀書筆記時,我們遇到的「應該摘抄哪段文章」「應該如何評論這點」這兩個問題,實際上就是思想輸出的第一步。用積極輸出促進思想內化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不僅可以促進、加深對書的記憶,而且可以加深對書的理解。

這樣,讀書筆記就成了與書交流過的證據。

讀書筆記就成為了一種升華工具,可以讓讀書活動完成從生搬硬套到獨創思維的飛躍。

總之,當你擁有了"不做筆記不讀書"的理念,以做筆記為目的去讀書,去尋找重點,去強化思考,你會發現:讀書方法的改變,帶來了思考方式的改變,而思考方式的改變,帶來了新的看待世界和自我的眼光。

筆記法讀書法,最終將助你把讀過的書轉變為精神財富,讓你讀書真正有效。

文/張婷 (庫小七讀書寫作訓練營2期學員)

相關焦點

  • 所有人都能用的蔥鮪火鍋式讀書法
    如果想讓讀書體驗更加深刻,更好的吸收書中的內容,不妨用日本作家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這本書裡提到的「蔥鮪火鍋式」方法做做讀書筆記。蔥鮪的意思是蔥和魚肉的搭配,正如這個方法主要是摘抄和評論的搭配一樣。
  • 3步驟+「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簡單、實用的技巧讓讀書升華
    第二步,全書快速讀完後,重讀折角的頁碼,如果仍然覺得好,就再把另外一個角折一下。第三步,重新讀兩次折角的頁碼,如果仍然很感興趣,就在上面做一些詳細的記號。當我們把這三步都完成後,最後仍然無法捨棄的那部分,就是你要摘抄的內容了。這樣一來,你真正要摘抄的內容就不會那麼多了。
  • 一招簡單實用的讀書筆記法|奧野宣之「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
    該書依次介紹了選書、購書、寫筆記、重讀筆記以及活用筆記的方法。其中我對寫筆記中介紹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印象最為深刻。01害怕寫讀書筆記怎麼辦?先樹立1個微目標談到寫讀書筆記,很多人就會想到在一本書上或筆記本上密密麻麻地寫滿字,一想起來就頭大。
  • 蔥鮪火鍋筆記法:這樣寫好讀書筆記,才能活用你的知識
    讀書筆記可以把閱讀過的知識「儲存」起來,如果你吸收不完,時不時拿出來翻閱,能讓你腦海裡重現知識。讀完《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也讓我重新認識了讀書筆記的意義。寫讀書筆記,是為了更好的吸收書中的營養,與知識共處。
  • 精心總結《高分讀書法》核心內容,手把手教你如何高效閱讀
    因為這本書是一本實操性非常大的書,作者將幾種讀書法是什麼?怎麼使用?具體的步驟?需要注意哪些?都一一列明,而且邏輯清晰,語言言簡意賅,最終還給出了如何選書的方法,滿滿的乾貨,非常實用。01.提高讀解力,讀書前請用「裝幀閱讀法」在開始讀書之前,大家會做什麼?
  • 奧野宣之:我用這樣的高效讀書法積累素材,後來出版了多本書
    因為我明顯感受到隨著讀書越多,以前讀過的內容在新的書籍裡面即便見到了有時候也只有熟悉的感覺,卻不知在什麼時候讀過。甚至很多時候在用的時候,我總覺得好像是知道了什麼但是卻又怎麼都記不起。就像以前上學的時候那樣開始效率低了。
  •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熱印54次的神奇讀書法,職場屌絲逆襲之路
    ◆好友牽線,初識讀書高手分手後那周五,洪鎮洙接到高中好友尹明勳電話,約他見面。明勳喜愛讀書,經常書不離身,也會規勸洪讀書,但都沒有效果。這次見面,他又拿出一本企業家自傳,推薦給洪鎮洙,洪還是油鹽不進。明勳就想了一個辦法,帶他去見了大學時代風雲人物英萬前輩。
  • 正確讀書的姿勢,你get了嗎
    隨後七堇年做出了回答:「你買我,你看了嗎?你記住了嗎......你看懂了嗎?」很多人買回來的書堆積在那裡,有一種買了就是看了的心理。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買了書未必看,看了也未必記得住,這個「記得住」,指的是對書裡的內容的了解,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知道:噢,這本書啊,我有,好像看過,也好像沒看過,並不記得內容是什麼了。那麼怎樣才能有效的閱讀呢?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吃「蔥鮪火鍋」樣吸收書中精髓只需這兩點
    上一節給大家分享了堅持記讀書筆記的訣竅就是從一句話開始,以及記讀書筆記的準備工作:在書上分三個步驟作記號以及畫不同的線條作區分。做好了準備就著手記讀書筆記了。這種讀書筆記法叫"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法.蔥鮪火鍋,是一道以蔥和魚為材料烹製的日本特色料理,其中魚肉為主料,蔥為配菜,都是必不可少的關鍵食材。
  • 談讀書|如何用「蔥鮪火鍋」筆記法增強讀書體驗?
    總的來看,其實就三個核心內容: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一、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不管你想學哪個領域,總有比較厲害的大咖,想學PPT可以找秋葉大叔,想學拆書可以找趙周,想學經濟學可以找薛兆豐,想學寫作可以找夏丐尊和葉聖陶,等等。在他們的文章或者著作裡,會提到很多書,把他們收集起來,日後再用。3)看書評。
  • 書讀完了,可是卻什麼內容都記不住,怎麼辦?
    一本書讀完,什麼都不記不住,可能是以下幾個原因:首先你的記憶力是絕對比較差的,否則不會什麼都記不住;其次,你讀書時不夠專注或者閱讀速度過快;再者,你對書本內容沒有真正理解,對要點把握不準;最後想說的一點是,可能是書本內容是文言、散文、詩詞之類的,這些當然看完是記不住多少的。
  • 從萬名學生排名9932差生到考入東京大學,只因為《高分讀書法》
    直到最近閱讀的《高分讀書法》,讓我實打實地看到逆襲的可能。即使天資平庸,只要掌握了正確的讀書、學習方法,照樣可以逆天改命,考入名校。而這本書則通過5個讀書步驟,6大選書原則,57個讀書要點,幫助孩子們提升思考力和讀解力,從而幫助孩子們實現他們名校的夢想,讓人生少走彎路。
  • 從觀光式閱讀到沉浸式閱讀,需要從4個方面刻意練習
    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強調:讀書是大眾反脆弱的方式。對於讀者來說,每一本書都有它的使命。當你拿起一本書的時候,是怎樣閱讀的呢?是觀光式閱讀還是沉浸式閱讀?那是因為從知識到能力有一個界限,這是一個奇怪的分割。除了不斷進步,怎樣才能讓量變內化為質變呢?1、建立底層知識積累如果我們看過的書不能通過有效的途徑轉化為能力,再多的量都是在消耗時間成本。重要的不是讀書的數量,而是要把一本書讀懂並吃透。
  • 何以解憂,《高分讀書法》也
    馬要期末考試了,學生堂們易常情快,亦格外煩燥;馬要公務員考試了,考公大軍們易常忙碌,亦格外不安;買了一堆書,看了前面忘了後面,.只能對書長嘆。這些種種現象,反應了我們的通病:朕記不住啊誰解朕憂?《高分法書法》也!這本書的作者是西岡一誠。
  • 三分鐘了解,為何江戶時代蔥鮪鍋是受平民喜愛的平價料理?
    摘要:三分鐘了解,為何江戶時代蔥鮪鍋是受平民喜愛的平價料理?有些東西的名稱會隨著時代改變。就拿雞蔥串來說,現代多半是指雞肉與雞肉間夾著蔥段的烤雞肉串。但是在江戶時代卻是平民百姓喜愛的蔥鮪鍋的簡稱。到了江戶時代才各自改為negi、maguro,因而有了negima的稱呼,也就是蔥鮪。這也可說是江戶的代表料理。蔥鮪鍋的做法很簡單,將油脂多的部分切成小塊,把用鹽或醬油調味的醬汁倒入鍋中,依想吃的量倒入鮪魚塊和蔥。待煮滾後趁熱享用,這是平民冬天的必吃料理。這道料理還衍生出蔥鮪鍋殿下的相聲段子。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送你三把斧,快速解讀一本書
    其實,大可不必煩惱,《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的作者樊登老師告訴我們,任何一本書都有其自身的結構。掌握了書的脈絡結構,加以時日的練習,你也能成就一項「庖丁解牛」的精湛技能。那麼,如何解構一本書呢?利用下面三把斧:1.一條主線:這本書要解決什麼問題?
  • 如何將讀到的書學以致用,三個步驟教你寫出最強讀書筆記
    2.讀書筆記要怎麼寫如何將讀完的內容消化成自己的所思所想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而好的筆記將讓事情變得事半功倍,如何做讀書筆記的方法也是層出不窮。《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提出的「蔥鮪火鍋式」的讀書筆記法,這個名稱來源於日本的火鍋,本意是蔥和魚混合在一起的火鍋更誘人,讓人增加食慾。放在讀書筆記上,便是摘抄重要的內容和寫出自己當下對文章的評論。
  • 書讀完了 | 金克木先生逝世20周年
    書讀完了文 | 金克木來源 | 《書讀完了》有人記下一條軼事,說,歷史學家陳寅恪曾對人說過,他幼年時去見歷史學家夏曾佑,那位老人對他說:「你能讀外國書,很好;我只能讀中國書,都讀完了,沒得讀了。」他當時很驚訝,以為那位學者老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