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隴蜀之城等你】——隴南旅遊景點傳說故事:雲屏三峽的傳說

2021-02-14 隴南旅遊

 

 

「雲屏三峽」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的雲屏鄉境內。從兩當縣城向南出發,經站兒巷鎮進入雲幈鄉境內,要依次經過「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人稱「雲屏三峽」。

峽谷全長約100餘裡,方圓近200平方公裡。該區域屬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特徵,石灰巖質的大山。長嶺逶迤、秀峰群立、層巒疊嶂、雄關險隘;山間溪流清沌,河內碧潭映翠;農舍掩映於山光水色間,遊人穿梭在小橋流水旁……終年雲霧繚繞,四季風光變幻,特別是在晚秋時節,層林盡染,霜葉似火,秋水長天,雲霧奇峰,這一幅幅美景吸引著全國各地的遊人和攝影家倘佯其中,流連忘返,有詩讚曰:「雲屏三峽秀,人在畫中遊。」

在這優美的自然環境裡,生長著樹齡愈千年的雲杉、冷杉、紅豆杉、高山杜鵑等珍稀樹種組成的原始森林,同時還有天然形成的高山草原、天池、牧場、瀑布、溶洞等自然風光,和有著濃鬱人文色彩的廟宇、寺院、古樹、石塔、佛洞等遊覽景觀。

在這多樣的生態環境裡還棲息著大量的珍貴野生動物,如羚羊、磐羊、大鯢、麝鼠、錦雞、黑熊、雪貂、金絲猴、相思鳥、娃娃雞等等。

雲屏歷史上就是一條由關中及廣大西北內地入川的蜀道之一。目前在雲幈河沿岸發現的古棧道遺蹟證明了這一史實!特別是在明清時期尤為繁榮,商賈川流、驛站密布、人文歷史久遠,在西姑庵附近殘存的塔碑記載上亦多為明清時期所立。

優美的「雲幈三峽」裡,不僅自然風光獨特,人文薈萃,還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傳說故事……

 

土地峽

 

土地峽位於三峽的最北端,是進入三峽的門戶。此峽怪石突兀、巉巖若壁,但山上卻有大片的珍稀樹種白皮松,有時有猴子、錦雞等出沒,仰面張望似有仙風道骨之氣。

相傳,在遠古時代,洪水和猛獸乃人類的天敵,而土地峽一帶卻是富庶之地。忽一日一白須老人手持拐杖,四處遊說告訴土地峽沿河兩岸的人趕快搬遷,不日將有滅頂之災。但人們將信將疑,更重要的是離不開這塊生身養命的故土。終於有一天早上,大雨如注洪水泛濫,隨著水位的不斷升高人們逐漸聚到了一孤峰高地上,但水位仍在不停的上漲。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這位白須老人又出現了,他將手仗一扔,隨即這隻手杖就變成了一座臨空而起的木橋,人們順著這座橋退到了河對岸更高的山上,才避免了這場災難。後來水位回落後,人們卻四處找不見這位老人,木橋也不見蹤影,人們苦思冥想不得其果,終於有人說這是土地神顯靈!為了記念土地神的救命功德就在山崖下的巖洞旁依山修起了土地廟,並在當時人們逃難時的木橋原址上修起了土地橋,砍來了形如手杖的樹枝,用紙剪成鬍鬚狀掛在樹上山上……天長日久黎民百姓的誠心感動了瞑瞑之中的上蒼,最終使手杖發芽,青松皮白、黑石妝粉,青山騰霧……這樣就有了後來的「土地高橋空中懸」之說和今天的土地白松之奇觀了。

隨著歲月的流逝,土地橋及土地廟相繼被戰亂所毀,但土地峽的美好傳說一直流傳在當地人民群眾的心中!

  觀音峽 

觀音峽是三峽中的第二峽,位於觀音峽電站旁,也稱觀音廟。在進入雲屏鄉街道附近的左邊山崖上,山崖如屋簷伸出,簷下有水繡而成的一尊天然佛像,另有龍、蛇、鷹等造型。據傳說:曾幾何時,人間瘟疫流行,千村空巷、萬戶蕭瑟。觀音菩薩就化作一老婦在此顯靈治病,他用寶瓶盛來雲屏河的河水,並順手摺來柳枝,用柳枝將寶瓶內的河水淋在染有瘟疫的病人身上,並讓其再喝下少許河水,病人則就慢慢地恢復了健康。一時間,方圓幾百裡內的人都到此治病求藥,久而久之,雖已是太平盛世,但善男信女們仍然到這裡上香求拜,人就就將這裡稱作了觀音峽!觀音峽內還有重石望夫、天門鎖雲、長命黑水、飛腿神豬、天狗望龜等傳說。

 

  望夫石

 

該景點位於觀音峽外,店子村路邊,也稱「望夫石」或「重石裡」。即在一基石上又立起了一座孤石,石壁上有一古代婦女髮髻高攏,長裙拖地如踩在一高石上翹首以盼的形象。據傳說在秦始皇築長城時,本地男丁全部應徵服勞役,其中有一位正在舉行婚禮的男丁也被乘興而來的公差抓去服勞役。在繁重的勞作中,新郎努力工作渴望早日完工回家,新娘也是天天早晚立在家門外路旁的石頭上翹首以待,盼望夫君早日回家。過了二十多年,這位當年的新郎終於完成了規定的勞工,儘管已精疲力竭,奄奄一息,但仍然以無比堅定的信念,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到了能夠看見家鄉的遠山之巔。但此時,卻再也沒有力氣邁動雙腳,終於化作了一尊遙望故鄉的巨石!這位新娘也從心裡隱約感覺到了歸去來兮的他正蹣跚著向她靠近……但卻永遠地只能看著將要歸來的她而抱恨千古了!這兩尊巨石猶如一雙夫妻遙遙相望,長久期待,留下了一段令人心酸的美麗故事。

 

    天門鎖雲

 

景點位於望夫石對面的鐵門村天門山上。因山崖上有一形如大門的石門,高險接天雲霧繚繞,故稱作「天門鎖雲」。該景屬兩當八景之一。

據傳說:在遠古時代,天門山乃一洞天世界,洞內金銀財寶,珍珠瑪瑙甚多,是王母娘娘的一座凡間寶庫。並令二仙女把守庫門,時有財物進出,石門的鑰匙是雌雄一對的天上南瓜,若要開門時必須兩人同時將南瓜置入門洞內,天門才可打開。有一日,看守庫門的的兩位仙女,乘無貨物進出之際,結伴遊看雲幈山水,行至「黑水城內」(今鄉政府所在峽內諸村)兩仙女被山水迷戀,竟留戀忘返,時值盛夏,又恰逢龍洞漲水,他們就雙雙在龍洞旁沐浴。並將衣服隨手丟在旁邊的石頭上……就在她們玩興正酣時,忽有一隻蒼鷹飛來將兩仙女的七彩裳銜起在空中盤旋,卻留下了掛在衣服上的天門鑰匙—兩個南瓜……時值正午,陽光燦爛,透過陽光的七彩裳就象七彩祥雲映照在宛若屏風的山嶺上,蒼鷹盤旋,彩雲飄飄,人們不禁為這瞬間出現的美景所驚詫,不約而同地出來爭相觀看……在這湧動的人群中一位鄉村老朽面對眼前此景不禁動情高歌:「彩雲翠幈兮鷹飛翔,山高水長兮才俊廣」……自此也就有了今人所稱本地之地名_雲屏。在這圍觀的人當中有一頑童率先趕到,他首先看到了丟在山坡上的兩個南瓜,他覺得好玩就揀起拿給圍觀的人看。人們看著兩顆黑鮮嫩綠透著香氣的東西不禁饞言欲滴,頓感飢腸轆轆,人群中的一個採藥漢子拿起砍刀,試著將瓜切開分給人們品嘗,這兩個南瓜中其中一個有籽一個無籽,人們將瓜籽丟下後瞬間又長出了瓜蔓結下了南瓜。人們歡呼著爭相將瓜籽帶回家中……時至今日雲屏人仍有大面積種植南瓜,食用南瓜的習慣。據現代醫學介紹南瓜不僅能潤腸通便,還有防治糖尿病、動脈硬化等功效。雲屏人普遍血壓偏低,精神煥發、且多長壽老人,是否與此生活習慣有關……?

就在人們爭相搶揀南瓜籽的時候,兩位仙女被騷動的人群所驚嚇,藏在水中不敢出來,此般景況恰被巡天魔王所見,隨即又稟報王母,王母聽後大怒,遂命雷公、雨神、風婆、霧使,同時出動,於是間雷聲大作,風雨交加,煙斜霧橫,仙女們才得以脫身……對於這次事件,王母作出如下處理:一、將二仙女貶至凡間並命其化作山石永遠不得上天以正天條。二:命這隻多嘴的蒼鷹長期居留人間捕捉蠶食作物的害鳥。三:命天將封住天門固守財物。於是乎雲幈又多了幾道美麗的風景。天門鎖雲、姊妹竟秀、霧中雙乳、蒼鷹候鳥。

相傳天門的鑰匙被王母點化到了雲屏附近的深山裡,變成了一對金瓜,只有心地善良,德行深厚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這筆財富,從此,雲屏也就多了源源不斷的外來尋寶人……

 

飛腿神豬

 

也稱野豬石。傳說是一個千年野豬成精後,經常出沒於山林田園間,啃食莊稼,來去無蹤,箭步如飛,百姓深受其害,其中有一年小麥玉米均被野豬糟害乾淨。村民只有拿黃豆磨成豆腐並和上野菜充飢,並不分白天黑夜的守號(看護莊稼)或成群結對的唱著號子來震懾野豬,終於有一天,村民看見一個黑影從觀音山上一竄而過,他們一齊拿起火槍射擊,結果只打掉了這個野豬的一條腿。從此野豬就不能再踐害莊稼而變成了一方豬形白石。人們為了表示慶賀,將這隻豬腿和著農家土雞一起燉熟,就著自家釀造的土酒(明溜子酒)唱著號子山歌歡慶一番。自此雲屏號子成了一種頗具地域特色的鄉村文化,並在一九五七年進京匯演,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石磨菜豆腐和臘肉燉土雞也成了本地居民的家常飯和待客名吃!

 

 天狗望龜

 

位於黑水線對面的河邊石崖一天然洞穴旁。據傳說,黑水城乃天然城池,有帝王之相、真龍之穴。一千年老龜欲佔此穴,當其從東海之濱遠行至此,正欲入洞佔穴時,黑水城內出現了種種不祥之兆,雞不鳴,犬不吠,人們昏昏欲睡。於是城內百姓便祈求觀音保佑,當觀音查實正欲下令解救時,適逢諸神去天庭峰會,而只有灶爺神一神出馬,此時神龜已入洞口,灶爺神化作天狗後已不能將其完全擊退。於是,天狗望龜相持至今,而賢達俊才也層出不窮……

 

西溝峽

 

西溝峽是「雲屏三峽」的最後一峽,位於鄉政府所在地的小盆坳以南至廣金大陽山頂的一段風景區。

傳說歷史上唐明皇在「安史之亂」後,逃往陪都成都避難,戰亂平息後,又攜後宮等人取道陝南途經此地前往長安,其時,明皇身邊有一愛妃梅妃,深得明皇寵愛。但當時戰火紛飛,兵荒馬亂,到處都是血腥的殺戮。深受顛沛流離之苦的梅妃已厭倦了塵世的喧囂,當行至今日西姑庵附近時,竟被此間的絕妙山水所迷戀,毅然削髮為尼,結草為庵,明皇雖苦苦相勸,並將梅妃升格為西宮娘娘,仍無濟於事。為了表達對梅妃的愛戀深情,唐明皇就詔令地方州縣官府、百姓,大興土木,開山鑿窟建造寺院,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佛寺塔院,即被後人稱為九塔三院。(上院為:千佛石窟,中院為:騎龍古寺,下院為:佛祖塔林)

當明皇與梅妃告別時,正直暮秋時分,天高雲淡,北雁南飛,雖清秋氣爽萬裡無雲,卻別離在即隱含悽然。當他看見遠處一座形如燭臺的高山和三個緊連在一起的小山上,浮雲嫋嫋猶如燃燒的清香,明皇不禁感慨到:「此山為香蠟,伴我愛卿在,海枯石可爛,天地鑑我懷」!從此就有了「三柱香」、「蠟燭臺」等景點,以及因西宮娘娘削髮為姑所在地的「西姑峽」,因當地居民多為湖廣移民,久而久之將「西姑峽」叫成了現在的「西溝峽」。                                      

 

 

(採集者,常玉成。採集地,隴南兩當。)               

監製:胡桂芸  編審:王莉琴  編輯:李心雨

相關焦點

  • 遊記 || 兩當雲屏三峽一日遊攻略
    這幾年,兩當雲屏三峽的美景吸引了我的很多親戚朋友慕名前來,當了很多次嚮導的我,對這裡再熟悉不過。雲屏三峽景區是典型的原生態旅遊度假勝地。景美人少,氣候適宜,最適合在炎炎夏日舉家前往,觀景納涼,放鬆心情。今日有閒時,我給大家做了一個一日遊的攻略。
  • 「紅色兩當 隴上江南」風光無限好-兩當縣 三峽 高清組 紅色文化...
    原標題:「紅色兩當隴上江南」四月風光無限好  「早知有隴南,何必下江南」,四月的隴南風光無限好,尤其是素有「秦隴之捍弊、巴蜀之襟喉」之稱的兩當縣,已漸漸進入旅遊旺季。全縣生態環境良好,風光旖旎,森林覆蓋率高達74%,林木綠化率83%,空氣溼度70%,境內有「兩當兵變紅色文化景區」和「雲屏三峽景區」兩大國家4A級景區及靈官峽白皮松和張家黑河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先後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綠色名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稱號,2015年又榮登首屆中國候鳥旅居縣口碑榜「森林樂活十佳縣」,並上榜「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榜」第六位,榮獲「甘肅省休閒農業示範縣
  • 【隴蜀之城•論壇】雨陽《「隴蜀之城」之哲學思考》
    、理論深度、人文溫度的闡釋與解讀,為我們認識、了解隴蜀之城提供了立體式的路徑與方法。相信在未來,隴蜀之城將會成為新「標籤」向世人展示隴南美與好,成為一種精神植根於每一位隴南人心中。在咀嚼吸收各位專家學者有關論述的基礎上,筆者意欲從另外一個角度,哲學層面談談對隴蜀之城之拙見。隴蜀之城是一種認識論。認識事物,必須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認識無法隨時間推移、環境變化而改變的本質。只有對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有了清晰的認識,才能更好地指導實踐、推動發展。
  • 【隴蜀之城•文論】趙逵夫《關於隴蜀之城文化建設的幾點淺見》
    第十部分《鄉賢與地方英才的紀傳》部分我談到:孔子的弟子秦祖與壤駟赤亦應為隴南北部人。這些看法供參考。 隴蜀之城的文化建設設想是特別好、特別有意義的,因為這個設想考慮到了隴南的特殊地理位置,也能夠將隴南歷史發展中的很多內容包含進去。 禮縣大堡子山、圓頂山早期秦先公先王、貴族陵墓遺址在國內外史學界有很大影響,希望儘快將便於人們參觀的有關設施建好。
  • 隴南,一座詩意瀰漫的隴蜀之城
    近年來,隴南充分認識挖掘隴南文化,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努力打造隴南地域特色文化旅遊品牌,把一個兼具西北之雄渾、江南之秀美、漢唐之古韻、隴蜀之包容的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隴蜀之城呈現在世人面前。有生態、人文重點旅遊景區20多個、景點800多個,文縣洋湯天池、武都萬象洞、宕昌官鵝溝、康縣陽壩、兩當雲屏三峽等國家級自然風景保護區與四川九寨溝景區連接形成了環九寨溝全域生態旅遊圈。
  • 「紅色兩當 隴上江南」風光無限好-兩當縣 三峽 高清組 紅色文化...
    原標題:「紅色兩當隴上江南」四月風光無限好  「早知有隴南,何必下江南」,四月的隴南風光無限好,尤其是素有「秦隴之捍弊、巴蜀之襟喉」之稱的兩當縣,已漸漸進入旅遊旺季。全縣生態環境良好,風光旖旎,森林覆蓋率高達74%,林木綠化率83%,空氣溼度70%,境內有「兩當兵變紅色文化景區」和「雲屏三峽景區」兩大國家4A級景區及靈官峽白皮松和張家黑河兩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先後被評為全國綠化模範縣,中國綠色名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稱號,2015年又榮登首屆中國候鳥旅居縣口碑榜「森林樂活十佳縣」,並上榜「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榜」第六位,榮獲「甘肅省休閒農業示範縣
  • 雲屏三峽景點(二)觀雲臺
    雲屏三峽景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徵,景區內長嶺逶迤,秀峰群立,山戀疊障,草甸連綿,空氣清新,負氧離子含量很高,雲屏是遠近聞名的長壽之鄉,連續入選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來到雲屏三峽景區,唯一一個可以俯瞰雲屏全貌的觀景臺那就是——觀雲臺。
  • 「隴上江南」 熱門打卡景點歸納(乾貨)
    古老的氐羌民族以隴南為中心建立了仇池國、武都國、陰平國、宕昌國等地方政權。境內的祁山武侯祠,是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前線指揮部,是隴南三國遺址的代表景點。隴南打破了大家對於大西北乾旱、多塵的固有印象,是甘肅省僅有的亞熱帶氣候地區,媒體素愛稱其為「隴上江南」或「北方南國」。「早知有隴南,何必下江南?」
  • 飛來飛去,廣州、深圳、隴南互動旅遊「前站」已打好,主力馬上到
    >「穿越古華夏·秘境隴之南」隴南文旅項目招商和旅遊產品宣傳推介會在切入主題前小隴給大家奉上幾張廣州深圳的美照」隴南文旅項目招商和旅遊產品宣傳推介會分別在廣州、深圳舉行在廣州、深圳至隴南航線即將開通之時,舉辦「穿越古華夏·秘境隴之南」隴南文旅項目招商和旅遊產品宣傳推介會
  • 甘肅旅遊丨去兩當 雲屏三峽放飛自我
    原標題:去兩當,雲屏三峽放飛自我雲屏三峽。從兩當縣城驅車到雲屏三峽40餘公裡。雲屏三峽景區地處南秦嶺北麓腹地,與寶成鐵路兩當站僅有9公裡之遙。雲屏三峽分為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在峽谷裡的大小溝壑和懸崖峭壁上,依次排列著三十餘處景點。每處景點都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美妙而神奇。
  • 去兩當,雲屏三峽放飛自我
    去兩當,雲屏三峽放飛自我雲屏三峽。從兩當縣城驅車到雲屏三峽40餘公裡。雲屏三峽景區地處南秦嶺北麓腹地,與寶成鐵路兩當站僅有9公裡之遙。雲屏三峽分為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在峽谷裡的大小溝壑和懸崖峭壁上,依次排列著三十餘處景點。每處景點都有一段動人的傳說,美妙而神奇。
  • 雲屏三峽,輕鬆自如的一日遊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個旅遊地方對於小編來說很特別。 說到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兩當縣雲屏鄉,我可以很自信地說,我很了解這裡。 雖然我不是本地人,但我來這裡已經很多年了。我不得不說,雲屏三峽的美麗景色屬於小眾美,很多親戚朋友也問過我雲屏三峽,到底是個什麼地方。
  • 散文:秋遊雲屏三峽
    29、秋遊雲屏三峽雲屏三峽之美,美在四時,秋季尤甚。丙申九月朔日,黎明即起,風塵僕僕,驅車馳往兩當之雲屏。午時前後,始入三峽之第一狹—土地峽。每一條峽谷都連著許多美麗的傳說。土地峽亦因土地神的傳說而得其名。一入此峽,搶眼而來的便是絕佳美景,但見峽谷內秀石林立,高峰插天,懸泉瀑布,飛漱其間,古松怪柏,千姿百態。徒步而望,巖壁上,石縫中,股股泉水滲湧而出,緣壁下洩,匯聚成涓涓溪流,清澈澄明,掬之在手,飲之甘冽。如此好景,望之讓人拍手叫絕,思之讓人嘆為觀止。
  • 甘肅省地級市,隴南
    下轄武都區、康縣、文縣、成縣、徽縣、兩當縣、西和縣、禮縣、宕昌縣1區8縣,幅員面積2.79萬平方公裡,隴南地貌俊秀,氣候宜人,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41.87%(2017年),素有「隴上江南」之稱。
  • 不到隴南,怎知天堂?疫情過後,隴南這12個地方值得你前往
    隴南風光,叫板甘南,媲美川西,相比甘肅其他區,隴南的氣溫極為溫和,一年四季都適合旅行,今天就跟著小編走進甘肅隴南吧在隴南,有一個「溝」叫做官鵝溝,是「隴上江南」的一顆明珠。雲屏三峽深居南秦嶺的深山峽谷中,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有「土地峽」、「觀音峽」、「西溝峽」三段峽谷,故稱「雲屏三峽」。
  • 2020想去中國甘肅旅遊景點:雲屏三峽,榆林窟,胡氏民居,西狹頌
    精美的壁畫、精美的菩薩畫像、場面宏大的佛教故事畫,都讓人捨不得移開雙眼,也不願讓其名揚於世,來的遊客一多,必然會對其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與其走馬觀花,不如細心駐足停留,或許某幅壁畫中,便藏著一個時代的傳說,讓這些世間罕見的珍品,在眼前多停留一會兒。
  • 【高志權:隴南一步一景——中青旅副總裁高志權考察我市雲屏三峽三灘西狹頌等景區】
    10月19日至21日,中青旅副總裁、中青旅聯盟執行主席高志權一行在團甘肅省委副書記董安寧,隴南市政府副市長李興華,團市委書記楊滿紅、市旅遊局副局長黃順福等陪同下先後赴我市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兩當雲屏三峽、兩當兵變紅色旅遊景區
  • 隴南 是座什麼城?
    如果有人問你隴南是座什麼樣的城市你會怎麼回答?>其實,隴南有好多深藏不露之處有得天獨厚的文化內涵有超高顏值的河山美景一片名副其實的紅色熱土這裡發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紅色革命故事紅色精神長存於這裡的山川河流
  • 山峽為門,彩雲作屏:雲屏三峽!
    雲屏三峽遺世獨立,小隴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守護著靈秀,似那水般柔美,「兩當兵變」書寫著壯豪,似那山般挺俊。三峽奇峰入畫走進雲屏三峽,望峰時喧囂熄心,窺谷處紅塵已遠。在這裡,土地峽給你準備了故事,太陽神的第九個女兒在這裡沐濯雲鬢,天門裡鎖著王母娘娘在凡間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