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卡管」被批:把臺灣政治變成「殺戮戰場」

2020-12-12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臺大準校長管中閔原定2月1日上任,因獨董、學術倫理等風波,雖經臺大校長遴委會確認當選資格「毫無疑義」,臺「教育部」卻遲不核定。據臺媒15日報導,臺灣大學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遲未上任,引發臺灣各界質疑民進黨當局幹預臺灣校園自主,臺「教育部」更是首當其衝,屢屢挨轟是「打手」。

管中閔

眼看爭議難平,臺「教育部長」潘文忠決定請辭,盼別再政治操作。對此,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張顯耀表示,民進黨把臺灣政治變成「殺戮戰場」,不僅外殺國民黨,內部也殺。

張顯耀表示,民進黨高層交付潘文忠的「卡管」任務不成,輿論一面倒,「再不讓他走他就要幫民進黨拔管了」,所以潘文忠「被請辭」的可能性是有的。「卡管」根本是臺「教育部」對「不是我的人」的「小動作」,潘文忠實質上明顯違反現行法規以及程序正義,「卡管」根本站不住腳。

張顯耀說,簡單來說,「教育部」沒有對於大學校長聘用的實質審查權,只能照準遴選委員會決議發出聘書。如果硬抝橫加「再審查」,那就是違法。潘文忠是沒膽硬抝的,應該有人在背後撐腰,讓他蠻幹。

張顯耀認為,身為潘文忠直屬長官的賴清德,總該說些什麼,向民眾交代吧,總不會一天到晚忙著做「臺獨工作者」,把重要的事都丟一邊吧。 大家可以等著看,面露兇相的民進黨,要提誰來接任「教育部」,再看新上任的「教育部長」怎麼抝下去?

張顯耀分析,無論誰來上任,都要輸。繼續「卡管」,還是會被告。如果新任「部長」發了管中閔校長聘書,那就恰好證明潘文忠成了他自己口中「政治幹預學術」的罪人。

相關焦點

  • 民進黨「卡管」近一年 管中閔終獲準接任臺灣大學校長
    臺灣大學當選校長管中閔,遭民進黨阻撓就任近一年。(圖片來源:臺媒)中國臺灣網12月24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教育部長」葉俊榮今天宣布,勉予同意管中閔擔任臺大校長,但要求臺大在3個月內針對此次校長遴選過程中的瑕疵和爭議全盤檢討。
  • 國民黨批民進黨政治酬庸 「肥貓」工資高過蔡英文
    原標題:國民黨批民進黨政治酬庸 「肥貓」工資高過蔡英文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滿一個月,交通、財經等各「部會」官股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都將換血,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毛嘉慶、李明賢召開記者會,痛批民進黨只會操作政治酬庸,呼籲民進黨不要假改革、真酬庸,臺當局「行政院」應該說清楚講明白。
  • 蔡英文卡臺灣民眾赴陸發展 臺學者狠批:極權政治!
    如今,臺灣高中生的媽媽帶著家中最優秀的孩子來大陸高校面試,長長的隊伍繞了好幾個彎,也擋不住他們的腳步。原因無他,只是為了謀未來。近年來臺灣社會內耗嚴重,經濟幾乎沒有成長。尤其是民進黨2016年上臺以來,兩岸關係冰封,政治惡鬥升級,經濟建設「交白卷」,學生留在臺灣,看不到希望。
  • 臺作家:民進黨執意「卡管」 把他逼成最佳臺灣地區領導人候選人
    中國臺灣網3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政當局擋住臺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任命案,至今已有兩個半月,事情從單純的是否適任臺大校長之爭,轉變為檯面上的「政治立場與敵我路線」之爭,令人詫異。對此,臺灣作家洛杉基提出一個觀點,要是真把管中閔逼走,後果絕對超過想像。
  • 民進黨新系轟民視幹預選舉謝系踢館爆口角(圖)
    (圖:東森新聞)  中國臺灣網5月25日消息為了「立委」初選,民進黨內簡直殺紅了眼!前新潮流系成員段宜康、鄭國忠、蔡其昌等人25日上午痛批民視「頭家來開講」介入初選,為特定候選人助選,讓媒體成為民進黨內的殺戮戰場。新系炮聲隆隆,謝(長廷)系「立委」謝欣霓直接上前踢館,與段宜康爆發嚴重口角衝突。
  • 管中閔隔海痛批民進黨「吃銅、吃鐵、吃臺大」 重申與臺大同在
    臺灣包袱鋪,管爺上任仍受阻。我是眼看著臺灣已經換了三位「教育部長」,可「卡管」案卻依然沒有解決的吃瓜群眾懵girl 。這一份聘任書管爺真的等得好辛苦……臺灣大學校長遴選案轉眼已經拖了大半年,臺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遭到民進黨當局龐大的政治力阻止其上任,「論文抄襲」、「兼職獨董」、「赴陸交流」等事件,無論是污衊還是政治迫害,民進黨能耍的陰招都耍了,目的就是要阻止管中閔接任臺大校長一職。
  • 港媒:「卡管」歹戲拖棚,臺灣「綠色魔掌」橫行
    香港《大公報》24日發表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卡管」歹戲拖棚,連充當「政治打手」的臺當局「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在這場廝殺中敗下陣來、掛冠求去。民進黨上臺以來多項重大政策引發巨大爭議,蔡英文聲望「跌跌不休」,而「卡管」只會增加民眾對當局的怨氣和憤怒。
  • 這一次,熟悉的街頭戰場成為民進黨「民主進步」的祭壇
    這一次,民進黨熟悉的街頭戰場又站滿抗議人潮;但當年的戰友和長年的政敵,如今卻站在同一陣線齊聲怒吼。最初的「秋鬥」對象國民黨,這一次帶著「反萊豬」訴求加入,使原本以工運為主的「秋鬥」,同時也變成臺灣社會「反萊豬」大遊行。
  • 臺灣民進黨正打著「守護民主」的旗號反民主
    2016年7月25日,民進黨主導的臺灣「立法院」三讀通過「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臺當局「行政院」將設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政黨自1945年後取得之財產扣除黨費、政治獻金等後,推定為不當取得,應移轉為公有。
  • 「木栓閉氣」「賴神勸童」政治人物新詞 你知道幾個?
    林全神回說「那不是成語」,讓全場大笑,也變成昨天熱門話題。    為政治人物的作為下新批註,甚至產生時下新語,「木栓閉氣」並非頭一遭,例如「小英逃跑」、「賴神勸童」、「國昌假哭」等等不僅富有新意,也能藉機提醒上榜政治人物自我檢討,兼具「笑果」。
  • RCEP籤署,國民黨批民進黨當局讓臺灣變「經濟邊緣人」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1月16日訊 歷經8年時間談判,《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5日正式籤署。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國民黨15日批評民進黨當局只想抓著美國,不管亞太,讓臺灣變成「經濟邊緣人」,呼籲蔡英文緊急召開高層會議,針對RCEP正式成形後對臺經貿衝擊進行全方位評估,提出因應之道。
  • 聖誕前夜管中閔竟收穫民進黨「大禮」 蔡當局為勝選已飢不擇食
    「臺灣包袱鋪,管案終落幕。」;還有人表示,「2020用選票消滅民進黨,臺灣才有救。」換句話說,臺「教育部」如今的做法不過是在「清掃戰場」。王育敏表示,「如果『卡管』案延續至2020年,到時藍營只要喊出一句口號『票投國民黨,臺大有校長』,那麼民進黨將繼續倒。所以為了排除這樣的障礙,蔡英文當局才會突然轉彎。」
  • 在幕後煽動反課綱微調運動 民進黨染指高中生被批
    原標題:在幕後煽動反課綱微調運動 民進黨染指高中生被批   一場「太陽花學運」,讓人發現原本看起來患有「政治冷漠症」的臺灣大學生,對政治竟如此狂熱;一場「反課綱微調運動」,則讓人看到本應單純的臺灣高中生,也有玩政治的「潛質」。
  • 民進黨當局新版「護照」放大「臺灣」 臺網友批:了無新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9月3日訊 民進黨當局又搞「去中國化」小動作!綜合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2日公布所謂臺灣新版「護照」封面設計,為了強化所謂「臺灣元素」及「辨識性」,將封面上的英文「TAIWAN」字樣放大、字體也加粗,預計明年1月發行。此事引發島內各界爭議,臺灣網友批評「了無新意,空空洞洞」。
  • 民進黨當局新版「護照」放大「臺灣」臺網友批:了無新意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9月3日訊 民進黨當局又搞「去中國化」小動作!綜合臺灣《聯合報》、《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2日公布所謂臺灣新版「護照」封面設計,為了強化所謂「臺灣元素」及「辨識性」,將封面上的英文「TAIWAN」字樣放大、字體也加粗,預計明年1月發行。此事引發島內各界爭議,臺灣網友批評「了無新意,空空洞洞」。
  • 家族政治不止民進黨有?蔡正元解讀臺灣政治家族化的利與弊
    事實上臺灣政壇各家族勢力盤根錯節,像蘇貞昌、蘇嘉全,這種被質疑「蘇家天下」的事情屢屢上演,那麼臺灣「世襲政治」的現象到底有多普遍?這種政治家族化又有什麼樣的負面影響?蔡正元:其實客觀來講,臺灣的政治家族化的現象是其來有自,它不是一天兩天,也不完全是民進黨的狀況才會有,國民黨以前也經常發生。只不過因為最近民進黨當權,它的家族化現象會比較凸顯。在臺灣社會裡面,早就形成這種很特殊的家族政治文化,那是自然生成的,那不是刻意的。
  • 看看今天台灣的暴民政治吧
    另一篇「臺巴子專政」,引用「臺巴子」一詞,涉嫌侮辱臺灣人。另有「國慶雙實」,去年八月十五日臺灣的棒球隊輸給大陸,範瀾欽認為是國慶。還有一篇「曲線報國復中華」,其中有一段:「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要不是共產黨在保衛中華民國,中華民國早沒了。」在臺灣,發這類言論是故意找罵,觸及太多政治禁忌。
  • 無法加入RCEP,國民黨批民進黨讓臺灣成「經濟邊緣人」
    然而臺灣卻始終不得其門而入,臺媒分析這勢必對臺商經營和島內產業造成衝擊。RCEP正式籤署的消息傳出後,島內一時間吵作一團。 綜合《聯合報》等臺媒15日報導,國民黨痛批民進黨當局只想抓住美國,忽略「雙軌區域經濟合作建制」(雙軌指的是RCEP和TPP)的競合,從而導致臺灣變成亞太地區的「經濟邊緣人」。
  • 民進黨蠻橫已是臺灣政治日常,江啟臣:國民黨不排除再上街頭
    近來民進黨不僅強行開放美國萊豬(瘦肉精豬肉),又關閉中天新聞臺,藐視新聞、言論自由,對此,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今(9)日在中常會中痛批,民進黨從立法機構到NCC,都蠻橫不講理,讓臺灣的民主制度完全失能。江啟臣表示,臺北「高等行政法院」駁回了中天新聞臺的假處分案,意味著不論後續「司法」訴訟結果,再過兩天中天新聞臺就即將畫下句點;我們的「政府」至今仍不知道這樣的作法,不但是關掉單一媒體,更是關掉人民對「政府」的信任,關掉了臺灣多元言論的民主價值。
  • 「秋鬥」萬人怒吼 臺媒體人批「討厭民進黨」再成臺灣最大黨
    臺媒資料圖 據臺灣中時報導,一年一度「秋鬥大遊行」在臺北凱達格蘭大道盛大展開,現場逾萬人集結,許多資深媒體人也來到現場,痛批蔡英文挾著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