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大東門地鐵站邊將添地下智能立體停車庫

2020-12-25 中安在線網站

  作為合肥地鐵1、2號的交匯點,大東門地鐵站附近未來的人氣可以預測,但因為空間有限,這裡停車條件並不好。未來市民「開車到地鐵站,乘地鐵上班」的生活可能要先從找車位開始。1月6日,江淮晨報、江淮網記者獲悉,一個地下智能立體車庫已經在此開建,年底有望投入使用。

  大東門將添地下智能立體停車庫

  合肥老城區有步行街、四牌樓、大東門等多個商圈,而地鐵1號線和2號線交接的站點正好位於大東門商圈。因為空間有限,這裡的停車難問題一度對市民造成了不便。不過,隨著古井智能地下停車庫的興建,這一窘境有望得到緩解。

  1月6日,記者獲悉,該停車庫是安徽省第一家全地下空間利用的大型智能立體停車場,位於瑤海區長江東路以南,勝利路以東,與地鐵一號線和二號線緊密相連,佔地面積1429.24平方米,建築面積2574平方米。

  合肥古井假日酒店公關部李姓負責人透露,該地下智能停車庫動工日期為2014年12月30日,建設周期為一年,也就是說,2015年底就有望投入使用。雖然空間有限,但這個地下立體停車庫共有六層,「建成後可同時停放200多輛,除了方便來酒店住宿的客人停車之外,也會向社會開放,具體收費方式以後確定。」

  智能立體停車庫找車位全自動

  雖然不少市民可能覺得立體停車庫很新鮮,可實際上合肥有不少寫字樓、小區已經用上了地面立體停車庫。那麼,這次新建的地下車庫又有何不一樣呢?

  李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智能地下停車庫最大的特點就是智能化,駕駛員停車可以很輕鬆,「不必像平常去地下車庫停車時,要將車子親自開到空閒的車位。」

  駕車者只需把車子停放在入口處的大電梯內,走出電梯啟動停車程序,系統就會自動尋找空置的停車位,再由升降輸送臺把車子移到電腦所分配的位子上。取車時,系統就會自動找出車子,通知車主到哪部電梯取車。

  相對於傳統的停車場,省去了司機自己存取車的過程,也避免了車輛碰撞和人車混處可能導致的安全問題和糾紛衝突。這個智能停車系統性能很穩定,駕車者取錯車的機率很低。

  地面部分建設園林式休閒場所

  目前,合肥市老城區逍遙津等三大公園內即將開建地下調蓄池,建成後地面上方恢復綠化,看上去和平時沒有異樣,一點也不會影響市民在公園內休閒。而記者了解到,古井智能地下停車庫的地面部分也將建設一個園林式休閒場所。

  這個400多平米的休閒廣場是並非是一馬平川,而是一個斜坡形,劇場式的造型也很別致。廣場的前端是木質的階梯,中間部分高出階梯,是平整的草地;最高的部分則是一個坡形,「廣場周邊會有綠化。」不僅如此,在廣場的東邊,屆時會建一個超大的液晶顯示屏。以後市民在這邊休閒,還可以免費欣賞到國際大片。想像一下,以後從地鐵大東門站出來之後,到這個廣場休閒一下,是不是很愜意呢?

  老城區新建立體停車場開始起步

  2012年6月,合肥市相關部門曾提出11個立體停車場的選址規劃。規劃部門在老城區也曾確定了4個位置,分別是大東門古井假日酒店東側、絲綢公園、老合肥市委(合肥招投標中心)和長江飯店。除這次已經開建的古井智能地下立體停車庫之外,其他三座立體停車場進展如何呢?合肥市規劃局相關人士透露,絲綢公園目前還在籌建階段,未來停車場或將與公園同步建設,而老市委和長江飯店的立體停車場因種種原因已擱淺。

  不過,這次新建智能停車庫的地塊有著自身的特殊性。業內人士分析,該地塊位於地鐵1號線和2號線的換乘點,加之周邊的大東門商圈商業配套,未來該地塊周邊的客流量將十分巨大,地下停車場將得到充分利用,有望打破傳統的停車場模式。

  地下立體停車場成未來突破方向

  立體車庫最大的好處就是在寸土寸金的老城區,既節約了佔地面積,又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停車難問題。但對於全合肥而言,地面立體停車場最終能起到多大作用?

  合肥市規劃局相關人士表示,在實際選址規劃中,有不少問題需要仔細考慮。「在老城區住宅樓附近建一個立體停車場,建多大合適?建得矮,只增加一二十個車位,意義並不大;建得高了,很可能會影響周邊居民的採光。」

  地下停車場的開發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去年7月底,《合肥市鼓勵公共停車場建設暫行辦法》發布,當中就明確「鼓勵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合肥市規劃局相關人士認為,隨著合肥各條地鐵線路的建設,立體式交通逐漸被開發,地下空間開發將成為土地市場重要的補充。(合肥在線-江淮晨報)

相關焦點

  • 合肥大東門地下空間規劃 打造地下空間「新樣板」
    未來,市民乘坐地鐵1、2號線來到大東門後,可以避開擁擠人流車流,逛一逛壽春路地下商業街,然後再到附近的下沉廣場賞景休閒一番。記者獲悉,大東門區域地下空間利用工程規劃方案開始公示,今年內有望開建。   打造地下空間「新樣板」   位於南淝河岸邊的大東門,一直是合肥老城區的重要交通節點。
  • 合肥大東門區域地下空間將綜合開發
    合肥地鐵1號線和2號線都正在建設,兩線換乘車站大東門站該如何開發?目前合肥市環境保護局對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大東門區域地下空間利用工程項目環評進行受理公示,根據環評,未來這裡將出現一個集商業、地下車庫為一體的地下立體空間,爭取在地鐵1號線通車前完工。
  • 合肥大東門地下空間規劃方案公開 未來壽春路可逛地下商業街
    未來,市民乘坐地鐵1、2號線來到大東門後,可以避開擁擠人流車流,逛一逛壽春路地下商業街,然後再到附近的下沉廣場賞景休閒一番。記者獲悉,大東門區域地下空間利用工程規劃方案開始公示,今年內有望開建。打造地下空間「新樣板」位於南淝河岸邊的大東門,一直是合肥老城區的重要交通節點。
  • 烏魯木齊南湖廣場添立體停車庫
    4月15日起,位於烏魯木齊南湖市民廣場南側、江南王子飯店旁,新疆首座堆垛式立體停車庫試運行,近期內免費停車。  該停車庫為政府全額投資興建的機械化公共立體停車庫,可一次性提供273個停車泊位,建設面積為6234.8平方米。
  • 合肥壽春東路或建地下商業街 大東門區域將建6個下沉廣場
    現狀:大東門區域交通混雜亟需改造  位於南淝河岸邊的大東門,作為合肥市區的重要交通節點,目前這裡的情況相對複雜,在地面交通方面,這裡有長江東路、滁州路、壽春路匯集形成五岔路口。地上有古井假日酒店、商之都、金利銀路酒店、合肥工人文化宮等設施,一定程度上存在人車混雜的交通難題。
  • 合肥大東門區域謀劃建6個下沉廣場 1個與2號線地鐵站無縫對接
    大東門區域將建6個下沉廣場,其中一個與軌道交通2號線的7、8號出入口對接;壽春東路建地下商業街……9月6日,記者從合肥市瑤海區住建局獲悉,大東門區域地下空間利用工程籌劃方案有了初步框架,今後將進行專家評審。
  • 烏魯木齊市第二座半自動機械化地下停車庫試運行
    今年年內,烏魯木齊市西八家戶路地下立體停車庫、南湖廣場立體停車庫、錢塘江路立體停車庫都將建成。  新疆都市報訊 在位於烏魯木齊市中山路的首座機械化立體停車庫運行一年半之後,位於新興街上又一座半自動機械化地下停車庫6月29日進入試運行階段。目前,192個停車泊位暫時免費供周邊居民使用。
  • 西安立體停車庫為啥叫好不叫座?
    「立體停車場共有4層,地下兩層,地上兩層,有4個進出口升降井來運送車輛,機械停車位達156個,加上一層設置的地面停車位,總共有200餘車位供車輛停放。」文昌門智能立體車庫的負責人範榮憲向記者介紹說,雖然當初設想的智能立體停車庫在寸土寸金的城牆內不僅會節省停車用地,還能滿足東大街商圈、南門商圈、碑林博物院周邊的停車需求,但是因為市民停放習慣等原因,立體停車庫建好後的第一年,鮮有車輛過來停放。
  • 蘇州將建智能立體停車庫:提供200個車位,存取時間59秒
    蘇州將建智能立體停車庫:提供200個車位,存取時間59秒 2018-04-19 18: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大東門舊城改造啟動4年未動工 官方回復10月將施工
    大三角舊城改造 將變身高檔社區2013年9月24日,瑤海區發布消息稱,「大三角」舊城改造已啟動,已有108戶居民在鞭炮聲中搬遷,大東門轉轉樓將成歷史。在最近的合肥12345政府服務直通車的信件中,就有居民問了此事,在詢問中表示為合肥大建設從原勝利路10號搬遷已經3年多,至今大三角沒有任何復建消息,之前通過12345詢問說是2017年4月份開始建設,之後又說再一個月,不知道何時才能「回家」。
  • 推動慢行交通發展,深圳規劃13處地下自行車立體停車庫
    ,包括將結合軌道建設,在全市多個軌道站點規劃13處地下自行車立體停車庫。大運中心等軌道站點規劃建地下單車立體停車庫除增加自行車道外,針對市民關注的自行車停放問題,深圳市交通運輸局表示,2017年初正式印發了《深圳市自行車停放區(路側帶)設置指引(試行)》,按照應設盡設的原則,推動規範設置自行車停放區。截止目前,全市共推動設置超過3萬個自行車停放區。
  • 大東門地鐵站設7組出入口(圖)
    大東門站地面效果圖  據江淮晨報報導,作為合肥地鐵1號線、2號線的十字交匯中心,大東門地鐵站也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合肥的核心地鐵站。記者7月4日從現場探訪得知,由於是1、2號線的換乘站,大東門地鐵站規模不小,將設有7組出入口。目前大東門站已經啟動了地下連續牆建設的準備工作,即將開始為大東門站圍出地下牆體。  建牆是大東門站建設第一步  在地下建造一間房子,第一步工序是什麼?按照常理,當然是挖坑。不過,大東門站是不按常理「出牌」的。
  •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自行車架
    北京南站立體停車樓本月完工,天通苑地鐵站將建立體自行車架) 昨天,第22屆中國國際城市停車產業博覽會在京開幕,同期召開國際停車北京峰會。
  • 深圳:建設國內最大規模新能源公交車機械智能立體停車庫
    深圳福田下沙公交總站機械式公交立體車庫設計圖  日前,由深圳中集天達空港設備有限公司牽頭組成的聯合體,中標深圳福田下沙公交總站機械式公交立體停車庫項目。據悉,該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公交車機械智能立體停車庫項目。 打造新能源公交車機械立體停車場示範項目 深圳是全國首個與國家交通運輸部籤署共建國家「公交都市」示範城市合作框架協議的城市。自2011年實施《深圳市打造國際水準公交都市五年實施方案》以來,深圳目前已成為全球新能源公交車輛應用規模最大、車型最齊的城市。
  • 基於PLC的控制系統實現立體停車庫的設計
    立體停車設備可用很小的面積停放較多數量的車,免去了坡道式停車庫的坡道設計等問題。將停車庫設計中的建築空間類問題轉換為機械方式的研究,並且採用新技術解決停車問題。採用計算機控制,車庫區無人進入,將有效地防止盜竊和損壞。
  • 再添仨出入口,大東門地鐵站四通八達
    2012年07月05日 00:48  稿源:中安在線-新安晚報   分享到:   7月3日上午,一輛十餘米高、酷似電影裡變形金剛的大型機器出現在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大東門站的施工現場。
  • 智能停車!寶雞金臺立體停車庫開門迎客啦
    小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 金臺這個地方的居民注意啦 漢中路北口立體停車庫投入運營 輕鬆停車不再是夢想 趕緊來看看吧~
  • 全自動停車!洛陽將新建8座智能立體停車庫!位置在……
    青年宮立體停車場你只需要這樣▼將車開進存車口熄火、拉手剎並鎖好車後即可離車在自助停車設備上進行「存車」操作▼▼▼一、平面移動式立體停車庫平面移動式立體停車庫由升降機將不同的停車層與出入口相連二、巷道堆垛式立體停車庫巷道堆垛式立體停車庫利用堆垛機水平和垂直運動的組合,來存取指定位置的車輛可實現多人同時存取車輛,存取車速度快
  • 智能全自動立體車庫停車解決方案
    智能全自動立體車庫的發展與汽車工業革命的進程息息相關。第二次工業革命發生在上世紀50年代,當時歐洲內部關稅壁壘逐漸拆除,使歐洲市場空前繁榮,有力地推動了汽車製造工業的發展。同時由於汽車工業的飛速發展,全自動立體車庫停車技術應運而生。
  • 石鼓區有座立體停車庫
    司前街立體停車庫外景由市城建投投建運營的司前街立體停車庫「向上要空間」,設有9個停車層,109個停車位,有效緩解了「停車難」、交通擁堵等問題,助力市容市貌和治安環境的改善;停車庫位處流動人員集散地三維發展,全程智能運行由市城建投投資建設並運營的司前街立體停車庫,系一個全智能機械式立體停車庫,從二維空間地面停車向三維空間立體停車發展,實現了「向上要空間」的突破;從感應開門,到根據車輛大小和重量分配車位,到橫移升降搬運存放,再到刷卡取車,全部自動進行,實現了全程智能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