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朝鮮半島問題專家:「朝鮮新戰略路線是全方位的」

2020-12-19 環球網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鄭璇】「和朝鮮以往的經濟戰略不同,這是全新的戰略路線。」遼寧社科院研究員、朝鮮半島問題專家呂超26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朝鮮提出新戰略路線表明平壤是實實在在地進行戰略轉移,和該國提出的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朝鮮在國際上受孤立的狀況等戰略目標是相配合的。

呂超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前朝鮮提出過「五年計劃」「七年計劃」等,主要是圍繞經濟建設提出的,而新戰略路線是一個全方位的戰略轉移計劃,包括朝鮮政治、外交等全體工作重心向經濟建設轉移,和過去單純的經濟發展計劃還是有區別的。最重要的是,朝鮮新戰略路線還涉及國際合作,因此也得到一些國家的關注和支持。呂超認為,朝鮮的經濟建設會參考中國的建設經驗。朝鮮領導人多次訪華,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印象深刻。

「我近年去朝鮮考察時發現,過去朝鮮貨架上擺的都是中國的和日本的商品,而現在絕大部分食品和日用品都是朝鮮國產。」呂超表示,朝鮮過去以重工業、軍工為發展重點,輕工業產品比較匱乏。現在除重視農業發展外,朝鮮領導人一再提出要重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在輕工業產品和生活日用品方面,還多次視察農村、食品廠等。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從朝鮮半島到西亞——地緣戰略的高危地帶
    社科院的專家從地緣戰略角度提出:這個地理鏈為控制「大弧圈」埋下了伏筆,有著更大的戰略意圖。  舉足輕重的「大弧圈」  從朝鮮半島到西亞有一條「大弧線」,上面布滿了國際衝突焦點,而美國推進的戰略與其對立面(包括對手和抵抗者)的強烈反應,必然使「大弧圈」成為名副其實的高危地帶。
  • 朝鮮半島何以重要?看看歷史上中國在朝鮮半島的進擊與防禦
    公元前3世紀左右,中國人(漢族或前期漢族諸集團的燕人、齊人)既到遠東,活力已必然滲過鴨綠江,移民源源進出,中國政治、經濟力開始伸入朝鮮半島。遼東考古發掘,發現戰國燕國明刀錢,分布特為廣泛,明刀錢於朝鮮鴨綠江渭原附近、清川江寧邊附近等地,同樣多有發現,齊刀也有見出,明刀出土例且波及韓國全羅北道務安,都是半島地理因素決定追隨中國東北歷史的開端。
  • 中國應提出自己的「朝鮮半島和平路線圖」
    根據韓國聯合通訊社的報導,F-22型隱形戰鬥機、B-52型遠程戰略轟炸機和美國海軍兩艘驅逐艦「拉森號」和「菲茨傑拉德號」參與了「關鍵決斷」演習。一時間,朝鮮半島戰雲密布,形勢可謂一觸即發。這其中最令人不安的消息是,韓國出現了要求重新部署美國戰術核武器的聲音。韓國執政黨新國家黨議員鄭夢準3月18日在電視節目中再次主張強化對朝鮮的遏制力,認為應該在朝鮮半島部署戰術核武器。
  • 中國亮出處理朝鮮半島問題的三條底線(圖)
    王毅在慕尼黑接受路透社專訪原標題:王毅亮朝鮮問題三底線外交部長王毅12日在德國慕尼黑接受路透社專訪。在回答關於中國對於朝鮮半島局勢的政策時,王毅表示,作為半島的近鄰和對半島穩定負有重要責任的國家,中方有幾點必須要堅持:第一,不管什麼情況下,半島都不能有核,無論是北方還是南方,無論是自己製造,還是引進部署。第二,不能用武力解決問題,那將使半島生戰、生亂,中國不會允許。第三,中國自身的正當國家安全利益必須得到有效維護和保障。
  • 議題三:朝鮮半島形勢新變化與韓(朝)美關係
    從南北朝鮮雙方可能都要問這個問題,就是說這個無核化的努力應該是遍及全地區的,否則只有南北朝鮮來進行契合的話,對他自己戰略可能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對於中國來說是非常關注在東北亞的和平機制的建立的,所以我們也先看到這種在朝鮮半島和平機制的建立也出現了三方是四方的辯論,我也看到了有很多的討論,很多的爭議,即使是在韓國方面也有很多對未來如何進行的很多的辯論。
  • 記者手記:新路線 新氣象——朝鮮喜迎國慶70周年
    新華社平壤9月9日電 記者手記:新路線 新氣象——朝鮮喜迎國慶70周年新華社記者程大雨 姬新龍在朝鮮半島局勢迎來嶄新氣象的2018年,9月的平壤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許多外媒記者來到平壤,想看一看今年的閱兵式上,朝鮮會有怎樣的表現。與去年4月時朝鮮半島處於局勢緊張的漩渦不同,朝鮮今年國慶的閱兵式顯得相對克制。當天,朝鮮只展示了數量不多的火炮、裝甲車和飛彈等。
  • 外交部就寮國水電站潰壩、朝鮮半島問題等答問
    在短短20年裡,兩國關係實現了由夥伴關係到戰略夥伴關係再到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重大跨越,這在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雙邊交往中是不多見的。  訪問南非期間,習近平主席同拉馬福薩總統舉行會談並出席中南建交20周年慶祝活動,兩國領導人就推進新時期中南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達成重要共識,一致同意加強高層往來,深化政治互信,對接發展戰略,推進務實合作,密切人文交流,加強多邊協作,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
  • 詳解遼東——朝鮮半島的地緣結構
    其實北部直抵三江平原(最北的山地為「完達山」),南部則貫穿遼東半島,與渤海相接(最南的山體為「千山山脈」)。由於長白山脈很好的庇護了東北平原的東部邊境,因此很多時候它往往被認為是東北平原與朝鮮半島的地理分割線。而實際上,問題並沒有這麼簡單。
  • 蒙古國與朝鮮半島的關係分析
    本文簡述中國北鄰蒙古國和地處朝鮮半島南北方的韓國、朝鮮三個東北亞國家的戰略地位的特殊性與重要性,從政治、經濟、人文視角論述蒙古國與韓國、朝鮮的密切關係,並展望蒙古國依靠本國與朝韓兩國擁有的良好關係斡旋朝鮮半島問題,對半島局勢的緩和將起到積極影響,同時對中國堅持的和平穩定、無核化和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的朝鮮半島政策,無疑是積極的支持。
  • 金正恩開年訪問中國,專家:朝鮮的2019堪比中國1979
    專家:繼續選擇中國作為突破口,是金正恩想要發展經濟、穩定半島局勢的客觀需要。應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朝鮮勞動黨委員長、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1月7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訪問。如2018年一樣,金正恩新年出訪的第一站仍然選擇中國。
  • 朝鮮憤怒之後,半島或將迎來「多事之秋」
    然而,隨著半島問題進入深水區,面對美韓在對朝政策上的分歧,韓國卻毫無「招架之力」,尤其在朝鮮感到最為迫切的經濟合作問題上韓國一籌莫展、躊躇不前。相關軍事承諾出現漏洞,朝鮮安全疑慮難以消除。2018年,雙方旨在緩解半島緊張氛圍、消除戰爭危險,籤署《履行板門店宣言軍事領域協議書》。然而,韓國在收回戰時指揮權名義下,以雄厚經濟實力為基礎,持續加強常規軍事能力,讓朝鮮日益感到戰略上的被動。
  • 朝鮮舞水端彈道飛彈全方位解讀
    朝鮮舞水端彈道飛彈全方位解讀65周年的閱兵式上展示了多型飛彈武器 延伸閱讀:朝鮮三個飛彈發射帶據《俄羅斯報》網站2013年1月7日報導,朝鮮按射程不同分別在三個地帶部署了約900枚彈道飛彈。
  • 2018,見證朝鮮新氣象
    新華社平壤12月24日電 題:2018,見證朝鮮新氣象  新華社記者江亞平  對朝鮮來說,201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路線帶來新氣象。對外交往層面,朝鮮領導人一系列積極主動的外交行動展現新形象,取得新突破;經濟建設方面,新戰略路線掀起經濟建設新高潮。  這一年,中朝關係出現新氣象。3月至6月,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三度訪問中國,與中方就雙邊關係和朝核問題等達成重要共識,書寫中朝高層交往的新篇章。
  • 湯本:朝鮮面臨大饑荒 中國應給朝鮮分享改革經驗
    鳳凰衛視4月16日《時事開講》,以下為文字實錄:任韌: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誕辰100周年,朝鮮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對於一個已經鞏固了政權的朝鮮新一代領導人金正恩來說,他對於中國、對於全世界都意味著什麼?我們繼續請湯本先生來解讀?
  • 朝鮮發展充滿期待!朝鮮半島新經濟地圖」構想
    從韓國的西海岸工業園地開始,通過開城特區、海州經濟特區、南浦等產業園區,鐵路和公路將把這些園區串聯起來通向中國。未來韓國鐵路將同中國和俄羅斯的歐亞鐵路相連接,日本的貨物也可以利用鐵路大動脈更方便快捷運往歐洲。
  • 中國停止進口朝鮮煤炭 專家:朝鮮對這一點很憤怒
    1、俠客島:停止進口朝鮮煤炭一事意味著什麼?根據日本共同社的報導,煤炭出口是朝鮮主要的外匯來源,也佔到朝鮮對華出口額的四成左右。三江匯友:影響非常大。煤炭是朝鮮出口創匯、跟外界交往的重要方式,轉運煤炭,也是朝鮮跟中國和其他外國企業交往的主要方式。所以朝鮮對這一點也很憤怒。朝鮮很多人講,這是他們「不能容忍」的一件事,不是對中國不能容忍,而是美韓日在背後跟中國一塊兒做事,他們認定聯合國決議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 當北朝鮮說要統一朝鮮半島時,主席為何不贊成?原因很現實
    從上世紀20年代開始,許多朝鮮共產主義者就開始在中國從事革命活動,一些朝鮮革命志士還加入了新成立的中國共產黨。金日成本人會講流利的中文,也曾一度是中共黨員,30年代還參加了東北抗日聯軍的對日作戰。30年代末40年代初,又有一批朝鮮共產主義者來到革命聖地延安,他們幫助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為打敗日本帝國主義做出了巨大的犧牲和貢獻。除此之外,在中國內戰時期,朝鮮朝鮮作為中共軍隊的戰略大後方,為中共打敗蔣介石國民黨軍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 部署戰機、核潛艇,美軍在朝鮮半島附近戰略武器驟增
    部署戰機、核潛艇,美軍在朝鮮半島附近戰略武器驟增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怡清 綜合報導 2016-02-16 18:02 來源
  • 朝鮮半島「新經濟地圖」成型 朝韓會暖多久?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董向榮向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分析稱,這種變化,一方面源自朝鮮國內發展戰略以及對外戰略的重大調整,即由過去「經濟建設與核力量建設並舉路線」,轉向如今的「集中一切力量」,「建設強大的社會主義經濟」,並對外做出朝鮮半島無核化表態,力圖「營造有利於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國際環境」;另一方面也與韓國文在寅政府一直以來推動朝韓關係和解的主觀意志和強烈使命感有關。
  • 戴玉林:中央或打造丹東成中國-朝鮮半島樞紐
    中國日報網丹東10月8日消息:丹東現在也許是東北地區最繁忙的城市。圍繞這座中國唯一的沿邊兼沿海城市,共有四條鐵路、四條高速公路、兩個海港和一個國際空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包括東北東部鐵路,丹沈、丹大高鐵,丹通、丹海高速公路,新鴨綠江大橋等。而近千億投資集中在丹東這樣一個三線城市絕非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