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裡蘭卡記行(二十八):鄭和碑成鎮館之寶,和尚為何見人叫施主

2020-10-05 阿拉逍遙有

科倫坡,是我們斯裡蘭卡旅行的最後一站。早上從民宿出來,司機將載著我們去往我們感興趣的幾個地方。

博物館,幾乎是我們每趟旅行一地的必到打卡點,斯裡蘭卡國家博物館自然是不能不去,這是一座雙層的宏大白色建築,也是斯裡蘭卡最古老的博物館,創建於1877年,裡面陳列著該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貴文物。

該館是周五休館,國內博物館一般是周一休館,注意哦!門票:成人1200盧比,計55元人民幣左右。

斯裡蘭卡是個典型的蓮花佛國,76.7%的居民信奉佛教。博物館花壇邊菩提樹下供奉神像,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感到不解的是日曬雨淋之下,佛像依然無瑕聖潔!

巨大的榕樹垂滿了氣根,已經看不到主幹了。

博物館內參觀的學生。現在國內的學校有組織春遊、燒烤什麼的,但很少有專門參觀博物館的,浮躁的社會習氣使人們正在遠離需要靜默沉思的博物館。

參觀的學生中,極個別的才有智慧型手機。

其實,博物館真的不需要高大華屋,這樣的日常結構空間可以讓參觀者近距離的慢慢端詳。

公元9世紀的青銅製作菩薩涼鞋

網絡翻譯雖然不盡人意,但已能基本看懂大概,顯然,出境旅遊,網絡真的非常重要哦!

這是A4紙的小蠻腰嗎?看來,中外古今在這點上審美情趣始終是一樣的。

青銅佛像是館藏的一大看點

寧靜的博物館保持著本真的樣子,庸俗的商業氣息一點點都沒有,於是,也沒有了嘈雜喧囂。而星巴克進故宮博物院,幾千年悠悠文化被有些人強按頭顱,黯然屈尊在金錢面前,神聖的文化居然被沒幾百年的資本文化打敗。有些人,口口聲聲說著文化的自尊聖潔,做起來則是獨尊利益。大筆一揮的人應該讀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之句。走在科倫坡博物館,會讓人們明白文化之地毋需庸俗打擾。

館內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各色石雕藏品頗多,為之闢有一個專門展示廳,熱帶島國的古代宮殿建築,木質的大都無存,石雕得以留存下來。

散失的各種石雕構件被很好地收集保護起來。

石刻佛像。從服飾看,與咱們中原佛像服飾還是有明顯不同的。

石像石雕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佛教內容

館裡也有中國古代錢幣

再現當地先民的勞作場景,那個站人的三腳支架高臺是不是很有創意?站在三腳架上一點也不會搖晃。

雖然博物館內的道路有點失修,但博物館本身還是保護得很好的。

又有一撥學生來參觀

跟等候著的學生打個招呼,她們給了我島國獨有的招牌——「錫蘭的微笑」。都說,微笑是給予別人的,映襯的是自己心靈。洋溢的笑容,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滿足與幸福。

在好幾個地方,看到的學生服都是這樣的統一顯眼,莫非島國的學生服是全國統一的?總覺得這裡的學生很有一種滿滿的儀式感,其間透出的開朗自信神氣讓人難忘。

館內有一塊1911年在加勒古城發現的石碑,人稱"鄭和碑",它是明代航海家鄭和下西洋途經斯裡蘭卡時,在一座寺廟立的「布施錫蘭山佛寺碑」,碑頂有二龍戲珠浮雕,碑文用中文、泰米爾文、阿拉伯文3種文字刻制。這塊石碑現在有一個由江蘇代表團訪問時贈送的玻璃保護罩。

那麼,石碑外的玻璃罩為什麼要由江蘇來贈送?因為鄭和下西洋是從江蘇太倉市劉家港出發的,江蘇人當然引以為傲,對此也責無旁貸。

這「鄭和碑」是博物館最出名的兩件文物之一,也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之一。

碑文記載的是鄭和等受明朝皇帝派遣,下西洋時來斯裡蘭卡巡禮聖跡,向佛教寺廟布施香禮的情況,後面還列有布施祭品清單。碑文的落款是永樂七年二月,即1409年2月。

布施是一種善舉, 財物廣施於人,以廣結善緣,捨去吝嗇貪得,培植善根。佛教最初傳入我國,遵守釋迦教義,不事生產,以乞食為生,和尚見人就叫「施主」,也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咱們如果去了那裡的博物館,一定要去看看這塊鄭和碑。

博物館非常乾淨,走廊、欄杆都不曾有灰塵。

這座於1877年修建的科倫坡國立博物館, 是荷蘭巴洛克式建築,主體建築外面草坪上矗立著一尊荷蘭殖民者銅像,他是原錫蘭1872-1877年期間的荷蘭總督,是他在位時修建了這座國家博物館。

從博物館出來沒多少路,又見著這樣一處禮佛之所。佛教盛行的國度,路邊隨便一個地方,也可以是供奉菩薩的地方,不知背靠的這棵是不是菩提樹?

從博物館出來,便驅車前往科倫坡獨立廣場。這獨立廣場是斯裡蘭卡政府為紀念國家脫離英國殖民統治而建,1948年2月4日的獨立儀式就在獨立廣場舉行。紀念堂再現了康提王朝時期皇室接見朝覲者的大廳,彰顯著康提王朝的盛世。

紀念廳前方矗立著一尊斯裡蘭卡的國父、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開國總理森納那亞克的雕像。

獨立紀念廳的周圍有象徵僧伽羅人的獅子雕像。僧伽羅人是斯裡蘭卡的主體民族,僧伽羅一詞源於梵文,意為「獅子」,故斯裡蘭卡古有「獅子國」之稱,這也就不難理解獨立廣場那麼多的獅子雕像了。

沿紀念廳四周安設著60尊獅子,它們代表著斯裡蘭卡歷史上的60位國王。

紀念廳內的柱子很有民族特色,柱子上精美浮雕,刻的是佛教故事圖案。

廣場上似乎在拍廣告短片什麼的。

從膚色看,這演員已不是正宗的僧伽羅人了。除了白人,以白為美似乎是世界不約而同的標準。

每到一地,總想去看看那裡的大學,位科倫坡中心鬧市區的科倫坡大學,象徵性的鐵藝圍牆極其低矮,這是見到過的最低圍牆,堪比花壇矮籬,如果允許,就可以毫不費力地一腳跨入。

我們想從鐵門進去參觀一下,可是門衛不讓進,只能從圍欄外拍幾張照片,有點小小的遺憾。

草坪上的校園海報

科倫坡大學是斯裡蘭卡最古老的大學,學校座右銘為「智慧啟迪」。

不知科倫坡大學為什麼不讓進?記得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可以自由出入,供遊人參觀,人家排名不知比你高多少呢,都尚且是開放包容姿態。你或者要求參觀者登記進入,那也是一種管理,但現在完全把人拒之門外了。

這個世界,對任何人或事,一味拒絕不是好事;人家主動來認識你,至少會把你的情況介紹給他的親朋好友,讓你對外部世界有更大的影響,也讓更多的人可以認識你,不知這樣的好事,這裡何以不為?

相關焦點

  • 昆明世博園遊記(下)
    到了斯裡蘭卡展館,眼鏡男一反常態,他不進去了,他說裡面有人接待,他在外面等我們。一進斯裡蘭卡展館,一美女馬上迎上來,指著幾尊大佛像,讓我們參拜,老大平時疑神疑鬼,頗有敬神之風,立即虔誠拜倒,叩頭無數,大寶二寶也在胡亂參拜。我這人目的性較強,多年的會計工作教育我,我是來看金佛的,不是來拜佛的,這些事我就不摻和了。
  • 斯裡蘭卡記行(十三):佛像前為何要供奉蓮花?菩薩是男性女性?
    石窟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部遺產,這裡也是斯裡蘭卡最大、最完好的洞穴寺廟。佛經書裡常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蓮子串成。佛經說,用蓮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樣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佛菩薩或坐或站於蓮花臺之上,有的掌託蓮花,有的手執蓮花,神態如蓮花般安祥慈悲,供佛用的燈和蠟燭也常作成蓮花造型。那麼佛教為什麼會選擇蓮花呢?主要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與佛教的出俗世而心素靜的宗旨很相合。
  • 印順大和尚將率團恭送本煥長老舍利至斯裡蘭卡永久安奉
    2014年9月15日,印順大和尚應邀訪問斯裡蘭卡,受到斯裡蘭卡總統拉賈帕克薩盛情接待。(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南海佛教)2014年9月14日,印順大和尚應邀訪問斯裡蘭卡,贈送崗嘎拉瑪寺大僧長噶勒寶德捺尼色勒長老本煥長老紀念水晶球。(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南海佛教)
  • 「女施主,我給你送茶來了」演技派老和尚原來叫王捷!
    「女施主,我給你送茶來了」這句經典的臺詞如今是相當的火啊,在網絡上成了網紅用語了,而這句話的出處就是經典的《西遊記》,當時的一段故事講述的是老鼠精喬裝打扮成一個遇難的美女,正好被唐僧師徒碰到,於是唐僧又發了善心,讓女施主騎了自己的白馬一起進了當地的一處寺院,寺院裡來了女眷,這可把一些和尚高興壞了
  • 斯裡蘭卡記行(十七):植物園差點被套路,茶廠被茶葉糕吸引了
    人見人愛的小松鼠)相提並論,胡姬花園裡的蘭花才真正漂亮。,惹人憐愛的小松鼠,掛滿枝頭叫人心裡有些發怵的蝙蝠,旁若無人自管爬行的大蜥蜴,據說還有孔雀什麼的。從植物園出來,即趕往努沃(瓦)勒埃利(裡)耶小鎮,那裡有百年歷史的粉紅郵局非常有名。一路都是盤山公裡,某人還暈車了。途中,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有一自助餐小飯店,自助菜餚品種少,又非常難吃,兩個人加瓶水要1450盧比,時間一長,我們看出包車司機的套路,因為我們不熟悉,有時叫他推薦一下吃飯地方,要麼帶往貴的地方,如吃魚吃海鮮飯館,要麼帶去自助餐地方,司機帶去客人,他自然可以吃免費餐。
  • 斯裡蘭卡記行(二十九):大象、菩提在佛界信眾中,為何位重至上
    據稱在所有藏品中,最珍貴的是一撮來自佛陀的頭髮,它通常被緊鎖於保險箱中,一般人無緣得見。而遊客直觀印象比較深是那裡的一整隻大象頭。這頭大象原先一直生活在寺裡,死了後,僧人就把大象頭供奉起來,不知真相的人還以為那是個假象頭呢。進該寺免費,但需脫鞋進去,寄鞋300盧比/人,合13.50元人民幣。
  • 斯裡蘭卡記行(二十一):犄角旮旯地方,卻是最美民宿
    雖然看不懂右邊的menu(菜單),但手機拍照翻譯還是基本沒問題,只要有足夠的4G信號。買的是當地10天流量卡,總共4G 的流量,到回來還沒用完,網速太慢,不太用。看看左側已經翻譯過來了的菜單,對像我外語幾乎已經歸零的人來說,指著菜單說「this and that」就OK了。米飯、炒麵、炒飯,三人各取所需。
  • 《虛構的和尚》 -- 野夫
    施主剛才何處來,因何剛才在?剛才在哪裡,何時是剛才啊?軍官解釋他們追蹤一個土匪來到寶剎,誠望法師指點。老和尚說佛門清淨,魔道不侵。香火寂寥,無物可謀。老衲但見庭前花開葉落,不知人間匪去兵來。阿彌佗佛。老衲還有一言相贈二位施主,古語謂――窮寇勿追,各留一步。 那個被追的人,是他的舊部,突然遭遇,他就把他藏下了。
  • 鄭張尚芳 鄭和為什麼叫三保太監
    六百年前,鄭和統率二萬七千多人的龐大艦隊,七下西洋(當時稱婆羅洲即汶萊以東為東洋,以西為西洋),最遠到達東非的麻林國,就是現在肯亞的馬林迪。至今肯亞海濱拉穆群島的帕泰島西尤村,還留有一群船隊水手傳下的後裔,其中一個名叫夏瑞福(Mwamaka Shariff)的女孩,在前年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活動中,還得到中國教育部特批的公費留學中國的名額。鄭和下西洋影響深遠,至今東南亞好多地方立有奉祀鄭和的廟宇,不完全統計有14座,以印尼6座、馬來西亞4座為最多,多以「三保」命名。如中爪哇三寶壟的「三保廟」是印尼第一大華人廟宇。
  • 斯裡蘭卡記行(二):飛抵科倫坡,入住尼甘布奧蘭柔酒店
    斯裡蘭卡首都科倫坡北的尼甘布小鎮,上海飛抵斯裡蘭卡的第一站。為省卻新加坡或吉隆坡中轉麻煩,於是選擇上海直達科倫坡尼甘布機場的斯裡蘭卡航空。網上訂了包車,280元RMB/天,客服告知,小車司機小費7美金(1000盧比)/天。出站口是一大溜舉著接客人的牌子,寫著你的名字拼音。接上頭後,司機讓我們在門口邊上的這裡等,他去把開車子過來。
  • 雲南晉寧:滇文化發樣地 鄭和故裡
    鄭和故裡(圖片來源:新浪網)晉寧縣是昆明轄縣,是滇文化發樣地,航海家鄭和故裡,世界著名磷都之一。位於滇中,居濱池西南岸。戰國時楚將莊蹻入滇,以晉寧為中心,建立滇國。漢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封常羌為滇王,置益州郡。滇王國都和益州郡治均設於此,稱滇池縣。詞唐武德四年(621)於東部置晉寧縣(晉寧縣名從此始);於西部置望水縣。宋大理國時為陽城堡部和巨橋部。元代改為晉寧州和昆陽州。晉寧古蹟有梅樹村前寒武系一寒武系界線層型剖面、夕陽鄉恐龍足跡和化石、漢滇池縣治故址、觀音洞壁畫、石將軍石刻、盤龍寺、鄭和公園馬哈只墓碑等。
  • 斯裡蘭卡記行(十):周總理登臨過的獅子巖,該國國旗上的獅子
    獅子巖之於斯裡蘭卡,就像吳哥窟之於柬埔寨,或者說,就像故宮長城之於中國。獅子巖位於斯裡蘭卡中部山區的錫吉裡耶。獅子對斯裡蘭卡具有特殊意義,該國國旗圖案就有一頭緊握戰刀的黃色獅子。斯裡蘭卡景區不像國內景區,它沒有氣派的遊客中心,到了獅子巖,也沒看到售票地方。門票哪裡買?司機把我們載到景區門口後,就直接駛往後山停車場,說外國遊客都從那裡出,他也在那裡等我們。網上一再強調,門票要在外面山下買好。可一路進來,一直沒看到售票處,問了別人才知道,是從刻著museum(博物館)路標方向進去買票的。我們一直以為那是買博物館門票地方,其實,博物館、獅子巖門票是合在一起的。
  • 斯裡蘭卡記行(二十三):耕田水牛的奶做酸奶,停電現金也不結帳
    獨特的「水牛奶」製品,也只有在斯裡蘭卡可以品嘗到 。這就是用水牛奶做的瓦罐酸奶,非常民間小眾的一款食品。又見烏鴉,這裡是斯裡蘭卡的最南端,再往西南700公裡就是馬爾地夫了,那裡肯定沒有烏鴉,因為珊瑚島國陸地太小,而島國往南,全是印度洋了。這裡的烏鴉也太多了吧!
  • 鄭和到底是什麼人,鄭和下西洋的原因是什麼?
    鄭和之所以能漂洋過海的下西洋,顯然不是鄭和的主觀意願所決定的,而是當時的一國之君所決定的。當時的皇帝叫明成祖朱棣。大家都知道,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他本來沒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但他把自己的郎子野心付諸於實際行動中,硬是從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奪回了皇位。
  • 斯裡蘭卡記行(二十六):遊走加勒古城,體驗排名第五的奢華酒店
    上一張直觀的加勒古城半島圖(為採自網絡圖片)。斯裡蘭卡人的膚色雖然黢黑黢黑,但從人分類角度,他們不是黑種人,面部輪廓截然不同黑非洲哦!看這裡學生校服的裝束,還是很有儀式感的,確實,居家與學生,身份不同,服飾自然也應不同,斯裡蘭卡的學生走在路上,總是很搶眼的。
  • 斯裡蘭卡記行(二十二):原來孔雀開屏有兩個理由,並非為了比美
    昨天叫司機聯繫的野生動物園入園吉普車,與民宿裡寫著最低6500盧比/輛的價格一樣,這價格都是計車輛不計人,6座的車,坐1人跟坐6人價格一樣的。車子是經過改裝後的大jeep之類,車子很是炫酷野性。5:00不到,吉普車已經在民宿裡候著了,民宿老闆已經為我們準備好了昨晚訂的早餐,一隻精緻的草編籃子,裝著三人份的早點。
  • 斯裡蘭卡記行(十四):31元自助餐有什麼?穆斯林黑白頭巾的講究
    自助餐800盧比/人,約合31元人民幣,這價格還算可以接受,飲料冷飲需另付。這些路邊佛像,不時可見,類似禮佛之地吧,佛教在斯裡蘭卡已經深入人心,畢竟絕大多數人信佛。其實,這路口邊莊嚴肅穆的高大站佛,還有另外一層意義,據說是佛在保佑和指揮交通,所有路邊的、十字路口的佛像都是在代替警察在執勤,原來,交通如此好全是佛緣啊!行駛中,有些司機會突然停車,向路邊佛像走去,合十請佛爺保佑他與車一路平安。心中有佛,自然敬畏,當然也不會有交通違規了。
  • 鄭和故裡——雲南昆明晉寧縣(區)
    曾經在課本裡學到的知識——鄭和下西洋。有幸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來到了鄭和的故鄉——晉寧。我是看到一個雕像,覺得像是書海中的鄭和畫像,走近一看,確是鄭和下西洋中的那個鄭和。我拍了幾張照片,以作紀念。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
  • 斯裡蘭卡記行(三):旅行日記 一則——尼甘布印象與遺憾
    時間:1月29日,星期二地點:斯裡蘭卡尼甘布小鎮天氣:晴 氣溫:31度上海0:20的飛機,尼甘布5:35落地,2個半小時的時差,總共7個多小時的行程,在取行李、辦入境、換盧比、送酒店後,辦好入住手續已是北京時間10點多,當地時間8點多了,肚子已經咕咕叫了,於是,趕緊到樓下餐廳吃早飯。
  • 斯裡蘭卡記行(九):路邊餐店的這盤自助餐,你覺得值6美金嗎?
    這趟旅行,計劃要穿過斯裡蘭卡中南部山區,因為是包車,原擔心山區路況,結果,一路過來,比自己想像中好得多,全程柏油馬路。是的,從心理學科學角度講,人,因為有精神支柱,才會讓你的生命長久安全,所以,每個人有信仰才是正常,不同文化背景下,每個人自然有不同崇拜信仰,既然如此,你還能去苛求別人的信仰嗎?或者說,你還能以你自己的價值觀去要求別人信仰什麼不能信仰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