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雞無6載,犬無8年」有道理嗎?老母雞一般可活幾年?

2020-12-12 農夫也瘋狂

農村俗語「雞無6載,犬無8年」有道理嗎?雞和狗一般可活多少年?

文/農夫也瘋狂

「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這個是過去農民在新的一年裡最大的願望之一,因為「五穀豐登」了,那就糧食收成好,家裡人有飽飯可吃。而「六畜興旺」了,則可以為家裡人帶來一筆額外的收入,能夠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條件。這個「六畜」則分別是指牛、馬、羊、豬、雞、狗等。如今在農村裡,六畜基本只剩下雞和狗還有大量的農民朋友養殖了,像豬、牛、羊和馬,在農村別說養殖了,基本蹤跡也難得看到了。而現在還有人養殖雞,那是因為一來其養殖比較簡單,不需要費太多的心思。二來是養雞既能吃肉,又能產蛋,這樣就相當於是一個小金庫,而雞蛋就是利息,養雞不會吃虧。另外雞吃一些剩菜剩飯,可以避免糧食的浪費。那土狗、老母雞一般可活多少年呢?農村俗語「雞無6載,犬無8年」有道理嗎?

關於雞和狗的壽命有多長,在民間有句老俗話「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意思是說雞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六年,而狗的壽命也不會超過8年。當達到這個年數了,就不能再繼續飼養了。古人這話有道理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在農村裡如今養雞的基本都是以母雞為主,就連公雞現在也很少有人養殖了。因為母雞能產蛋,所以往往母雞能活多長時間,完全是和其能不能產蛋有關。如果長時間不產蛋了,那也就離吃雞肉不遠了。因為沒有價值了,養著還要浪費糧食,也就沒有繼續養殖的必要了。

當小雞孵化出來以後,差不多120天就開始產蛋了,其整個產蛋周期大約是500天,然後就進入淘汰或換羽期,而母雞整個產蛋期內的產蛋數在300枚左右。當母雞不再產蛋了,那農戶也就不會繼續養殖了。因此在農村裡,母雞的平均壽命也就是3-5年,長一些的也就是6-7年就到頭了。但是公雞就不一樣了,其只要能一直報曉,基本都會養著,能活到十年的也是有的。農夫家裡的一隻大公雞,是在2011年的時候自家孵化出來的,現在已經有8年了。照它現在的精神狀態來看,再活五六年也應該沒有問題的。所以從這也可以看得出來,古人所說的「雞無六載」是沒有道理的。

至於雞一直養著能活多久,農夫查閱了一下資料,發現雞的壽命還是比較長的,有記錄的最長的活到了14年,換算成為人的壽命,居然有400多歲了,實在是不可思議。可是話說回來了,誰會養一隻長期不下蛋的母雞呢?

再來說一下「狗無八載」,古人認為超過八年的狗不能在繼續養殖了,因為「老狗成精」。認為狗養的時間長了,那就會更加通人性了,這樣會給家裡人帶來麻煩,其實這個是一種迷信的思想。狗隨著和人相處的時間越長,對主人的生活習性自然就會越了解,往往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它們就會心領神會。因此並不是狗成精了,而是它們和人相處久了,更了解自己的主人了。而關於狗的壽命,如果一直養著一般有8-15年之間,而平均壽命是12年左右。各位朋友們,你家的母雞、狗最長養了多少年呢?歡迎大家留言告訴小編!喜歡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分享和關注哦,農夫每天都會為大家免費分享一些農村的好玩、有趣的事情,謝謝大家支持(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自古以來就很喜歡養雞。在家中養幾隻雞,這樣不僅可以把地上掉的一些飯粒、糧食和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吃掉,而且母雞能生蛋,公雞能打鳴。逢年過節的時候,還可以把雞殺掉吃肉。尤其是在過去生活條件一般,招待重要客人就是自家的雞,比去集市上買肉要方便、實惠。如果所養的雞比較多,還可以用來賣錢,如今農村的土雞一斤能賣到四五十塊錢。那雞的壽命是多少年呢?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 農村人說:「8年老狗6年雞,必定要成精」啥意思?有道理嗎?
    眨眼間,已外出打工十餘年,每當迷茫與彷徨時,就會懷念兒時農村的點點滴滴。許多人在回憶農村生活時,都能描繪出一幅屬於自己的立體「田園詩卷」,確實,農村的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無憂無慮。這足以讓人留下較深的影響,但在我的內心中,農村的生活卻是那麼有內涵。特別是和村裡的長輩在一起嘮嗑暢聊時,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話,至今對我影響著。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怎麼解釋,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農村老家裡有一隻十年多的老狗,由於它的年齡大了,它也從以前的警覺也逐漸變得昏痴了起來,最後走路都找不回家了。畢竟我們年輕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只好詢問了村裡的老人後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家裡的雞養殖不能超過三年,而家裡的狗養殖不能超過六年,如果養殖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一些事情的發生。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 農村俗語「雞不過三載,狗不過六年」啥意思你知道嗎?有啥說法沒?
    時至年底,農村也是非常的熱鬧,畢竟很多的在外打工的農民在這個時候也是回答過年了,對於在農村這會,還記得以前的時候,到了年底,基本上沒有農活,我就在村裡空曠的地方,聽我們村裡的老人說一些俗語,雖然以前的年齡比較小,不太了解一些俗語的意思,後來一品品還真的有味道,就比如這句話,雞不過三載和狗不六年,雖然這句話是句俗語,但是在農村其實對於雞和狗來說是一種生理現象
  • 為何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一些動物它是通靈性的。比如說有一種燕子看到花落了之後,就會撲騰著翅膀表達自己的憂傷。鳥兒是大自然中的動物一員,動物的種類也有很多。現在受寵程度比較高的一些動物就是小狗,小貓等等。但是一提到狗狗,又有一句話叫做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但如細細思量其中的寓意,便可發現,世間萬物都保持著一個平衡的狀態,天地不會特別厚待誰,同時也不會也別苛待誰,一切都只是按照自然規律發展,有好就有壞。而平民百姓呢,雖然可能不會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還有易經於帝王間的利害,但是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他們卻用淺顯的語言,將這其中的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 俗語「有東無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啥意思,有道理嗎
    現在的大城市到處都是燈紅酒綠的,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人喜歡生活在農村,因為生活在農村是件美妙的事情,在農村不僅可以一睹一覽無遺的田園風光,還可以領略農村樸實的博大精深的俗語文化。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農村俗語是關於房子風水有關的俗語,那就是「有東無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呢?有沒有科學道理呢?咱們一起來了解下。「有東無西,家無老妻,有西無東,家無老翁」這句俗語的意思就是,家裡的房子如果只有東廂房沒有西廂房的話,那麼對家中的女人不好,反之同樣的道理,如果只建西廂房,不建東廂房的話,對家中的男人不好。那麼老祖宗的這句話有科學道理嗎?
  • 古人語「雞不3年,狗不6載」,你知道有什麼含義嗎?
    古人留給我們後代的經驗是很多的,有好的有不好的,有封建的有信仰的,很多都是上一輩遺留下來的智慧結晶。那今天講的是"雞不3年,犬不6載"這個俗語,你知道有什麼含義嗎?"雞不三年,狗不六載"意思就是一隻雞養的壽命就是三年,三年後是必須要殺掉的。同理,狗狗也是養了六年就要殺掉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雞不3年首先,先來講講雞不3年。雞的壽命是很短的,一般而言,飼養雞都是為了吃雞肉或者是孵小雞生蛋。吃雞肉長到足夠肥就可以殺來吃了。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老話講的在理麼?
    小的時候,老人們常說養雞不過三,養犬不留六,說的就是養雞不能過了三年,養狗則不能過了六年,這三年和六年對於這兩個家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如果超過了這個節點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少見的情況,下面筆者就通過實際的生活經驗來總結下這句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 農村俗語:「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一輩留下來很多俗語,看似很普通,但仔細琢磨以後,發現這些俗語可包含著勞動人民的智慧在裡面。雖然裡面難免有些是封建迷信的東西,但多數都是通過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大部分還是有道理的,所以才能流傳至今。下面筆者繼續給大家分享三句俗語。看看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呢?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生活恬靜而優雅,十分的愜意,由於農村都是獨門獨院,地方非常的寬敞,尤其在以前,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於是就會在院中養一些雞,下蛋之後不僅可以吃,還可以換取東西補貼家用。由於以前的治安也不是很好,還會養狗,來看家護院。這樣的場景在鄉下是很容易看到的,不像城市中,沒有這個餵養的條件。
  • 農村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人們根據生活和勞作經驗總結而來。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二十四節氣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年逢雙春雨水多,年逢無春好種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有道理嗎?
    說起農村老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封建、迷信,哪怕你還沒有說出到底是哪句話。這就是現在年輕人對於老一輩這些觀念的刻板印象。說到底,還是因為不夠了解,所以才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偏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這句農村俗語有什麼道理。農村俗語:「人無錢財不如鬼,湯無油鹽不如水」啥意思?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 嗎?
    雖然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此話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是什麼意思?房子對人們來說自然是一件重要的大事,所以無論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在買房蓋房的時候都是有講究的。那麼今天咱們要說一下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農村俗語:「蓋房不落斷,落斷無三代」的意思。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落斷」呢:這「落斷」屬於一個官方名詞,在農村裡說就是斷層的意思,因此這「落斷」就很好理解了。
  • 老話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為何狗狗養的時間長反成禍害?
    首先這個雞不三年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字面的意思給它一個恰當的解析,指的是家禽類,一般養不過三年,或者說不會養三年以上。那有一些小夥伴可能會好奇了,有的一些家禽能夠活5~6年,甚至我家的一些鵝一些鴨子養的好的話,20年都能活的了。
  • 農村老話「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源自1個傳說,現在仍有價值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源自1個傳說,現在仍有價值。就拿這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來說吧,在現在農村就有多種版本的說法,說什麼動物存活的時間久了就會成「精」,會對家庭不利,甚至還能夠威脅到家人的安危,最常流行的說法是源自於一個傳說。
  •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流水向,財流光」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一些農村的老人口中經常會蹦出一些特別有趣的老話,而這些老話其實就是農村俗語,也是農村文化的一部分。一般來說俗語都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裡面蘊含的意思和道理。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其實無非也就是一些家長裡短,其餘的就是聊一些俗語,農村的俗語也是一種文化,可以說這種文化傳承了幾千年,很有歷史文化的底蘊。就在今天早上,我路過村口的時候,就聽見村裡的二大爺和其他的老人聚在一起聊些什麼,我靠近一聽他們在聊一些俗語,尤其是一句「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聽到這句俗語的時候,也是比較懵懂,這句話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放晴一冬凌」啥意思?有道理嗎?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生活無不讓人嚮往,農村雖然不比城市的繁華,但卻有著屬於自己的那份寧靜,在這裡,農人們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卻很知足。在這裡除了每天能欣賞原生態的環境外,還能聽到許多耐人尋味的俗語,比如說「不看家中寶,單看門前草」,說的是,要看一個家庭能否長期富裕下去,家中有多少金銀財寶是次要的,關鍵要看門前是否有雜草,如果連自家門前都是懶得除掉,那麼則說明這個人十分藍短,即使家產萬貫也是揮霍不了多久的。朗朗上口的同時讓人也悟出一些道理,我想這就是俗語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