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

2020-12-18 李子說農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怎麼解釋,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

農村老家裡有一隻十年多的老狗,由於它的年齡大了,它也從以前的警覺也逐漸變得昏痴了起來,最後走路都找不回家了。一天我回到家裡,看到這一情況,就提議把這老狗給賣了,正當我說出嘴的時候,就遭到了爸爸的呵斥,說是讓狗在家裡安度晚年,畢竟養了這麼多年還是有感情的。

還有一件事是,家裡養雞的時候,爸爸在過年的時候總是殺當年的公雞,一些公雞也不能餵到三年以上。當問到爸爸為什麼會這麼做時,老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生靈養久了會通人氣的。畢竟我們年輕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只好詢問了村裡的老人後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顧名思義,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家裡的雞養殖不能超過三年,而家裡的狗養殖不能超過六年,如果養殖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一些事情的發生。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雞不三年」

古人們對這種事情是比較迷信的,農村俗語說:「十年的雞頭賽砒霜」 ,古人認為越是時間越長的雞,其頭部就有一定的毒性,正是如此,古人們對時間長的、特別是三年以上的公雞是不吃的。

但是我們按照現在的科學解釋來看,由於公雞生長的時間久了,不經意在進食中吃進了含有一些有害的重金屬,而這些重金屬都是吃的進過天長日久後,慢慢的積累到雞頭中。當食用者們在吃雞頭的時候,一些重金屬也被不經意的被食用者吃進去,這樣久而久之,或者經常吃這樣的雞頭,就會引起了使用者的中毒反應。因此來說,這「雞不三年」則是根據這樣的情況才由來的。

「犬不六載」

家裡的狗兒是比較忠實可愛的,特別是越餵養時間越長的狗兒,不僅通人性,對人更是無比的忠誠,因為它們把家當成樂窩,即使是主人家裡再窮,只要能給狗兒一口吃的,狗兒就會不離不棄的待在主人的身邊(當然一些二哈,泰迪等外國犬出外),因此也就有了「狗不嫌家貧」之說。

那餵養了6年以後的犬,為啥不能賣能不能殺呢?

個人認為主要是感情原因,「人物一理」,其實狗狗和人一樣,相處的時間久了對彼此都有依賴心理,而家裡的狗兒也不例外,雖然說在人們眼裡「偏偏喜歡奸臣的貓兒,而討厭忠臣的狗子」,但是在大是大非年前,狗兒的地位也是不低的。特別是餵養了6年以上的狗兒,對人們來說更是離不開了。而一些忠犬救人的事例也是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所以來說,這「犬不六載」意思是主要是感情的原因。

綜上所述:

一些農村老人說的俗語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而這些道理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經過點點滴滴的生活經驗才累積出的,而農村老話常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更是很好的詮釋了,農村人在餵養雞和狗的時候出現的一些情況,對此來說,老人說的話我們一定要相信,不要盲目的否定而行。那麼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呢,筆者認為除了感情因素外,一些雞狗的肉比較老,也是很難吃的。所以來說,老人的話還是要聽的。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老話講的在理麼?
    小的時候,老人們常說養雞不過三,養犬不留六,說的就是養雞不能過了三年,養狗則不能過了六年,這三年和六年對於這兩個家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如果超過了這個節點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少見的情況,下面筆者就通過實際的生活經驗來總結下這句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 農村老話「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源自1個傳說,現在仍有價值
    歡迎大家閱覽《農大知事》欄目,本欄目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歡迎關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源自1個傳說,現在仍有價值。就拿這句「雞不三年,犬不六載」來說吧,在現在農村就有多種版本的說法,說什麼動物存活的時間久了就會成「精」,會對家庭不利,甚至還能夠威脅到家人的安危,最常流行的說法是源自於一個傳說。
  • 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文農夫也瘋狂在農村裡,自古以來就很喜歡養雞。在家中養幾隻雞,這樣不僅可以把地上掉的一些飯粒、糧食和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吃掉,而且母雞能生蛋,公雞能打鳴。逢年過節的時候,還可以把雞殺掉吃肉。尤其是在過去生活條件一般,招待重要客人就是自家的雞,比去集市上買肉要方便、實惠。如果所養的雞比較多,還可以用來賣錢,如今農村的土雞一斤能賣到四五十塊錢。那雞的壽命是多少年呢?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 老話說:雞不三年,犬不六載,為何狗狗養的時間長反成禍害?
    一、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是什麼意思?這一個問題比較複雜,或者說這一個問題,它所涉及到的歷史知識面比較多,所以我們需要單純的把這兩個板塊給它拆分,原來先看一看最簡單最基礎的字面意思。什麼叫做雞不三年呢?首先這個雞不三年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字面的意思給它一個恰當的解析,指的是家禽類,一般養不過三年,或者說不會養三年以上。那有一些小夥伴可能會好奇了,有的一些家禽能夠活5~6年,甚至我家的一些鵝一些鴨子養的好的話,20年都能活的了。
  • 農村俗語「雞不過三載,狗不過六年」啥意思你知道嗎?有啥說法沒?
    時至年底,農村也是非常的熱鬧,畢竟很多的在外打工的農民在這個時候也是回答過年了,對於在農村這會,還記得以前的時候,到了年底,基本上沒有農活,我就在村裡空曠的地方,聽我們村裡的老人說一些俗語,雖然以前的年齡比較小,不太了解一些俗語的意思,後來一品品還真的有味道,就比如這句話,雞不過三載和狗不六年,雖然這句話是句俗語,但是在農村其實對於雞和狗來說是一種生理現象
  • 農村俗語「雞無6載,犬無8年」有道理嗎?老母雞一般可活幾年?
    農村俗語「雞無6載,犬無8年」有道理嗎?雞和狗一般可活多少年?文/農夫也瘋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這個是過去農民在新的一年裡最大的願望之一,因為「五穀豐登」了,那就糧食收成好,家裡人有飽飯可吃。農村俗語「雞無6載,犬無8年」有道理嗎?關於雞和狗的壽命有多長,在民間有句老俗話「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意思是說雞的壽命一般不會超過六年,而狗的壽命也不會超過8年。當達到這個年數了,就不能再繼續飼養了。古人這話有道理嗎?我們接著往下看!在農村裡如今養雞的基本都是以母雞為主,就連公雞現在也很少有人養殖了。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什麼意思?古曰事出反常必有妖!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句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不知道這句俗語大家有沒有聽過,俗語種類多樣,涉及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不管是說人理事,還是論天談地都有相對應的俗語,沒聽過也不怪。那麼我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也被人說成:「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就可以算是談天說地了,因為它說所表達的意思是通過迷信傳說得來的。稍微解釋一下,民間人們都覺得動物與人類有別,人可以活過六七十載甚至是百歲長命之久,但是動物就不成了,雞不能活過六年,犬也就是狗不能活過八歲。
  •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有條狗給主人戴綠帽,還將他咬死
    引言 「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中華文明進入農耕社會後,飼養牲畜成為一門重要的產業,畢竟打獵所需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肉食的需求了。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小動物也被人養成了寵物,幾乎能得到與人同等的待遇。
  • 古人語「雞不3年,狗不6載」,你知道有什麼含義嗎?
    那今天講的是"雞不3年,犬不6載"這個俗語,你知道有什麼含義嗎?"雞不三年,狗不六載"意思就是一隻雞養的壽命就是三年,三年後是必須要殺掉的。同理,狗狗也是養了六年就要殺掉的。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雞不3年首先,先來講講雞不3年。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而在這些比較淺顯的俗語中,「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經典之一。這句話的意思也很直白,指的其實就是一個普遍的規律:一般的雞不會活過6年,一般的狗則不會活過8年。言外之意其實就是,如果雞和狗的生命都超過了它們本來常規的生命期限的話,那麼就是老一輩人們所經常說的「事出反常必有妖」。
  • 老人說「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啥意思?農村人才懂的俗語
    「六畜」即馬、牛、羊、雞、犬、豕,《三字經》中也有「馬牛羊,雞犬豕」的說法。在「六畜」中雞、犬、豕為日常肉食,也就是說各家各戶,都會飼養這三種動物,然後以備日常飲食之需。俗語「雞是千日蟲,再養就會窮」,說的就是與雞有關的事情,是農村人才懂的俗語。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 嗎?
    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其實說的就是一種客觀的自然規律,如果雞和狗的生命超過限定,那麼就是老祖宗所言「事出反常必有妖」。
  • 為何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是啥意思?古人的話有道理嗎
    但是一提到狗狗,又有一句話叫做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犬不八年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狗狗的壽命平均下來,是8年的壽命,同樣,雞的壽命也不會超過6年,畢竟和人相比,動物的生命要短暫多了,而還有另外一種解釋,就是說狗狗這種動物非常的通靈性,在和主人日以繼日的相處之下,狗狗通了靈性之後必然會模仿人類的一些行為。
  • 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樣一句農村俗語:「養狼別養狐;養牛不養豬」。雖然我對這句農村俗語思索了好久,竟然沒有思索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養狼別養狐狼,又名野狼,灰狼和豺狼,是屬於食肉目、犬科、犬屬的一種動物。正常情況下,野狼能夠存活12~16年,如果是人工飼養,有一部分狼能夠活到二十年左右。
  • 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尤其是在農村,很多老人把一些富含哲理和深意的語言,總結成為簡單易懂的俗語,在農村很多人通過這些俗語來教育指導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明白為人處世的道理,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條農村的俗語,看看這其中的道理是否正確。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生活恬靜而優雅,十分的愜意,由於農村都是獨門獨院,地方非常的寬敞,尤其在以前,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於是就會在院中養一些雞,下蛋之後不僅可以吃,還可以換取東西補貼家用。由於以前的治安也不是很好,還會養狗,來看家護院。這樣的場景在鄉下是很容易看到的,不像城市中,沒有這個餵養的條件。
  • 俗語:「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是什麼意思?狗是怎樣分辨的?
    俗語:「狗不咬沒見過面的自家人」是什麼意思?狗是怎樣分辨的?不管是古代,還是如今,農村家裡養一條狗,那是許多人都愛幹的一件事。而且,狗狗也是對我們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哪怕農村家裡再怎麼窮,也不會離開。不過,在我們中國農村,見到最多的狗狗,還要數中華田園犬了,這是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的狗狗,也是一種非常聰明的狗狗!而且,最重要的是,這種狗狗非常好養活,給什麼就吃什麼,也非常少得病。當然,在農村養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這些狗狗可以看家護院。要是來了陌生人,就會給主人示警。而要是有不懷好意的壞人,狗狗則會主動出擊。
  • 古語:「犬不六載」,什麼意思?有隻看門狗當了姦夫,還咬死主人
    但是狗跟牛、馬不一樣,牛馬總是「老老實實,任勞任怨」,而狗有時候可能咬傷人,尤其是家裡的小孩等。古人在養狗的時候,認為狗超過若干年後,就可能在性格方面產生變化。
  • 農村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是啥意思?
    老農說,養鳥也需要「挑三揀四」,有些鳥是不適合普通人養殖的。在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寧肯養『喪鳥』,不養『夜夜擾』」。從這句俗語裡就能夠看出在養鳥時是需要慎重考慮的。「什麼?咱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老農見我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便打開了話匣子。
  • 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是什麼意思?農村人好好看看
    農村俗語說的是生活在農村的老一輩人,這樣年齡的人往往沒有太高的文化知識水平,但是說出來的話卻是很有道理的,時間久了就會成為一種順口溜被一代代流傳至今,在農村有很多俗語聽起來讓人感覺到很難理解,但是如果再一一詳細的介紹出來,估計大家就會覺得說的真的很有道理,農村俗語:「男五不娶,女六不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