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的早餐來了」,每天早上九點,在廣州市黃埔區廣州科學城總部國際酒店,來自非洲安哥拉的志願者呂威廉(RUFINO EUGENIO GUILHERME)穿著防護服,推著運送早餐的食品車上電梯來到隔離樓層,一間間敲門,為在酒店隔離的入境人員送早餐,並把放在房間門口的垃圾清運出去。
今年26歲的呂威廉,是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大四留學生,他不僅天生樂觀,而且還是個熱心腸。在他的輔導員、國際教育學院周娟老師的眼裡,呂威廉就是一位充滿活力、積極進取的陽光大男孩。
呂威廉參加新年晚會
住在廣州黃埔區聯和街的呂威廉,幾天前看到社區招募志願者的公告,便第一時間報了名,4月16日,他正式成為廣州市黃埔防疫工作第一線的外籍志願者。
「我愛廣州,我把廣州當成第二個家。我希望每一個人都健康!」呂威廉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得到了黃埔區委外辦和社區提供的良好服務。感激之餘,他也產生了為廣州抗擊疫情貢獻力量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充當與非洲籍朋友之間溝通的橋梁,回饋在疫情防控期間廣州對他的關懷。
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關鍵時期,全面做好外籍人員疫情防控尤為重要。對在穗外籍人員加強溝通交流,做好政策解答、服務保障,開展必要心理疏導等等,成為社區、隔離酒店等防疫一線的新任務、新挑戰。
「我很高興做現在的這份工作。」呂威廉表示自己是非洲人,他能夠利用自己身份和專業,與來廣州的非洲籍人士進行溝通,解釋說明廣州的抗疫政策,說服他們配合政府的工作要求,儘量讓他們理解廣州防疫工作者的努力是為了所有人的健康和安全。
呂威廉給外籍客人打電話問候情況
為房客送完餐,呂威廉回到酒店「辦公室」,用流利的外語逐個給在酒店隔離的外籍人員打電話,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你好,我是呂威廉,今天你還好嗎?有什麼需要我幫忙?飯菜覺得可口嗎?」電話中的他言辭懇切。他說,儘可能細緻周到,幫他們度過隔離期。
「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通過自己的能力互相幫助,讓大家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讓大家知道每個人都在為廣州市民的安全而努力,都在為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人民的安全而努力。」呂威廉說。
幾天前,呂威廉聯繫了遠在家鄉的父親。「我告訴他,他們(黃埔區)正在組織人員幫助對抗新冠肺炎,需要我做志願者。父親說你可以試著幫忙,這很重要,因為我們都在這場戰鬥中。」 呂威廉說,「這就是我來這裡的原因,幫助別人確實很重要。」
「在校期間,呂威廉學習非常努力,而且也會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學院以及學生會舉辦的非洲文化節、留學生新年晚會等活動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呂威廉的同學,也是他所在班級的班長韋達說。
呂威廉正在與酒店防疫工作組開工作會
「如果有非洲人來這家酒店,我會以一個非洲人的身份與他們交流。嘿!在這裡,我們能夠儘可能地幫助你。」呂威廉笑著說,自己已經準備好和任何一個非洲國家的客人打交道。
「呂威廉的加入,為我們與外籍人員特別是非洲籍朋友的溝通和說明解釋工作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蘿崗街道辦事處派駐隔離酒店駐點組組長張武瓊說,「儘管呂威廉才來不久,但已經基本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和同事相處也都很融洽,大家都很喜歡他。」
呂威廉受到新華社、中新社、國際在線、中國青年報、經濟日報、廣州日報、南方都市報等多家主流媒體報導
提起最初來到廣州的日子,呂威廉回憶道,他很快就學會了在旁人給自己倒茶時用手指敲三下桌面,他明白這是一種表示尊重和感謝的方式。「努力地了解和尊重每個地方的文化,也是我的家鄉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廣州,我並沒有感到太多的文化衝擊,更多的是看到了雙向的包容和理解。」
在班主任郭雪嬌老師看來,呂威廉做事情特別有計劃性,他很早就知道自己會選擇創業,並因此趁著假期實習積累經驗。
按原計劃,呂威廉今年夏天即將畢業,他喜歡中國,喜歡廣州,這裡有太多無法割捨的聯繫。「我希望通過自己的能力回饋廣州,回饋中國。」
用擁抱響應熱烈,用笑容傳遞溫暖。讓愛有回聲的呂威廉,是華南理工大學培養的「知華、友華、愛華、贊華」友好青年的代表。在這所校園裡,還有成千上萬個「呂威廉」,他們和中國的同齡人一道,勁往一處使,繪就同心圓,共同致力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華南理工大學 學生記者團
信息來源:中新社 中國青年報 南方都市報 國際教育學院
微信編輯:鮑恩
推 薦 閱 讀
◇
◇
◇
◇
為可愛的呂威廉!
原標題:《非洲小夥呂威廉,在廣州隔離酒店當起了志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