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風景》之國家公園系列|秘境祁連山

2021-01-16 金臺資訊

在茫茫的大西北,有一座山將森林草原緊緊的連在一起,那就是祁連山。沒有冰川雪山的巍峨,也沒有大漠戈壁的荒涼,祁連山是橫亙在西北內陸的一塊獨特秘境。

官群 攝

李海軍 攝

在很久很久的年代,祁連山不僅森林密布、水草豐美,而且動物眾多,奔襲出沒。這些場景被我們的先人記錄在祁連山的巖石上,一直保留至今。那是人類擺脫蠻荒後邁向文明的啟示,是祁連秘境最初的人類學記錄。

劉子璽 攝

官群 攝

記不清是在哪塊巖石後躲藏,也記不清一天的守候能夠收穫多少獵物。在祁連山飛流而下的瀑布中,有遠古的記憶,也有近代的身影。一朵野花上蝴蝶和蜜蜂相得益彰,和諧的如同一對戀人;一頭鹿昂起頭望著古老的巖壁,仿佛要把身子嵌入巖畫中奔跑的先祖;只有羊是溫順的,站立於懸崖之上,思考著陽光的溫柔。

李軍 攝

在祁連山的秘境裡,沒有人想過要翻越這座山,人們只是記錄,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腳步,以及自己的靈魂。人們要記住,一座山如何阻隔了風雨,將平安和自由交給了這片大地上的生靈;一座山承載了怎樣的神秘力量,將世間萬物的萌發和生長與自己緊緊相連。(來源:綠色中國)

相關焦點

  • 祁連山國家公園野生動物 亮相央視《秘境之眼》
    本報訊(記者 趙俊傑)央視《秘境之眼》欄目開播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雪豹、棕熊、荒漠貓、猞猁、兔猻、豺、血雉、斑頭雁等32種野生動物陸續亮相,基本涵蓋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重點保護物種,佔到該欄目播出總數量的11.4%。
  • 祁連山國家公園 西北大地的生態秘境
    沒有冰川雪山的巍峨,也沒有大漠戈壁的荒涼,祁連山是橫亙在西北內陸的一塊獨特秘境。在久遠的年代,祁連山不僅森林密布、水草豐美,而且動物眾多,奔襲出沒。這些場景被我們的先人記錄在祁連山的巖石上,一直保留至今。那是人類擺脫蠻荒後邁向文明的啟示,是祁連秘境最初的人類學記錄。
  • ——祁連山國家公園百名記者青海行系列活動見聞①
    郭米村被譽為「歌舞名村」和「射箭之鄉」,圖為郭米村村民表演非遺項目則柔。(李慶玲 攝)  9月8日下午,「祁連山國家公園百名記者青海行系列活動」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啟動,在為期三天的活動時間裡,媒體記者將積極參與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體驗與志願服務等工作。
  • 祁連山國家公園百名記者青海行系列活動拉開帷幕
    啟動儀式現場青海在線網(文圖/米海蓮)9月8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百名記者青海行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舉行,中央駐青媒體及省內媒體近三十名記者參加活動。啟動儀式現場此次活動,以記者參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志願服務活動為契機
  • 守護祁連山的一草一木——祁連山國家公園巡山體驗見聞
    管護員只能騎摩託車到山腳下,然後徒步前進,每個管護員的巡山面積最少的也有5000畝,最多的達15000畝,一天徒步行走二十多公裡是常事,有時需要走近50公裡路。「我一個月能走爛兩雙膠鞋」管護員丁加笑著說。德康介紹,油葫蘆自然保護區屬祁連山腹地,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隨著國家公園的設立,生態環境不斷向好,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如雪豹、巖羊、黑頸鶴、荒漠貓等在這裡安家。
  • 祁連山國家公園
    祁連山國家公園位於甘肅和青海兩省交界,地處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的祁連山北麓,總面積達到5.02萬平方公裡。其中,甘肅片區總面積3.44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68.5%;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
  • 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啟用
    金秋十月,位於祁連山腹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秋意漸濃,山巒巍峨、皚皚積雪,叢林茂密、層林盡染,藍天白雲、鳥雀悠閒,滿眼是被秋風浸染成的色彩斑斕,宛如童話世界般美好,引得眾多遊客前來「打卡」。文/李雋 馬成雲 蘇金元 圖/馬成雲中新社北京10月17日電 (記者 王慶凱)祁連山國家公園標識啟用新聞發布會17日在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舉行。祁連山是中國西部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是黃河流域重要水源產流地,是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也是冰川與水源涵養類型的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之一。
  • 國家公園丨祁連山:向「十好」國家公園目標邁進
    包括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區、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溼地公園等,特別是青海片區範圍內溼地鳥類種類、數量較多,是黑頸鶴、斑頭雁等水鳥的重要繁殖地。 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青海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
  • 從布哈河走向祁連山國家公園
    大家都明白,保護好這裡的生態就是在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建設出力。」索南才讓說,溼地保護和建設得以連年推進,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廣泛參與和支持。天峻縣充分利用實施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帶來的機遇,依託溼地保護項目建設,目前已完成溼地保護面積20萬公頃。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推進自然教育體系建設
    近日,2020年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青少年自然教育科考營活動在德令哈市落下帷幕。通過開展高質量、多領域且形式豐富的自然、人文和科學體驗,為青少年展現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的生態體系和保護成效。  此次活動的主題為「花兒與少年守護祁連山」,營員是來自西寧、德令哈兩市的17名中小學生。
  • 祁連山國家公園管控分區
    祁連山國家公園位於甘肅和青海兩省交界,地處青藏、蒙新、黃土三大高原交匯地帶的祁連山北麓,總面積達到5.02萬平方公裡。其中,甘肅片區總面積3.44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68.5%;青海片區總面積1.58萬平方公裡,佔國家公園總面積的31.5%。
  • 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大美祁連山國家公園 2020-12-10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公園丨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青稞熟了,草色重了,牛羊散落在山坡上、草地間閒適吃草…… 祁連縣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的4個縣市之一。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青海片區面積1.58萬平方公裡,包括德令哈市、天峻縣、祁連縣、門源縣4縣市。
  • 國家公園裡的最美守護者——祁連山國家公園百名記者青海行系列活動見聞③
    早上8時整,我們從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冰溝基地出發,雖然陰雨綿綿,但大家熱情高漲,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油葫蘆管護站。油葫蘆管護站管護面積為2.8萬公頃,海拔3300米至4800米。管護站有近29名管護員,除兩名正式職工外,其他巡護人員都是當地牧民群眾,他們最了解這片山水,也深深地熱愛著這片山水。
  •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自然生態教育課」
    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的「自然生態教育課」現場,師生們了解祁連山地形沙盤。 鍾欣 攝中新網西寧8月5日電 (記者 羅雲鵬)「帶領學生和老師深入祁連山國家公園區域內,藉助『自然生態教育課』形式,可以讓師生們對生態保護有更為直觀的體驗。」青海省環境教育協會秘書長尤魯青5日說。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開設的「自然生態教育課」現場,師生們參與祁連山氣象觀測。
  • 祁連山國家公園首屆自然觀察節拉開帷幕
    本報訊(記者 芳旭)尊重自然,尊重生命,懷著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體驗青海生態之美,9月21日,祁連山國家公園第一屆自然觀察節暨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在門源拉開帷幕,活動吸引了科學界、文學界、攝影界他們通過不同視角,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進行生物多樣性、自然風貌、地質地理、人文資源、地域文化等方面的觀察和體驗,最終將祁連山國家公園最美最真實的一面呈現在公眾面前。
  • 青海門源:祁連山國家公園第一屆自然觀察節開幕
    、體驗、採訪,並將不同行業、不同形式、不同載體的觀察成果展示給廣大公眾,進一步提升祁連山國家公園知名度和樹立祁連山國家公園形象,為下一步全面建成祁連山國家公園並順利掛牌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希望此次活動能夠讓大家帶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憧憬、懷著體驗自然之美的期待,走進祁連山、走進大自然,近距離接觸與觀察祁連山國家公園,全身心感受和體驗,以切身的體會和不同的表達形式描繪和書寫祁連山國家公園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諧之美。
  • 從青海片區看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
    「村兩委+」 創新保護模式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採訪中,有一個詞被頻頻提及:村兩委+什麼是「村兩委+」?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引導全民參與保護的一種創新模式。通過這樣的基層管護模式創新,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機構和體制,編織起一張嚴密的保護之網。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建立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海西州海北州工作協調辦公室以及四縣市管理分局,下設9個管護中心和40個管護站點,自上而下實行網格狀管理。全面實現集中統一高效的保護管理,國家公園管護體系初步形成。
  • 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召開
    李江寧 攝  (李江寧)4日,2020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研討會在西寧召開,來自國家公園建設領域的各位專家學者和管理者圍繞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文化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祁連山作為中國歷史、文化、生態、地理名山,對中國西部乃至全國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力,也因此孕育了極其豐富的人文、自然資源,開展自然觀察、自然教育、生態體驗等活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祁連山國家公園首屆自然觀察節啟動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9月21日,由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海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門源回族自治縣人民政府主辦,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承辦的祁連山國家公園第一屆自然觀察節暨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在門源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