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機場衛星廳動工:捷運連接T3,設計年客流2200萬

2020-12-11 澎湃新聞

深圳機場衛星廳動工:捷運連接T3,設計年客流2200萬

2018-12-22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深圳又要多一個「航站樓」啦

深圳機場今天又有新搞作

衛星廳工程項目正式動工

並預計於2021年竣工並投入使用

建成後將與現在的T3航站樓通過捷運系統相互連接!

深圳機場目前在用的T3航站樓設計年吞吐量4500萬人次,隨著深圳機場航空主業快速發展,2017年旅客吞吐量已達到4561萬人次,T3航站樓提前三年達到了設計容量。

為更好地服務深圳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深圳機場集團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加快推進新一期擴建工程,提升資源供給保障能力,更好地支撐國際航空樞紐建設。

衛星廳總建築面積約23.5萬平方米,主體結構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主樓、指廊屋頂採用大跨度鋼桁架+鋼網架結構,預計將於2021年建成並投入使用。

衛星廳共設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其中地上首層到四層分別主要用於行李裝卸、國內到達、國內出發和「兩艙」候機,地下一層主要為捷運站臺、行李分揀機房。

在造型設計上,衛星廳將採用「X」構型設計,設有56個廊橋機位,最大化利用空間。此外,針對不同機型的停靠需求,衛星廳還可實現組合機位轉換呢!

深圳機場衛星廳位於T3航站樓北側,機場一跑道和二跑道中間。作為T3航站樓功能的延伸,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

根據設計規劃,衛星廳建成後將主要提供國內旅客在此候機、到達及中轉服務,而旅客的始發終到手續(包括值機、託運、安檢、行李提取等)仍將在T3航站樓完成。

為有效縮短旅客步行距離,提升旅客乘機出行體驗,未來衛星廳將通過旅客捷運系統與T3航站樓相連接。

未來,捷運系統全線將一共設置3座車站,分別為T3航站樓站、衛星廳站和遠期規劃的T4航站樓站,全部為地下車站。

捷運系統高峰期的行車間隔在2-5分鐘,旅客從T3航站樓坐到衛星廳,大約只需要3分鐘。

除了便捷高效的捷運系統,深圳機場在衛星廳流程設計時,以方便旅客為前提,通過對衛星廳建築空間和路徑的系統設計,可提供快速、便捷的中轉服務,進一步提升深圳機場作為國際航空樞紐的中轉保障能力哦~

未來

旅客可在衛星廳實現

國內轉國內30分鐘內完成

國際轉國際45分鐘內完成

國際國內互轉60分鐘內完成

內容來源:深圳機場、深圳交委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本文原標題:《深圳又多一個「航站樓」!剛剛正式動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投資超百億深圳機場衛星廳動工,兩年後啟用,捷運3分鐘到T3
    根據規劃,深圳機場衛星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2200萬人次,預計將於2021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將與現在的T3航站樓通過捷運系統相互連接。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出席開工儀式並宣布機場衛星廳開工。
  • 深圳機場衛星廳建設加速,未來將與T3、T4航站樓連接,計劃明年中通航
    6 月 17 日,深晚記者探訪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在建項目,3800 餘名建設者正加緊施工。該項目計劃於 2021 年年中交付使用,屆時,深圳機場 T3 航站樓將通過旅客捷運系統與衛星廳連接。未來,還將通過捷運系統連接 T4 航站樓,成為大空港片區重要樞紐。
  • 深圳機場衛星廳明年啟用,與T3航站樓相互連接
    坐標深圳機場衛星廳,位於T3航站樓北側,機場一跑道和二跑道中間,是深圳機場新一期擴建的核心項目之一。啟用後,將通過捷運系統(小火車)與現在的T3航站樓相連。衛星廳共設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其中地上首層到四層分別主要用於行李裝卸、國內到達、國內出發和「兩艙」候機;地下一層主要為捷運站臺、行李分揀機房。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開工建設
    圖為深圳機場衛星廳工程項目正式動工。 葉丹 攝中新網深圳12月21日電 (陳文 葉丹)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簡稱:深圳機場)衛星廳工程項目12月21日正式動工。根據規劃,深圳機場衛星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2200萬人次,預計將於2021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將與現在的T3航站樓通過捷運系統相互連接。圖為深圳機場衛星廳規劃設計效果圖。 葉丹 攝此次開工建設的衛星廳項目總投資額約109.4億元,包括衛星廳工程、配套工程、供油工程等三個部分。
  • 深圳機場衛星廳預計明年建成,建成後從T3航站樓到衛星廳僅需3分鐘
    深圳晚報記者 董玉含 攝9月5日,中建集團「建證幸福·共赴小康」活動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項目舉行。深晚記者在現場了解到,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已經全面封頂,計劃2021年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為打造灣區國際空港,一流航空樞紐,全球貨物集散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 浦東機場內部捷運正在製造中 將與衛星廳共同投用
    民航資源網2018年1月15日消息:據上海軌道交通俱樂部論壇官方微博消息,浦東國際機場內部捷運系統列車轉向架、車體等部件目前正在製造中。機場捷運配屬7列4編組的A型地鐵列車,車輛基本型式為鋼輪鋼軌、多模塊、使用CBTC信號和列車自動控制(ATC)系統,可24小時不間斷運行的新型車輛,具備正線自動存車功能,並為國際上首次採用鋼輪、鋼軌的機場捷運系統。
  • 白雲機場將建捷運網:溝通3大航站樓、連接廣州北站
    據介紹,機場客運相關的航站區及配套設施滿足規劃年旅客量1.2億人次需求。其中,第一航站區(T1+T2+西衛星廳)年旅客吞吐量為9000萬,第二航站區(T3)年旅客吞吐量為3000萬。機場終端容量為旅客吞吐量1.4億人次,第一、第二航站區旅客吞吐量分別為1億人次和4000萬人次。預計機場將於2035-2045年之間達到終端容量。
  • 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預計2021年建成運營
    9月5日,中建集團「建證幸福·共赴小康」暨中建八局「走進·軍魂匠心」活動在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舉行。中建股份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項目,總合同額達40.79億元,項目整體採用「X」型蝠鱝構造設計,與在營深圳寶安國際機場T3航站樓交相呼應,集行李捷運、旅客航運、貨物集散等多功能於一體。
  • 深圳交通又有大變化!贛深高鐵+機場小火車+衛星廳,條條與你有關
    建設西麗高鐵主站,分擔深圳北站的客流壓力。·10+分鐘惠莞,1小時河源·贛深鐵路的設計行車速度為350公裡/小時,規劃運輸能力為5000萬人/年。為容納更多的飛機和旅客,深圳機場啟動新一輪擴建它就是拯救我們漫長轉機之路的「深圳機場衛星廳」。作為T3航站樓的「血脈」,衛星廳主要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
  • 深圳機場衛星廳主體結構雛形初現 高科技玻璃能根據陽光強度變色
    項目整體預計今年7月底實現鋼結構主體封頂,計劃於2021年6月交付使用,屆時每年可為2200萬人次旅客提供候機和中轉服務。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  預計7月底完成鋼結構主體封頂  深圳機場目前在用的T3航站樓設計年吞吐量4500萬人次,隨著深圳機場航空主業快速發展,2019年旅客吞吐量已超過5000萬人次,T3航站樓提前達到了設計容量。為了更好地支撐國際航空樞紐建設,深圳機場全力推進衛星廳、三跑道等新一期擴建工程建設。
  • 浦東機場開建全球最大衛星廳 2019年投入使用
    新建的衛星廳由S1和S2兩部分組成,形成「工」字型的整體構型,年處理旅客設計能力為3800萬人次。2019年衛星廳建成後,浦東機場年旅客保障能力將達到8000萬人次,同時旅客乘坐擺渡車上下飛機的狀況將大大減少。
  • 浦東機場衛星廳9月16日正式開航!機場三期捷運系統同步啟用
    詳見下文↓浦東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概況三期擴建工程於2015年12月29日全面開工,工程主要包括航站區工程、飛行區工程、生產輔助設施工程,以及市政配套工程。其中,62萬平方米的衛星廳以及旅客捷運系統、95萬平方米的港灣停機坪、2組飛行區下穿通道、滿足航空公司中轉的行李系統、5300多個停車位的長時停車庫、綠色節能的能源中心是其核心工程。
  • 浦東機場衛星廳9月16日正式開航!捷運系統同步啟用
    工程建成後,浦東機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的運行需求,將持續提升浦東機場運行服務品質,更好服務航空公司高效樞紐運作,更好服務旅客便捷出行。捷運站分布捷運車廂捷運車廂捷運列車浦東國際機場S2衛星廳捷運車站亮點之三:樞紐運營更為高效便捷。
  • 深圳機場告訴你
    坐標深圳機場衛星廳,位於T3航站樓北側,機場一跑道和二跑道中間,是深圳機場新一期擴建的核心項目之一。啟用後,將通過捷運系統(小火車)與現在的T3航站樓相連。面積衛星廳總建築面積約23.9萬平方米,由中央、東南、東北、西南和西北指廊組成。屋蓋鋼結構投影面積約7.6萬平方米,大約等於1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 上海浦東機場衛星廳9月16日正式開航 捷運系統同步啟用
    工程建成後,浦東機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的運行需求,將持續提升浦東機場運行服務品質,更好服務航空公司高效樞紐運作,更好服務旅客便捷出行。  浦東國際機場航站樓+衛星廳示意圖  浦東機場三期擴建主體工程亮點  亮點之一:全球最大單體遠距離衛星廳。
  • 浦東機場衛星廳今啟用!捷運列車兩分鐘直達衛星廳
    9月16日,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在浦東機場正式啟用! 以後去浦東機場乘飛機需要走哪些流程?需要提前多久到機場?跟著周到君一起去衛星廳現場看看吧! 先和大家透個底,出發流程和之前還是一樣的。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衛星廳復工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總臺央視記者 陳鈺潔: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衛星廳局部地下結構的施工現場,未來京雄城際等軌道交通線將在這裡進行穿越,現在工人們正在進行清槽工作,這些工作完成以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航站樓衛星廳位於航站樓南側,按照規劃設計,總建築面積超25萬平米。大興機場主航站樓的設計吞吐量為4500萬人次,衛星廳是航站樓的一種布局形式,是主航站樓功能的擴展和延伸。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 李強:按照預測、航空業務的發展和轉場需要,大興機場預計2025年實現7200萬的吞吐量。
  • 浦東機場衛星廳今起投運!登機全攻略來啦→
    A:旅客在主航站樓通過安檢後,可根據現場指引標識乘坐連接S1/S2的兩條地下捷運線路前往衛星廳的各個航班登機口。旅客從通過安檢到衛星廳最遠的登機口,可能需要15分鐘左右,請乘客們做好準備。連接主航站樓與衛星廳之間的捷運系統是全球機場空側區域首個採用城市軌道交通鋼輪鋼軌制式,4節編組,每班捷運之間發車間隔5分鐘,從主航站樓上車,最快只需要2分30秒左右即可抵達衛星廳,從捷運乘坐自動扶梯上樓即是中央大廳,非常便利。
  • 全球最大單體衛星廳9月16日在浦東機場啟用 空側捷運系統同步投運
    圖說:浦東國際機場衛星廳北港灣停機坪 來源/上海機場供圖(下同)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 實習生 邵穎)9月16日,全球最大的單體衛星廳、全球首個採用城市軌道交通鋼輪鋼軌制式的機場空側捷運系統將在浦東機場正式啟用,將進一步提升上海航空樞紐的服務能力和水平。這是今天下午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傳出的好消息。
  • 浦東機場開建世界最大單體衛星廳 規模比T2航站樓還大
    衛星廳作為航站樓服務功能的延伸,與T1、T2航站樓流程相銜接,形成「航站樓+衛星廳」一體化運營模式,設有83座各類登機橋固定端,能夠提供86—125個各型機位,並考慮了未來的適當預留,由此承擔旅客出發候機、到達、中轉服務功能。  據介紹,衛星廳與T1、T2主樓通過旅客捷運系統連接,簡單來說,就是航站樓內的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