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深圳機場衛星廳工程項目正式動工。 葉丹 攝
中新網深圳12月21日電 (陳文 葉丹)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簡稱:深圳機場)衛星廳工程項目12月21日正式動工。根據規劃,深圳機場衛星廳設計年旅客吞吐量2200萬人次,預計將於2021年竣工並投入使用,建成後將與現在的T3航站樓通過捷運系統相互連接。
圖為深圳機場衛星廳規劃設計效果圖。 葉丹 攝
此次開工建設的衛星廳項目總投資額約109.4億元,包括衛星廳工程、配套工程、供油工程等三個部分。衛星廳總建築面積約23.5萬平方米,主體結構採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主樓、指廊屋頂採用大跨度鋼桁架+鋼網架結構,預計將於2021年建成並投入使用。衛星廳共設地上四層、地下一層,其中地上首層到四層分別主要用於行李裝卸、國內到達、國內出發和「兩艙」候機,地下一層主要為捷運站臺、行李分揀機房。在造型設計上,衛星廳將採用「X」構型設計,設有56個廊橋機位,最大化利用空間,提升容量。此外,針對不同機型的停靠需求,衛星廳還可實現組合機位轉換,提高資源利用率。
深圳機場目前在用的T3航站樓設計年吞吐量4500萬人次,隨著深圳機場航空主業快速發展,2017年旅客吞吐量已達到4561萬人次,T3航站樓提前三年達到了設計容量。根據設計規劃,衛星廳建成後將主要提供國內旅客在此候機、到達及中轉服務,而旅客的始發終到手續(包括值機、託運、安檢、行李提取等)仍將在T3航站樓完成。
圖為深圳機場衛星廳「X」規劃設計效果圖。 葉丹 攝
據了解,未來捷運系統全線將一共設置3座車站,分別為T3航站樓站、衛星廳站和遠期規劃的T4航站樓站,全部為地下車站。捷運系統高峰期的行車間隔在2-5分鐘,旅客從T3航站樓坐到衛星廳大約3分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