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妄想是空
佛曰:妄想是空,起心動念是煩惱之根。
對於妄想,不靠近,不遠離,讓它自然來自然去。
對於心念妄想,不去尋,不刻意迴避,只需順從即可。
妄想是心的敵人,有妄想就沒有清淨心。念頭太多,足足可以造一張大網,網裡住著一萬個敵人。
這敵人可以是欲望,可以是愛恨心,可以是事業心、金錢名利心。如果你刻意敵對,一萬個敵人,你如何敵得過?
念頭越多,業障越多。把萬惡化為善,不離「念佛是誰」。「念佛是誰」是為了參悟、覺知、隨心和即心即佛。
妄想、業障皆為日常印象、觀念、經驗和分別心導致的錯誤集合,不可執著。
前念即因,後念即果。
修心人要留心因果,最惡莫過口。修行人不造口過,所謂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同為此理。
善知識要嚴防身過、口過和意過,此乃三業清淨之佛地。
02
結善緣,去惡緣
人生所有的遇見皆為緣分,緣起緣滅,唯有性空。
結善緣,別人主動親近你。結惡緣,別人討厭你,不與你合作。
佛曰:好惡、喜厭皆人之主觀,不可執迷於觀念和表象,不可用有色眼鏡觀世界。
遇到討厭之人,說明你與他沒結善緣,對此,要轉變心念。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當心念轉變,即可把惡緣轉為善緣。
心念轉了,一切皆變。遇到自己不喜歡的人,就會覺得對方是來成就自己的菩薩。
別人對你不好,仍要善待;
別人對你傷害,仍要不惱,保持初衷;
別人對你欺負,仍要原諒;
時間一長,別人便會被你的態度和善心所感化,對你心悅誠服。
時刻保持善念,便不會覺得和自己討厭的人相處是個苦差事。即便對方一直沒回應,沒轉變,你也可以在這個過程提升心性,品味法喜自足。
03
佛心無語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鉛華洗盡之後,只剩下一顆普度眾生的靈魂。
俯視人間,看破紅塵。臥坐蓮花臺,默默誦佛經。輕拈飛花,縱覽古今。
靜悟、體察、無念、無我。萬籟俱寂中,傳來縹緲的梵音。
千年古剎,松柏鐘聲,九層高塔,慈悲入懷。
在時光的輪迴中,佛心無語,靜默如宙。
塵緣之外,菩提樹下,是參悟的真理,是頓悟的空明。
一切的偉大,藏於時光的輪迴。
長跪於佛前,置己心於佛心,一朵蓮花在心底的淨土上永無凋謝。
禪房花木深,攜一縷眉間清風,與佛相識、相知、相伴。
佛曰,無愛無恨,一生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