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以來,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內澇、山洪等災害,部分地區快遞延誤。最近珠海有一名女子就接到快遞員電話,說有一包零食不能按期送達,女子為及時收到快遞,豪氣加價4萬塊錢也沒能及時收到貨。
連日暴雨致多地快遞受阻
2020年似乎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南方地區如今又被水災所困。
據人民網報導,截至7月12日12時,今年以來洪澇災害已造成江西、安徽、湖北、湖南等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224.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2.8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822.3億元。
連日來的暴雨侵襲,導致部分區域的快遞配送也因此受到影響。
正當全國上下都在關注洪澇災害時 ,騙子又開始出動了,借著這次自然災害到處行騙。
天價零食,還沒吃就哭了
珠海李女士是一家公司的白領。
上周,她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快遞公司的客服,說因為安徽當地連日暴雨,導致倉庫被淹,李女士的快遞也未能倖免。
李女士一聽,難不成是她前幾天網購的安徽手工特產零食嗎?李女士平時喜歡買點小零食在辦公室吃,在吃的方面很捨得花錢。
上周,她在網上看到有人推薦一款很好吃的零食,於是她果斷下單。
這可是她最期待的一袋零食,竟然被洪澇給泡了,她的內心幾乎是崩潰的。
緊接著,客服安慰她說,您的心情我們理解,此次來電就是代表公司給客戶進行賠償的,我們會以商品的三倍價格賠償給您。
李女士轉念一想,最近確實聽說安徽那邊洪澇還比較嚴重的,誰也不想這種事情發生,她表示理解,接受賠償。
隨後,對方說把錢轉到李女士某第三方支付帳戶。
不過,經系統一查,李女士的帳戶積分不夠,無法進行退款操作。
對方提出要給她提高積分,說先給她轉40000元,然後再教她在網上操作流水,提高信用積分後才能退款。
李女士平時很少網購,但因為這次的零食只有網上有得賣,所以這也算是她僅有的幾次網購經歷之一,對於退款她從來沒操作過。
不過,一聽說是對方先把錢轉過來,想到自己也沒什麼損失,於是便按對方說的做,打開第三方支付軟體的借唄,果然看到了40000元。
隨後,在對方的指導下,李女士把這些錢提現到銀行卡,陸續分四筆轉到對方指定的銀行帳戶。
錢轉過去之後,對方說因為李女士剛剛操作有點慢了,所以積分還達不到可賠償的分數,還得繼續操作。
李女士嘆了一口氣,怎麼那麼麻煩,正好被身邊的同事聽到了。同事問李女士在忙什麼呢,李女士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同事。
同事一聽立馬感到不對勁,這似曾相似的騙局好像在哪裡見過,於是趕緊叫停李女士,找到快遞的官方電話打過去了解情況,一問才知道被騙了。
李女士為了一包原本30多塊錢的普通零食,最終竟然花了4萬元的天價。
其實,像李女士那樣,為了網購的一件商品,最終多花了幾百幾千倍價格的人還不少。
前段時間618年中購物節剛過,珠海也有一位王先生為一條數據線花了6萬多元。
一條數據線花了6萬元
過去的618電商購物狂歡節,各種滿減優惠促銷,熱衷網購的珠海王先生買了不少好東西。
接下來的一周,王先生每天忙著收快遞拆快遞,樂此不疲。
一天下午,正在上班的他突然接到一個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快遞公司的客服,說因為購物節訂單量太大,運輸壓力也隨之而來。
王先生有個快遞在運輸途中不甚丟失了,因此特意來電道歉,還承諾給王先生商品雙倍價格賠償,另外還有30塊錢的運費。
王先生大腦飛速運轉,仔細想了一下,確實買了一條數據線遲遲沒收到貨,於是趕緊問客服是數據線丟了嗎?
客服說,我們這邊無法知悉客戶購買的具體商品,不過是比較小的物件,有可能因此半路弄丟了。
王先生本來這數據錢也就花了不到十塊錢,丟了就算了,但客服堅持要給他賠償,而且就在前一秒客服點了確認理賠,已經在走流程了,不能中斷。
王先生聽對方小姑娘工作也不容易,想著也耽誤不了多長時間,就配合走理賠流程吧。
接下來,客服也是說要退到王先生的某第三方支付帳戶,同樣是因為積分不夠無法操作,要像上面李女士經歷的一樣刷流水。
王先生以為對方轉了40000塊錢給他,於是分4筆轉到了對方指定的銀行帳戶。
後來,對方又讓他在某團App上,找到「錢包-借錢」的界面,看到顯示30000元,進行剛剛同樣的操作。
王先生不慌不忙地又轉了兩萬元,只剩最後9998元了。
王先生突然腦子反應過來,剛剛的操作好像是在兩個平臺上借錢,他立馬打開兩個軟體,一看果然已經欠下了幾萬元的債款,才意識到被騙了。
騙子最愛挑這些時候下手
小偵發現,每逢遇上物流高峰或出現物流受阻的情況,冒充快遞客服退款的案件就會比以往時候要多。
比如每年618、雙十一、雙十二等大型網購節,訂單量一多,店家發貨速度和物流運輸速度可能會比平常慢一點。
又或者是遇上像這次洪澇災害,或者過去的疫情,或者快遞倉庫失火、快遞車出車禍這種新聞時,騙子總是愛挑這些物流可能會受阻延遲的時候,跟快遞小哥爭分奪秒。
搶在收貨之前,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來的網購訂單客戶信息挨個打電話,謊稱快遞丟失或損毀,要給客戶退款賠償。
由於騙子通過非法渠道掌握的這些信息比較精準,都能跟受害者的網購經歷匹配得上。
加上又蹭著時事熱點,於是很多受害者就容易產生信任,騙子的第一步就成功了。
在取得信任後,騙子往往承諾受害人可獲得雙倍甚至多倍賠償,加上一些受害者對消費賠償流程的不了解,讓騙子能以得逞。
如今的冒充客服退款的騙子,早已不滿足於掏空受害者的錢包,他們一般直接就會以「信用額度不夠或積分不夠,無法完成賠款」為由,誘導受害者去貸款。
像上面王先生一樣,以為在界面上看到的四萬元、三萬元是騙子先轉帳過來的,其實是王先生自己的可貸款額度。
騙子的目的就是誘導受害者在各種第三方支付平臺貸款,操作成功後,便以「刷流水」的理由退回。
等受害者發現時,往往損失已重。
這種騙局,一旦上當,付出的代價可能是網購商品原價錢的幾十幾百倍。
但是,避免損失的方法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多做一步,在接到這些網購平臺或快遞公司的客服電話後,通過官方渠道,向購物平臺或物流官方電話的客服諮詢是否確有其事,就能辨別事情真偽。
另外,退款或補償是對方給你錢,不是你借錢轉給他,清醒點啊!
像一些第三方支付平臺裡的借什麼,什麼貸的,名字裡就已經提醒大家這是借錢的借錢的!大家可要認真看清楚啦!
來源:珠海刑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