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預告丨非遺好物哪裡淘?雲南省非遺購物節帶你覓匠心

2020-12-12 雲南網

雲南網訊(記者 畢芃)以傳統技藝類為主的非遺產品,正漸漸融入當下多樣化消費的趨勢和潮流。非遺好物哪裡淘?6月5日19時30分,雲南省線上「非遺購物節」將在快手平臺啟幕,6位非遺傳承人同框直播,帶你領略雲南非遺的精湛技藝。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作為雲南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之一,線上「非遺購物節」由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將於6月5日19時30分至20時30分,在快手、雲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雲南群文雲等平臺舉行。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此次線上「非遺購物節」將設1個主直播間「雲上融媒」和6個分直播間。屆時,賴慶國、羅珺、李興昌、李福明、段樹坤、譚知凡等6位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將分別就個舊錫器、楚雄彝族刺繡、普洱茶製作、鶴慶銀器、大理白族扎染、建水紫陶燒制等非遺項目,進行在線技藝展示及產品推薦。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尹家玉、研究員胡榮梅將對雲南的非遺文化、工藝、產品等進行現場解讀,並對遴選出的40餘家擁有線上銷售平臺的非遺項目進行推介。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據了解,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多彩、彌足珍貴,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徵,蘊含著底蘊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包容親和的價值理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國務院公布雲南省國家級非遺項目105項,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級非遺項目541項。「傣族剪紙」和「藏族史詩《格薩(斯)爾》」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認定雲南省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25人,雲南省文化和旅遊廳、雲南省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認定省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1420人。

活動海報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新聞助讀

個舊錫器製作技藝

個舊錫器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個舊斑錫製作分為器具製作、模具使用、裝飾雕刻、特殊工藝處理等4道工序。在特殊工藝處理環節,通過後期處理,使被破壞的結晶體狀純錫根據需要重新組織排列,使斑花生成時產生大小明暗對比。斑花肌理豐富,具有黑、白、灰耀斑相間的折射效果,從而使器型表面產生多層次和立體感強的審美效果。

目前,個舊斑錫代表性傳承人有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的賴慶國等。

斑錫工藝品承載著「錫都」個舊千年的歷史文化,見證了個舊發展變遷的歷史軌跡。斑錫工藝品使用個舊原產的99.99%精錫製作,是儲藏茶葉、酒、貴重藥材及食品類的最佳器皿;斑錫工藝品創意精妙,器皿典雅尊貴、光彩斑斕、璀璨奪目,人物造型栩栩如生,飛禽走獸、花卉魚蟲形態逼真,亦是極好的文化收藏藝術品。

 楚雄彝族刺繡技藝

楚雄彝族刺繡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彝族服飾是彝族人民在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文化歷史環境中,在長期的山地農耕和畜牧生活中,在自身獨特的民族文化傳承中形成的別具特色的一種文化形式,具有廣泛的群眾性和民間傳承性,主要流行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峨山彝族自治縣等彝族聚居區。

楚雄州彝族服飾樣式多樣、類別豐富,可按地域劃分為「大姚式」 「龍川江式」 「武定式」三大類型,各種類型裡有若干款式,細分達40多種不同樣式。楚雄彝族服飾圖案豐富,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樹木花草、蟲獸鳥魚、亭臺樓閣,疏密有致、色彩和諧。圖案寓意豐富,如「四方八虎圖」是遠古黑虎圖騰的記憶;馬纓花紋為了紀念一個叫「咪依嚕」的姑娘;喜鵲站在梅枝上是「喜上眉梢」;燈籠紋表示「五穀豐登」。這些圖案與彝族人民的生產生活、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息息相關,成為彝族的外在標識和文化符號。

彝族服飾沉澱著彝族特有的歷史、文化、信仰、民俗、道德觀念等內容,是一部穿在身上的「百科全書」 。

普洱茶製作技藝

普洱茶製作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雲南普洱茶傳統製作工藝歷史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至清代,普洱茶被列為貢品,朝廷增設官茶局專司有關的茶事。雲南普洱茶主要產於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和勐海縣等地,在長期生產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製作技藝。

寧洱縣普洱茶製作技藝又稱「貢茶製作技藝」,是當地茶工在千百年的實踐中積累經驗而逐步形成的。制茶者按一定標準嚴格選擇採摘地和採摘時節,遵照具體技術要求,以手摘方式採選原料。殺青揉曬環節,以特定工藝將鮮葉加工成曬青茶。隨後通過蒸、揉、壓、定型、乾燥、包裝等工序將曬青茶製成各種成品茶。

普洱貢茶獨特的傳統製作技藝、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及與之相關的民俗文化是中華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合理的生產流程則成為現代普洱茶工藝研發的基礎。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

鶴慶銀器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鶴慶銀器鍛制技藝是白族群眾在長期農耕生活實踐中,結合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及愛美審美特點,與自身技藝相結合形成的別具特色的民間手工技藝,主要流傳於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新華村及羅偉邑、秀邑、母屯、板橋等村。

鶴慶藝人用純銀為主料,以鏤雕和純銀抽絲編盤工藝,根據所需製品的形態、規格加工而成,保留了傳統的民間手工技藝特徵。銀器加工分為13道工序:選材、熔煉、敲片錘揲、制模、充模、鑑刻、拉絲、金銀錯、熔化、組合焊接、清洗、打磨、拋光,製作出的產品耐看、光澤度好、抗氧化、不易變色。

鶴慶銀器造型豐富、種類繁多,工藝精湛、質量上乘,產品包括九龍壺、鶴陽八景酒具、手鐲、戒指、項鍊、耳環、銀包木碗、青稞酒壺、淨水壺等,暢銷海內外。

大理白族扎染技藝

大理白族扎染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扎染古稱「絞纈」,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周城村和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的大倉、廟街等地至今仍保留著這一傳統技藝,其中以周城白族的扎染業最為著名,當地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民族扎染之鄉」。

扎染一般以棉白布或棉麻混紡白布為原料,染料主要是植物藍靛(雲南民間俗稱板蘭根)。扎染的主要步驟有畫刷圖案、絞扎、浸泡、染布、蒸煮、曬乾、拆線、碾布等,技術關鍵是絞扎手法和染色技藝,染缸、染棒、曬架、石碾等是扎染的主要工具。

白族扎染品種多樣,圖案多為自然形的小紋樣,分布均勻,題材寓意吉祥,具有重要的美學價值和實用功能,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好評。

大理白族扎染顯示出濃鬱的民間藝術風格,一千多種紋樣是千百年來白族歷史文化的縮影,折射出白族的民情風俗與審美情趣,與各種工藝手段一起構成富有魅力的大理白族織染文化。

 建水紫陶燒制技藝

建水紫陶燒制 雲南省非遺中心 供圖

建水縣位於雲南省南部,被譽為中國名陶的建水陶器就產於該縣碗窯村。碗窯村燒制建水紫陶的技藝始於清代道光年間,但此前碗窯村在宋元時代就已能夠燒制一般陶器,遺存至今的元代龍窯和陶器殘片即是明證。建水陶器燒制技藝由制泥、手工拉坯、溼坯裝飾、雕刻填泥、高溫燒制、無釉磨光等工藝組成。建水陶器所用的陶土呈紫色,故又稱「紫陶」,成品無鉛,無毒,具有良好的透氣性能,其品質明淨如鏡,叩之清脆如磬。建水陶器多以傳統中國書法、繪畫作為裝飾,風格古樸高雅,文氣盎然。

相關焦點

  • 把非遺帶回家!央視直播帶你「種草」非遺好物
    6月12日上午,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雲遊非遺·影像展」「非遺購物節」啟動儀式在京舉行,非遺購物成為輻射面廣、參與者眾的吸睛亮點。,提振文旅市場信心,提升大眾生活品質,為「非遺購物節」活動掀起新高潮,使非遺更好融入當代生活,讓非遺美品走進千家萬戶。
  • 非遺好物帶回家 這場非遺購物節直播不容錯過
    非遺好物帶回家 這場非遺購物節直播不容錯過北京廣播電視臺文藝頻道「BTV妮選」將與人民網一起來非遺!當晚的線上非遺購物節有哪些亮點特色和非遺好物,讓我們先睹為快!衣食住行 一站購全我國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從衣食住行到琴棋書畫,從禮儀技藝到醫藥曆法,凝結著勞動人民智慧的非遺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 「把非遺帶回家」專場直播帶貨收穫滿滿
    把非遺帶回家」專場帶貨直播節目,並在央視新聞APP、央視頻、中國手藝網、文旅中國、淘寶直播、微博等平臺同步播出,引起熱烈反響,大量網友踴躍下單。「尼佳買琦」組合推介吳裕泰茉莉香盈茶為了讓「非遺購物節」更有看點,直播現場還邀請了浙江嘉興五芳齋高級裹粽技師、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屠彩虹表演非遺傳統技藝包粽子以及著名畫家裴士戎上臺獻藝繪畫表演,直播間也瞬時變身文化傳承的課堂
  • 首屆黑龍江「非遺購物節」直播周六啟動 25家非遺項目商品入駐
    龍頭新聞訊 記者從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了解到,為積極響應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及國務院扶貧辦開發辦號召,充分結合黑龍江省疫情防控形勢,採用「政府引領 粉絲消費」的模式,在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省文旅廳將舉辦首屆黑龍江「非遺購物節」直播活動。
  • 非遺好物帶回家 這場非遺購物節直播不容錯過
    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倡導與支持下,6月12日晚8點,人民網文娛部、媒體資源部聯合北京廣播電視臺文藝頻道「BTV妮選」打造的非遺購物節活動將開啟線上直播,在為廣大網友奉獻一場非遺文化盛宴的同時,也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媒體力量。當晚的線上非遺購物節有哪些亮點特色和非遺好物,讓我們先睹為快!
  • 「非遺購物節」:為巴馬「真紅糖」和蛇王酒打Call
    這次「非遺購物節」,全國有近6500家店鋪參加,帶來非遺產品8萬多種,涉及各級非遺項目約4500項……海量產品中,我們注意到,定點扶貧縣正在上新!最近,接到文化和旅遊部派駐廣西巴馬掛職副縣長蔡山帝約請參加首屆「非遺購物節」的邀約,張杰等人很興奮。張杰說:「蔡縣長總能在大家最需要的時候,急人之所急,幫著我們找出路,這次參選『非遺購物節』,蔡縣長特別提醒我們要在傳承好手藝的同時,提高線上運營能力,多跟用戶普及非遺知識,抓住契機打出非遺產品影響力。」
  • 旅遊光大非遺好物
    人們通過非遺好物可感受非遺之美,享受文化滋養。在此過程中,非遺傳人和技藝也得到了展示傳播和傳承發展。非遺購物節助消費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後,在文化和旅遊部、商務部、國務院扶貧辦共同支持下,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等多家電商平臺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活動。
  • 非遺購物節來了!荊楚非遺好物第二波來襲(匠心美物篇)
    今天的推薦同樣不容錯過,荊楚非遺好物第二波重磅登場,瀰漫楚風楚韻的匠心美物薈萃。一起感受有氣場、有魅力、有底蘊的最炫荊楚風吧!,我省已有180餘個非遺代表性項目入駐淘寶、京東、拼多多、東家以及快手等平臺,共同參與「非遺購物節」相關活動。
  • 特寫:雲南大山裡的「非遺」直播帶貨
    身後背景是巍峨的高黎貢山和翻湧的怒江,眼前擺著一個當下流行的直播設備,這位怒族大叔百感交集:「我們怒江有好山好水,更不缺純天然的好山貨。如今,我們的產品藉助直播電商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哦得得」是雲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主要流傳於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是當地青年男女互訴情愫時必不可少的曲調。鬱伍林正是這個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多年來見證了它的不斷傳承與發展。
  • 非遺新零售:線上開店、直播帶貨、大眾點評
    線上開店、直播帶貨非遺擁抱大眾的方式不僅於此聽非遺傳承人這樣說張杰(廣西巴馬瑤娃手工紅糖技藝傳承人)「非遺購物節」來了,全國各地都在與各大電商平臺聯動起來像我們這裡是之前網店覆蓋率比較低的地區,這次藉助「非遺購物節」打開了線上銷售局面,不少非遺扶貧工坊入駐了各電商平臺。
  • 首屆黑龍江「非遺購物節」直播活動6月13日舉行 文化傳承、消費帶貨兩不誤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黑龍江省文化和旅遊廳充分結合黑龍江省疫情防控形勢,採用「政府引領+粉絲消費」的模式,將於6月13日舉辦首屆黑龍江「非遺購物節」直播活動。目前「非遺購物節」直播已經吸引25家非遺項目商品入駐,內容涉及麥秸工藝、樺樹皮畫、秋林格瓦斯、哈爾濱紅腸製作技藝、渤海靺鞨繡、老湯精配製等傳統非遺門類,活動通過當下最為火熱的線上直播帶貨形式,突破了疫情當下空間及人群聚集的限制,將龍江非遺文化傳承「活化」,讓龍江非遺文化通過新媒體平臺渠道走進千家萬戶、走進年輕人的生活,全面實現非遺文化傳承的網絡化、年輕化。
  • 2020非遺購物節蓄勢來襲 200餘家非遺品牌即將登陸京東618掀起強勁...
    遺產日期間,在文化和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商務部流通發展司、電子商務司,國務院扶貧辦開發指導司的支持下,京東等網絡平臺將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非遺相關單位、企業和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同步開展銷售活動。屆時,京東將攜榮寶齋、廬陵王等200多個品牌參加非遺購物節,涉及20個省或直轄市,掀起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期間的強勁國潮風。
  • 青海舉辦首屆「非遺購物節」 讓非遺走進大眾日常生活
    文思睿 攝中新網西寧6月10日電(李江寧 文思睿)10日,記者從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暨「非遺購物節」青海主會場活動媒體通氣會上獲悉,該省將於6月13日至15日舉行青海省首屆「非遺購物節」。「通過利用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青海省組織開展『非遺購物節』線上銷售活動,積極拓展非遺產品及相關產品銷售渠道。同時,我們也會在青海主會場舉辦線下非遺購物節,將『線購』和『現購』結合,促進文旅消費。」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呂霞希望廣大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認知非遺、喜愛非遺、走進非遺,讓非遺走進大眾的現代生活。
  • 黑龍江啟動「非遺購物節」直播活動 奧運冠軍楊揚、張虹「助陣」
    劉錫菊 攝中新網哈爾濱6月13日電 (王慶剛 記者 劉錫菊)13日,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購物節直播活動啟動。此次系該省首次採用「政府引領+名人助力+網紅引流+粉絲消費」進行的一次創新性模式,旨在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傳播健康生活理念,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走近大眾生活。
  • 直播帶貨、線上美食節……濟南非遺購物節300萬優惠券等你來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程凌潤6月13日,濟南市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購物節暨直播帶貨活動在大明湖景區超然樓廣場舉辦,48個非遺項目、1200餘種非遺產品亮相非遺購物節,濟南市、區(縣)多位領導還走進直播間為濟南非遺項目代言。
  • 抖音電商年貨節打造匠心專區 百款非遺好物讓年味更濃鬱
    抖音電商年貨節打造匠心專區 百款非遺好物讓年味更濃鬱 2021-01-07 14:58: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劉湃 責任編輯:劉湃
  • 直播預告丨打卡「新疆好物節」好吃好玩帶你看
    天山網訊(文/記者 王歡 圖/記者 張萬德)果仁飽滿的葉城核桃、香甜可口的和田玉棗、肉質鮮美的尼雅黑雞、品質上乘的英吉沙色買提杏、酥脆爽口的庫爾勒香梨……「醉」火新疆好物,一大撥新疆本土優質農副產品剛一亮相第二屆「新疆好物節」,就受到了各路食客的關注和追捧。
  • 「雲遊非遺·影像展」「非遺購物節」精彩亮相
    「雲遊非遺·影像展」「非遺購物節」等活動精彩亮相。作為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活動之一,「雲遊非遺·影像展」由中國演出行業協會聯合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抖音、快手、嗶哩嗶哩、酷狗、微博8家網絡平臺共同承辦,1600餘部非遺傳承紀錄影像、非遺題材紀錄片在線進行公益性展播,從衣食住行到文化健康,展現古老智慧在新時代的傳承和創新。
  • 拼多多首屆「非遺購物節」開幕 十一省市「非遺館」入駐
    日前拼多多首屆「非遺購物節」正式開幕,據悉,此次「非遺購物節」是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下,由拼多多承辦的一次大型非遺文化推廣與傳承活動。同時,拼多多聯合四川、湖南,安徽、山東、江西等十一個省市同時上線了當地「非遺館」,景德鎮的瓷器、安徽的宣紙、湖南的湘繡、四川的瓷胎竹編等500多款非遺產品悉數上線
  • 濟南:6項線上線下銷售活動助力非遺購物節
    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美團、快手、東家等8個網絡平臺聯合舉辦「非遺購物節」。濟南非遺購物節推出了6項線上線下銷售活動,搭建非遺項目展示和相關產品銷售平臺,幫助傳承人拓寬銷售展示渠道,讓民眾在非遺購物體驗中,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共享非遺保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