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饒縣大碼頭鎮中心小學攜手搭建家校橋 共同教育促發展

2020-12-10 東營大眾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周元剛 王春蘭 東營報導

  近日,在廣饒縣大碼頭鎮中心小學五年級三班讀書的燕若宇蹦蹦跳跳回到家中,從書包中拿出蓋著兩枚鮮紅印章的山東省「我與安全繪畫」大賽一等獎證書遞到爸爸燕全國眼前時,爸爸一臉的驚訝,媽媽高興地把兒子摟在懷裡親了又親。兒子出去後,燕全國湊到妻子耳邊說:「多虧聽了人家王老師的話,要不還真埋沒了孩子畫畫的天分!」

  原來,燕全國的兒子燕若宇從小就喜愛繪畫,可是燕全國和妻子怕孩子畫畫影響了學習,堅持不讓孩子學繪畫,弄得孩子很不高興,父子關係也很緊張。2018年9月份,大碼頭鎮中心小學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開展後,燕全國向前來家訪的王老師反映了孩子的情況,請王老師給拿個主意。王老師從當前的教育形勢、學校的課程改革、家庭教育的方法等方面以「啦家常」的方式說明了孩子學繪畫不但不影響學習,反而會促進孩子學習的提高,促進孩子全面成長。王老師說:「你想一想,孩子整天不高興,他還有心思去好好學習嗎?所以說,對孩子正當的興趣和愛好,我們要去鼓勵、支持。孩子高興了,心情好了,學習也輕鬆,上進也快,做家長的自然也就高興。」

  廣饒縣大碼頭鎮中心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小學,由於受經濟基礎和教育觀念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疏於管理,導致孩子在家玩手機、看電視、上網玩遊戲的情況非常普遍,嚴重製約了孩子正常興趣愛好的培養和發展。針對上述情況,學校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決定從全員家訪入手,配合家長逐步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工作,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顯效果。

  進一步完善家校共育工作機制。成立了108人組成的「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每學年改選一次。積極配合家長委員會完善工作章程,進一步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定位,規範家長委員會管理,支持家長委員會按照章程開展活動。設立「家庭教育諮詢室」,配備1名心理諮詢教師、3名優秀班主任為兼職教師,為家長提供諮詢服務。成立了學校「一把手」擔任校長的「家長學校」, 配備了桌凳60套、微機、投影設備,學校圖書室、閱覽室作為輔助場所向家長開放學習。設立了「校長信箱」,及時接收家長意見,主動回應家長關切。學校還利用班級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發布學校工作信息,搭建家校互動媒體服務平臺。

  進一步豐富家校共育內容。學校成立了以政教、心理諮詢、班主任為主體,外聘專家、優秀家長等共同參與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教育師資隊伍。積極借鑑先進地區家庭教育的做法,訂購中小學家長學校教材:《現代家庭教育實踐與研究》和全國「雙合格」家庭教育讀本《怎樣做父母》(小學生家長讀本)作為學校家庭教育教材。家長學校集中開課確保每學年不少於4次8課時。先後邀請全國家庭教育高級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門中三老師和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師、廣饒縣教學研究中心任秀霞老師和韓優軍老師,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和普惠性公益諮詢服務,家長反響很好。推出「百名教師訪千家」大家訪活動,印製了「家校共育記錄簿」,要求教師全員家訪,校長精準家訪(家庭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單親學生、學習特困生、學習特優生)。不斷豐富家訪模式,在做好傳統進村入戶現場家訪的同時,還因時因地因事制宜,採用問卷調查、微信視頻、家長會、家庭教育培訓等形式進行家訪。疫情期間,各班級組織開展了「線上家訪」,確保疫情期間一個學生也不落下。疫情期間,學校對11名建檔立卡貧困生、4名殘疾學生開展了「送教材」「送防疫品」「送網絡」「送輔導」等專題服務和關愛幫扶活動,得到了家長的高度評價。對2名因身體原因不能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開展「送教上門」服務,每個學生配備2名輔導教師,送教活動有教案、有活動圖片。

  學校實行「開門辦學」,將每學期期中考試後一周的周三定為「校園開放日」,家長走進校園觀摩課堂教學、觀摩學生課間活動、參觀學校教育教學成果、與班主任及任課教師交流學生學習和活動等情況、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確定每月16日為「家長接待日」,校長、各班子成員輪流為家長解疑答惑,傾聽家長的呼聲,改進學校的工作。家長會各級部不定期組織,讓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學校,關注學校,增加家校溝通和交流。

  隨著家校共育工作的不斷深入,家長學校授課、指導服務數量的不斷增加,受到廣大家長的普遍讚譽。家長參與率達到90%以上,學生家長素質與以前相比有了明顯提高,湧現出一大批學習型家庭、書香家庭、親子閱讀小名士,學生家長劉偉被評為廣饒縣巾幗志願者、廣饒縣智慧家長。

相關焦點

  • 廣饒縣大碼頭鎮中心小學舉行硬筆書法比賽
    近日,廣饒縣大碼頭鎮中心小學1-5年級全體同學迎來了本學期硬筆書法比賽。
  • 「校媒攜手,共育共融」 濱城區第一小教育集團校媒共建中心成立
    齊魯網濱州6月18日訊6月16日 ,「山東廣播電視臺濱州記者站濱城一小教育集團校媒共建中心成立儀式」在濱城區第一小學教育集團·學院附小舉行,山東廣播電視臺濱州記者站負責人,濱城一小校領導參加了成立儀式。山東廣播電視臺濱州記者站負責人介紹了記者站的相關情況。
  • 家校共育合作 培養陽光少年
    為提升家長們先進的教育理念,進一步搭建家校溝通橋梁,助力學生健康成長,2020年8月30日下午,合肥市長三小教育集團海棠花園校區一年級的新生家長們齊聚蘭亭分校,共同聆聽一場主題為《家校共育合作 培育陽光少年》的專題講座。
  • 廣饒縣委常委、縣委辦公室主任李興傑到幫扶村大碼頭鎮房家村調研
    10月29日,廣饒縣委常委、廣饒縣委辦公室主任李興傑到「第一書記」派駐村——大碼頭鎮房家村開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專題調研,研究討論村集體經濟破殼提升事宜。廣饒縣政協副主席鄭秀社,大碼頭鎮黨委書記張樹衛、大碼頭鎮黨委副書記崔冬冬、大碼頭鎮黨委組織委員丁其超、廣饒縣委辦公室駐房家村「第一書記」聶曙光等陪同調研座談。
  • 《中國教育報》刊發臨沂新橋小學「橋文化」特色辦學掠影
    新橋:為孩子架起希望之橋校園文化,瀰漫在校園裡的各個角落,卻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每個人的言行,影響著學校的各種決策,影響著學校發展的每一點變化。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新橋中心小學(下稱「新橋小學」)始建於1949年8月,地處朱龍河畔、祊河水旁,因「石橋」結緣。學校佔地51畝,環境幽雅,設施先進。
  • 大碼頭鎮:築牢紅色引擎 助力鄉村振興
    大碼頭鎮積極發揮黨的組織優勢、黨員示範帶動作用,以「支部帶頭、黨員表率、黨群融合」模式,補足農村經濟發展短板,把黨員群眾有效組織起來、資金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為鄉村振興注入紅色活力。支部帶頭幹 領航有方向一是選優訓強「頭雁」隊伍。
  •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新橋中心小學「橋文化」特色辦學掠影
    校園文化,瀰漫在校園裡的各個角落,卻在不經意間影響著每個人的言行,影響著學校的各種決策,影響著學校發展的每一點變化。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方城鎮新橋中心小學(下稱「新橋小學」)始建於1949年8月,地處朱龍河畔、祊河水旁,因「石橋」結緣。學校佔地51畝,環境幽雅,設施先進。
  • 校校合作促發展 立德樹人育英才
    2011年以來,武漢工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按照學校「一主兩翼」辦學模式,學院作為主考學校,武漢長江教育專修學院作為助學機構,共同攜手開展自考助學。
  • 家校心橋|崇文中學、立新中學、第二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開展家校共建...
    各班主任向家長反饋學生近期在校學習、紀律、生活等方面的情況,請家長積極配合學校,共同管理好學生,更加注重對學生安全、學習等方面的教育;各級部主任介紹了級部工作,並對家長提出希望。課上,家長們就如何教育培養孩子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密切了家校聯繫,更加形成了家校教育合力。
  • 攜手同行 共贏未來!東營市油地校融合發展綜述之一
    一直以來,油地校都高舉團結髮展的旗幟,在重大合作事項中系統謀劃研究、攜手共抓落實,始終相互支持、合力攻堅。如今,這份特殊的情誼,在產業融合發展中越發濃鬱。項目合作共建、人才交流互動、平臺共同搭建、技術落地轉化……油地校三方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互促的產業生態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東營未來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更為油地校繼續攜手奮鬥增加了底氣。
  • 呂梁市離石區下安明德小學:家校聯手促發展 共建共育向未來
    為了進一步加強學校與家庭、教師與家長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學校工作的了解,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真正達到家校攜手共建共育的目標,12月11日,呂梁市離石區下安明德小學召開了全校學生家長會。第一部分:陳教授講座《教子有方》陳丕清教授是齊齊哈爾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曾任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教育局局長,最近被聘任為該校校長,把該校確立為「陳丕清教育工作室實施基地」。陳校長為全校七百餘位家長做了題為《教子有方》的講座。王校長全程主持了這場震撼人心的報告。
  • 南京市金陵小學促學生健康發展 辦人民滿意教育
    接著,金陵小學林慧敏校長發表題為《關注學生身心健康 關愛學生快樂成長》的工作匯報,林校長指出:我校不斷推進家校共育,助力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針對特殊群體時,精準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同時,我校還落實規範課程實施,推進作業改革,落實減負增效,持續推進全員育人。
  • 小學開放周搭建家校溝通橋梁 還原教育本真之味
    清水塘溪泉灣小學舉行了「家長開放周」活動。小學一年級的家長們對於孩子的校園生活充滿著期待與好奇。4月19日,是長沙市開福區清水塘溪泉灣小學「家長開放周」活動的第三天,下午,近百名一年級學生家長走進孩子的學校和課堂,感受品質教育。在公開課中,老師何垠向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我的幸運一天》繪本閱讀課。老師精彩的講課,學生的精彩回答,讓現場聽課的家長直呼「長了知識,學習了繪本閱讀如何讀的技巧」。
  • 湖口縣眾益社攜手壹基金走進馬影中心小學開展送溫暖活動
    12月16日上午,湖口縣眾益社攜手壹基金走進馬影中心小學開展送溫暖活動。此次送溫暖活動得到了縣民政局、婦聯、教體局、馬影鎮黨委政府、壹基金及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活動伊始,主持活動的學校政教處主任程萍對出席活動的嘉賓和組織者、志願者代表學校全體師生和家長表達了最真摯的歡迎和最衷心的感謝。感謝他們對學校學生的關心和厚愛,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和奉獻。
  • 桐城市新安中心小學召開新生家長會暨新學年家長學校開班典禮
    桐城市新安中心小學於9月22日下午為一年級200餘名新生家長舉辦了一場《家校合作 共促成長》的開學典禮暨一年級新生家長會。本次活動由該校教育督學江興寬主持,活動緊緊圍繞「家校合作  共促成長」的主題展開。
  • 高新區東泊子小學立足改革創新 探索家校一體化教育
    我校抓住發展機遇,秉承「立德樹人」的辦學理念,立足實際改革創新,積極探索「規範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學校發展之路,逐步形成了「體驗德育、書香滿園、家校一體」的辦學特色。  理念先行 凝聚發展內驅力  樹立先進的教育理念。
  • 南川區隆化第三小學校 跑出優質教育發展加速度
    孩子們在噴泉邊「悅讀」  「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時代賦予每個教育人的重大使命。  從辦學條件薄弱的城郊小學到南川區基礎教育的一抹亮色,重慶市南川區隆化第三小學校(下稱「隆化三小」)在百餘年的砥礪徵程中騰飛巨變。
  • 桐城市新安中心小學:家校共育,攜手同行
    為完善管理機制,凝聚家校合力,進一步發揮家長在學校辦學中的促進作用,桐城市新安中心小學9月7日下午,學校組織召開第二屆家長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首先校長方高遠組織學習了《家長委員會章程》,介紹了學校發展規劃和學校面臨的實際困難,對家長委員會如何配合和支持學校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黨支部書記雷新平介紹學校基本情況和上學年的工作情況,並對家長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家長委員代表高薇做了交流發言,並在發言中明確表示,將認真履行責任,支持學校發展,在家長中起到更好的模範和表率作用。最後,家長委員們就家校聯合的工作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 家校攜手 共育花開 ——康巴什區第六小學家校共建活動
    所以,學校教育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續與升華。因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六小學校一直將家校共建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並堅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
  • 家校攜手 共育花開——康巴什區第六小學家校共建活動
    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樣一個極其細微的任務。所以,學校教育必須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又是學校教育的延續與升華。因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六小學校一直將家校共建活動作為德育工作的一項重點內容,並堅持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