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周元剛 王春蘭 東營報導
近日,在廣饒縣大碼頭鎮中心小學五年級三班讀書的燕若宇蹦蹦跳跳回到家中,從書包中拿出蓋著兩枚鮮紅印章的山東省「我與安全繪畫」大賽一等獎證書遞到爸爸燕全國眼前時,爸爸一臉的驚訝,媽媽高興地把兒子摟在懷裡親了又親。兒子出去後,燕全國湊到妻子耳邊說:「多虧聽了人家王老師的話,要不還真埋沒了孩子畫畫的天分!」
原來,燕全國的兒子燕若宇從小就喜愛繪畫,可是燕全國和妻子怕孩子畫畫影響了學習,堅持不讓孩子學繪畫,弄得孩子很不高興,父子關係也很緊張。2018年9月份,大碼頭鎮中心小學開展「百名教師訪千家」活動開展後,燕全國向前來家訪的王老師反映了孩子的情況,請王老師給拿個主意。王老師從當前的教育形勢、學校的課程改革、家庭教育的方法等方面以「啦家常」的方式說明了孩子學繪畫不但不影響學習,反而會促進孩子學習的提高,促進孩子全面成長。王老師說:「你想一想,孩子整天不高興,他還有心思去好好學習嗎?所以說,對孩子正當的興趣和愛好,我們要去鼓勵、支持。孩子高興了,心情好了,學習也輕鬆,上進也快,做家長的自然也就高興。」
廣饒縣大碼頭鎮中心小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小學,由於受經濟基礎和教育觀念的影響,家長對孩子的家庭教育疏於管理,導致孩子在家玩手機、看電視、上網玩遊戲的情況非常普遍,嚴重製約了孩子正常興趣愛好的培養和發展。針對上述情況,學校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決定從全員家訪入手,配合家長逐步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家長家庭教育能力的提升工作,通過兩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顯效果。
進一步完善家校共育工作機制。成立了108人組成的「學校、年級、班級」三級家長委員會,每學年改選一次。積極配合家長委員會完善工作章程,進一步明確家長委員會的職責定位,規範家長委員會管理,支持家長委員會按照章程開展活動。設立「家庭教育諮詢室」,配備1名心理諮詢教師、3名優秀班主任為兼職教師,為家長提供諮詢服務。成立了學校「一把手」擔任校長的「家長學校」, 配備了桌凳60套、微機、投影設備,學校圖書室、閱覽室作為輔助場所向家長開放學習。設立了「校長信箱」,及時接收家長意見,主動回應家長關切。學校還利用班級微信群、學校公眾號發布學校工作信息,搭建家校互動媒體服務平臺。
進一步豐富家校共育內容。學校成立了以政教、心理諮詢、班主任為主體,外聘專家、優秀家長等共同參與的專兼職相結合的家庭教育師資隊伍。積極借鑑先進地區家庭教育的做法,訂購中小學家長學校教材:《現代家庭教育實踐與研究》和全國「雙合格」家庭教育讀本《怎樣做父母》(小學生家長讀本)作為學校家庭教育教材。家長學校集中開課確保每學年不少於4次8課時。先後邀請全國家庭教育高級講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門中三老師和全國家庭教育指導師、廣饒縣教學研究中心任秀霞老師和韓優軍老師,組織開展家庭教育培訓和普惠性公益諮詢服務,家長反響很好。推出「百名教師訪千家」大家訪活動,印製了「家校共育記錄簿」,要求教師全員家訪,校長精準家訪(家庭困難學生、殘疾學生、單親學生、學習特困生、學習特優生)。不斷豐富家訪模式,在做好傳統進村入戶現場家訪的同時,還因時因地因事制宜,採用問卷調查、微信視頻、家長會、家庭教育培訓等形式進行家訪。疫情期間,各班級組織開展了「線上家訪」,確保疫情期間一個學生也不落下。疫情期間,學校對11名建檔立卡貧困生、4名殘疾學生開展了「送教材」「送防疫品」「送網絡」「送輔導」等專題服務和關愛幫扶活動,得到了家長的高度評價。對2名因身體原因不能隨班就讀的殘疾學生開展「送教上門」服務,每個學生配備2名輔導教師,送教活動有教案、有活動圖片。
學校實行「開門辦學」,將每學期期中考試後一周的周三定為「校園開放日」,家長走進校園觀摩課堂教學、觀摩學生課間活動、參觀學校教育教學成果、與班主任及任課教師交流學生學習和活動等情況、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確定每月16日為「家長接待日」,校長、各班子成員輪流為家長解疑答惑,傾聽家長的呼聲,改進學校的工作。家長會各級部不定期組織,讓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學校,關注學校,增加家校溝通和交流。
隨著家校共育工作的不斷深入,家長學校授課、指導服務數量的不斷增加,受到廣大家長的普遍讚譽。家長參與率達到90%以上,學生家長素質與以前相比有了明顯提高,湧現出一大批學習型家庭、書香家庭、親子閱讀小名士,學生家長劉偉被評為廣饒縣巾幗志願者、廣饒縣智慧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