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交往禮儀的以右為尊

2020-12-16 hc360慧聰網

    在各種類型的國際交往中,大到政治磋商、商務往來、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觸、社交應酬,但凡有必要確定並排列具體位置的主次尊卑,「以右為尊」都是普遍適用的。

    在並排站立、行走或者就座的時候,為了表示禮貌,主人要主動居左,而請客人居右。男士應當主動居左,而請女土居右。晚輩應當主動居左,而請長輩居右。未婚者應當主動居左,請已婚者居右。職位、身份低者應該當主動居左,而請職位、身份高者居右。

    不過應當說明的是,按照國際慣例,在接待外賓時,當主人去外賓下榻的地方進行拜會或送行時,主人的身份應當是「客人」,這時外賓就「反客為主」了。在有必要進行並排排列時,要使主人居右,讓外賓居左。實際的含意是:外賓在主人為他提供的下榻的地方,應該被看作「主人」,而不是「客人」。

    有時候,進行國際交往的賓主雙方往往都不止一個人,當有必要進行並排排列,比如需要會見、合影時,仍然需要遵守「以右為尊」的原則。

    舉行正式談判時,假定談判雙方需要分別坐在談判桌的兩側,而談判桌豎放在室內的話,談判桌兩側的位置仍有上下之分。在進行確定時,「以右為尊」原則依然有效。具體方法是:假定有一個人正在推門而入,並且面向室內,則應該以其右側為上座,使客方談判人員在右側就座;以左側為下座,使主方談判人員在左側就座。談判桌橫放在室內時,以面對正門的一側為上座,以背對正門的一側為下座。舉行國際會議時,會議主席臺臺上依次的排列,也是要講究「以右為尊」的。不僅如此,發言者所使用的講臺必須位於主席臺的右前方,這是給予發言者的一種禮遇。

    在排列涉外宴會的桌位、席次時,同樣必須應用「以右為尊」原則。在宴會廳內擺放圓桌時,通常應以「面對正門」的方法進行具體定位。如果只設兩桌,以右桌為主桌(這裡所說的右桌,指的是在宴會廳內面對正門時居於右側的那一桌)。如果是需要設置多桌時,在宴會廳內面對正門對位於主桌右側的桌次,應該被看成高於位於主桌左側的桌次。

    在同一張宴會桌上確定席次時,一般以面對宴會廳正門的位置為主位,由主人就座。主賓大都應當就座在主位的右側。其他人的位次,一般都是距離主位越近,位次越高。而在和主位距離相同時,位於主位右側的位次高於位於主位左側的位次。

    在三排座甚至其他類型的多排座轎車上,不管是誰駕駛車輛,在確定車上具體位次的尊卑時,也要遵行「以右為尊」的原則。

    在進行涉外往來、召開國際會議、舉辦國際博覽會,或者是從事國際體育比賽時,按照國際慣例,經常需要懸掛有關國家的國旗。在國際交往中懸掛國旗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懸掛他國國旗,並藉此向他國表示尊重和敬意時,就更要這樣。不僅不能把其他國旗弄錯、掛錯,而且還要在懸掛國旗時給予適當的禮遇。

    在各類國際交往中所懸掛的國旗,大都採用並排懸掛的方法。具體來說,並排懸掛兩國國旗時,按慣例要以國旗自身面向為準,以右為上,懸掛來訪國國旗;以左為下,懸掛東道國國旗。在重要國賓搭乘的轎車上同時懸掛兩面國旗時,一般要以轎車行進的方向為準,以駕駛員右側為上,懸掛來賓所在國國旗;以駕駛員左側為下,懸掛東道國國旗。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的「左」尊與「右」尊
    當今世界上通行的外交禮儀,客人的位置應在主人的右側,也就是說,當今世界以右為尊。那麼,古代中國是「左」尊還是「右」尊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不是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因為在中國不同的時期和朝代,對左、右何者為尊有著不同的規定。
  • 究竟是「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
    總體情況之四個階段先秦至西漢,總體以右為尊。其中先秦及秦朝側重於尊左,西漢更側重於尊右。東漢至唐宋,我國逐漸形成了以左為尊的制度。元朝建立後,規定以右為尊。明清兩朝,以左為尊,此制為明、清兩代沿用了五百多年。政治領域夏商周時期,朝官尊左,燕飲、兇事、兵事尊右。戰國時朝官尊左,軍中尊右。在官職上,趙國和秦國以右為尊。
  • 人際交往中的商務禮儀
    商務禮儀---就是公司或企業的商務人員在 商務活動中,為了塑造個人或者企業的 良好形象而應當遵循的對交往對象表示 尊敬與友好的規範或程序,也可以說是 在商務交往中應遵守的交往藝術。現代交往中,學習社交禮儀有什麼作 用?
  • 涉外商務禮儀的原則(二)
    在涉外交往中,人與人之間的正常距離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四種,它們各自適用不同的情況。 私人距離,其距離小於0.5米之內。它僅適用於家人、戀人與至交。因此有人稱其為「親密距離」。 社交距離,其距離為 大於0.5米,小於1.5米。它適合於一般性的交際應酬,故亦稱「常規距離」。
  • 行業知識‖國際接待禮儀常識
    1國際接待禮儀原則(一)依法辦事國際交往中所進行的一切活動都必須依照國家的法律辦事,才能確保既得利益。(五)尊重他人真誠尊重他人是禮儀的首要原則,只有真誠尊重,方能創造和諧愉快的人際關係。但是,應該注意的是,國際交往中人與人、國與國之間應是平等的關係。中國人與外國人交往要注意避免誤區,不卑不亢,保持人格平等。
  • 中國禮儀「左」為上
    祖孫一家人圍桌就餐,通常是爺爺奶奶正面尊位就坐。如果把老人擠到角落裡,就是尊卑顛倒。  那麼,在中國,禮儀的尊位在哪裡呢?例如兩人左右並列,誰尊?誰次?  我國自古一般以左為上,而現今國際上流行的禮節中,卻完全不同,與我們正好相反,大多數國家都是以右為上。
  • 尊重國際禮儀是國際化都市的文化氣質·杭州日報
    她一直潛心研究中華禮儀文化和西方最正統的商業形象管理知識,培養了千餘名國家禮儀培訓師,積累了豐富的禮儀形象塑造實戰經驗。近些年來,她把自己對中西方禮儀及商業文化的深刻理解,融會貫通,成功地為百餘家知名企業培訓高級管理人員,為無數商業精英人士打造自己獨特的個人形象魅力。 G20峰會今年9月將在杭州召開,屆時,文明有禮的杭州人也必將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為世人所矚目。
  • 道路交通規則起源:中國曾「以右為尊」
    中國曾「以右為尊」,但「靠左走」歷史更悠久  眾所周知,我國現在道路交通基本規則就是靠右側行走,或者行駛。這個「靠右走」的規則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真理。但實際上,我國正式「靠右走」的歷史遠不及「靠左走」長遠,這個簡單的規則蘊含著很多歷史典故與淵源。  古代中國,「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不是一成不變的。
  • 第十四篇 涉外禮儀
    在與外國友人增進友誼、增進交往的過程中,涉外禮儀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在涉外交往的過程中,只有內強素質、外塑形象,熟悉與掌握禮儀規範,熱情友善,才能更好地與外國來賓進行有效溝通,以顯示中國禮儀之邦的獨特魅力。   涉外禮儀通則   1.
  • 座次禮儀與引導禮儀——商務禮儀
    面門為上以遠為上前排為上居中為上觀景為上商務場合:以右為上政務場合:以左為上會議室進門禮儀:商務場合:進門右手邊為主位政務場合:進門左手邊為主位階梯狀:私企學國企,國企學中央。政務禮儀:與政府相關的會議橫排會議室談判座次禮儀政務場合:2號人物坐在1號人物左邊商務場合:2號人物坐在1號人物右邊商務宴會禮儀:主一:宴請方,在門對面裡邊
  • 禮行天下|​​喬治亞的交往禮儀
    學禮賓禮儀 | 成就魅力自我 讓禮儀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今天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喬治亞的交往禮儀吧! 初次見面,或普通朋友會面,以握手為禮,而親朋好友,不論男女,相見或告別時多貼臉、擁抱。為表示友好,常在握手時,輕折對方手背,目光親切,面帶微笑。
  • 思明區「智慧·講堂」開講涉外禮儀知識 知名專家鷺島傳授國際禮儀
    在涉外交往中,一個個看似簡單的細節,在禮儀規範中卻大有學問。  昨日下午,知名禮儀與公共關係專家,外交學博士生導師金正昆現身思明區「智慧·講堂」暨思明區委、鼓浪嶼風景區黨工委學習中心組專題講座現場,以《國際禮儀與涉外接待規範》為主題,為現場400餘人講解涉外禮儀中的知識。
  • 商務禮儀——座次禮儀
    為了方便記憶,掌握這句口訣就可以應對幾乎所有的場合了:面門為上、以遠為上、前排為上、居中為上、觀景為上、以右為上。需要注意的是,以右為上一般是在商務場合,而以左為上則是在政務場合。這裡的左、右是以當事人的左右為參考的。另外,私企學國企,國企學中央。如果私人企業與國企、央企打交道的話,要以國企、央企為主,即以左為尊。
  • 春節文明禮儀
    文明禮儀常識  第一部分:見面  1、「尊位」的基本習俗  「尊位」是在生活禮儀中表達尊敬的重要環節。在不同的活動中,「尊位」各有不同。  中國傳統的做法是「以左為尊」,將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左側,以示尊敬。
  • 教師招聘考試教師職業道德六:注重禮儀 遵守公德
    一、注重禮儀(一)教師禮儀的主要內容1.教師的個人禮儀教師注重個人禮儀,主要是指教師要注重個人的儀容、舉止、表情、服裝和佩飾等。3.教師的交往禮儀教師作為人類靈魂工程師,更應注意與學生、家長、同事等交往中的禮儀。4.教師的公共禮儀公共禮儀是指教師置身於公共場所時,所應遵守的禮儀規範。公共場所具有公用性和共享性特徵。
  • 職場禮儀之座次安排 今天你安排對位置了嗎?
    下面我給大家分享下:開會座次禮儀的慣例國際座次禮儀默認遵循以下幾點:以右為上。這個是遵循國際慣例,右手位置尊於左手位置。居中為上。位於中央的人員其尊貴程度高於兩側人員。前排為上。這個是適用所有場合,坐在前面的永遠尊於後面。以遠為上。這個是指小會議室、接待室、飯店等,以遠離房門為尊。
  • 商務中的西餐禮儀
    上一講我講的是中餐禮儀,這一講我們聊聊西餐禮儀。在國內,吃西餐的禮儀並不算太嚴格,但如果你常常需要出入國際性場合,就需要了解更多。下面我說的,是比較嚴格的國際西餐禮儀。西餐的位次安排和中餐有一定區別。中餐多是圓桌,西餐以長桌為主。
  • 佛塔,以右繞為尊,居家的你知道嗎
    東林寺文佛塔(舍利塔) 天竺高僧覺賢,為感恩慧遠大師相助,將隨身攜帶 5粒佛舍利,葬於東林寺北後山,並建「上方塔」供 奉。1937年日本侵略軍攻佔廬山,「上方塔」毀於一旦。 1998年重新修繕了上方塔,並改名「文佛塔」。 塔在東林寺後山上,六面七級。
  • 人際交往禮儀應該把握的幾點原則
    禮通過語言、行為、儀式等途徑表達和傳遞相互間的尊敬和信任,則被稱為禮儀。尊重原則不學禮,無以立。新世紀新徵程,每個人都需要同外界同他人溝通交流。無論與任何人打交道,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學會尊重對方。禮儀交往一定要有一顆寬容的心,只有學會寬容才能交往到更多的好朋友,人生道路才能越走越寬廣。毛澤東主席曾經說過,「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告訴我們第一條就是要學會不嫉妒,不發牢騷。而德國的歌德提出的「如果兩個人爭吵起來,錯在那個比較聰明的人。」告訴我們第二條就是要學會自我審核,遇到問題多從自身找原因,否則我們就是愚笨之人。
  • 中國傳統禮儀:最具中國味道的拱手禮
    禮儀文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起了廣泛深遠的影響,其內容十分豐富。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在現代生活中,禮儀依舊是每一位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養。當代一般右手握拳在內,左手在外;若為喪事行拱手禮,則正好相反。一說古人以左為敬,又有人在攻擊別人時,通常用右手,所以拱手時,左手在外,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女子行拱手禮時則正好反過來,這是因為男子以左為尊,女子以右為尊。拱手禮已經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從西周起就開始在同輩人見面、交往時採用了。古人通過程式化的禮儀,以自謙的方式表達對他人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