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獲得2018—2020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今年是「創文」周期的攻堅年決勝年。自2018年我市全面開展城鄉文明「四級聯創」工作以來,市各級堅持教育引導與實踐養成並重、環境整治與鄉風建設並重,因地制宜,紮實推進文明創建「四級聯創」,取得明顯成效。
2015年,百侯鎮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百侯鎮旅遊區位於侯南村和侯北村。侯北村依託國家4A景區的優勢,著力打造為一個集古鎮觀光、文化休閒、民俗體驗等功能於一體的客家古鎮文化旅遊區。記者了解到,在2017年複查中,大埔縣百侯鎮侯北村繼續保留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
大埔百侯鎮侯南村九苞公祠通過翻新,如今變成了老人活動中心。
大埔百侯鎮侯南村笙曹筱築民居建設成為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生在這裡可以學習書法、傳統的花鼓藝術等。
在侯北村,不僅有老人活動場所,也有青少年學習中心,還有新型農民培訓基地。記者了解到,在文明鄉村建設過程中,百侯鎮侯北村把原有的祠堂、民居進行改造,既增加了鄉村的厚重感,更留住了鄉愁。例如九苞公祠,通過鄉賢們自發捐款翻新,如今變成了老人活動中心,內有桌球、棋牌室,閱讀室等,既加深了村民的聯繫,又豐富了他們的生活。此外,笙曹筱築民居則建設成為青少年活動中心,學生在這裡不僅可以學習書法、傳統的花鼓藝術,還能參觀陶瓷、書畫等,村民文化生活豐富而多彩。
23日下午,記者來到全國文明鎮大埔縣湖寮鎮。湖寮鎮政府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我市開展四級聯創的背景下,湖寮鎮各村(社區)從人居環境,文化生活、鄉風文明等多方面入手,嚴格要求,使得農村(社區)面貌得到改觀,社會風尚進一步改善,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
記者走訪湖寮鎮龍崗村發現,村內公益牆上寫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風文明等話語,引導群眾在日常的生活中崇德向上,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記者在展板一處對比圖上看到,此前村內一處空地雜草叢生,垃圾亂丟,車輛亂停放現象嚴重,如今空地經過微改造後,儼然成為村民休閒娛樂的小廣場,實現了華麗轉變。此外,各村經過「三清三拆」等整治後,人居環境得到大大改善。「雖然只是對一些場地進行微改造,但其模範率先作用卻不容忽視,給村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村黨支部書記補充道。
記者了解到,市中心城區(梅江區、梅縣區)在立足鞏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等各項創建成果外,不斷提升城市創建水平,通過紮實有效的創建,力爭早日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此外,平遠縣、蕉嶺縣、大埔縣、五華縣在鞏固提升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的基礎上,力爭2020年獲得「全國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興寧市、豐順縣在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提名城市的基礎上,力爭2020年獲得「廣東省縣級文明城市」稱號。
為全面提升我市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加快建設文明客都,推進梅州城鄉協調發展,2018年我市全面開展文明城市、文明縣城、文明鎮街、文明村居「四級聯創」工作,形成城鄉文明創建全覆蓋、同推進、同發展的格局。記者了解到,「四級聯創」工作開展以來收效明顯,截至去年底,全市文明村鎮達標創建覆蓋率達91.6%。
圖文:梅州日報記者:張愛飛
實習生:陳逸軒 闕詩意
編輯:朱綺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