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縣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著力打造麥新品牌,創新實施紅色研學+綠色觀光+特色體驗的旅遊發展思路,精心規劃建設紅色旅遊路線,打造以革命烈士、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核心的紅色旅遊基地,紅色旅遊已成為我縣的閃亮「名片」。
時至大暑,氣溫升高,和天氣一起熱起來的還有我縣的紅色旅遊。最近一段時間,我縣麥新紀念館迎來了大批參觀者,他們緬懷革命烈士麥新的事跡,重溫著名抗戰歌曲《大刀進行曲》和歌曲創作背後的故事。
縣麥新紀念館宣講員 高飛:可以說麥新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奉獻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我們作為開魯人要弘揚我們的麥新精神,同時麥新也是我們開魯人的榜樣,也是我們開魯人永遠的驕傲。
在麥新紀念館,參觀人員認真聽取講解員的介紹,仔細觀看每一件展品,詳細了解麥新烈士的生平以及在革命歲月中的英雄事跡。在麥新烈士的不朽事跡和遺留的珍貴資料前,大家凝神看、仔細聽,懷著崇敬的心情感受麥新對中國革命做出的卓越貢獻。麥新1914年出生在上海,原名孫默新,曾用名鐵克、孫克,是優秀的人民音樂家,傑出的共產黨員。1946年3月,麥新響應黨的號召來到我縣工作,1947年6月6日在開魯犧牲,年僅33歲。
參觀者 苗穎:作為一名預備黨員,首先發揚這個艱苦奮鬥的精神,吃苦在先,帶領同事們不斷地艱苦奮鬥,把這個紅色精神繼續發揚下去。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1937年,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揮舞著大刀創造了抗日的奇蹟,那時年僅23歲的麥新聽到這個消息,奮筆疾書寫下了這首震驚中外的大刀進行曲。這首歌最先在上海的文廟進行首演,麥新親自指揮,現場群情激奮,群眾自發在歌曲的結尾喊出了一個殺字,後來麥新也將這個殺字加入到歌詞當中,增強了整首歌的戰鬥氣氛。《大刀進行曲》在中國人民爭取自由解放的革命鬥爭中,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後來,這首歌還在法國巴黎反法西斯大會上演唱,出席大會的42國代表都給予了高度評價。
參觀者 張貴峰:當年《大刀進行曲》這首歌曲,激勵了我們千千萬萬人民去拋頭顱灑熱血,也激勵我們,在新時代的發展中努力地去工作。
現場聲: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同樣的歌曲,不同的精彩,同樣的旋律,不同的感動。在麥新鎮麥新烈士陵園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參加紅色教育的全市婦聯幹部們情不自禁唱起了這首經典的《大刀進行曲》,依然心潮澎湃,深受教育和鼓舞。
科爾沁區婦聯幹部 劉戰:常補精神之鈣才能有心中的信仰和信念,我覺得今天這一天的紅色之旅讓我覺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聽到了很多麥新戰士早些年的故事,真的覺得熱淚盈眶,真的覺得榜樣就在身邊,也覺得力量就在身邊,當我們的共產黨員在那麼艱苦的歲月裡頭時時刻刻想到的是我們的戰友,想到的是我們的人民,而我們在現在這個物質精神都相對豐富的這個社會,有的時候還會有抱怨,所有今天這個紅色之旅讓我覺得我們在現在這個社會更應該不抱怨、不計較,用我們的力量、用我們的精神去感染別人、去溫暖別人,讓我們在脫貧攻堅、在鄉村振興等各項重點工作當中都發揮我們婦女同胞、婦聯組織的積極作用。
縣遼河農場婦聯主席 於萍: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婦聯工作者,我感到受到了心和身的啟發,作為我們當代新時期新女性,我要說帶領遼河農場的婦女姐妹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團結在一起,為我們場的鄉村振興、扶貧攻堅,多出力、多做貢獻。同時也帶領我的辣妹子,把我們遼河農場的婦聯工作,推向一個新的臺階,助力全場的總體工作。
麥新鎮是以麥新烈士名字命名的,為了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發揚麥新精神,在原有的麥新烈士陵園基礎上,又新建了麥新烈士陵園紀念館、麥新大劇院、行軍小路等紅色景觀。此外,麥新鎮創新性地將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把革命傳統教育與促進旅遊產業發展結合起來,立足傳承紅色記憶、弘揚麥新精神的初衷,走產業多元融合的發展之路。麥新的故事和他的《大刀進行曲》深入人心,歷久彌新。
通遼市婦聯組宣部部長 烏芸娜:為了凝聚我們這個基層婦聯姐妹們的力量,然後通過這個愛國教育、通過這個紅色教育把大家的思想引領到一起,那麼今年也是咱們決戰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年,我們也是通過這樣的教育更好地來更好地引導大家、引導這個婦女姐妹更加有力地參與到這次攻堅戰當中。
近年來,我縣深挖以「麥新」為代表的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建成以開魯鎮、麥新鎮、黑龍壩鎮為軸心,以「開八公路」為主線,東起麥新紀念館、西至林發紅色旅遊驛站,貫穿12個景點的紅色教育路線。我縣依託紅色教育路線,以現場教學、情景教學等多種形式開展紅色教育,吸引市縣各級黨員幹部分批踏上紅色之旅,追尋紅色印記,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麥新精神,堅守初心使命。年內已累計接待縣內外1萬餘人次參觀學習。
開魯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 藺洪軍:近年來,開魯縣充分發揮產業優勢,深入挖掘紅色資源,著力打造麥新品牌,創新實施紅色研學+綠色觀光+特色體驗的旅遊發展思路,在全縣規劃設計了三色旅遊景區景點48處,其中紅色景點12處,按照示範點、精品線、輻射圈的推進布局,分批建設、分步實施,力爭利用3到5年的時間,把開魯縣打造成內蒙古東部地區最有影響力的紅色教育基地和綠色休閒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