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9月18日以來,河南人民充分發揮黃河流域作為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經濟區的作用,在振興黃河流域經濟、踐行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中,不斷推動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發展。全國兩會召開之際,鄭州人民廣播電臺聯合河南沿黃城市臺推出「我的黃河我的城」特別策劃,向您展現我省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的恢弘畫卷。
我的黃河我的城——濮陽篇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與魂。黃河在濮陽市境內全長167.5公裡,河床高、灘低、大堤鄰水區更低,是典型的「二級懸河」。濮陽緊緊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這一重大機遇,築牢生態屏障,做好產業轉型文章,傳承好黃河記憶,造福人民群眾。
黃河在濮陽境內河道上寬下窄,流域面積2142平方公裡、佔全市總面積的51%,流域內耕地佔全市耕地總面積的49%,濮陽境內黃河險工險段多、堤防設施多,是防洪除險重點區段,生態保護和堤防設施建設任務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被稱為「小南水北調工程」的引黃入冀補澱工程,源頭就在濮陽渠村。一泓清水,從濮陽出發,流向河北,流向白洋澱,濮陽因此被稱為雄安新區的「大水缸」。作為生態雄安的重要支撐,2017年11月,引黃入冀補澱工程試通水,汩汩黃河水從濮陽出發,沿著新完工的引黃入冀補澱工程線路,經過482公裡跋涉奔向白洋澱。
豐富的物質資源
濮陽市物質遺產眾多,既有黃河沿岸的各種工程設施、治黃技術載體,還有北金堤及各種治黃歷史遺蹟。比如,有秦始皇跑馬修金堤,有亞洲最大的分洪閘——渠村分洪閘等;
渠村分洪閘始建於 1976年11月,作為國家一級建築物,設計分洪流量為1000立方米/秒,閘總寬749米,共分56孔,整個工程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在渠村分洪閘和引黃入冀補澱工程閘之間,濮陽打造了一個大型法治文化廣場,在景觀上融入憲法、環境保護、水資源利用及黃河保護利用等法律法規內容。
>>同時,精神文化遺產豐富,如「瓠子堵口」「高超治河」,都彰顯著黃河流域人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奮鬥犧牲、上善若水的精神品格;
>>還有著展示黃河文化的風景區,像濮陽縣渠村風景區,範縣毛樓風景區,臺前將軍渡風景區等等。2005年11月,濮陽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近年來,濮陽堅持保護、治理、建設相結合,生態保護與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同步推進。鐵心鐵面鐵腕開展「河道四亂」清零行動,全市片林面積達到120萬畝,2018年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統籌推進「四水同治」,建設引黃調蓄工程,實施了一大批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目前全市的灌溉面積340萬畝,佔耕地總面積的80%;濮陽市加強」生態走廊」建設、推進黃河堤防標準化建設,確保了灘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使黃河正在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濮陽市還把產業轉型作為主攻方向,推進位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大做優化工主導產業,強力推進濮陽新型化工基地建設,推動生物基材料產業幾何級倍增發展,加速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濮陽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黃河文化在濮陽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早在遠古時期,濮陽就已經有了人類活動。濮陽文明起源較早,與這裡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地處黃河中下遊衝積平原的濮陽,土地肥沃,氣候適宜,自古物華天寶,風景秀美,適合人類居住。
厚重的文化資源
這裡是「中華龍都」,1987年西水坡出土了6400年前的蚌塑龍,被考古界譽為「中華第一龍」;
這裡是「顓頊遺都」,虞舜、顓頊、帝嚳、倉頡等人文始祖在這裡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這裡是中國姓氏的重要起源地,張、範、姚、秦、顧、孟、駱等姓氏均發源於此;
這裡是「衛鄭新聲」,春秋時期衛國在此建都400年,經濟富庶,文化發展,思想活躍,精神解放,「桑間濮上」創作的詩歌,風靡華夏;
>>這裡是「中國雜技之鄉」,群眾基礎雄厚,中外聞名;這裡是「中原紅都」,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生活、工作;
>>這裡人傑地靈,人才輩出,商鞅、吳起、僧一行、許穆夫人、子路、柳下惠等均誕生於此。
這些厚重的文化資源,是推動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精神力量,為濮陽融入黃河華夏文明旅遊帶奠定了足夠的底氣。
濮陽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指出,要積極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在挖掘黃河文化、保護文化遺產、加快文旅融合發展上下功夫,充分發揮濮陽在融入黃河華夏文明旅遊帶中的優勢,藉助國家黃河華夏文明旅遊帶的契機,有效盤活濮陽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推動濮陽由區域邊緣闊步走向中原城市群改革開放前沿。
十八大以來,濮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黃河文化建設,以黃河大堤為線,渠村大閘——毛樓——將軍渡為三點的「一線三點」建設,濮水小鎮、大集古鎮以及冀魯豫革命紀念館、鄭板橋紀念館等文化遺產保護利用,以有形載無形,傳承黃河文化精神。濮陽市計劃建設黃河國家文化公園,依託黃河、金堤河等資源優勢,打造豫東北黃金生態帶,建設「兩帶一廊」項目,結合黃河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弘揚,承載黃河文化精神,讓黃河文化「活」起來。
濮陽市委書記宋殿宇在調研市域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工作時強調,要規劃先行,科學謀劃發展藍圖。既要立足於黃河幹流和支流,又要著眼於濮陽全域範圍,整體謀劃、統籌實施,加快推動濮陽全流域綠色發展。要抓住關鍵,加強生態保護。認真抓好生態保護和生態治理工作,推進生態「三帶一圈」和沿黃生態廊道建設,持續推進生態環境整治提升,堅決防止破壞生態行為發生。要突出重點,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農業提質增效、工業提檔升級,做大做強服務業,推動濮陽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挖掘內涵,打造濮陽文化名片。深入挖掘整理與濮陽相關的各類黃河文化,弘揚時代價值,延續歷史文脈,講好濮陽「黃河故事」,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來源:濮陽新聞音樂廣播
編輯:尚書
統籌」嶽翔、馬如瀟、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