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10大戰略要地:敘利亞

2020-12-12 超說

戰略要地是對戰爭全局有重大影響的地區,亦稱戰略重地,有的國家稱為戰略點或戰略地域。主要包括: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海軍、空軍戰略基地,戰略飛彈基地及地理上具有戰略地位的要塞等。對全球有戰略意義的交通咽喉或地區,亦稱之為戰略要地。在戰爭中,戰略要地的得失對戰爭的進程乃至結局具有重大影響,交戰雙方都十分重視控制和奪取戰略要地。和平時期,各國也普遍重視對己方戰略要地的建設和保衛,今天我們就說說全世界十大戰略要地之一的敘利亞。

敘利亞位置

敘利亞位於亞洲大陸西部,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以色列)為鄰,西與賽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總面積為185180平方公裡(含戈蘭高地) 這樣的地理位置在中東屬於很重要的地位,如果看一下中東地區,就會發現有趣的現象,我們可以把沙特看成半島、北部土耳其看成半島、南部的埃及看成半島、東部的伊朗阿富汗看成半島,而連接這幾個半島的地方就在敘利亞,這裡成為連接點,正是如此,在古代中東帝國之中,很多把首都設在敘利亞,這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古代敘利亞是東西方交匯之處,敘利亞坐地收租,就可以賺得盆滿缽滿!而且敘利亞是地中海沿岸國家,可以跟羅馬等國通商,自然非常富庶!但是到了現代,都是以海運來運輸,沒人會走陸路,所以敘利亞自然就沒落了,而港口城市開始興起,例如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上海等。敘利亞國內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連接各城鎮,並可通往土耳其、伊拉克、約旦和黎巴嫩。截至2014年,公路總長45860公裡,連接各城鎮,並可通往土耳其、伊拉克、約旦和黎巴嫩,此外這裡還有重要的能源通道,中東能源出口歐洲如果修管道也是必經之路,同時也是俄羅斯在地中海重要的戰略要地。

美元與中東石油

正是如此地理位置,在歷史上招來戰亂不斷,這裡多次被戰火摧毀,又重新建起來直到今天這裡依舊不太平,很多平民成為難民。

公元前第2千紀至前6世紀,進入和爭奪敘利亞的民族還有喜克索人、胡裡安人、埃及人、西臺人、亞述人、迦勒底人和波斯人。

戰亂中敘利亞

敘利亞的希臘化公元前 333年亞歷山大大帝擊潰波斯帝國的軍隊,佔領敘利亞。至塞琉西王國時代(公元前312~前64),希臘文化和塞姆人文化互相滲透,形成一種希臘化的敘利亞文化,從而為阿拉伯文化的形成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源泉。公元前64年羅馬併吞敘利亞。在羅馬統治時期,敘利亞曾出現帕爾米拉人建立的阿拉伯國家。公元2~3世紀,帕爾米拉人在東西方貿易中起了活躍的中介作用。272年,帕爾米拉為東羅馬所滅。

敘利亞歷史遺蹟

阿拉伯人的敘利亞636年哈裡發歐麥爾一世徵服敘利亞。阿拉伯人對敘利亞統治權的確立,是敘利亞歷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點。從此敘利亞開始阿拉伯化和伊斯蘭化。661年敘利亞總督穆阿維亞奪取政權,稱一世,定都大馬士革,建立阿拉伯帝國的倭馬亞王朝(661~750)。其統治時期敘利亞的封建生產關係進一步發展,各種文化源流開始匯合。阿拔斯王朝時期(750~1258),儘管帝國中心已轉移到巴格達,但敘利亞在創造輝煌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方面,仍然佔有重要地位。9世紀下半葉,阿拔斯朝衰微。此後,土倫王朝、伊赫什德王朝、哈姆丹王朝、法蒂瑪王朝、塞爾柱帝國、十字軍、贊吉王朝、阿尤布王朝(1171~1260)、馬木留克王朝(1250~1517)和伊兒汗王朝先後侵佔或統治敘利亞。11~13世紀,敘利亞人民積極參加了薩拉丁遏止十字軍侵略和拜伯爾斯打退蒙古人進攻的戰爭,為使阿拉伯人民免遭外族長期蹂躪,捍衛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作出了貢獻。

敘利亞歷史遺蹟

土耳其人統治下的敘利亞1516年,敘利亞被納入奧斯曼帝國版圖,直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奧斯曼政府對敘利亞人民政治上專橫壓迫,經濟上無情掠奪,文化上實行愚民政策。隨著奧斯曼帝國的衰落,外國資本大量侵入敘利亞。18世紀末葉,法國資本在敘利亞各大城市佔絕對優勢。外國資本的侵入,促使敘利亞在19世紀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1831~1840年,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佔領敘利亞長達10年之久。

敘利亞歷史遺蹟

近代敘利亞軍隊榮辱交加,同時也是20世紀參戰次數最多的國家之一,幾次中東戰爭,而近年的內戰也沒有停止,這片土地上戰火不斷。敘利亞軍隊主要有:陸軍、空軍、海軍、防空部隊。敘利亞軍隊武器主要有:前蘇聯時代研發的坦克、自行火炮、地對地飛彈、地對空飛彈。

今天的敘利亞依舊是大國博弈的焦點,正是敘利亞的地理位置,俄羅斯才能在中東與美國抗衡,北部的土耳其、東部的伊朗在此處有優勢,可以施展自己的影響,未來這個區域還會影響巴以問題的走向,這個區域戰略影響在中東絕對是首屈一指的,也是被列為世界十大戰略要地的重要原因。

相關焦點

  • 全世界10大戰略要地:蘇伊士運河
    戰略要地是對戰爭全局有重大影響的地區,亦稱戰略重地,有的國家稱為戰略點或戰略地域。主要包括: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海軍、空軍戰略基地,戰略飛彈基地及地理上具有戰略地位的要塞等。對全球有戰略意義的交通咽喉或地區,亦稱之為戰略要地。在戰爭中,戰略要地的得失對戰爭的進程乃至結局具有重大影響,交戰雙方都十分重視控制和奪取戰略要地。
  • 我是軍事戰略專家千裡巖,為什麼美國要「精確打擊」敘利亞,問我吧!
    我是軍事戰略專家千裡巖
  • 一文看懂:美國為什麼要打敘利亞?
    敘利亞在天堂和地獄搖擺。一 走近敘利亞敘利亞,位於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國土總面積(包括戈蘭高地)185180平方公裡。北與土耳其接壤,東同伊拉克交界,南與約旦毗連,西南與黎巴嫩、以色列為鄰,西與賽普勒斯隔地中海相望,首都大馬士革。
  • 敘利亞戰況如火如荼,土耳其被俄全面壓制,專家:有機會翻盤
    敘利亞戰場硝煙不斷,持續10年的內戰牽扯到多方勢力。各方角力不斷,目前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已經牢牢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俄羅斯已經全面壓制住了土耳其,但專家分析稱;土耳其仍有機會翻盤。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戰略飛彈核潛艇、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還有全世界最大的核武庫,鎮國重器一樣不差,仍然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軍事力量。而土耳其雖然號稱擁有北約第二大軍事力量,但各型武器均受制於人。並且戰略飛彈核潛艇、戰略轟炸機、航空母艦這些大國"硬核"武器一款都沒有。土耳其可以說是"地區小霸王",但和俄羅斯相比顯然是雞蛋碰石頭。
  • 土耳其為什麼要入侵敘利亞?
    土耳其為何要以如此大的力度,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幹涉呢?土耳其與敘利亞在哪些方面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呢?但實際上,土耳其人是11世紀塞爾柱王朝興起後才來到此地的,不僅比阿拉伯人要晚得多,更無法和西臺人比。法土兩國還炮製了一場「公投」,以決定哈塔伊國是否要加入土耳其。
  • 美國和俄羅斯為什麼都要爭奪敘利亞
    如今敘利亞難民問題早已不再單純只是敘利亞的問題,而是對中東和歐洲大部分國家都造成了一定衝擊。為什麼敘利亞的內戰會吸引包括美、俄這兩個世界級大國在內的各路勢力都介入其中呢?最簡單的回答當然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戰略利益。然而敘利亞究竟涉及美、俄等國的什麼利益呢?為什麼美國和俄羅斯都要爭奪敘利亞呢?
  • 「決定敘利亞命運的,不是敘利亞人」
    當時,對於俄羅斯來說,代爾祖爾在敘利亞戰場上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攫取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賺錢,幫助巴沙爾政府贏得敘利亞內戰,同時趕在敘利亞庫德人和美軍特種部隊之前,進入代爾祖爾。增兵代爾祖爾後,川普毫不避諱地對媒體說。 而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則幫川普「打圓場」, 「我們正在採取某些行動,加強我們在代爾祖爾地區的地位,確保伊斯蘭國不能進入油田。因為我們要保證他們得不到資源,不讓他們再攻擊這個地區、歐洲或者美國。」 2019年10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與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就敘利亞問題進行了一次遠洋通話。
  • 剛翻臉不久,又要與俄羅斯聯合開發敘利亞油田,土耳其意欲何為?
    埃爾多安向普京建議「土耳其與俄羅斯共同開發敘利亞的代爾祖爾油田」,這顯然是要「空手套白狼」。想想看,油田是敘利亞的,資金由俄羅斯出,自己純得利,多好的「算盤」啊!不過,埃爾多安此舉卻不僅僅是經濟利益這麼簡單!還有更重要的戰略利益以及逼迫歐盟的意圖。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埃爾多安是個「騎牆高手」,尤其精通「借勢而為」。
  • 戈蘭高地戰略意義有多大?以色列不掌握憂心滅國,敘利亞丟掉亡國
    敘利亞與以色列之間存在著一個戈蘭高地之爭,一個至今沒有解決希望的問題,那麼戈蘭高地戰略意義有多大?如果簡單一點訪問,以色列不掌握戈蘭高地憂心滅國,從戈蘭高地衝下來,直指以色列的腹地,幾乎無險可守,一下子就會進入危機狀態,故在戰略上直接涉及到以色列的國家安全問題。
  • 地球知識局:土耳其為什麼要入侵敘利亞?
    土耳其為何要以如此大的力度,對敘利亞進行軍事幹涉呢?土耳其與敘利亞在哪些方面有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呢? 在1936年的人口普查中,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分別佔到總人口的接近40%,是兩大主要人口。 法土兩國還炮製了一場「公投」,以決定哈塔伊國是否要加入土耳其。
  • 敘利亞戰火危及千年古城 世界文化遺產恐被摧毀
    戰事危及古城阿勒頗  考古學家和文物保護者警告,敘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在北部城市阿勒頗的激戰會給當地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建築和文化遺蹟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呼籲雙方保護文物。  阿勒頗自古便是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見證過多個帝國沉浮,例如西臺帝國、亞述帝國、羅馬帝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被視作全球有人類連續居住的最古老定居點之一。  阿勒頗古城內有大量遺蹟,包括12世紀大清真寺、13世紀城堡、17世紀宗教學校以及奧斯曼帝國宮殿,1986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美國發動敘利亞戰爭,目的是要把俄羅斯勢力趕出中東
    美國發動敘利亞戰爭,推翻巴沙爾政權是劍指俄羅斯的,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最後的戰略根據地,如果美國控制敘利亞,把俄羅斯勢力趕出敘利亞,俄羅斯勢力就會徹底退出中東,中東再沒有可以和美國抗衡挑戰的力量了。俄羅斯軍事力量在中東的存在是美國中東霸權最大的威脅,如果美國拿下敘利亞,美國就可以稱霸整個中東,美國推翻巴沙爾政權,控制敘利亞後,美國下一個目標是推翻伊朗宗教政權。
  • 有人說土耳其攻打敘利亞,卻得罪了全世界,對此你怎麼看?
    目前,土軍已經控制了敘北上千平方公裡的土地,打死了幾百名庫德人,並深入敘利亞國境30-35公裡,並且有不斷擴大戰事的趨勢。很顯然,不管形勢發展如何,埃爾多安還是志在必得,他幾乎把自己的政治命運就押注在這場戰爭上了。
  • 美國發動敘利亞戰爭,既要推翻巴沙爾,美國也要把俄羅斯趕出中東
    敘利亞內戰爆發有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內部原因是敘利亞國內的矛盾和敘利亞教派之間的權力鬥爭造成的,外部原因是美國要推翻巴沙爾政權,美國要扶持親美勢力上臺造成的。敘利亞內戰和敘利亞戰爭的爆發,內部原因不是主要的,內部原因只是敘利亞內戰和敘利亞戰爭爆發的導火索,而美國推動敘利亞戰爭爆發才是主要因素。沒有美國發動的敘利亞戰爭,敘利亞內戰不會持續多長時間,域外勢力不插手敘利亞內戰,敘利亞內戰打不了多久!敘利亞更不會因為美國發動的敘利亞戰爭而喪失主權和領土,敘利亞因為美國發動的敘利亞戰爭而被俄美土伊瓜分了。
  • 敘利亞經常被轟炸,俄羅斯為何不敢打以色列戰機?
    俄羅斯出於自身戰略利益,當然不願意看到敘利亞現政權被親美歐勢力所推翻,不過也不代表俄羅斯願意為了給出頭敘利亞,親自出馬跟親美歐勢力尤其是以色列這種不好惹的超級小強直接硬懟,因為這樣做同樣也不符合俄羅斯的戰略利益。其實作為敘利亞問題的最大兩個幕後當事國,美國和俄羅斯之間互相打嘴仗是家常便飯,不過真到了戰場上雙方還是比較謹慎克制的。
  • 美軍在敘利亞的監獄突然亂了
    敘利亞Zaman Al Wasl 網5月3日報導,庫德武裝發言人聲稱,目前監獄爆發的混亂已經得到控制。美盟友又突然反水,支持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中東局勢錯綜複雜,各種利益糾葛十分難以分清楚。美軍為了控制中東採取了分化制衡的策略,也就是拉攏一部分國家、穩住一部分國家、打擊一部分國家。美軍在中東目前重點就是打擊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而其扶持的盟友確實沙特、阿聯等。
  • 專家:中國人在敘利亞問題上勿要被西方忽悠
    單仁平:敘利亞問題,西方忽悠不了中國公眾【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中國、俄羅斯19日在聯合國安理會就涉敘利亞決議投否決票,遭到西方輿論的圍攻。近期圍繞敘利亞局勢中國面臨的美歐壓力,要比在南海問題上遭遇美國「巧實力外交」還要來勢洶洶。美國在中東擺的是大棋局,打著民主和人道主義的金字招牌,但核心目標都是美國及西方的地緣政治利益。
  • 敘利亞又刷屏了!!
    賈法裡犀利的外交言辭徵服了全世界的媒體,大家都認為敘利亞政府軍確實沒有使用化武屠殺平民。 但賈法裡沒有征服聯合國安理會。 次日,川普發表推特「炫耀」成果: 「昨晚完美地執行了對敘利亞的「精準打擊」,感謝英法兩國明智的舉措以及優秀的軍事力量,結果很棒,任務完成
  • 敘利亞局勢最新消息:敘利亞為什麼打內戰?是誰和誰打?
    歷史上,俄敘關係不錯,敘利亞一直奉行親俄政策。更重要的是,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唯一設有軍事基地的國家,保住了巴沙爾政權,就等於保住了其在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唯一據點。  2015年9月30日,俄羅斯應敘利亞政府請求對敘境內的「伊斯蘭國」等極端組織目標發動空襲。在俄空天部隊支援下,敘政府軍在風雲突變的戰場上實現了攻守易形,不僅把反政府武裝趕出了大馬士革城區,而且在北部多條戰線贏得勝利。
  • 第六章 敘利亞危機背後的較量
    相關各方表現出涇渭分明的兩大陣營:一是在地區層面上,伊朗、敘利亞(政府)、黎巴嫩真主黨結盟,對抗阿拉伯遜尼派國家(以沙特、卡達為首)與土耳其等的聯盟;二是在國際層面上,以俄羅斯為首的新興國家,對抗以美國為核心的西方世界,敘利亞內戰具有明顯的「代理人戰爭」特色。 (一)敘利亞問題上的美俄對抗 冷戰時期,中東形成美國扶持以色列、蘇聯支持阿拉伯國家的對抗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