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80後90後,特別是農村長大的孩子。會有不少人記得釣蝦的樂趣。我們的童年就是抓小龍蝦長大的,吃小龍蝦,那是司空見慣的事情,而且我們只吃純蝦球炒出來的菜。
一、兒時的特別樂趣
兒時的夏天,全村小孩子的樂趣都是釣小龍蝦。那時村裡有一口池塘,小龍蝦特別多。
兒時的暑假,每天第一縷陽光叫醒我們,吃過早飯。帶一根木棍,扯一段媽媽們織毛衣用到的毛線,然後再拿個塑料水桶,就可以出門玩一整天了。
二、製作小龍蝦的釣竿
那時的小屁孩不懂下蝦簍子等技術操作。我們的操作非常原始,但是樂趣非常多。吊龍蝦首先要有餌。我們先去田裡打土蛙,白天水田裡都有很多土蛙,走三步就會有幾隻土蛙跳出來。剛開始不太熟練,掄起棍子就亂敲一通,運氣好總能打到幾隻土蛙。偶爾還能碰到逃跑冠軍青蛙,青蛙四肢發達,我們一般多是要失手的。但是過了兩年之後,基本就是棍無虛發。一棍一個,再沒有可以逃掉的青蛙或是土蛙。有時候,還會打到蛇,一條蛇可以吊一整天龍蝦。一直土蛙,可能就只能吊半個小時,不一會就會被龍蝦吃完。
自製釣竿。我們把打死的土蛙,剝去皮,然後綁到毛線上,毛線再記在棍子上,一根龍蝦吊杆就完成了。我們控制好毛線的高低,讓毛線剛好夠沉到水底。堅持一會就有小龍蝦過來咬杆子。杆子的毛線於是變得特別直,甚至還會有扯動的跡象。我們順勢將龍蝦拉起來。
三、小屁孩釣小龍蝦的技術部分
這拉龍蝦就很講技巧了。龍蝦之所以能被吊起來。是拉它起來的時候,它的鉗子是夾著肉不放的。一旦龍蝦感覺到危險,就會鬆開鉗子,然後掉進水中逃跑。
隨著經驗的積累。慢慢掌握了起槓的手法,手法要均勻要柔和,讓小龍蝦在來不及反應的時候被吊起。龍蝦越大,就越鬼精,有時候,一直滿身大紅的龍蝦,我們稱為大紅,可能要吊很多天,才能將它吊起。有時候,運氣好,一根杆能吊兩三隻龍蝦。
慢慢的我們技術越發嫻熟,開始,一個小夥伴就可以照看兩根杆子,或者3根杆子,再更多的杆子,就嫌跑得累了。
相比釣魚,掉小龍蝦來得簡單易操作。釣魚的設備小屁孩買不起,但是小龍蝦的吊杆誰都會,而且近距離操作,對小孩還說更有喜悅感。釣魚,技術不好,一天可能都釣不上來魚。小龍蝦不會,立馬就能上手。每隔幾分鐘就能吊起一些龍蝦。
四、對釣小龍蝦的沉迷
我們心急的小孩,一早就會開始掉龍蝦。早上太陽還沒出來,許多小龍蝦都躺在水草上,這時候用漏網去舀,是最快的辦法,但是,漏網小屁孩不可能有,太大的漏網,小屁孩又操作不過來。
小屁孩們的方法就是時間長。從早上釣到中午,即使中午太陽狠辣,小屁孩沒覺得堅持不下去,但是小屁孩第二天回家後會生病,會發燒。然後後面就乖一點了,陽光太烈,就打把傘或者找個樹蔭。
到了傍晚,小龍蝦就是瘋狂進食的時候。往往池塘邊會聚集全稱的小孩,一人放一根杆子。這時候的童年真美好,不孤單,在田裡抓青蛙,然後綁了去池塘釣龍蝦。一群調皮鬼在一起。不怕太陽曬也不怕風雨狂。
五、敢去掏蛇洞抓小龍蝦
夏去秋來,許多龍蝦都打洞了。如果天還下雨了,那就更是更好的時節了。一群調皮鬼,找家裡最大的傘,然後穿家裡最深的靴子,去田野裡趟水。水田裡,只要有水的地方,我們都要趟過,誰的靴子高,能趟深水就要被羨慕,我提了一個水桶,看到有洞,小夥伴就輪流伸手進去去掏,大多數時候都能挖出一隻兩隻龍蝦。我怕蛇,我就負責提桶子。當然龍蝦也歸我所有。
後來聽到一個事件,我們都怕了。鄰村的小朋友真套到了毒蛇,當場被咬。已經不記得那小孩最後怎麼樣,反正我們後來沒有再去洞裡掏小龍蝦。
六、小龍蝦緣起
那群瘋狂的小夥伴,隨著讀書然後再工作,然後後來再沒見過,化在血液裡的是對家鄉農業的深深眷戀。這就是小龍蝦的緣起,真懷念小龍蝦。希望小龍蝦的品質越來越好,小龍蝦的產業越來越好。我們也會不斷研究小龍蝦,為小龍蝦的產業發展貢獻滴水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