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並非總能名利雙收,一不小心,賠得連褲衩都沒了

2020-12-17 懂球帝官方

  電影真的是高風險行業,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沉默的羔羊》和《禁閉島》製片人邁克·麥德沃曾說:「整個電影行業被一些毫無理性的規則所左右,沒有人能篤定拍攝一部成功的秘訣,很多時候我曾宣稱要拍一部大賣之作,結果卻是慘澹收場。」

  造成大片僕街的原因通常都是馬後炮似的分析,但僕街之後造成的後果大多很殘酷。畢竟好萊塢競爭異常激烈,即使你的出發點再好,失敗的項目總要有人為此負責。大片僕街有的讓公司賠錢賠到倒閉;有讓導演/製片/大製片廠高層退居二線甚至丟掉飯碗的;也有的讓一代巨星在過氣的路上越走越遠的……

  撲街這種事,自然是誰都不想的。不過攤到了,也只能認栽,最難的則是如何跌倒再爬起來——這種勵志橋段這篇文章就按下不表了,前半段的故事讓你一次看個夠。

賠到公司破產之二三例

《天堂之門》 :一部電影搞垮一個公司

  影片預算:4400萬美元

  北美票房:348萬美元

  80年代的一部《天堂之門》讓曾經以越戰電影《獵鹿人》博得聲望的美國導演麥可·西米諾走向了慘敗,也推倒了「新好萊塢時期」所建立起來的導演對電影享有控制權的局面。影片耗資4400萬美元,卻只拿回不到350萬北美票房,當然,這與西部片類型範式在80年代已經走向衰落、觀眾們對拓荒神話的熱情走向衰落不無聯繫,但同時也和西米諾的野心分不開。

  影片超出了預算3倍,初剪版本長達5小時25分鐘,即使最後的公映版本縮減到3小時,還是讓觀眾覺得冗長而鬆散。西米諾因此片拿到了金酸莓最差導演獎,評論界和票房上的雙重失敗也直接導致投資方聯藝公司解體。這個從好萊塢黃金時代走過來的,由卓別林、瑪麗·碧克馥、道格拉斯·范朋克建立的電影公司最後只能被賣給米高梅,停止了電影製作,只負責發行。

《割喉島》:海盜片的詛咒

  影片預算:9800萬美元

  北美票房:1001萬美元

  《加勒比海盜》上映後,德普船長的神經質讓全世界的人為之折服,但在此之前,海盜題材的電影卻都紛紛折戟沉沙。1995年的海盜電影《割喉島》也搞垮了電影公司卡洛克。卡洛克是曾經製作了《終結者2》和《本能》的獨立製片公司,在此前的票房成功之後,斥資9800萬美元打造了這個失敗的海盜故事,光是海盜船就價值500萬美元,影片被交給拍恐怖片起家的雷尼·哈林執導,全部採用水上實景拍攝,但無奈劇本太過粗糙,影片剛開拍不久就得找人重寫劇本,製片期延到2年10個月之久。

  雖然現在看來,《割喉島》並沒有太過遜色於《加勒比海盜》,但在1990年代,水上的騎士故事並不能太吸引觀眾。影片上映後僅收回950萬美元成本,卡洛克公司不得不宣布破產,最後被影片的發行方米高梅公司併購入旗下,加速了電影行業大製片公司壟斷市場的進程。

《火星救母記》:《阿甘正傳》導演工作室關閉

  《火星救母記》預算:1.5億美元

  全球票房:3899萬美元(其中北美票房:2139萬美元)

  或許是一種宿命的糾纏,迪士尼一碰到火星,就要撲街,而且這部火星作品,還來得有頭有臉。2011年出品的動畫電影《火星救母記》,根據普立茲獎得主、著名長篇連環漫畫《布魯姆縣城》的插畫師伯克利·布雷思德在2007年創作的童書改編,聽起來已經很高大上了吧!

  該片還是奧斯卡最佳導演羅伯特·澤米吉斯與迪士尼合作成立的imageMovers Digital工作室出品,羅伯特·澤米吉斯這種追逐新技術的狂人在業界也算響噹噹的招牌,然而這部投資和票房剛剛好差不多都是1.5億美金的片子拍完後,這個工作室就倒閉了。

賠到導演失業、高層離職

《地球戰場》+《重返地球》:科幻大爛片的僕街

  《地球戰場》預算:7300萬美元

  全球票房:2972萬美元(其中北美票房:2147萬美元)

  這部改編自科幻小說家L·羅恩·哈伯德《世界末日後史》的大爛片《地球戰場》拍攝於2000年,8139萬美元的成本只拿到5000萬票房,獲得2001年金酸莓獎最爛男主角、最爛導演、最爛攝影等7個獎項,10年之後業界仍然記得它的存在,2010年的金酸莓把10年內最爛影片頒給了它。影片導演是曾憑《星戰》拿下奧斯卡最佳美術指導的羅傑·克裡斯蒂安,事實證明,他並不是一個好導演。這部片大敗之後,十幾年基本沒人請,基本告別導演界了。

  影片只對小說的前半部分進行了改編,本來是為續集的製作留出情節空間,但在票房口碑雙失利的情況下,卻淪為了媒體的笑柄。《華盛頓郵報》評論說:「《地球戰場》最恐怖的情節在影片最後部分,因為它向觀眾們保證將會有續集問世。」不要以為搞點宏大題材和視覺特效就能唬住觀眾,too young!

《重返地球》預算:1.3億美元

  全球票房:2.4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6052萬美元)

  2013年的《重返地球》與《地球戰場》命運相似。影片投資1.3億美元,由威爾·史密斯父子攜手出演,但北美票房僅為6000萬美元。威爾·史密斯也認為此片是他個人最慘痛的經歷之一。而影片導演M·奈特·沙馬蘭經此一役終於獲封「坑遍好萊塢五大」的名號。於是乎,大電影公司基本不再與他合作,沙馬蘭後來的恐怖電影《探訪驚魂》成本則僅為500萬美元——這些資金主要來自他本人。

《風語者》+《海神號》:外來導演與好萊塢的揮別之作

  《風語者》預算:1.15億美元

  全球票房:7762萬美元(其中北美票房:4091萬美元)

  在《太平輪》系列這艘巨輪說翻就翻之前,其實吳宇森早就體現出一種創作的疲態,就像鐵達尼號撞上冰山了一樣,終結了吳宇森好萊塢之路的《風語者》,就是那座冰山。《風語者》是吳宇森在好萊塢頗具建樹和影響力之後的一部野心之作,投資超過1億美元,拍攝周期很長,其中動用了真實的二戰時期古董坦克,並從收藏家手中忽悠來了不少古董道具。

  但偏偏好死不活,《風語者》即將上映的時候,遇到了911事件,這樣一個戰爭主題電影只好退步三尺。也許因為突發事件,讓美國人民還未準備好看一部戰爭大片,但《風語者》在世界各地的評論也只是泛泛。自此,吳宇森在之後拍完《記憶裂痕》就「自我放逐」離開好萊塢,主演尼古拉斯·凱奇也在爛片路上一去不回頭。

《海神號》預算:1.6億美元

  全球票房:1.8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為6067萬美元)

  曾執導《空軍一號》的德國導演沃爾夫岡·彼德森在2004年的史詩巨作《特洛伊》之後,於2006年捲土重來,推出災難大片《海神號》。影片翻拍自1972年的《海神號遇險記》,與作為1972年美國票房亞軍的後者相比,《海神號》的命運要慘得多了。

  預算1.6億美元的《海神號》在上映首周末僅收穫2215萬美元票房,未超過已經上映一周的《碟中諜3》。時任華納主席的Alan F. Horn甚至直言不諱地表示,影片的表現「非常非常令人失望」。票房失利之餘,影片的口碑也令人堪憂,爛番茄新鮮度僅有33%。雖然影片的特效製作得到了認可並獲得2007年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的提名,但這依舊無法掩蓋影片在故事與劇情上的平庸薄弱。

  此後,沃爾夫岡·彼德森的好萊塢徵戰也基本告一段落,他後來重新回到德國,拍攝德語對白電影。

《伊斯達》:好萊塢的虛榮心

  影片預算:5500萬美元

  北美票房:1437萬美元

  1987年的《伊斯達》可謂是好萊塢虛榮心的集大成者,憑藉《烽火赤焰萬裡情》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沃倫·比蒂找來已是奧斯卡影帝的達斯汀·霍夫曼和法國凱撒獎影后伊莎貝爾·阿佳妮,但影帝加影后卻並沒能帶來預想的號召力。

  影片拍攝地遍布全球,走過了新加坡、摩洛哥、裡約熱內盧等地,在大大提高影片的拍攝成本的同時也讓劇組成員疲憊不堪。高昂的成本、華麗的陣容與懸置的拍攝之旅讓影片的藝術水準成為了虛幻的泡沫。

  影片拍攝完成後,哥倫比亞公司的CEO對初剪輯版本極為不滿,要求同時身為製片人的沃倫·比蒂重新剪輯,最終影片在評論界收穫一片倒彩之聲,成本5500萬美元,卻只收回了1437萬美元票房。對影片本身的過高估計,不僅是沃倫·比蒂的虛榮心,也是好萊塢自己的虛榮心。

《異星戰場》:賠到迪士尼製片廠負責人辭職

  影片預算:2.5億美元

  全球票房:2.8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7307萬美元)

  2011年,迪士尼家《火星救母記》的失敗還歷歷在目,而2012年的《異星戰場》則成為令時任迪士尼製片廠主席裡奇·羅斯引咎辭職的最後一根稻草。從迪士尼電視部門晉升上來的的裡奇·羅斯曾經打造出《歌舞青春》系列,最後卻在發給員工的辭職備忘錄中表示,迪士尼製片廠的主席「已經不適合他」。

  影片改編自科幻經典《火星公主》,最終卻以2.5億美元預算收穫2.8億美元的全球票房,投資等於扔進了水裡。在與影院運營商分帳並扣除營銷開支後,這部電影導致其製片廠虧損1億美元左右。

超級英雄家也有失敗品

《貓女》+《綠燈俠》:DC不是慢了一步,而是砸過兩輪

  《貓女》影片預算:1億美元

  全球票房:8210萬美元(其中北美票房:4020萬美元)

  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2004年上映的《貓女》也算是一部可以載入史冊的電影。當然並不是說它勇奪金酸莓最爛影片大獎,而是讓第一位黑人奧斯卡影后哈莉·貝瑞,也成為了第一位奧斯卡、金酸梅影后蟬聯得主,哈莉·貝瑞在當年金酸梅獎上,演了一個全套前一年奧斯卡上得獎的表情,也傳為一時佳話。《貓女》的口碑僕街,大部分原因在於當時大家還不習慣一個女性超級英雄在銀幕上打擊罪惡。

《綠燈俠》影片預算:2億美元

  全球票房:2.19億萬美元(其中北美票房:1.16億美元)

  不過比起《貓女》,DC最坑爹的嘗試,莫過於拿綠燈俠這樣身世複雜、世界觀宏大的角色,作為DC宇宙的首部作品出品。2011年上映的《綠燈俠》來得聲勢浩大,也是走悽悽慘慘,在北美首周票房剛過5000萬美金。這部電影慘澹的票房導致兩個主要結果:華納原本計劃的DC宇宙拓展停止、曾兩度「救活」007系列的導演馬丁·坎貝爾從此告別好萊塢大片。

  主演瑞安·雷諾茲也就這樣翹著屁股,從DC的英雄,變成了漫威的死侍,還不忘在電影《死侍》中揶揄《綠燈俠》中CG製作的超級英雄戰袍和綠顏色。

  瑞安·雷諾茲出演的另一部電影《冥界警局》雖然不是超級英雄電影,但其1.3億美元僅換來7832萬美元全球票房的「戰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可以說,如果沒有《死侍》的成功,瑞安·雷諾茲是無法從大片廠準備好的冷宮裡走出來的。

《超膽俠》+《神奇四俠2015》:漫威大法也不是萬金油

  《超膽俠》預算:7800萬美元

  全球票房:1.79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1.02億美元)

  當然,別以為只有DC會坑爹,在漫威還沒有做好宇宙構造準備的時候,已經狠狠的自己砸過自己牌子一會兒。2003年由如今已經勞燕分飛的前夫妻檔本·阿弗萊克和珍妮弗·加納主演的《超膽俠》,可謂是超級英雄片僕街的先驅人物,重點就在於劇情冗長和情節弱智。當然,就算這樣《超膽俠》也還是撈到不少票房。

《神奇四俠2015》預算:1.2億美元

  全球票房:1.67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5611萬美元)

  比《超膽俠》更慘,整個片子的劇情含量甚至不如一集美劇《神盾局特工》,這個本來已經自己把自己玩死的超級英雄系列片,用這部最新的重啟版,狠狠的證明了自己完全沒有必要回歸大銀幕。而二十世紀福斯與年輕導演喬什·特蘭克相互推諉影片失敗責任的陣仗,也是好萊塢2015年的一場好戲。

一線大咖的Flop之路

《未來水世界》:凱文·科斯特納的下坡路

  影片預算:1.75億美元

  全球票房:2.6億美元(北美票房:8824萬美元)

  電腦特效讓我們見慣了銀幕上的填海造山,也對末日景象見慣不驚,但在1995年,描繪未來人類世界景象的《未來水世界》的末日景象卻沒那麼唾手可得。建立在離陸地400米的海上城堡廢墟實景重達2000噸,耗資500萬美元,但由於拍攝地夏威夷氣候多變,主景多次被潮汐淹沒,中途甚至更換掉了導演凱文·雷諾茲,由主演凱文·科斯特納接手。種種變故導致影片成本節節攀升至1.75億美元,加上後期約6000萬美元的宣傳和發行開銷,總成本高達2億3500萬美元。

  但跌幅驚人的票房讓此片成為了凱文·科斯特納個人事業的分水嶺,影片在北美地區上映的票房收入僅為8824萬美元,評論界也是一片噓聲。曾經拍出了《與狼共舞》《保鏢》等優秀作品的凱文·科斯特納因為《未來水世界》被貼上了票房毒藥的標籤,告別好萊塢一線,屢次被提名金酸莓獎最爛男主角。1997年的《郵差》既不叫好也不叫座。如今年歲已高,雖還能在體育題材電影裡充當男主角,在非一流大片中充當男配角,但我們再也見不到90年代初那個如日中天的凱文·科斯特納了。

《獨行俠》+《超驗駭客》:又一顆Flop之星冉冉升起?

  《獨行俠》預算:2.15億美元

  全球票房:2.6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8930萬美元)

  《超驗駭客》預算:1億美元

  全球票房:1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2302萬美元)

  約翰尼·德普作為在中國大陸最具知名度的好萊塢男神之一,曾經也是站到過巔峰的男人,其主演的《加勒比海盜4》是史上投資最高的電影之一,而他也狠狠地在大投資裡栽過跟頭。首當其衝的便是由迪斯尼出品的《獨行俠》,整個電影最好看的部分,就都在預告片裡了。這部預算2.15億美元的電影全球票房僅為2.6億美元,雖然影片入選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年度十佳電影,但這依舊無法阻止它的負面效應的發酵。就連金牌製作人傑瑞·布魯克海默也因為該片的失利,結束於迪士尼長達20年的合作。

  一路順風順水的德普當然不信這個邪,再接再厲的拍攝了更加難看的《超驗駭客》,你完全可以把這部電影看做是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四十七浪人》——東西結合死得快

  影片預算:1.75億美元

  全球票房:1.5億美元(其中北美票房:3836萬美元)

  每一部僕街大作,在起航的時候,都會彰顯出一種前所未有的大片氣質。《四十七浪人》也是如此,故事改編自日本歷史上真實的故事,本來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經典忠勇復仇史詩。

  導演卡爾·裡辛在籌拍初期也是對這部片子充滿創意,在他的拍攝途中,本片預算一增再增,從1.75億美元一路到了2.25億美元,而作為本片中唯一的明星擔當,基努·李維斯的戲份卻一少再少,少到都稱不上主角。大佬眼見這戲肯定要僕街了,乾脆直接剝奪了導演剪輯權,讓這部電影真正的僕街到底,永無翻身的可能。最終環球公司賠了進去1.7億美元,剛好和本片最初預算差不多。

  在該片之後,基努·裡維斯拍起了《疾速追殺》這種中等製作的動作片,也接起《敲敲門》此類驚悚小片的戲,或許很難重返《黑客帝國》時期了。


相關焦點

  • 比伯剛結完婚便光腳穿大褲衩上街,網友吐槽:總害怕這褲子掉下來
    婚禮舉辦得很成功,比伯對於幫助策劃婚禮的朋友很是感激。據外媒10月6日報導,剛結完婚的比伯光著腳穿著一條大褲衩上街,給朋友端去自己親手做的三明治表示感謝。比伯裸露著上半身將霸氣的的紋身全部展現出來,手裡一盤食物,穿著一條尺寸過大的褲衩,感覺隨時都要掉下來的樣子,網友表示:「總害怕這個褲子掉下來。」
  • 最近這兩年,為什麼都不見梁朝偉拍電影了呢?
    2020已經是年尾了,時間線離現在最近的梁朝偉參演電影,還是2018年8月的《歐洲攻略》。所以算起來,滿打滿算兩年多,都沒見梁朝偉拍電影了。然而,看看現在的國內電影市場,資本主導,流量為王,這類電影的生存空間可以說相當狹窄。雖然偶爾也不乏好作品,但出現的概率極低,很多導演也不願意再費力不討(賺)好(錢)的去折騰這事兒了。整體環境不行,好的本子和角色少,而梁朝偉作為一個有藝術追求的演員,偶爾出來拍商業片玩玩(捉妖記2),或者卻不過情出來拍一下熟人的電影(擺渡人、歐洲攻略),這都是無可厚非的。
  • 央視「大褲衩」:異樣的氣場
    來源:南都周刊    按陰陽五行的說法,央視新大樓外形如女人的「陰褲衩」,「陽要露,陰要藏」,但這條大褲衩卻大大咧咧地露在北京東三環上。得用地道的北京胡同串子口音來念——大褲衩兒!  這個綽號被美國彭博新聞社盛讚「生動」。「大褲衩」的總設計師是荷蘭人庫哈斯,「褲衩」之名並非來自他也姓「庫」,而是該建築的外形給人作此聯想。  風水有句行話「呼形喚象」,這呼之欲出的竟然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褲衩」,讓人覺得總不是個味兒,在北京這塊風水寶地上,好端端央視怎麼要搬到「褲衩」裡了呢?
  • 姜文:我憋了7年拍出來的電影,你們不認,隨便拍的,卻被捧上天
    姜文:我憋了7年拍了部電影,你們不認,隨便拍的,卻被吹上了天 跟文藝沾邊的人,似乎總有點幸福感不足。靠著校園民謠走紅的趙雷,在頻繁上綜藝名利雙收的時候,卻在錄節目的時候悲憤吐槽「再這樣下去我就毀了」。
  • 暑期影院渴盼「量身定做」:青少年電影為何就沒人拍
    原標題:青少年電影,為何就沒人拍  暑期來臨,對許多學生來說,看電影將是他們重要的娛樂活動之一,然而對剛剛步入青春期的初高中生來說,這個市場並沒有為他們量身定做的電影。  這並非孫青一個家長的無奈和尷尬。在百度上,有網友提問,「有沒有適合青少年的電影?」答案居然全都是老的成人故事片,正在放映或即將放映的青少年電影,一部也沒有。有網友感慨:「沒了哈利波特陪伴的暑期,孩子們竟如此寂寞。」
  • 十賭九輸 九賠一賺 中國電影等於燒錢黑洞
    其實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這樣的,只要有利潤,就有人來追逐,但實際上不是每個人都能賺錢,甚至賺的是少數,賠的是大多數,但所有投資人看到的都是賺錢的少數。再說,人又不是傻子,不可能賠錢還來,很多湧入電影行業的資金背後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利益,不能簡單地以賺錢、賠錢來衡量。
  • 不是所有的電影都能賺錢!那些讓導演賠哭了的電影_遊俠網 Ali213.net
    提起電影,除了口碑最能直觀了解電影品質的就要數票房了,但是有些電影偏偏口碑爆表,票房卻敗得一塌糊塗。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看看九部及其經典,但是有把導演賠哭了的香港電影。
  • 連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拍!遊戲中的奇葩劇情腦洞逆天了!
    為什麼鎮長的褲衩會出現在一個寡婦的臥室呢?這其中難道有什麼隱情……玩到最後竟然是賠了妹子自己還被打成傻子,當年不少玩到大結局的玩家都恨不得砸了手上的PSP。後來有玩家推測是遊戲為了出續作而寫出這樣的奇葩大結局來,可惜一直到PSP壽終正寢,玩家都沒聽到這款遊戲續作的隻言片語。
  • 同樣是關於二戰的電影,憑什麼戰鬥民族能拍好,我們只能拍出神劇
    在電影中還完全體現和美式好萊塢電影完全不同的藝術審美和價值觀,頗有針對歐美戰爭片反其道而行的意味。2014年的時候,美國拍了一部坦克電影《狂怒》,在東線狂打德國人,拍攝過程中還動用了目前實際上唯一一輛還能開得動的虎式坦克。這讓俄羅斯老毛子大為光火,要拍二戰坦克,怎麼能少了了我的功勳坦克T34,於是就有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部《獵殺T34》。
  • 央視「大褲衩」不寂寞 鄭州有個「小褲衩」(圖)
    物流綜合樓效果圖  還記得央視的「大褲衩」嗎?鄭州網友說他發現了一個「小褲衩」,大家看看像不?  昨日(11月10日)下午,在本地一論壇上,一位網友發了張自己近日在東區拍的照片,他認為這座樓酷似央視的「大褲衩」。
  • 最新上線的6部電影,一部比一部爛,沒看過的真是幸運了
    1、《海大魚》;好奇心驅使我倍速看完了,震驚的是這故事居然可以自圓其說,起碼講明白了…粗製濫造不必提,張予曦有個海邊造型非常之希臘風,韓棟這錢掙的爽啊,美男子親自來,半獸人換人演……看來我是真的無聊了,這片子都能看完。
  • 為什麼美國科幻電影能享譽全球,而中國一部都沒有?
    談到科幻電影的問題,全球似乎都統一口徑:美國科幻電影最牛。科幻電影素來被稱為「吸金王」。同一英雄人物會被拍出N個系列,反覆撈錢。但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又讓大家覺得還不錯,至少比中國強。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美國科幻電影家喻戶曉,而中國科幻電影還沒有能拿得出手的呢?是資金問題嗎?不是。相信我,中國絕對不差錢!
  • 連印度都有這麼牛的電影了?你讓華語電影臉往哪放!
    這部電影的出現感動了很多中國觀眾,也帶來了新一輪對華語電影的口誅筆伐:我們難道連印度都不如嗎?巴鐵啞女流落印度,印度小夥長途尋親這部電影的故事我不太相信,可作為電影劇本,咱們得承認這是一個好故事。但是本片並非印巴聯合出品,它的出品方是印度公司所以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印度電影。其次我們分析一下劇中人物,我們看到印度方面基本上沒有什麼反派人物,頂多是嘲諷一下不作為的印度警方,順便提一句的種族歧視,然後就沒了。
  • 炒了劉德華懟哭梁朝偉的王家衛,拍一部賠一部,究竟怎麼賺錢的?
    (徐錦江:現在我全都要)但世界不圍著你轉,他是一個商業奇才,每部電影都拿獎,拍一部賠一部,卻照樣賺錢。這個的人就是王家衛。成名已久的他在片場中雖然不像星爺一樣,是一個暴君,但是每次片場都成為了他的一言堂,曾經為了拍一部讓自己滿意的電影,連劉德華都被他炒了。
  • 盤點那些把公司賠到破產的電影!你知道嗎?
    盤點那些把公司賠到破產的電影!你知道嗎? 還有院線所得等等 剩下的才是電影的盈利 這也是許多票房看起來不錯的電影 實際上是虧損的原因之一 今天,我們進來盤點一下 那些把公司都賠到破產的電影
  • 大褲衩又土又油膩?李現劉昊然親身示範,大褲衩也能穿出高級感~
    夏季穿衣服,除了好看,清涼舒適最重要,所以很多大叔最愛穿褲衩,久而久之褲衩也就給人油膩又土的印象,似乎和時尚搭不上邊,但是今年夏天,娛樂圈的男神們,卻通通都穿起了大褲衩,怎麼回事呢,快來看看吧!男神們雖然愛穿大褲衩,但是在褲衩的選擇方面還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純色系的褲衩出鏡頻率最高,比如黑色白色駝色。虎牙弟弟劉昊然這身搭配,就是駝色的復古風大褲衩搭配白色不規則拼接的襯衫,腳踩同色系的一腳蹬休閒鞋,紳士又復古,手插口袋酷酷拍照,非常的有男神範。
  • 超短褲都能穿成大褲衩既視感,成腿精
    不過佟麗婭也不是屬於那種乾瘦的類型,不管是穿什麼衣服都是非常好看的。不過看到佟麗婭的這一身新裝備,小編也是特別想問:佟麗婭到底是有多瘦?超短褲都能穿成大褲衩既視感,成腿精。現在夏天已經正式來臨了,大家都開始換上了夏裝。佟麗婭也是不例外,一身清涼夏裝看著特別的舒服。佟麗婭留著短髮,扎著一個半丸子頭,露出額頭的她也是絲毫不影響顏值,反而是顯得五官更加立體。
  • 大成本結果賠的血本無歸的美劇,最後一部連休·傑克曼都拯救不了
    而且哪怕這部劇裡能再跑出個超人,也拯救不了遲早下線的結果。2007年對美劇迷來說是很災難的一年,因為美國作家協會罷工,很多美劇都停更了。《生化女戰士》的編劇也自然而然的都下崗不幹了,這部劇的收視率低的不行,也就被下線了,而且再沒重啟過。說實在的,這麼高的成本也賭不起重啟的結果啊。
  • Ins最火的香港旅拍聖地,一不小心刷爆朋友圈
    by 圖蟲@YuNi影像_程柯彩虹邨 彩虹邨是香港最早期建的公共屋邨之一,地如其名,到了這裡,不管晴天還是雨天,都能遇見五顏六色的彩虹。by 圖蟲@姚宇鋒_yyf色彩繽紛總能與青春活力掛鈎,輕裝上陣,怎麼拍,文藝氣息都撲面而來。by 微博@悠二ing五彩的籃球場,也仿佛回到校園般,隨手一拍也是滿滿的校園風。
  • 名利雙收的男演員還圖什麼?
    愛看電影的童鞋應該對河正宇歐巴很熟悉,他曾出演《隧道》《與神同行》《恐怖直播》《小姐》等電影,是韓國國民度超高的男演員。這位號稱「票房保證」的演員河正宇,這次能自保嗎?這件事被曝光,始於今年韓國檢方對首爾某整形醫院非法注射麻醉藥一案進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