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臺萬米級潛水器「彩虹魚」號海試成功—新聞—科學網

2020-12-24 科學網

 

本報10月29日上海訊(記者黃辛實習生劉晨波)上海海洋大學今天宣布:9月26日至10月25日,該校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關鍵性的第一步。

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介紹,本次海試項目主要包括:裝船適應性調試、考核和驗收;各系統和設備在海上工作環境下的功能調試、考核和驗收;各操作崗位和維護人員的培養、訓練;4000米以淺功能和性能測試;為下一階段11000米級海上試驗提供海試經驗及整改方案。崔維成表示,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分別作為11000米載人潛水器的I型和II型試驗驗證平臺,它們的海試為11000米載人潛水器的研製提供技術支持。

據悉,本次試驗的萬米級著陸器和無人潛水器是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首次研製的2臺全海深裝備。此次11000米級無人潛水器樣機的研製成功,標誌著我國除載人艙以外的各項關鍵技術攻關均有了顯著突破。據了解,「彩虹魚」無人潛水器除了水下攝像機、水下燈和部分電纜進口外,布放與回收系統、中繼站系統、光纖纜、水面控制系統實現100%國產化,潛水器本體系統國產化率達到95%。

根據計劃,「彩虹魚」在完成4000米級海試後,2016年7月將開啟海上絲綢之路首航之旅;8—9月,全海深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測試;2017年開展從南極至北極的「極地深淵科考探索之旅」;2019年,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衝擊11000米馬裡亞納海溝的極限挑戰。

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在我國「蛟龍」號研製成就的基礎上,向11000米深淵發起極限挑戰,並於2014年獲得上海市科委支持,成立了上海深淵科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的主要目標是以最快的速度研製出以萬米級作業型載人潛水器為核心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全力發展我國前沿的深海科學與技術。

崔維成介紹,中心的目標是研製世界上第一個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為中外海洋科學家持續、系統地開展深淵科學研究搭建一個公共平臺。全海深的「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由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與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採用「國家支持+民間投入」、「科學家+企業家」的創新模式共同搭建。整個項目由一條5000噸級的科考母船「張謇」號、一臺萬米級全海深載人潛水器(HOV)、一臺萬米級全海深無人潛水器(ARV)、三臺全海深著陸器組成。

為更好地加強深淵科學研究,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彩虹魚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三家國內外知名科研機構籤署了共建深淵生命科學重點實驗室的協議。分別是:與英國阿伯丁大學深海生物系共建深淵宏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與美國夏威夷太平洋大學共建深淵微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與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建深淵生命科學重點實驗室。

崔維成表示,「深淵科學技術流動實驗室」今後將為中外海洋科學家提供探索研究平臺,可對全球26條6500米深度以下的深淵海溝,進行系統性科學普查,獲取珍貴樣本,建立深淵生物DNA資料庫,帶動一系列深淵生命科學研究的開展,為人類探索海洋做出貢獻。

相關焦點

  • 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完成4000米海試
    人民網上海10月29日電 (記者姜泓冰) 我國首臺萬米級無人潛水器和著陸器「彩虹魚」號,近日在南海成功完成4000米級海試,這標誌著中國人探秘「萬米深淵」邁出了實質性的第一步。 上海海洋大學深淵科學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崔維成教授介紹說,「彩虹魚」號是在我國「蛟龍」號研製成就的基礎上,繼續向11,000米深淵發起的極限挑戰。本次海試項目主要包括:裝船適應性調試、考核和驗收;各系統和設備在海上工作環境下的功能調試、考核和驗收;各操作崗位和維護人員的培養、訓練;4000米以淺功能和性能測試;為下一階段11000米級海上試驗提供海試經驗及整改方案。
  • 完成萬米海試後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迎來「全身體檢」
    在完成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之後,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回到三亞中科院深海所進行拆檢。這也是它萬米歸來的第一次「全身體檢」。中國船級社高級驗船師 唐磊平:把所有的結構件拆除以後,進行無損檢測以確定它的這個焊接的焊縫位置,包括它的一些材料的內部是否存在裂紋等缺陷,現在檢查下來完全沒有,潛水器完全經受住了萬米深海的考驗,說明這個設計還是非常成功的。
  • 「沈括」號在西太平洋展開4500米級大深度剖面浮標海試
    央視新聞客戶端 圖新華社「沈括」號12月4日電(記者張建松 岑志連)中國多家機構聯合組成的「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與科考團隊已抵達西太平洋第一個深海站位,4日成功進行基於我國北鬥衛星通信系統的4500米級大深度剖面浮標海試。這次作業位於北緯22度、東經130度,深達5900多米的西太平洋海域。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為什麼要越潛越深北京時間11月10日7時42分,「奮鬥者」號潛行深度再次成功突破萬米!「奮鬥者」號海試現場指揮部隨之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北京時間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10909米是什麼概念?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
    原標題:巡航「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都經歷了什麼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蛟龍號深海潛水器明年可能進行5000米級海試[圖]
    從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美、法、俄、日等國先後開始建造載人潛水器。迄今,世界上僅有的五艘6000米級深海載人潛水器為這些國家所擁有,它們能夠到達遍及海洋深處的大陸坡、海山頂、火山口、洋脊以及漆黑的洋底。8月26日,中國科技部和國家海洋局宣布,我國第一臺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深海潛水器3000米級海上試驗取得成功,最大下潛深度3759米。
  • 10907米!「後浪」海鬥一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創造我國潛水器領域多...
    歷經40餘天,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於6月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中國自主研發「海鬥一號」全海深潛水器進行首次萬米海試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供圖中新網瀋陽6月8日電 (王景巍)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6月8日發布消息稱,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以下簡稱「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習近平致「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習近平致「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的賀信值此「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之際,謹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10907米!「海鬥一號」全海深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
    歷經40餘天,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於6月8日搭乘「探索一號」科考船載譽歸來。「海鬥一號」此次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同時填補了我國萬米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 習近平致信祝賀「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於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 獨家探訪「奮鬥者」號駕駛艙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
  • 「海鬥一號」創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萬米海試意味著什麼
    在航次中,中國首臺作業型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填補了中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在高精度深度探測、機械手作業、近海底工作時間、聲學探測與定位、聲學通信作用距離及高清視頻傳輸等方面,創造了中國潛水器領域多項第一。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朱敏 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1月28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 深度10909米!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
    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器下潛突破萬米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今天「奮鬥者」號將再次挑戰全球海洋最深處。
  • 「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原標題:「海鬥一號」完成萬米海試  10907米!刷新我國潛水器下潛深度紀錄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獲悉:由該所主持研製的「海鬥一號」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日前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完成其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海鬥一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
  • 「彩虹魚」從長三角遊向馬裡亞納
    昨天中午,上海海洋大學和西湖大學聯合組建的「彩虹魚」2018馬裡亞納海溝海試科考隊乘坐
  • 從300米到1萬米 我國載人潛水器深海之路
    1986年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7103救生艇研製成功。雖然它只能下潛300米,航速也只有4節,但也是那個年代最先進的救援型載人潛水器。
  • 探索| 支持保障萬米級載人潛水器 「探索二號」入列,深海產業再添...
    據悉,該船不僅可以支撐深海、深淵無人智能裝備進行各項海試任務,還能夠執行全球的深海科考調查任務,其可搭載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和4500米級載人潛水器「深海勇士」號完成布放回收工作,達到融為一體的聯合作業能力。作業成果將對我國深海科學考察和海洋戰略安全都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 走近萬米載人潛水器支持保障母船探索二號
    強大性能保障海上戰略安全2018年12月,海南省深海技術實驗室選擇了一艘福建省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剛完工的工程船,作為深海深淵智能裝備作業與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海試保障船,定名為「探索二號」。歷時18個月的增改建,今年6月25日,「探索二號」正式交付出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