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打算去找網紅陸記,沒想到在內曹家巷路邊「偶遇」了個蛋烘糕攤攤,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為敬。
成都的很多蛋烘糕攤點,不需要店面,一輛三輪車就搞定了,放學的校門口,繁忙的公交站後,看到人排隊,準是蛋烘糕又開賣了。
每個成都人心中都有必點的蛋烘糕口味,對我來說,一定要有個鹹的、一個甜的,才算完整。
賣蛋烘糕的嬢嬢說,蛋烘糕老一輩就在賣了,最早賣1元3個,現在賣 2元+ 一個。這家蛋烘糕皮軟餡多,吃完兩個這才一本滿足離開。
地址:馬鞍南路內曹家巷
人均:2元
出攤時間:看運氣
要說成都的蛋烘糕,陸記絕對可以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儘管隱藏在老小區裡,卻依然有人從全世界慕名前來,排再長的隊都一定要等到吃上幾個。
從91年開到現在,每天上半天調料,下午出攤,賣到6點左右基本就賣完了。破舊的玻璃櫥窗上貼滿了各種採訪、頒獎照片,一說到起,老爺子就特別興奮。
大爺特別健談,從用料到烘烤技巧,可以給你擺出一本書來。說到食客更是合不攏嘴:「張靚穎經常來吃,外國人多得很,遇到節假日忙都忙不贏。」
別家賣的蛋烘糕都是爐子烤出來,陸記不一樣:蜂窩煤。舀一勺麵漿倒進紫銅小鍋,單手一轉就在小鍋裡攤出一輪滿月。兩個鍋:大火烤,小火烘。第二個蓋上鍋蓋的時候第一個正好出鍋。
他家蛋烘糕口味很多,三鮮、怪味、泡蘿蔔都是招牌。我最喜歡怪味,麻辣鮮香,和著帶甜味兒的皮一起吃,兩個字:巴適。自製泡蘿蔔切得細細的,清脆爽口很入味。皮薄、脆,一口下去嘎嘣脆,脆皮的蛋烘糕成都也找不出第二家了吧。
陸老爺子其人就像他店裡最著名的蛋烘糕——怪味,老爺子下雨天不開張,清早八晨也不開張。聊得來的可以一直跟你擺個不停,話不投機的說不上三句。節假日是人最多的時候,很多遊客慕名而來。
去年國慶,老爺子卻硬是給自己放了7天假,原因是不想太忙了...果然是任性的成都人!
地址:內曹家巷工人村2棟(近太升橋)
人均:2.5元
出攤時間:12點半—6點(賣完為止,下雨天不擺)
位於人民中路的趙記蛋烘糕,從騾馬市地鐵站出來走幾步就到,綠色的招牌很顯眼。價格不貴,基本都是2元。
外地遊客來成都吃蛋烘糕,看到這樣一家店面可能會覺得滿心歡喜,但對成都本地人來說,我們更偏愛路邊的野攤攤。老闆是個東北人,話不多,專心忙著手裡的活。店裡面還賣哈爾濱私房水餃、秘制烤腸。
個人覺得這家蛋烘糕一般,雖然打著「總店」的旗號,但估計也只有這一家。面很軟,皮烤的一般,餡料也是中規中矩,點了一個藕丁、兩個榴槤,藕丁還好,脆脆的很爽口,但是這個榴槤我必須吐槽一下…
老闆兒說榴槤醬是新鮮榴槤打的,但其實並不是,就是蛋糕店常用的成品榴槤醬,榴槤味是有,但沒得香味,只吃得到甜味,差評!
地址:人民中路一段31號附4號
人均:2元
開門時間:最好早上10點以後去
從華西壩地鐵站沿著大學路往裡走,有一條餵胖了一代代川大華西校區學生的街。
在東區北門對面,有個毫不起眼的大門,每天總有那麼幾個小時,門後面悄咪咪圍著一群人,只有真正的吃貨才會勇敢地擠過人群,對著中心高喊一聲:「嬢嬢,給我來個奶油肉鬆!」
這家的老闆娘相當和善,對人大方,給料從來都是怕ji不爆的那種,之前在新華公園門口擺過幾年,後來估計競爭太激烈,就轉戰到大學路,在大門背後一擺就是14年。
為了保證用料新鮮,每天早上做一批餡兒,中午再做一批,所以想去吃要跟上嬢嬢出攤的節奏。
見我們幾個人盯著爐子流口水,豪氣地送了一個,蛋烘糕皮厚實、綿軟,只有最外面一層略帶一點點脆,那種一沾口水就融化的脆……
地址:大學路東區北門對面大門牆後頭
人均:2.5元
出攤時間:11點-13點,15點-20點
賀記似乎是在今年年初在美領館對面開門了,鋪面乾淨明亮還誤以為是哪家甜品店。
從石室中學門口開出花兒來的賀記跟陸記走上了完全不同的路,加盟店遍地開花,光手機地圖我就能搜出11家,好在成都人一慣看味道不看血統,這家賀記還是對得起招牌。開在美領館對面是要洋盤些,菜單都是中英雙語的。
傳統口味的鮮肉蛋烘糕一如既往好吃,蛋烘糕裡夾著滿滿一層鮮肉,不油,巴適。
新加入的芝士口味是夾一大片芝士在裡面,但由於蛋烘糕本身就有奶香,芝士的味道並沒有很好體現。倒是單獨售賣的「蛋烘糕皮」吸引了我,又想瘦又想吃的人,你在等啥子?
地址:武侯區領事館路2號附9號
人均:2.5元,榴槤和芝士口味3元,蛋烘糕皮1.5元
出攤時間:人家有鋪面,還出啥子攤?11點-21點,可點外賣
睜大你的卡姿蘭大眼睛仔細看,是不是跟蝸牛一毛一樣?(正確答案:一樣)
大學路的蛋烘糕養胖了華西校區的學生,那這家就養胖瞭望江校區的學生。在一條街的美食中成功搏出位,圍滿了等位的、沒吃飽的、趕著去上課的中學生和大學生。
老闆真的很厲害,被其他家蛋烘糕當成不規則邊角剔掉的小尖尖被他創新成了蝸牛的樣子,你看,蛋烘糕都這麼美,你還好意思醜下去嗎?
30多種餡兒,排列組合可以變出多少種味道?而且本來蛋烘糕兩口就能吃掉一個,老闆還加入了老乾媽餡兒,比香辣醬多了一份油浸浸的香氣,下肚更快了,一般不吃個4-5個是停不下來的……
還要為小米椒豬皮餡兒點一萬個贊,豬皮切得細細的,脆脆的,碼料入味,沾有一丟丟小米辣,混著蛋烘糕香香甜甜的味道,我看到了老闆憨厚敦篤的外表下,藏著的那顆夜店狂野之心。
地址:共和村10號附4號
人均:2.5元,榴槤和芝士口味3元
出攤時間:11點-13點,15點-20點
去年9月,退隱了13年的玉林四巷陳記蛋烘糕重出江湖了!
經營蛋烘糕的老兩口是陳利明爺爺和範修玉奶奶,爺爺今年73歲,奶奶也70歲了。
1987年,剛開始賣蛋烘糕的範奶奶手藝不行,生意也秋。後來機緣巧合下,陳爺爺結識了在人民公園後門賣蛋烘糕的曾大爺,對,曾大爺就是成都小吃圈的傳奇、蛋烘糕的發明人,現在好多紅極一時的蛋烘糕製作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孫。
曾大爺把蛋烘糕的「秘訣」告訴了陳大爺兩口子,從此陳記的生意越做越順,還把白糖、豆沙、花生,拓展出了新的招牌口味——怪味香辣蛋烘糕。
不起眼的大頭菜裡,蘊藏了麻、辣、甜、鹹四種味道,一口咬下去,脆脆的大頭菜和香酥的蛋皮在唇齒間回味悠久,受到吃客們的熱捧。
十多年前的味道又回來了,就跟初戀又出現了一樣,敢說小時候吃過的成都人再吃的時候,沒有不淚奔的……
地址:玉林四巷
人均:2.5元
出攤時間:14:00——19:00,周一不開門
每天下午四點過,冒椒火辣的生意就開始了。排隊的人群漸漸多了起來,這個時候,易老大一聲吆喝揭開了紫銅的小平鍋,蛋烘糕也踩點開張了。
易老大在這裡開得不久,算下來才一年半,但是為人老實熱情,也是跟好些常駐的吃客打熟了。每天從中午11點賣到1點,回去吃個飯瞌睡一會兒,4點過就準時出來了,一直忙到9點多,然後美滋滋的收攤回家。每天雷打不動。
易老大臉上總有一片潮紅,你以為他害羞,但是說起話卻爽快得很。「來嘛,你吃嘛,不好吃我就不收你錢。」
蛋烘糕外焦裡嫩,烤得剛剛好,酥香酥香的味道緩解了飢腸轆轆,吃完了總是讓人不自覺地眯著眼睛回味一下。
來買蛋烘糕的人大多是等著排隊吃串串的,一邊排隊一邊買個蛋烘糕解下饞,打發一下時間,但是往往失了算,吃了一個還想再吃一個。
地址: 奎星樓街33號(近吉祥街)
人均:2.5元
出攤時間:中午11點-1點,下午4點多-9點
這家蛋烘糕就在營通街的口子上,賣了19年,從最初的五毛錢一個到現在也漲到了2塊,不過味道還是沒變。
這家蛋烘糕攤一般在下午3點的時候開張,正好趕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們放學。校門一開,譁啦一下,蛋烘糕攤攤全面淪陷。
老闆就在這群鬧嚷嚷的小朋友中間熟練地揭鍋,攤麵糊,放餡料,麻利地烤好一個又一個蛋烘糕。等這群小朋友們一鬨而散,在旁邊站了N久的我才有機會上去點個來試試。
餡料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不過麵餅的口感很好,看著焦黃,實際上卻是軟綿綿的口感,咬下一口還帶了一點點甜味,果然是小朋友們最愛的口味。
十幾年光陰,來買蛋烘糕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老闆說,只要這邊一天沒拆,自己就會多賣一天。
地址:營通街靠近撫琴西路的口子上
人均:2塊
出攤時間:一般是下午3點過
老地方的蛋烘糕攤攤是一對老夫妻在經營。老兩口在這裡賣了二十多年了,老地方嘛,也是老熟人。在這裡買蛋烘糕的基本都是附近的鄰居,每天下午放學,家長些接起娃兒就直殺了過來。
「來啦,今天要吃啥子喃?還是肉鬆?」
「爺爺,爺爺,我要肉鬆還要加奶油……」奶裡奶氣的聲音,自行車剛剛停就跑了過來,當媽的拉都拉不住。
老婆婆熟練地舀起一勺麵糊倒進小鍋裡,手一個打晃,黏稠的麵糊順時針攤開,不一會兒,咕嚕咕嚕的小泡泡就冒了起來。過了差不多五秒的樣子,迅速舀了一大勺餡料,放入,攤平,稍微抬高小平鍋,鑷子一個翻轉,香噴噴的蛋烘糕就出鍋了。
你還別說,當真利索得很。老爺爺就在旁邊負責收錢打雜,和藹的問每一個娃娃要吃啥子餡料。
跟前幾家不同,這家的蛋烘糕似乎分了好幾個層次。最邊緣一圈薄薄的麵餅殼殼酥脆可口,咬一口是嘎嘣脆的感覺,再多咬一點,入口的麵餅又是綿軟黏人的感覺。
地址:金羅路2號大院門口
人均:2元
出攤時間:下午4點過開到10點
這家蛋烘糕沒有名字,但一說起新華公園北門對著的那家蛋烘糕,很多吃貨第一反應就是那個隔著柵欄排隊的「柵欄蛋烘糕」。
這位大爺也是成都蛋烘糕界的一位大佬,在這個柵欄背後賣蛋烘糕也有十多年的時間了。每天下午三點半出攤,一直賣到晚上七點。
總的來說,他家蛋烘糕有三大特點。一是蛋漿中摻入了芝麻,烘烤後,微甜的蛋皮帶了一絲淡淡的芝麻香味。二是蛋皮厚,幾乎是其他家蛋烘糕的一倍,厚度增加了所以口感也顯得十分香綿,類似於日本銅鑼燒。第三個特點就是價格不菲,4元一個。
大爺很喜歡邊烤邊說自己的蛋漿用料有多實在,自己DIY的特色。排隊的客人也經常在等待美味的同時,被大爺風趣的說辭逗得哈哈笑。
地址:新華公園北門對面
人均:4元
出攤時間:下午3點半開到7點
雙林路路口的三鍋蛋烘糕也是最近人氣很旺的一家小攤子,坐標在成都火鍋「兩條龍」——大龍火鍋和小龍坎中間的巷子口。
老闆娘熟練地甩起膀子操控著三個鐵鍋,烤制蛋烘糕速度之快!
蛋烘糕的蛋皮,外酥內軟,而且用料十足,塞得餡料都要落出來了。而且價格才2元一個,真是業界良心。
三鍋蛋烘糕每天4點到8點出攤,正好是這兩家人氣火鍋店開始排號的時候,飢腸轆轆的吃貨們聞到飄香的蛋烘糕,還如何能抵得住誘惑,吃火鍋前先來兩個蛋烘糕墊底,巴適得板!
地址:雙林北橫路大龍火鍋旁
人均:2元
出攤時間:下午4點開到8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