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巷子頭做了三十年,最老資格的蛋烘糕!

2020-12-17 騰訊網

玉林的巷子裡常常有小驚喜,老字號的店子簡直不要太多。別看小攤子不起眼,卻是地道老字號,是老成都的舊時光。

我們來的時候是下午三點多,在這裡唯一見到的路邊攤,就是陳記蛋烘糕

消失十三年又重出江湖的老字號

只有陳大爺一個人在守著攤位,這個時間點人還不多,要等到下班時間就要排隊等候了,來往的多半是這邊的老街坊,路過攤位總要買點蛋烘糕或者他家的冰粉。

蛋烘糕是一道成都特色,是蛋液和麵粉混合成玉米糊一樣,倒入小平底鍋烤熟後對摺起來吃的一種小吃。

味道甜而不膩,香酥綿軟,裡面加上餡料,就可以變得豐富多彩。

樣樣都是經典款最地道滋味

可選的內容的不算多,但是味道是做了三十年的老味道,按四川話說就是一句:「不得拐!

陳大爺是現任攤主,他說:「這個陳記婆婆爺爺蛋烘糕其實說的是我們父母,我這個手藝是家傳的。父母他們從八幾年開始做,做了很多年。」

「做這個養家餬口嘛。」

一個小攤子,兩個小灶鍋,兩隻小平底鍋,三兩桌椅就支起了這個三十多年的老字號。

「幾年前又開始做的這個,中間歇了幾年去做了別的,現在又把這個撿起來做的,很多人是吃這個長大的。"

點了幾個口味的蛋烘糕和一份原味冰粉,老闆爽朗回答:「好勒!」就開始現場製作起來。

把原料倒入小平底鍋,剛好把底部覆蓋住,就等待火候的烘烤,兩分鐘不到的時間就需要翻夾起來。

鮮肉蛋烘糕

鮮肉餡兒的裡面夾上了碎肉,鹹香滋味很不錯。加上糕皮綿軟甜香,吃起來口感層次很豐富。

餡料也都是每天早上開始準備,保證味道,一般到晚飯後就基本售罄了。

五香芝麻蛋烘糕

五香芝麻餡兒有芝麻本身的香味,使得整個的口感更加酥香。

草莓果醬蛋烘糕

你吃過鹹口味的可以再嘗試一個甜口味的,草莓果醬的更甜,搭配冰粉吃更合適。

冰粉只有一種,傳統原味的,跟現在很多摻滿輔料的冰粉不同的是,這個冰粉看起來比較寡淡簡單,但是這其實也是一種傳統小吃的自信和地道。

經典原味冰粉

裡面內涵還是很豐富,銀耳、西米、綠豆還有薄荷,吃起來是爽口清新的薄荷味道。

甜味有點像小時候吃的老冰棍,很清爽,甜而不膩,如果天氣再熱一點加上冰,滋味就更完美。

舊味道是生活最好的饋贈

路過的街坊,正在詢問:「我之前一直惦記這想吃,不是沒空就是沒碰到擺攤,今天終於可以吃了!」語氣裡透著熟稔,想來這邊街坊多的是老顧客。

除了老顧客,近幾年也多了很多外地慕名而來的客人,客人點什麼老闆都輕快活潑的一句:「好勒!」

「除了這個,我還有很多,前幾年倒是很多採訪的,變化呢倒是沒什麼變化。」老闆普通話很熟練,性子也很開朗健談,說道獎牌的事情臉上也露出一絲愉悅。

老闆的開朗熱情,讓一個小攤子變得充滿元氣和生活氣,一番饗食之後,便覺得心滿意足,玉林的親切和接地氣讓人感受到舊時光的溫度,真是來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呢。

陳記蛋烘糕

玉林四巷

編輯:花花

相關焦點

  • 7旬老夫妻出品 蛋烘糕歇業13年「重出江湖」(圖)
    最近,微博上有一家賣蛋烘糕的老爺爺、老奶奶火了,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玉林中學一帶賣蛋烘糕,2003年歇業。2016年9月,老兩口「重出江湖」,引得眾多當年吃著他們蛋烘糕長大的人,拖家帶口來捧場。小朋友放學後最愛的零食。  拜大師學蛋烘糕 特色口味名揚玉林  老爺爺叫陳利明,今年73歲,老奶奶叫範修玉,今年70歲。
  • 成都最好吃的蛋烘糕地圖!吃貨們有福了!
    推薦:芝麻加黃豆面餡兒蛋烘糕20年的老味道,很多這裡畢業的都可以報娃娃來吃了。推薦指數:★★★☆7.皮超厚,三個管飽的超級實誠蛋烘糕推薦:豇豆肉餡蛋烘糕他麼家味道和皮整體感覺一般,最吸引人的是皮皮超厚,連到整三個就抵飽了。
  • 玉林土著的美食地圖
    店名:老味道手提串串 地址:玉林東路2號院門口 -2- 藏得更深的院內家常菜 店名:玉林小院 地址:玉林中路17-附1號 -5- 巷子裡的寶藏燒烤店
  • 這不是京都,是成都,玉林,巷子裡
    這是南飛搬到玉林的第247天。她有隻叫「貝居居」的狗子,每天晚飯後,都一起散步。夜色溫柔,就多走幾步,繞大圈子。這不,從玉林西路穿到東路,再到玉林三巷,南飛老遠就看見一幢老小區的樓下,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了一個玻璃房子,透著暖光,仿佛一艘停泊在社區路邊的船艙。
  • 在成都玉林特色街區邂逅「至尊寶」
    繼「玉林路」「小酒館」之後,成都武侯區玉林街道又有一條巷子火了。玉林四巷,新晉「網紅打卡地」。6月10日中午,不長的巷子裡,來打卡拍照的遊客絡繹不絕,人群中不時傳出年輕姑娘的驚嘆聲:「哇,青蛙王子的眼睛居然是一對煙囪!看到沒,上面!」「那是《這個殺手不太冷》的Leon和Mathilda。快快快,我要合照!」
  • 老兩口賣了17年蛋烘糕 只為一起走遍大江南北
    老兩口在峨眉山合影  「最難的路我們走過,最高的橋我們去過,最陡的坡我們也爬過……」今年74歲的陳利明帶著71歲的老伴兒範修玉一直行走在旅遊的道路上  他們是有名的玉林四巷蛋烘糕爺爺和婆婆,他們從上世紀80年代起就在玉林一帶賣蛋烘糕,2004年歇業,隱退了12年後又重出江湖,引得眾多當年吃著他們蛋烘糕長大的人們的追捧。  而在他們退隱的十幾年裡,陳爺爺帶著婆婆遊山玩水,走遍大江南北。「年輕時拼命工作,退休了想帶著她一起去看一下祖國的大好河山。」
  • 成都老兩口賣了17年蛋烘糕 只為一起走遍大江南北
    「最難的路我們走過,最高的橋我們去過,最陡的坡我們也爬過……」今年74歲的陳利明帶著71歲的老伴兒範修玉一直行走在旅遊的道路上,雲南、河北、廣西等全國近20個省份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甚至自駕到寮國、越南、緬甸,一路上走走停停
  • 玉林路上的詩意與煙火
    憑藉著休閒宜居和良好的城市環境,成都連續11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人文氣息與市井氣息交織,一半詩意一半煙火,一直是這座城市獨特的生活美學。  幸福感來源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而社區則是承載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間。如何做好社區精細化服務,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讓千門萬戶的幸福指數持續「做加法」,成都一直在思考和實踐。
  • 成都這幾家蛋烘糕小攤一定要去吃,人均3元,好吃不貴超過癮
    蛋烘糕,一個成都人民的童年記憶的美食,還記得以前放學經常在校門口看到的蛋烘糕,大部分都是老爺爺老婆婆推著一個比課桌大不了多少的小車賣的,現在社會發展快,小吃的品類也越來越多,蛋烘糕因為本身成本低,價格低廉賺不到什麼錢,爺爺奶奶也做不動了等等因素,已經慢慢淡出大眾視線,只有偶爾一些小巷子裡還有人在賣了
  • 只有在這條巷子出生的人,才有資格說是老成都!
    說到成都的巷子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寬窄錦裡但是你知道嗎,成都還有許多歷史久遠的老巷子那裡才是老成都的回憶快被遺忘的老成都味道說到要吃正宗老成都味道,那來包家巷就是對了的,可能街邊的一個小攤攤都是十幾二十年的資格成都味道
  • 吃完成都這12家神級蛋烘糕,終於找到了我們的童年味道!
    為了保證用料新鮮,每天早上做一批餡兒,中午再做一批,所以想去吃要跟上嬢嬢出攤的節奏。  曾大爺把蛋烘糕的「秘訣」告訴了陳大爺兩口子,從此陳記的生意越做越順,還把白糖、豆沙、花生,拓展出了新的招牌口味——怪味香辣蛋烘糕。
  • 玉林西路沒有盡頭,不止小酒館,它是一個城市的回家路
    2019年的成都胖出了五個圈,而成都人對老成都的定義始終不會出二環。 當外地遊客在太古裡口子上浪,成都土著背道而馳往玉林裡鑽。 玩轉塗鴉牆 有一條巷子特別喜歡,是玉林中學旁邊玉林四巷。
  • 這些才是最值得去的地方!特色小吃等著你呢!
    第一個是藍頂美術館,藍頂美館是一家非營利性的美術館,不是公立的而是一家民辦的,他的建築為現代建築,湖南衛視之前還對它做過報導,並給他做了宣傳,把那些裱在框子裡的畫,襯託的栩栩如生。第二個是無裡創意工廠,這家工廠位於成都的西門,在無裡你自己可以坐在那獨自斟酌,也可以三五個好友一起拉拉呱,喝喝茶,想來是非常愜意的。
  • 幾十年老店,香甜可口,老成都味道!著名的「網紅蛋烘糕」,超讚
    「從一塊五吃到五塊,我真是愛死了這家蛋烘糕!」——來自一位熱情又可愛的粉絲提供給我們的「美食情報」!據說2018年的時候,香港人氣明星謝霆鋒來成都錄製節目,還專程到這家蛋烘糕店品嘗,一下子這家小小的店鋪搖身一變,成為了成都小有名氣的「網紅美食」!
  • 擺攤賣蛋烘糕 老闆一幹26年
    曹家巷工人村社區的陸記蛋烘糕遠近聞名成「網紅」 擺攤賣蛋烘糕 老闆一幹26年 自1991年開始,胡玉泉便在金牛區駟馬橋街道曹家巷工人村2棟的馬路邊支起了攤攤,至今已有26年。  「你要是早來一會,就能看到有個人買了80多個蛋烘糕。」胡玉泉笑著說道,「人家是要去西安見朋友的,那邊的朋友都愛吃蛋烘糕,他就想讓他們吃個夠,一下就買走了那麼多。」面對記者,胡玉泉十分健談。每天他一出攤,食客就沒有斷過。
  • 成都玉林四巷「愛轉角」文創街區開街 打造沉浸式社區消費新場景
    封面新聞記者 謝燃岸打卡《前任3》、《大話西遊》、《美女與野獸》等電影場景,和吃蛋烘糕的小黃人、小豬佩奇合影,50餘米的玉林四巷曾被譽為成都最美「網紅街道」。老成都味道與新文化創意完美融合,開啟一場關於生活記憶、視聽盛宴和城市微更新的對話。社區治理打造鄰裡社交新空間玉林四巷有一排修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舊磚紅瓦房,牆面斑駁,院落老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