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社區的美食太出名了
成都人/外地人有各自的打卡地圖
有誰知道土著/租住在這的新玉林人
他們的隱藏小店
太久沒更新了!新舊玉林人的美食list
玉林
YULIN
太久沒去逛逛玉林了
** A面**
生活氣息濃厚的老成都街區
從《成都》火遍大街小巷的文藝網紅
無數的老字號美食在這裡
本地人、外地人都愛去
** B面 **
集市、社區咖啡、文創園區
土著在街區兜兜轉轉
租房子的人從這裡開始嚮往
每次去都有驚喜的發現
玉林土著吃飯清單
並不是說玉林的土著不去網紅店
而是住在美食街區的他們很隨意
好多開在小區/街角的店
就是他們的吃飯日常
///
-1-
小區門口的手提串串
路過這無數次了,終於在下班時間遇到這家手提串串出攤。
大鍋一開,熟悉的牛油味道香滿了整個角落。老闆動作快,把串串分類涮燙,再打料拌起,就可以上桌了。仔細看,用料都不撇,一瓶一瓶的建華香油就在後面擺起的。
老闆喊我不要坐在邊上吃,說小房間更熱和些,直接就端了進去。牛肉、黃喉、郡肝,都有濃厚的香油和牛油味道,用來下飯也很巴適。
店名:老味道手提串串
地址:玉林東路2號院門口
-2-
藏得更深的院內家常菜
往院子裡面走,旁邊就是做家常菜的
屋內簡陋得很,牆上寫得儘是:自己舀飯、自己打湯,相當隨意。
老闆說,院壩裡面很多人都會在這吃個便飯,周內更是有好多在省體附近工作的來吃,實惠又管飽。我點的宮保雞丁,17元/份,油爆燙嘴,拿來下飯爽得很。
店名:院內家常菜
地址:玉林東路2號院內
-3-
不足5㎡的小鍋魁店
三隻耳街對面的小攤位,遠看像個方盒子一樣,小小的不足5㎡,掛著「四川省電視臺推薦美食」的牌牌,底氣十足。
剛出爐的牛肉鍋魁,6元/個,對比現在的物價也算便宜的。最特別的是外面這一層,完全酥了,咬一口掉的都是小渣渣,不油膩,味道很棒。
店名:祥記鍋盔
地址:玉林西街16號
-4-
預定才能吃的家常菜館
早就聽玉林土著推薦的一家店,因為是小生意,需要預定了老闆才準備菜。這個先不說,他們家的位置太難找了,對著一片不熟的完全一臉懵。要去的話就找準佬革命火鍋,對面的單元樓就是。
屋內就是乾乾淨淨的居家模樣,桌上擺的是客人預訂的湯鍋兒。
@晴天啊
涼拌雞、糖醋排骨、炒鱔魚都是點得最多的菜,這個季節還有羊肉湯可以喝。
店名:玉林小院
地址:玉林中路17-附1號
-5-
巷子裡的寶藏燒烤店
今年初和朋友去吃過一次,整條巷子就只有這裡是亮著燈的。
越晚越熱鬧,大家都是挨到牆坐,氛圍很棒。
燒烤比較辣,烤得很到位。最讓人想念的是煮啤酒,用的是烏蘇,這個天喝感覺超帶勁。
店名:老劉燒烤
地址:玉林東路3號
-6-
老闆很熱情的深夜麻辣燙
每個社區大概都少不了這樣一家深夜麻辣燙,在小區門口,不想做飯的時候它都在。老闆熱情的很,一直幫著端凳子,加熱串串。
土豆、藕這些素菜都很大片,還有成都人最喜歡的豌豆顛兒,兩個人吃到飽也才花了50元。
店名:劍閣麻辣燙
地址:芳草東街91號院外
-7-
人氣很高的滷菜攤攤
天一黑,滷菜攤的燈在角落總是莫名吸引人,無論想不想吃都會上前去湊個熱鬧,看看今天有哪些菜。
阿姨說,她住在附近的院壩,在這擺攤也有個幾年了。說著,我選的半邊香酥鴨就宰好了。裝盒再澆上一點油,亮晶晶的。
一大盆泡椒鳳爪裡面還埋了一根黨參,嚯喲,真的有夠養生的。
鴨子皮香酥帶辣,肉是的滷香味。吃的時候我一直和朋友說,這個時候要是有碗熱稀飯就好了!
店名:無名滷菜攤
地址:芳草東街64號院門口
-8-
來玉林必打卡的蛋烘糕
都不用我多說,成都蛋烘糕裡面總是有陳記爺爺婆婆一個位置的。
特別在放學的時候,在這長大的人又帶著自己的娃娃來吃,從5角吃到3元,那種感覺一直沒變。
人多的時候蛋烘糕會出得比較慢,但是大家都不慌不忙得站在邊上等。一手接過蛋烘糕一邊說謝謝,老闆就更不好意思了,雙手遞上,一直說,「謝謝你才是,謝謝你」!
店名:陳記爺爺婆婆蛋烘糕
地址:玉林四巷口
這裡的新變化,太讓人羨慕
近來在玉林有了很多新模樣
藝術計劃 社區咖啡 文創集市
又再一次羨慕住在這的新舊玉林人
///
讓藝術走進社區
-CPA社區藝術計劃-
由一介發起的「CPA社區藝術計劃」,讓藝術變得不再有距離感,真正地走進了社區,貫穿於居民的日常生活裡。
去年8月開園的創意園
-院子文化創意園-
由老房子全盤改造來的創意園,保留了原本的大樹、亭子、假山,完美地融入了街區。每個月都有4-5個活動,已經成為了街坊鄰居的日常。
熱鬧的人氣市集
-芳草文創街區-
集歷史、網紅、文化、創意、藝術於一體,每次開攤都很熱鬧。
遍地都是新開的咖啡店
-社區咖啡店-
走到玉林拿手機隨便一搜,就有好多咖啡店。Aben coffee、來福、薄荷、楠木、BREEZE……每一家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隨便找家店,臨著街區坐下,旁邊就是開了好久的老店,這樣生活化的氛圍,玉林有。
在玉林,就是在成都
玉林永遠不缺排長隊的美食店,或者開了十幾年的老字號。
那些被文藝和市井氣吸引,在這裡租住的年輕人,來來又去去,讓玉林始終那麼有朝氣。
「如果硬要類比的話,這個社區對成都而言相當於蘇荷區之於紐約。」——劉家琨《玉林頌》
毫不誇張地說
玉林就是成都的一個縮影
新舊交替,永遠不失活力
成都人吶,可真幸福
///
【今日話題】
你在玉林有什麼回憶嗎?
圖 | 凱文 潘潘 成都美食素材庫 網絡
吃貨最近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