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在玉林一樣,詩意地生活,這是成都人才知道的秘密

2020-11-23 漫成都

玉林,我們已經寫過很多次,

每次總有不一樣的發現,

但其實它又一直是那個玉林,

街道沒變,建築沒變。

原住民搬走一些,又來了很多新住客。

如果非要給玉林一個定義,又很難十分準確,

因為它是很多人的玉林,

每個人愛它的姿勢也不相同。

比如,有人偏愛它夏日午後,樹影斑駁的路面,

騎著單車走過,去尋找最愛的那間咖啡館;

有人愛上玉林的酒館喝上一杯,

什麼肝腸寸斷,不如一醉解千愁;

有人喜歡下班後和好友約在這裡的某家樓角火鍋店,

熟悉的味道、熟悉的情感;

更有人只愛逛玉林的菜市場,

柴米油鹽間裝的是道不盡的人間煙火。

玉林是成都包容性格的一個縮影,

很多新潮的事物最先在這裡湧現:

數不盡的文藝小店、

年輕人思想碰撞的集中地、

社區治理的典範……

每次來都有新的發現,

你真的難以預料玉林還會給你帶來多少驚喜。

但其實,我們歸納了一下,

生活在玉林,

可以很詩意

可以很暢快

可以很個性

可以很滿足

於是,在深秋初冬的一天,

我們再一次走進玉林……

去體驗它很詩意的橫切面。

玉林是一個兩極分化卻又互相融合交錯的地方,成都人覺得這裡市井有生活氣息,外地人覺得這裡文藝有藝術氣息。

成都人來這裡回味小時候的記憶,外地人來這裡找尋網紅必打卡景點,想用一天時間去走過玉林的晨起、午後、夜幕,在這一天,我們用成都人的眼光,外地人的步伐來好好丈量這條路。

這裡就是城市之中的一個小小縮影,記錄了最為成都的慢節奏生活:麻將,撲克,長牌,曬太陽,看熱鬧,話家常。

這裡有玉林片區最大的綜合市場,來這兒可以體驗到最老成都的悠閒生活,何事慌張?你不會看到健步如飛的人,都是慢慢悠悠買菜閒逛的人。

南北居民最大的不同就是,北方阿姨一次菜市場就要買一周買一個月的食物,南方嬢嬢一次菜市場可能就只買一根蔥蔥。葷的,素的,海裡的,滷的,你想吃的都有。除了食物類,鮮花,衣服,雜貨應有盡有……

在玉林走街串巷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像獨立院落的小樓群,每一棟都有屬於自己的名字。

這裡的樓房沒有電梯,沒有層高密集的聳立,甚至這裡停車極為不便,更是沒有密碼鎖的門禁,看門全靠門口坐著的一群居民大爺大媽們。即便就是這樣哪兒哪兒都是不夠盡善的槽點,可它依然是我們成都人的白月光,是那時不時就想回去看看的地方。

玉林是成都繁華與樸實的交叉點,是悠閒與辛苦的連接線。是潮流與傳統的反應面。

早起時分的菜市場是反應城市最樸實無華的生活氣息,那它午後的面貌又是另一種面貌,這裡有大大小小各種格調的咖啡店,一家藏於小區老宅中的院子,有點像徽派,又有點蘇州園林美學的既視感。庭院內的木椅又處處透露成都悠閒生活的影子。


老闆說希望每一個人來到這裡最初的目的是喝一杯咖啡,店面的顏值固然重要,但老闆用心手衝的品質才是一家咖啡店的靈魂。

並不想成為網紅店的噱頭成為一張照片定格的擺設,之前很多關於這家店的差評,大多是說老闆很傲慢不讓拍照。某天午後我來這裡,拿著相機,問老闆,請問我能拍拍照嗎?

老闆回復我說,我們從來不是不讓拍照,只是希望來這裡的初衷是為了喝咖啡。並不希望打扮的花花綠綠的人們前來,咖啡不喝只是擺設,走進店裡一陣走馬觀花的卡點擺拍。(可能我當天穿著樸實,沒有花裡胡哨,得以讓老闆對我敞開心扉還讓我多拍了點照)

換位思考,你坐著午休喝咖啡,旁邊嘰嘰喳喳的各種閃光燈刷刷刷,還要讓你避開別擋鏡頭你煩不煩?

說回咖啡店本身,店面的裝修實在是很用心,在庭院的石榴樹下喝著咖啡,安靜的沒有車水馬龍的喧囂聲,真的感受到了那片刻的寧靜,抬頭就是老舊小區的樓房,你能看到窗口在出發忙碌的成都耙耳朵男人們,也可以看到正在晾曬衣服的成都嬢嬢們。

其實我是不懂咖啡的,但是不懂沒有關係,好的品質你慢慢去細啄是能感受得到的。在餘味中感受漸變的層次,看著庭院四周老成都人的縮影。這或許就是一杯午後咖啡該有的魅力了吧。

玉林真的不大,但是卻密密麻麻分布著近百條大小街道,有些被命名為路、有些被命名為街、有些被命名為巷。

在這錯綜複雜密密麻麻的小街中隨意亂逛是解鎖玉林最正確的方式。

作為一個生活在成都30年的土著,其實你問我每條街叫什麼我也完全答不上。哪怕我經常來玉林找喜歡的咖啡店,我也依舊分不清這條路口出去下一個街區是啥。

也就是在這老街中閒逛,經過一個居民大院,可能就是在眾多老建築群多看了一眼的緣分,就讓我停下了腳步。白色的外牆溫暖的燈光從窗中反射出來,覺得溫馨滿滿。

我很喜歡這種老中帶新,復古帶著變革的新生之感,你永遠不知道下個街區下個路口會遇見什麼。

好吃一直是玉林很重要的一個標籤。哪怕我遠在高新區工作,下班的時候也依舊會約上朋友去到玉林去吃那一排排深不見底的美食作坊。

你吃過盧記華興煎蛋面嗎?雖然我覺得隔壁那家沒有名字的蒼蠅麵館更好吃一些。你是否也在王媽手撕兔門前排過遙遙不期的隊伍?你吃過那家名字平平無奇叫做「家常面」但味道卻滿是驚喜的店嗎?

玉林的火鍋多到可以單獨寫一篇,記得之前寫過一篇文章提到飄雪很好吃,評論裡隔壁其他火鍋店的粉絲立馬就趕赴現場為他們心尖尖上的火鍋沒上榜叫不平。

玉林好吃的太多了,那種好吃是在印象中的,你也說不上它多特別,但就是一種城市記憶,覺得玉林很好吃。

或許地理位置也是一種很大的優勢,當一部分老成都人因為生活所迫搬離老城區去到高新生活,周末跟朋友聚會必須為了選擇折中目的地考慮的時候,玉林成了不二選擇,這裡有酒有肉有咖啡有甜品,這裡離高新相對近那麼一點點,這裡離老城區的土著也算是有鄉愁的回憶。

對於玉林,本地人印象中是它早起時分的樣子,外地人的印象便脫不開它夜色迷醉的樣子。

玉林的夜色有什麼?有數不盡的酒吧、有路過門面就能夠嗆到腦門的火鍋味道、有燈火通明的夜市攤位。

玉林的夜市並不是今年趁熱度忽然崛起的新秀,其實早在2018年就一直在舉辦,最初一個月一次,如今每周一次的周末集市(周六周日)。如今唯一因為熱度而改變的是衍生了周邊的擺攤文化,除了周末固定席位的集市還增加了許多流動的攤販,每日都有。

在這裡會遇到許多其他夜市不曾見過的,只此一件的感覺特別美妙,每一件都是孤品的古著攤位,經常還會遇到小有名氣的設計師,街頭藝人等等。

玉林街頭的人仿佛都是擁有藝術氣息的,真的就是隨便一個擺攤的攤主都能彈一曲尤克裡裡讓人駐足。

我在這裡閒逛時遇到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攤主,推著三輪車賣手調雞尾酒。

擺攤之前是一位活動策劃人,因著疫情失了工作,一部手推車改造的臨時賣酒攤位就是他的全部。酒是家裡的,需要用的冰是周圍開酒吧的朋友們贊助的,燈牌是之前策劃活動的餘料。

各種瓶瓶罐罐的洋酒及調配需要用到的飲料。並不會覺得這個路邊攤位廉價,甚至它有點酷。

這是一場沉悶許久忽然的綻放,不僅是一杯街邊雞尾酒,這就是當下成都夜生活的日常。

如果你來成都,想要看最成都氣息的那一面,生活中最樸實無華的片刻,那你來玉林逛逛吧,因為這裡有成都詩意生活的很多面。

文圖 | Renee_Cc

編輯|十裡

監製丨王紅

漫成都小編:manchengdu2019(微信)

合作:jinshanmama2014(微信)

相關焦點

  • 像玉林一樣生活 - 四川日報
    像玉林一樣生活 酒吧、搖滾、詩人、藝術……清靜的書吧、喧鬧的火鍋店、優雅的咖啡廳、鼎沸的菜市場……匯集到玉林,如百川歸大海。玉林如同一個魅惑的女郎,讓城市中忙碌的人心旌蕩漾。
  • 玉林路上的詩意與煙火
    人文氣息與市井氣息交織,一半詩意一半煙火,一直是這座城市獨特的生活美學。  幸福感來源於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細節,而社區則是承載日常生活的重要空間。如何做好社區精細化服務,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讓千門萬戶的幸福指數持續「做加法」,成都一直在思考和實踐。  成都市武侯區玉林街道就是這一實踐的成功案例之一。
  • 成都玉林街道的情懷與生活
    趙雷的《成都》唱出了成都生活美學的閒適步調,而武侯區玉林街道則是成都社區生活傳統與新生的代表。有一種生活美學叫成都,在成都,在玉林,你可以感受詩歌的芬芳和烤兔的肉香,情懷與生活都未落下。在成都日新月異現代化發展的快節奏裡,玉林街道所代表的老成都街巷竟與之毫不違和,老弄巷裡翠色慾滴,玉林人把市井生活過成了詩。玉林北路社區花開小巷維護黨支部黨員認養花池。謝明剛攝  「花草點亮街巷,文化浸潤生活。」玉林街道辦圍繞成都市社區發展治理大會「五大行動」精神啟動「花開玉林」工程,綜合整治背街小巷。
  • 玉林 | 咖啡裡的「市井生活」, 感受秋日玉林的「慢時光」
    周末,約上三五朋友,漫步玉林,品一口咖啡,聽一曲音樂,賞一支舞蹈,生活平凡而美好。「市井生活」就這樣溫柔又親切的款款而來~周六,玉林院子文化創意園裡,「散步去」咖啡主題市集瀰漫濃濃的咖啡香。來玉林,我們一起尋找成都記憶,這裡有你熟悉的「市井慢生活」。
  • 外地遊客不知道,成都玉林的悠閒,一大半都藏在瑞升廣場
    一首《成都》讓玉林火了很久,不少外地遊客都會來打卡。周末在玉林騎車逛,漸漸覺得《成都》那一句「在這座陰鬱的小城裡」,簡直就是說這裡。最近天色多陰,在玉林與芳草的窄街小巷裡,兩側綠蔭濃鬱,密布的建築多已老舊,作為90年代興建起的小區群落,它就像老成都與新成都的一個過渡地帶。跨過二環就到了神仙樹,以至大城南更南,但休閒的姿態一直停留著。
  • 來「網紅」玉林,體驗成都「生活美學」
    原標題:來「網紅」玉林,體驗成都「生活美學」 總規尚待眾智完善,「更新」已在成都全域迫不及待地發生。老街巷中迸發的創新活力,新民宿中衍生的創業機遇……新變化、新面貌,或點滴,或細微,都折射出成都「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城市」的迫切、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世界城市」的激情。   即日起,本版開設《打卡新成都》欄目,帶你探訪成都新地標,搜尋成都新亮點,捕捉這座城市蝶變的動人瞬間。
  • 在成都小酒館的旁邊,竟然隱藏著成都火鍋的秘密,這些你都知道嗎
    成都就餐人群裡,平均學歷最高的火鍋店。另一個非常火爆的店——春熙路口的小龍坎老火鍋概念店。年前幾個大學朋友來成都,頭一天瞎逛春熙路,發現了這家火鍋店。看著樓下浩浩蕩蕩地排隊人群,他們自然認為這就是成都味道最好的火鍋店之一,果斷加入了排隊大軍,最後,一頓晚餐被活生生地等成了宵夜。
  • 這不是京都,是成都,玉林,巷子裡
    這是南飛搬到玉林的第247天。她有隻叫「貝居居」的狗子,每天晚飯後,都一起散步。夜色溫柔,就多走幾步,繞大圈子。這不,從玉林西路穿到東路,再到玉林三巷,南飛老遠就看見一幢老小區的樓下,不知道什麼時候長出了一個玻璃房子,透著暖光,仿佛一艘停泊在社區路邊的船艙。
  • 成都玉林中學簡介
    四川省成都市玉林中學建於1988年,坐落於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高新產業集中的成都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學校有玉林、芳草、肖家河三個校區,佔地103畝,師生逾4000人。近年來,玉林中學秉承「人本•和諧」的辦學思想,踐行「一校三區兩部六線」管理模式,努力建設面向未來並與國際接軌的師生互動、多元發展的現代學校。
  • 「不要弄丟,老成都人對玉林最後的記憶」
    玉林始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裡到處都是吃喝玩樂的地,大伙兒穿街走巷。但我的印象中的玉林是沒有小酒館、沒有盡頭沒有那麼多粉飾詞。玉林,就是文化氣息很濃厚,個性強包容大的地方,這裡處處都是成都溫暖舒適的人間煙火氣。
  • 旅遊推薦,成都成都玉林路,人多酒多故事多,巴適得板
    一條玉林北路 把房價最貴的高新區和昔日餘暉的武侯區化街而治 玉林北路的這邊是玉林 武侯區說:它是我的 它恨恨地在街道各處醒目的地方貼著小標籤說:武侯 玉林 歡迎您 共建溫馨好家園。玉林北路的那邊是玉林 高新區說:它是我的 它在正對武侯區的樓體那下一側用巨大的美術字刷牆而書:繁榮高新 歡樂生活 共享。玉林雞毛鴨血橫飛外地人說:啊!
  • 成都本地人的玉林「腔調」全攻略
    「我想,問10個成都人,10個都會告訴你,最好耍的體驗,莫過於在成都住上一陣子。因為住在成都,你才能感受到這裡生活中的一種獨特「腔調」。而論成都「腔調」的集大成者,非玉林莫屬。隨後《樂隊的夏天》節目播出,「海龜先生」「猴子軍團」「馬賽克樂隊」等來自成都的樂隊也與玉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音樂人們常常在追憶過去的日常生活中提起小酒館,玉林。但是來成都玩的朋友們啊,你們一定要先記住一條鐵則——玉林,不止有小酒館!
  • 在成都玉林特色街區邂逅「至尊寶」
    來源:華西都市報原標題 成都玉林特色街區 「手繪牆」成「網紅打卡地」玉林四巷牆上的「至尊寶」。「紫霞仙子」。除了這些,玉林四巷的牆上,還能看到吃蛋烘糕的小黃人、「美女與野獸」、「瘋狂動物城」、「小豬佩奇」……「那些大家所熟悉的,喜歡的,與『愛』有關的,我們將它們挑選出來繪製在了牆上。」武侯區玉林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條小街目前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愛轉角」特色生活街區。
  • 成都玉林的小酒館,已經被腎上腺素過剩的少男少女們直接佔領
    但是緣於玉林的既有名氣,人們總是把北自一環路南至二環路、東自人民南路西至創業路這一大片區域習慣性地稱為玉林。既是約定俗成,那也就隨它去好了。玉林片區小街小巷縱橫交錯密如蛛網,閒來無事,打開一輛共享單車,遊走於巷陌之中,真的是一件饒有趣味的事兒。民以食為天,咱先說吃的。
  • 成都玉林西路
    趙雷唱的《成都》紅遍大江南北之前,玉林西路和成都千千萬萬的普通巷子一樣的平凡,平時愛逛的店就是「永遠的女人」。我爹在玉林街的那頭,我在玉林西路的這頭。在這條街上我走來走去都數不清有好多回了。這條街成了網紅後,到了晚上來小酒館打卡的人絡繹不絕,這個月初,在麗江遇到一對在清邁開客棧的夫婦,他們從清邁坐飛機來玉林小酒館打卡,第二天又飛回清邁。這條街與以前不同的是增加了一個警務室,飄香火鍋還是天天排好多人等候位置。
  • 有人說,成都人和臺灣人很像,都是一樣窩心柔軟…
    有的說,在地形上,成都和臺北像。有的說,在生活節奏上,成都和臺中像。還有的說,成都美食的豐富度,和臺南的像。而成都話和臺灣話也很像,一樣窩心柔軟……很像的地方,也表現在「地震」這回事上。在人情味這方面,兩者更像。
  • 成都錦江邊的 煙火味與古今詩意
    圍繞著錦江,從煙火氣十足的小酒吧、小飯店到現代旅遊、文創商業,從居民最關心的養老公益到少兒服務、文化交流……不論是居住在此的居民還是外地遊客,都能在這裡感受到成都的煙火味兒和古今詩意。不管是萬裡橋邊的觀景石,還是《成都曲》的詞牌,或者是各種休閒座椅的打造,巧妙地運用「萬裡橋」歷史文化將各個點位串連,形成了錦江邊一個可觸摸、可感知、可消費的特色文化體驗場景。武侯區玉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將街區打造與文化傳承相結合,重點突出「文化範」,在打造過程中,激發出居民商家積極參與的熱情。這裡還有一處城市森林讀書吧。
  • 國際籃球高手走進成都玉林中學 與青少年交流籃球技藝
    ,成都市體育局、成都高新區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事業局承辦的「球隊進校園」主題活動在成都玉林中學展開,來自世界各地的8名籃球高手走進成都玉林中學,與成都玉林中學籃球隊及在校學生交流了籃球技藝。活動現場 供圖 成都高新區社區發展治理和社會事業局  學生們專注地看著明星球員運球的姿勢,仔細學習每一個動作要領。
  • 玉林 小酒館沉醉的先鋒性
    因趙雷一首《成都》又火了一把的玉林小酒館。楊仕成 攝   □李永才  玉林是成都最早的生活小區之一,是成都市井生活的縮影。在玉林西路生活了多年的趙雷,他彈唱的《成都》,讓玉林路在一夜之間火遍全國,成為新的旅遊觀光打卡地。  趙雷歌詞裡的玉林路,其實指的是玉林片區,這裡有玉林南路、玉林東路、玉林西路、玉林北路,還有名為玉林的十多條小巷。玉林的活力和魅力,正由這些錯綜複雜、縱橫交織 的 街 巷 帶來。
  • 成都玉林四巷「愛轉角」文創街區開街 打造沉浸式社區消費新場景
    老成都味道與新文化創意完美融合,開啟一場關於生活記憶、視聽盛宴和城市微更新的對話。社區治理打造鄰裡社交新空間玉林四巷有一排修建於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舊磚紅瓦房,牆面斑駁,院落老舊。一年前,借力電影《前任3》熱度,這裡打造了「愛轉角」互動體驗特色街區,生動形象的主題牆繪成為熱門網紅打卡地。玉林北路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居民對文化生活需求很強烈。原有的社區空間只能提供一個基本保證,居民們渴望家門口就能有一個更個性化、精細化的社區空間來提供服務和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