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成都人和臺灣人很像,都是一樣窩心柔軟…

2021-02-07 兩岸商匯

點擊上方兩岸商匯 」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


成都,一個走過3000多年歲月的城市,

臺灣,一個擁有1400多年歷史的島嶼,

它們相距1800多千米

成都,臺灣,一西一東。


一個是背靠喜馬拉雅山脈的城市,一個是挨著太平洋的島嶼,兩者相距1800多千米,坐飛機直飛最快要3小時。


一個是面積近1.5萬平方公裡、人口超1600萬的都市,一個是面積3.6萬多平方公裡、人口超2300萬的寶島。很多人會說,它們在不少方面相似。


有的說,在地形上,成都和臺北像。有的說,在生活節奏上,成都和臺中像。還有的說,成都美食的豐富度,和臺南的像。


而成都話和臺灣話也很像,一樣窩心柔軟……很像的地方,也表現在「地震」這回事上。


在人情味這方面,兩者更像。

其實臺灣和成都的緣分,早就從某些人的一來一去就已開始……


1938年,瓊瑤出生在成都四聖祠仁濟醫院(現市二醫院),4歲那年去了臺灣。58年後,也就是1990年,三毛來到成都。她漫步成都的身影,被肖全收到鏡頭中,成為經典。


余光中曾4次來蓉,還認養了杜甫草堂裡的一棵樹。2006年,席慕容也來到杜甫草堂,進去後潸然淚下。


2019年春節,來自臺灣的陳彼得,到寬窄巷子領唱《我和我祖國》,燃燒了成都人的年……更別提,這麼多年來,回蓉探親的老兵故友,往返兩地的臺灣人,難以計數。

● 分別為:1990年,三毛在成都(攝影:肖全)。2005年,余光中到杜甫草堂。攝影:遲阿娟

可以說,現在的成都,就像曾經吸引「湖廣」一帶的人那樣,她也用3000年的歷史,擁抱一個走過1400多年歲月的臺灣。


(臺灣的歷史眾說紛。史學家連橫的《臺灣通史》,記述了臺灣從隋朝大業年間,約公元600年到清朝的歷史,若以此為據,暫定臺灣的歷史從公元600年左右算起。)


不少臺灣人說,成都的包容,讓他們很快地在這裡融入,交到朋友、幹起事業、過好生活。


有個臺灣朋友告訴我,「與其說,成都是個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還不如說,是個來了就『走不脫』的城市。因為事業,你在這裡生活,還付出了心血。」

據了解,在四川經商的臺灣人,在2010年前只有1萬多,成都的接近2000。而現在在成都範圍內,傳說共有4萬多。



但是臺灣人眼中的成都究竟是如何的?臺灣人與成都人對於吃到底有哪些差異呢?


沒去過成都的臺灣人,對成都的印象可能一直都只保持在三個方面:1. 三國蜀漢的帝都 2. 川劇變臉 3. 川菜好辣。




然而……

一位臺灣小哥哥

去了成都之後……


成都非常淋漓盡致地加深了他的這些印象!

當然也滋生了其它感觸。


點擊下圖,進臺灣美食攻略

       

因為成都也是個美食城


你可要知道

這些地方,就象是臺灣一樣,

是經久不衰的市井天堂

是最熱鬧最接地氣最有血有肉的地方

除了口味大迥異以外

就如臺灣的夜市

 







地址:犀浦浦興街

 


常言道

學校周邊出美食

是萬年不變的真理


更何況犀浦夜市挨著整片大學城

犀浦夜市因為周邊

一大波學生黨而得以經久不衰

這是一個充滿學生時代情懷的夜市

 


路邊攤愛好者必來的小街

這裡有吃也吃不完的美食

逛也逛不完的雜貨

還有一群吃貨傲嬌的內心


這是精靈妹兒從學生時代起

就默默收藏的「城市彩蛋」

即便畢業了那麼多年

也常常會呼朋喚友到這裡來

品嘗最正的「學生味」




地址:龍泉驛區洪河鎮半邊街


 點擊下圖,進臺灣美食攻略

 

不要以為到了成都就只能吃川味

咱們成都很多年前就已經是「美食大熔爐」了


下面說的這個地方

就能吃到正宗的臺灣味


半邊街夜市位於川師東校區的後門

被人們稱為成都的「臺灣夜市」

不僅裡面的店鋪裝飾很有臺灣小清新風格


很多小吃也具有臺灣風味

近兩百家各種臺灣與閩南口味的小吃


 

你想吃的,這都有!

就是這麼霸氣!

而且價格也超級實惠!

 




地址:郫縣團結鎮四川科技學院大門


 

花籬夜市——超有戲的!

年輕人喜歡的文藝氣質撲面而來

犀浦團結娃兒妹崽最喜歡逛的地方

也是周邊大學的攝影發燒友們

最喜歡拍攝的「亞洲風街道」


 點擊下圖,進臺灣美食攻略


當然啦,文藝啊攝影啊這些都是錦上添花


當花籬夜市加上了

「團結鎮」這個前綴

瞬間就是燒烤、乾鍋

串串、滷菜的天下了!


懷念90年代的那種「夜市外食」的風情

花籬夜市這個選擇準沒錯!

 




地址:成華區成都理工後門

 

它可能不是最熱鬧的

但一定是美食最多的一條

有多少理工的吃貨

為這條沿著小河的夜市街墮落過

一進入理工後門一條街


 

視覺和嗅覺就會被瞬間激活

瀰漫於整條夜市街的食物

香氣會無限撩撥你的胃

 



地址:望平街香香巷

 

 

香香巷可以說是

成都比較有特色的夜市了

招牌的色彩在紅燈籠

的照應下更加明快生動

隨手一拍就能拍出香港街頭的感覺

這裡的美食也是如此

中西合璧,讓人著迷


點擊下圖,進臺灣美食攻略

 

 




地址:武侯區玉林南路玉林生活廣場

 

 

誒,在酒吧篇裡出鏡的選手


歌曲《成都》就有一句歌詞提到了玉林路

成都吃貨大多都知道這裡——玉林生活廣場

玉林夜市還被稱為「一群人的深夜食堂」

這裡不僅有各種高大上的火鍋之類的

還有各種名吃小館兒

號稱最強蒼蠅館的明婷飯店也在這附近哦


 

 





地址:青羊區奎星樓街

  

 

成都真正吃貨的聚集地

短短不過500來米

從街頭到街尾竟然有不下20家館子

不管是重口味還是小清新

老成都還是異國風情

你都能在這條街上找到

絕對是好吃街裡的一匹黑馬!


 





地址:成華區建設巷 

  

緊挨電子科大

網紅小吃多到起堆堆!

從吃正餐熱鬧到啃宵夜

白天可以吃肉夾饃、烤蹄、關東煮

晚上可以整冷淡杯、串串、燒烤

反正在這條巷巷

只有你想不到,沒得你吃不到!

  

 

成都的夜市中藏著百般美食

在無數個深夜

不知道撫慰了多少失眠和失戀的心


打卡成都這些著名的深夜食堂

逛夜市,吃夜市

是臺灣人與成都人共同的愛好

更是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哦~




眾所周知,沿海地區的臺灣人星羅棋布,可是越往內陸地區,臺灣人就寥若晨星了。


不過近些年來,我發現到成都的臺灣人不佔少數,有的人是衝著「天府之國」的美譽而來,有的人是看準商機來此創業,還有的是早已紮根於此。不論怎麼樣都好,臺灣人在成都總歸要適應,單就「吃」方面來說,果真還有不少趣事!


一、年青的臺灣人永遠無法理解為什麼要吃「吃兔肉」。


點擊下圖,進臺灣美食攻略


       「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兔兔!!」

      

       「拜託,我覺得豬也很可愛啊,為什麼也要吃它!!」


       「這不一樣啊,畢竟兔兔是寵物啊!!」


       「有什麼不一樣,豬也可以當寵物啊!!」

       

很多臺灣朋友都跟我表示沒有辦法理解和接受成都人「吃兔肉」「啃兔頭」這件事,他們覺得真的太殘忍了,他們不懂有那麼多美食可以吃,為什麼成都人會偏偏愛「吃兔肉」。


       作為一個地道的成都人,我很難給出一個答案讓無法接受這件事的朋友接受「吃兔肉」這回事,如果非得我說理由,那我只能說:


「因為兔肉很嫩,口感十分細膩,再加上專門烹製兔肉的餐廳(或餐館)用特製秘方醃漬、烹飪,整個兔肉的味道更是唇齒留香,令人大快朵頤!」


       不出意外,想必我的回答會讓臺灣朋友苦笑一番吧,畢竟深根於心的認識確實很難捍動,那就讓我們彼此「尊重」囉!



二、臺灣人愛甜豆花,成都人愛鹹豆花。


       記得一個臺灣朋友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她說:


「幾年前她在臺灣請一位成都朋友吃豆花,她非常熱情的把這位朋友帶到了某家豆花店,就在她很迅速地點完餐之後,轉頭問身邊的朋友想要吃什麼口味的豆花時,


她發現這位成都朋友完全懵了,因為她壓根就沒料到臺灣的豆花竟然是甜的,而且還可以加無數種配料混著吃,看來真的是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

       

臺灣的豆花跟成都的豆花有著天壤之別,雖然其本質都是豆花,但是在口味、配料方面確實截然不同。


       臺灣豆花的「湯料」(PS:因為在臺灣,豆花是一種甜品,它舀出來盛在碗裡是要加其它配料的,而這裡我所說的「湯料」是指豆漿汁、花生汁等等這樣的汁體。因為一時半會兒也找不到合適的形容詞,所以我就索性稱之為「湯料」了)


選擇好一種「湯料」之後,接下來就可以選擇其它配料啦,這個環節對於「有選擇困難症」的朋友來講,就真的是不太容易啊,因為配料琳琅滿目。


其實配料的選擇完全在於個人喜好,沒有任何技術可言,你不必擔心加進去的配料會不好吃,更不必在意口感會受影響哦!當然,如果你不想那麼複雜,你也可以選擇很單一的豆花吃吃看,相信你也不會失望的。




臺灣人愛甜豆花


點擊下圖,進臺灣美食攻略


       咱們成都的豆花也是非常有名的,比如像是「小譚豆花」。但我們的豆花是作為一種主食享用,


它可以做成「豆花面」,再配以牛肉、香菜、撒子、黃豆、花生等等配料,和著舀一口放入嘴裡,口感非常棒,層次感也是極為豐富的,值得注意的是,成都的豆花基本上都是以鹹為主,除非是特別要求做甜的哦!




成都人愛鹹豆花



三、臺灣人以為成都火鍋的湯頭可以喝。



       臺灣麻辣鍋湯頭是可以喝的,不油膩,如果喜歡,還可以直接用它的湯配白米飯,再來一碟泡菜(PS:泡菜當然只有成都才有了),那種感覺用一個字形容:「爽」!


       它們的蘸碟也是有的,但豐富度就沒有辦法跟成都的相媲美了,大概這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菜品跟成都的也會有差別,但總體還是很容易就接受,如果你有機會去臺灣,一定要去吃一次臺灣的麻辣鍋哦!


點擊下圖,進臺灣美食攻略


       成都火鍋的湯頭不能喝,因為全是油哦,在這一點上,臺灣的朋友就會被嚇到了,因為他們很疑惑為什麼成都人吃火鍋還要把鍋裡煮好的菜放進自己帶油的蘸碟裡再裹一層油,然後才送進口中,甚至還有人會蘸幹的辣椒麵,真是想想都覺得喉嚨會噴火。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無數次跟臺灣朋友解釋:「因為這樣口感會更好,吃進嘴巴的香味才足以讓人回味無窮!」我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可以真正理解,反正成都人就是這樣吃的,只要自己吃得爽就行,難道不是嗎?


       由於時間的關係,今天的分享就暫時到這裡了,如果你還意猶未盡,也可以在平臺上留言互動哦,謝謝支持!


你關注了嗎?

《臺商總匯》是一個大家都信任的平臺.

趕快按上面二維碼去加入我們吧!

因為我們己經等你很久了!

特供大陸親們的平臺

你在大陸地區

就可以享用臺灣美食

體驗臺商優品

點擊這裡進入臺籤證全攻略

「閱讀原文」進入特供大陸地區的臺商總匯商城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聽起來不像臺灣人 臺灣本省人和外省人的差
    很多大陸朋友聽我講話,都以為我是大陸人,我說我是臺灣人,他們還不信。因為我說的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當然離京片子還不夠),不像很多臺灣人說的那種「臺灣狗以」,也就是不捲舌的臺灣國語。大陸的朋友還希望我多講一些臺灣腔,我說,我身上有一個開關,只要和大陸朋友講話,我的開關就切換到大陸腔,如果和臺灣人講話,我就自動切換到臺灣腔。這有點不太受我控制。哈哈。
  • 重慶人和四川人為什麼都喜歡說成都人「假打」?這句話什麼意思?
    因為工作關係,我經常會去重慶和成都,對這兩座城市非常熟悉,也結交了不少好朋友。對於重慶和成都,各種各樣的話題實在太多,作為西部地區最大的兩座城市,重慶和成都真可謂「相愛相殺」,儘管語言、飲食、文化非常相近,但是性格和氣質卻千差萬別,再加上「一山不容二虎」,兩座城市各方面都不相上下,所以就經常會看見重慶人和成都人在網上吵得不可開交。
  • 成都的市中心在哪兒,成都人和成都遊客都有說詞,你說呢
    都有自己的中心點,對於這個中心點的理解就是城市的最繁華的,知名度最高的地方。使得許多外地遊客到這座城市旅遊做客最先想到的地方,這座城市最想去最想參觀的地方。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等等,這些地方都是當地與世無爭的市中心。那四川省的省會城市成都市的市中心在哪兒呢?
  • 臺灣學生:其實大陸人和你想的不一樣
    中新網11月19日電 臺灣《旺報》19日刊載文章稱,「當臺灣人用負面的眼光看待大陸人時,許多大陸人卻用正面友好的態度看待臺灣人」,其實大陸人和你想的不一樣。和同校的臺灣學弟聊天時,他很驚訝地跟我說。「我都已經準備好應付那些政治問題的答案了,竟然沒人問,有點失落。」  在網絡上、在國際場合上、在很多新聞報導中,大陸人一直是幾個固定形象不守規矩、粗魯、被洗腦,愛談政治。在我來大陸讀書前,也和學弟一樣,早已做好心理準備。  結果,我被問過最多的問題是  「你看不看《康熙來了》?」
  • 像「成都人」一樣玩轉「成都」
    說到成都,大家想到的是是什麼?火鍋串串小酒館……錦裡寬窄巷子武侯祠……今天探訪大隱隱於市的他們,真正體驗一下成都人的成都。熊貓基地:這裡有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無論是幼年還是成年都一樣的萌寵可愛,看著他們心都被融化了,什麼煩惱都會拋諸腦後。而且看一眼四川特產大熊貓才不虛此行的。
  • 土耳其:棉花堡,像棉球一樣白淨、柔軟
    當然棉花堡的魅力不僅在於有棉花一樣迷人的外表,還因有上千年的天然溫泉。據科學鑑定,泉水富含鈣、鎂等礦物質,不但對風溼、皮膚病、婦科病、消化不良及神經衰弱等有神奇療效(包治百病)。早先來這裡樂享溫泉、風景的多系達官貴人,棉花堡最早由古羅馬人發現、利用、開發的,希拉波利斯古城選址此地得益於附近的棉花堡,棉花堡於1988年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又得益於希拉波利斯古城。
  • 柔軟的像雲朵一樣的古早味蛋糕,配方秘訣告訴你,學會可以開店
    古早味代表著古味、老字號,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依靠智慧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的口感完美、受大眾歡迎的食物,而聞名全世界的古早味來源於閩南、臺灣一帶,尤其是久負盛名的臺灣美食,近年來,似乎所有的網紅美食都來自於臺灣,尤其是火爆美食界的古早味蛋糕。跟戚風蛋糕不同,古早味蛋糕柔軟的像雲朵一樣,口感輕盈,入口即化。
  • 複製人和被複製人會一樣麼?
    複製人和被複製人會一樣麼?這個問題在克隆技術剛剛出現的時候就受到人們的議論,而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思考又是不同的結論。試想一下,假如一個20歲的人,被像多莉羊那樣克隆了一下,那個複製人等長到20歲時,一開始的人,就40歲了。而且他的生長環境,經歷的不同也會導致不同的心理思想。
  • 臺媒稱臺灣人很像大陸人:都愛虛榮 都愛炒房
    參考消息網7月19日報導 臺灣東森新聞網站7月17日援引臺灣《旺報》題為《臺灣哪裡不像大陸》的文章,作者為王鋒。文中提到臺灣人常指責大陸人沒水平、不懂禮節,但事實上雙方沒有多大的差別,臺灣人愛炒作房地產、騎車在路上動不動就亂按喇叭、愛慕虛榮比較薪水,「可能我們都擺脫不了這種自私的血統」。該文吸引不少大陸網友討論,直呼「臺灣這樣的人多點就好了」。
  • 在成都街頭走一走 像成都人一樣生活
    據美團平臺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該平臺「超級周末」首周全國景區門票增幅18.67%、民宿增幅24.3%,周末遊撐起了文旅復甦的大旗,上海、成都、廣州、鄭州、北京成為全國景點門票訂單量Top5。「超級周末」首周,全國民宿訂單量成都、重慶、上海、西安、深圳獲Top5,整體行業都在逐漸回暖。市文廣旅局邀請你來成都街頭走一走,感受成都特有的生活美學,像成都人一樣生活。清涼消夏遊,成都最安心。
  • 4000+的臺灣遊,為啥懂行的人都說便宜?
    本次臺灣行,一共發三班6月12號、6月15號、6月19號價錢:4450元/人團購10人以上每人減100元!但是有小夥伴就有問題了網上多少錢的都有有的臺灣行才2000多塊你們為啥4000多?懂行的人都會說我們的臺灣遊很超值!為啥?往下看↓價格在2000、3000左右的臺灣團一般都會有至少8個購物點,往返購物店加購物,那就半天沒了。這就意味著8天的行程,有一半的時間都浪費在購物和去購物店的路上,你還有啥機會玩啊?
  • 古早蛋糕,非常的柔軟,像雲朵一樣
    第5步、把6個雞蛋,蛋清蛋黃分離,蛋清放入無水無油的盆中,蛋黃放入麵糊中,將麵糊和蛋黃攪拌至細膩,如圖中可說著打蛋器均勻落下即可。將蛋黃糊用蓋子或保鮮膜蓋上,保持溫潤。接下來打發蛋白。第6步、蛋白中放入1g食鹽和1小勺白醋(或檸檬汁,如果都沒有也可以不放),電動打蛋器低速打至魚眼狀(如圖所示),加入20g糖粉。
  • 大陸學生:臺灣不喜歡大陸是因為我們太窮?
    估計腳有點腫了,今天跟著學校攝影老師在成都剛開春就有點焦人的太陽下走了一整天,穿梭在成都的活水公園,去仰視成都電視巍峨的電視塔。本來老師說去電視塔頂端去俯瞰整個成都全景的,但是一想到光門票就要80元人民幣,立馬被我們集體和諧否決掉了。覺得有點坑,因為成都電視塔也不算特別高。
  • 臺灣人和香港人為什麼也辦多米尼克護照?分享港臺朋友移民移居的原因
    臺灣人和香港人辦多米尼克護照?
  • 臺灣人,像傳銷一樣做美食
    平時吃顆蘋果都要用App估算一下卡路裡的姑娘們,還是沒法抵擋奶茶的投喂。 都說日本人從來沒有向垃圾分類低過頭,怎麼這回迷上珍珠奶茶之後,日本人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 【我在大陸看臺灣】為什麼我聽起來不像臺灣人?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很多大陸朋友聽我講話,都以為我是大陸人,我說我是臺灣人,他們還不信。因為我說的一口很流利的普通話(當然離京片子還不夠),不像很多臺灣人說的那種「臺灣狗以」,也就是不捲舌的臺灣國語。大陸的朋友還希望我多講一些臺灣腔,我說,我身上有一個開關,只要和大陸朋友講話,我的開關就切換到大陸腔,如果和臺灣人講話,我就自動切換到臺灣腔。這有點不太受我控制。哈哈。為什麼我的腔調可以這樣自由切換?和很多臺灣人不同呢?
  • 臺灣高鐵:像坐飛機一樣的享受
    標準車廂的設備和服務跟飛機一樣,每節車廂上設置LED電子顯示看板,提供乘客各項列車及車站的最新資訊。每個座椅後面都有小餐桌,跟飛機的餐桌一樣,沒用時可以收起來。每個座位邊上設有隱藏式掛衣架,窗戶上也有隱藏下拉式窗簾……  無障礙車廂統一設置在第7節,和標準車廂不同的是,無障礙車廂的入口處座位是拆空的,可以停放2輛電動輪椅及2輛摺疊式輪椅。
  • 廈門人和路臺灣小吃一條街周年調查之管理篇
    經營「廟口老奶奶」的攤主吳仁生就曾對我們說,初來乍到時除了建好的48個「小房子」,就連一些廣告牌、指引牌都未完成。再加上電路、供水設備都在建設階段,以及隨時會竄入的電動車、自行車,都對小吃街的環境、客人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給老闆們的安心營業帶來了諸多不便。  為了彌補那些未能在廈門設立中央廚房的老闆,小吃街內特設了粗加工食品操作間,以及20個公共垃圾桶。
  • 去過的人都說它很美,臺灣高美溼地,難得遇見這樣一個地方
    在第三次來臺灣之前,就有老友跟我說:在臺灣看過最美的日落,就在高美溼地,風車林立、莞草飛揚、夕陽西下、美不勝收,這麼美好的地方前兩次竟然沒有遇見。於是我又問:比墾丁的關山日落還美嗎?她說:一個是美在人間,是可以擁抱的美好,有溫度;另一個是美如仙境,只可遠觀,好寂寞!噢,那我們必須要去擁抱這份有溫度的美好。
  • 閩南人和臺灣人有很多親戚關係,那麼閩南人是怎麼看臺灣人的?
    閩南人和臺灣人有很多親戚關係,那麼閩南人是怎麼看臺灣人的?其實我本人對臺灣人印象不太好!我1983年出生,老家是漳州東山縣。照理說,兩邊親戚,血緣,信仰等關係,應該很親密,其實是你把人家當親人,人家把你卻並不。我講幾個例子你們就知道臺灣人咋樣了。海上亂抓人東山別的不多就是漁船多,而且不像很多地方的漁船就是那種三四米的小船,東山的漁船大多是遠洋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