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昨日舉行 賞民俗搓湯圓

2020-12-20 閩南網

  熱鬧非凡的親子搓湯圓大賽,驚喜不斷的兩岸優秀民俗節目展演,更有趣味橫生的遊園活動……昨日,由廈門市委宣傳部、湖裡區委區政府共同舉辦的2016第十二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在五緣灣海天愛家——紅星美凱龍廣場熱鬧開啟。

  活動現場,不僅有臺灣Q版電音千順神將跨過海峽來助陣,搓湯圓能手也在觀眾注目下誕生,與此同時,猜燈謎、趣味九宮格和大富翁等經典遊戲,陪伴到場市民度過了一場熱鬧歡樂的元宵派對。

  最濃情

  臺灣Q版千順神將助陣一起鬧元宵

  作為元宵民俗文化節的重頭戲,昨天的兩岸民俗文化展演,主辦方為觀眾精心準備了來自兩岸的10多個優秀民俗節目,共同感受兩岸元宵節日氛圍。

  上午9點,湖裡區二實小的孩子們帶來《鼓娃鬧春》拉開表演序幕,濃濃古早味的車鼓弄隊隨後登場,而後,幾個頭戴「大頭娃娃」的小朋友站上舞臺,左搖右晃,吸引眾人目光,他們就是來自臺灣金門的Q版電音千順神將表演團。隨著《小蘋果》混搭《最炫民族風》的電音響起,平均年齡約15歲的9個Q寶在臺上全身舞動,為大家拜年,引得現場觀眾連連叫好。

  接著,廈門本地的五祖雄風、氣功球等特色節目輪番上陣,這些節目全是各自領域獲獎的優秀節目,來自臺灣的另一個民俗表演《家將》,還在現場分發糖果,將歡樂氣氛炒熱至頂點。昨天的民俗表演還為湖裡區委宣傳部與區文聯舉辦的「中國腔調」微電影大賽優秀作品頒獎,並現場展演,表演最後還抽取40位幸運觀眾分發獎品。

  最歡樂

  親子搓湯圓大賽比比誰厲害

  這邊的民俗表演吸引眾人目光,一旁的「和美家庭大比拼」搓湯圓大賽也隨之開啟,來自湖裡區的100個家庭和53個社區隊在各自組別比拼技藝,經過老聃民間菜館廚師的現場演示,參賽隊伍一時間「麵團與笑臉齊飛」,場面十分熱鬧。家住金山街道的黃女士,今年和女兒第二次參賽。「去年得了二等獎,今年搓了23個,有點懸。」黃女士說,今年的參賽隊伍實力強勁,打算和女兒明年再戰。

  一旁,來自湖裡社區的吳先生一家帶領兩個女兒齊上陣,「女兒平常就愛做家務,今天讓她們施展一下」。10分鐘後,吳爸爸一組搓了26個,吳媽媽33個,一家子賽後還連連稱讚比賽有意思,並交流經驗,其樂融融。

  最終,經過三輪比拼,來自康暉社區的郝女士和10歲外孫女,以51個的傲人成績奪得家庭組桂冠。「小孫女平常就愛和我一起包餃子,今天特意帶她來感受節日氣氛。」外孫女羅宇桐則在一旁嘆氣,「麵粉沒了,不然還能多搓幾個」。昨天的搓湯圓大賽,家庭組和社區組分別決出了一二三等獎,頒發獎狀並給予獎勵,社區組冠軍由馬壠社區5人組獲得。

  最有趣

  猜燈謎九宮格趣味遊園「鬧」不停

  猜燈謎、九宮格、大富翁……昨天的元宵民俗文化節,由主辦方精心準備的經典趣味遊園小遊戲,吸引了老中青各人群的積極參與。「我猜72號字謎,八方張羅打一用品是安全網。」來自湖裡街道的張女士,一下就收穫一張闖關券,一時間,大家都湧了過來,紛紛猜起了燈謎,一些年輕的小情侶還不忘利用網絡搜索來解謎。

  猜燈謎火熱進行,一旁的李女士則和幾個媽媽,帶領各自小孩玩起了超級籃球、飛疊杯、趣味飛盤和憤怒的小鳥等遊戲。「都是五緣第二實驗小學一年級的同學,元宵節特意帶他們一起來玩玩。」李女士邊說邊誇,趣味遊園設置得很好,很受小朋友喜愛。

  隨著參與人數越來越多,經過三輪闖關,不少到場觀眾最終收穫了牙膏等禮品。

  現場花絮

  我和老伴一起來鬧元宵

  雖說趣味小遊戲是年輕人的天下,但一些年老的觀眾卻也不服氣,紛紛激情參與。昨天上午,來自湖裡社區的邱先生,就和老伴一起,坐了兩趟公交車到現場,老兩口雖然一個78歲、一個73歲,卻依舊精神抖擻,互相配合投球、猜燈謎,玩得十分高興。「在家呆著也沒事做,子女都在龍巖,出來和大家一起過節。」邱先生說,去年就曾和老伴參與了元宵文化節,覺得十分有趣,今年才特意前來。

  同樣,80歲的楊老,也帶著79歲的老伴參與了趣味遊園比賽。「家裡很悶,子女都在上班,還是這裡有意思。」楊老說,自己很愛熱鬧,之前已經多次參加湖裡區舉行的各種活動。

  300盞花燈展出濃濃閩南韻味

  作為今年元宵民俗文化節的重要配套活動,昨天,忠侖公園惠和石文化園同步展出了300盞花燈。

  一大早,就有不少市民前往賞燈,據工作人員介紹,這300盞花燈,由湖裡區60所學校純手工製作而成,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濃濃的閩南韻味,將一直展出至今日。

  據悉,今年的元宵節,湖裡區各個街道還設立分會場,為居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湖裡街道的品國粹、猜燈謎,殿前街道的迎春書畫展,江頭街道的文藝匯演,禾山街道及金山街道的猜燈謎、遊園活動都在持續上演。

原標題:賞民俗搓湯圓 歡歡喜喜過元宵

責任編輯:黃敬偉

相關焦點

  • 2019廈門第15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啟動,百餘場活動走進百姓
    2019廈門第15屆元宵民俗文化節上演精彩的文藝晚會。  廈門網訊(記者陳玉琴)團團圓圓鬧元宵,紅紅火火新時代。2月15日晚,廈門第十五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湖裡區灣悅城廣場舉行。本屆元宵民俗文化節將持續至2月24日,各街道、社區、文創企業精心準備的百餘場活動將陸續在百姓身旁上演。
  • 原來是第12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
    數十名大漢舞動巨龍追逐寶珠,雄獅飛騰跳躍,神態多變,精彩的舞龍舞獅表演掀起了第12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系列活動之元宵兩岸民俗展演的序幕。
  • 2019年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時間地點活動介紹
    2月15日晚,湖裡區群眾迎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元宵文化大餐———「團團圓圓鬧元宵紅紅火火新時代」2019第15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啟動儀式在湖裡區禾山街道建發灣悅城廣場盛大舉行。  當晚開幕的元宵喜樂會依託建發灣悅城廣場、五緣灣樂都匯購物中心、樂群廣場三大購物中心,分別舉辦元宵文藝晚會、傳統花燈展、現代燈光藝術展等活動。
  • 湯圓與元宵的區別:一個是搓的,一個是滾的
    自己動手製作花燈 記者 龍在全 攝  昨日是元宵節,家住渝中區臨江門的謝小姐早早出門,買了包速凍湯圓。「元宵就是湯圓啊!」24年來,謝小姐一直認為元宵和湯圓是一個東西,但兩者真的一樣嗎?  元宵湯圓分不清  昨日,謝小姐看到微博上不少網友轉發的普及元宵和湯圓的知識,才發現兩者並不是一回事。四川網友@胡蘿蔔說:「10多年來,我都把湯圓當成了元宵,真實的元宵,我對不住你!」
  • 逛燈會賞民俗,歡歡喜喜鬧元宵
    今年,燈會將於2月19日至2月24日在上海莘城中央公園舉行,亮燈時間延長至晚上22點30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公園內部展示各色燈籠和主題花燈外,這股濃鬱的節日氣氛還將擴散至公園外圍及周邊。作為2019莘莊燈會分會場,上海人記憶中的豫園集市被搬到了仲盛商場中庭,吃湯圓、打年糕、做兔子燈等主題活動為這個春節畫上句號。
  • 湯圓元宵傻傻分不清 原來一個是搓的 一個是滾的
    自己動手製作花燈 記者 龍在全 攝    昨日是元宵節,家住渝中區臨江門的謝小姐早早出門,買了包速凍湯圓。「元宵就是湯圓啊!」24年來,謝小姐一直認為元宵和湯圓是一個東西,但兩者真的一樣嗎?     元宵湯圓分不清    昨日,謝小姐看到微博上不少網友轉發的普及元宵和湯圓的知識,才發現兩者並不是一回事。四川網友@胡蘿蔔說:「10多年來,我都把湯圓當成了元宵,真實的元宵,我對不住你!」
  • 上海民俗文化節昨日開幕 來三林看舞龍逛集市
    東方網4月22日消息:「三月半,上聖堂,品民俗,賞美景。」昨日,第五屆上海民俗文化節在浦東三林開幕,活動將持續到本周日。在這裡,市民不僅可以看到舞龍、瓷刻、刺繡等各種民俗活動,還能在三林集市享受各地美食。  2012年「聖堂三林半廟會」正式更名為「上海民俗文化節」,成功列為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賞花燈、品民俗、看演出…元宵節廈門精彩活動都在這裡啦!
    元宵節民俗體驗活動屆時,不僅能夠欣賞到古詩詞誦讀等傳統文藝表演,還能現場制花燈、猜燈謎、包湯圓。>在五一文化廣場舉行在元宵節期間,廈門市總工會微信公眾號也將開啟職工元宵網絡燈謎大會。2月17日,「我們的中國夢」——2019迎元宵廣場文藝演出將在文化藝術中心西廣場舉行。
  • 逛燈會賞民俗,歡歡喜喜鬧元宵
    今年,燈會將於2月19日至2月24日在上海莘城中央公園舉行,亮燈時間延長至晚上22點30分。與以往不同的是,除了公園內部展示各色燈籠和主題花燈外,這股濃鬱的節日氣氛還將擴散至公園外圍及周邊。作為2019莘莊燈會分會場,上海人記憶中的豫園集市被搬到了仲盛商場中庭,吃湯圓、打年糕、做兔子燈等主題活動為這個春節畫上句號。
  • 合肥城隍廟舉辦首屆元宵節文化節 3天文化表演、幾十場民俗互動活動
    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舞獅子……昨日,記者從合肥城隍廟管理部門獲悉,2月9日-11日,城隍廟將舉辦首屆元宵文化節,3天文化表演,幾十場民俗互動活動,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
  • 嶺南新春民俗文化節在南海開幕 過年來這裡賞桃花
    目前,「文翰樵山·漁耕粵韻」2014第四屆嶺南新春民俗文化節已經在廣東佛山南海區開幕,整個活動將持續至3月15日。遊客來賞春花、祈福的同時,還可以悠遊南海的西樵、九江、丹灶三鎮,品嘗獨特民俗。  >>>相關新聞:春節假期享受暖冬 廣東西樵各景區門票打折                  南海西部三鎮聯手打造 嶺南新春民俗文化節啟航
  • 寧波民俗薈萃迎元宵 重拾傳統民俗情
    、歌舞表演、能人訪談……2月20日下午,一場「穹頂之下元宵文化集市暨海曙民間能人展演」在海曙區文體中心舉行。農曆正月十四,一年一度的元宵民俗活動在石浦漁港熱鬧舉行。  當晚6點30分,在歡樂喜慶的鑼鼓聲中,龍燈隊、魚燈隊、漁鼓隊等數十支民俗隊伍魚貫走上街頭,數萬名群眾拎著各式各樣的魚燈,跟隨著財神、觀音、八仙等流光溢彩的「抬閣隊伍」踩街巡遊,燈如晝,人如海,再現了萬民影從、萬人空巷的「十四夜」盛景。
  • 共慶元宵 兩岸民俗文化節福州開幕
    共慶元宵 兩岸民俗文化節福州開幕 2018-02-28 23:48:2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史建磊
  • 常州舉辦江南民俗文化節 邀百名老人同吃公益元宵
    今年春節著實火了一把的常州白龍觀,繼初五迎財神湧進30000人之後,正月十五元宵節再次吸引了大批常州市民,調龍燈、猜燈謎、吃元宵等原汁原味的江南民俗文化搶足了眼球,成為最具特色的元宵節活動之一。 正月十五鬧元宵,江南民俗白龍觀正月十五鬧元宵,江南民俗白龍觀。
  • 看臺灣神轎秀雕工 賞兩岸三地民俗秀[廈門晚報 2014.6.18]
    昨日,思明區舉辦「2014年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新聞發布會,透露了本屆文化節將舉辦的六項精彩活動。這場匯聚兩岸三地的民俗秀是文化節最具看點的活動之一,將帶來一場文化碰撞。  據悉,本屆鄭成功文化節擴大為廈門思明區、泉州南安、臺灣臺南聯辦,規模和影響力是該節自開辦以來最大的一次。
  • 北方的元宵佳節常見民俗
    在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會參加很多民俗活動。如:舞獅子、耍龍燈、扭秧歌、踩高蹺、劃旱船等。但在北方最為常見的民俗卻是吃湯圓、放煙花、賞花燈、猜燈謎等。吃湯圓。是人們對一家人能經常團聚在一起,團團圓圓的美好期許,也是對凡事都能圓圓滿滿的一種願望,所以在正月十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吃湯圓。
  • 開閩王民俗活動亮相廈門
    餘雪燕 何東方攝影報導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廈門同安區舉辦開閩王文化節暨醉美五顯旅遊品牌宣傳月活動五顯鎮文聯舉行的《北辰之光》書法筆會。何東方攝    人民網廈門10月17日電 由廈門市同安區社科聯、同安區文聯、同安區五顯鎮政府主辦的第五屆北辰山閩王民俗文化節暨醉美五顯旅遊品牌宣傳月活動10月16日至17日在同安北辰山風景區舉行。來自海內外專家學者嘉賓及王氏宗親、旅遊達人齊聚同安,共同見證這一盛事。    據了解,北辰山是開閩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史傳「先有北山,後有同安」。
  • 猜燈謎,賞民俗,看大戲,逛廟會……正月十五瞅瞅南陽哪裡最熱鬧
    傳統元宵節,講究的就是走出家門普天同樂,是各民俗節日中唯一一個以「鬧」為核心內容的節日。所以,我市早早就備下了一道道民俗文化大餐:猜燈謎、賞民俗、看大戲、逛廟會、撐旱船、扭秧歌……市區,縣城,鄉鎮,農村,各處熱熱鬧鬧的諸多民俗活動將在明天隆重登場。想好去哪兒嗨了嗎?且收好這份鬧元宵狂歡攻略,扶老攜幼,呼朋喚友,走出家門一起樂去!
  • 湛江龍灣醒獅參加海峽兩岸慶元宵民俗文化活動
    中國臺灣網2月6日湛江消息 2月4日,在中華民族傳統的元宵佳節來臨之際,由中國文聯、中國民協等舉辦的2012′第二屆「中華情」海峽兩岸民間藝術嘉年華暨第八屆廈門元宵民俗文化節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行。廣東湛江市遂溪龍灣醒獅應邀參加活動大型開幕式表演和海峽兩岸民俗踩街等活動,充分展示湛江文化和民間藝術的魅力。
  • 合肥城隍廟舉辦首屆元宵節文化節 3天文化表演、幾十場民俗互動活動
    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舞獅子……昨日,記者從合肥城隍廟管理部門獲悉,2月9日-11日,城隍廟將舉辦首屆元宵文化節,3天文化表演,幾十場民俗互動活動,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