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離,是為了更好的開始!
再見沙場,哪怕是敵人也要做個讓人尊敬的敵人!
兩周前,華為任正非在榮耀的送別大會上的講話,如同詩篇一樣朗朗在耳:
「榮耀!要做華為做華為全球最強的競爭對手,超越華為,甚至可以喊打倒華為,成為你們一個自我激勵的口號!」
近期,榮耀的總裁,趙明在北京的溝通會上指出,榮耀的目標是成為國內手機市場第一,與高通的談判進展順利,已經接近達成協議!
榮耀的分割,是華為斷臂求生之舉,因為沒有晶片了!
但是這一次分割,是不是就能夠創造出一個新的科技公司,甚至說新的華為呢?
我認為可!
因為榮耀是深圳人民的兒子!
不僅僅繼承了華為的管理能力,而且還繼承了深圳人民勇於奮鬥,敢攀登科技高峰的精神!
榮耀作為一個完整的編制從華為分割,大約一萬人!
雖然不少人認為榮耀沒有晶片技術,並不看好它,但是我認為榮耀不差!
從華為歷史上分割的華電、華三的歷史業績來看,華為的子公司大多能繼承華為的技術管理精神和實質,並獲得更高的成就和業績!
那麼,華為科技管理的核心是什麼?
又為什麼有這麼多的公司、領袖,都以學習華為,吸收華為的人才為榮呢?
我總結一下,華為的核心優勢主要在於三大點:
這三大點就是:長期投入、敢為第一、全員激勵!
華為戰略性的長期投入
作為一個有理想的科技公司,華為長期堅持「對著一個城頭全力開火!」的壓強策略!
只要看好了的,就絕不放棄!
在3G領域,華為最早是1999年就開始了3G研究,但是由於應用不多,成本高漲,這個技術一直沒有得到運營商的大規模應用!
一直到2006年左右才開始大規模地發展!
但是華為的領導看好3G是無線未來發展的方向,也認為3G是華為的一個很好的超車機會,不遺餘力地大規模投入,
每年投入就有10幾個億之多!
為了更好地投入無線技術,華為先後把發展得不錯的華為電氣(即後來的安默生電氣),以及華為數據通信(後來的H3C),都賣給了其它的公司。
用合資或出售子公司得到的錢繼續支持3G的發展!
直到2003年,才出現了轉機,華為的3G UMTS基站在阿聯開始建設基站,並開始持續提升!
當時華為的基站在西方大廠的眼裡,質量和技術都不怎麼樣,大家不太看得上它。
但是,由於3G的持續萎縮,西方的通信公司賺不到錢,結果更慘!
阿爾卡特、朗訊等公司被收購,被合併,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2005年,華為因為持續的投入,和技術的先進性,被當時全球最大的沃達豐選為合作夥伴,並在歐洲提供HSDPA數據服務,以及數據上網卡!
從此華為的無線業務象開了掛一樣的快速前行 ,通過歐洲市場獲得巨額利潤,又利用中國2008年無線部署的機會,成為了全球第一的無線設備製造商!
這個告訴我們華為的眼光是看得非常長遠的,我們不要因為現在華為不能獲得5G晶片就忽視它的無線,
同樣,我們也不要認為榮耀今天沒有晶片設計能力就認為它跑不遠!
我相信,今天的榮耀,繼承了華為一如繼往的目光遠大戰略精神,一定早早地做好了技術規劃和路線設計,當前的困難和晶片問題並不能難到他,在深圳人民和全國技術基礎的全力扶持下,
有理想的公司才走得最遠!
要做就做最好的
二十多年前,華為進入通信市場,還是做農用交換機時,就喊出口號:
「華為未來一定要成為全球通信巨頭,三分天下有其一!」
餘承東搞手機的時候,也毫不猶豫自稱:
「華為的手機一定要做到全球第一!」
這並不是放空炮,定了這個目標,華為所有的工作,任務,都是朝著這個方向去做的!
在通信的很多領域,華為已經跑到了第一,如無線通信、核心網交換、光傳輸,都在全球佔據了30%以上的份額和地位。
可這還是不夠,華為又在網際網路汽車、基礎科學,以及最新的光刻機領域開始了新的徵途。
最近,華為任正非多次與復旦大學、上海交大,進行座談,希望和大學合作,任正非說:
「我們與大學的合作是無私的,我們在全世界遵循美國的拜杜法案的精神,基礎研究的合作成果歸學校。你們的成果可以像燈塔,既照亮我們,也可以照亮別人,是有利於我們,有益於學校,有益於社會的!」
因為現在美國的制裁,華為很多最先進的,水平高的科技突然失去了合作方的支持,美國也禁止了華為給美國許多高校提供贊助和獎學金用於合作。
所以任正非很急,他認為要達到全球第一的高度,還需要進一步重視基礎研究!
「萬一哪一天燈塔被人擰滅了,那我們怎麼辦?」
目前在通信業華為達到世界第一的高度,但也出現了瓶頸,找不到下一步創新的方向和來源,所以華為下一步會大規模地投入高校和基礎教育,給自已一個答案!
另外,很多企業都在學習華為的"狼性「,這個狼性也和華為的主體思想分不開的!
要做就做第一,產品是這樣,市場也是這樣!
只要有希望,就要拼命拿到單拿到項目,用盡整個公司、整個平臺、整個團隊和個人的力量去爭取!
"敗則拼死相救,勝則舉杯相慶!」
華為的這個只做第一的狼性,在業界不少友商談之變色,對之無力。
是的,榮耀也繼承了這種無往必勝的精神,雖然現在很弱小,沒有研發的儲備,但是只要具備了這種精神,就能找到一條出路,沒有路就殺出路!
所以我說友商你們不要小看榮耀,
雖然它現在還沒有華為那種全面而暴力的組織架構和平臺支撐,但是它有深圳人民支持啊!
而且,榮耀繼承了華為這種決心和意志,一獨立就喊要做業績第一!
我想它一定是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的,輕裝上陣沒有包袱,比很多人想像的要更快,更猛!
全員激勵這是必須的
華為要做全球第一,華為要有狼性精神,華為要板凳坐得十年冷!
為了實現這一切,關鍵就是人!
對於人沒有激勵是不可能的!
所以華為差不多是全員持股,只要你能挺得住,被公司認可,股票分紅是必不可少的!
就算在非常困難的2020年,華為還招聘了10名「天才少年」,每人都給以150萬到200萬的年薪,來招募最好的人才,做最好的產品!
對於人才的管理,華為是具備著非常完善的體系,有著成熟的人力考核制度。
華為的崗位分為三個類別:職員類、專家類、管理類!
對於職員類,可以採用絕對數據考核,不用末位淘汰,只要能幹就可以幹到退休。
當然待遇,職級也不會太高,會有一定的合理收入。
專家隊伍呢,就一定要不停地學習,要能夠一專多能或多專多能,趕得上時代。
這一次華為調薪招聘畢業生,就是調整好專家隊伍,不是你幹得時間久了就是專家,而是必須具備較高的水平,和對於先進技術的熟悉和了解能力。
管理隊伍,每年強制淘汰10%,只有這樣才有新的管理備註循環!
管理領導的改變,既有上級任命,也有民主選舉,形成合理的制約 ,主要是看能力和貢獻能不能作戰!
我一直認為華為的管理體系,以及激勵制度,才是華為一直以來不斷進步的源泉!
不信你看,餘承東原來學的是自動化,在華為最初做的是開發,然後是運營商市場,為什麼他來到消費者市場,就能夠喊出全球第一的口號,並把吹過的牛都實現了呢?
華為的企業文化,管理制度確實有它的優秀性!
它從來也不會象友商一樣,空降一大堆各種企業的高管,專家,
然後第二年,團隊又發生巨大變化
而是默默耕耘,堅持以自我培養為主的原則,寧願慢點,絕不遷就,一個一個地把產品做好,把市場做起來!
今天的榮耀,就是明天的華為,只要繼承了這股管理水平,以及這股心氣神,找準自已的位置和方向,就一定能克服暫時的困難,重現手機以及更廣闊市場的奇蹟!
就讓我們祝福榮耀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