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縣土城敬老院:探索農村敬老院養老服務新模式

2020-12-15 天眼新聞

「在這裡生活好啊!吃穿不愁,還有人專門打掃衛生和洗衣服,醫生也經常來免費檢查身體,『老夥伴兒』們和院長對我也很關照,還能看電影。」土城敬老院的韓其科老人笑呵呵地說。  韓其科2019年8月住進土城敬老院。此前,他因為故土難離,又擔心和其他同伴相處不好,所以堅持一個人住在山頂上老家的土房裡。考慮到老人一個人住存在安全隱患,去年,相關工作人員便去做老人的工作,一共去了三次,韓其科才勉強答應去敬老院先住一段時間試試。「感謝他們啊,現在我不想走咯!這裡就是我的家。」韓其科說。  近年來,習水縣土城敬老院堅持管理與服務相結合,用服務的深度來強化管理的力度,以「家」為主線,深挖家庭元素,狠抓家庭情懷,探索出一套可推廣、能複製、易操作的農村敬老院管理服務新模式。

抓牢「家庭+課堂」深度融合  提升院民精氣神和歸屬感  廣徵民意備好課,實現「學校課堂」走進院。習水縣土城敬老院始終堅持以老年人為中心,通過召開院民大會,聽取院民意見,在院內集中開辦老年課堂和家庭文化活動,切實滿足老年人的精神層面需求。充分結合「學校式」的生活方式和管理理念,精擬課程表,常態化開展體育、識字、勞動、音樂、手工、養身、棋牌、讀書等課程,在豐富院民精神文化生活和享受生活樂趣的同時,促使老年人文化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真正實現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以「家文化」為載體,創新思路打造「院民之家」。習水縣土城敬老院運用家的情懷和理念,在敬老院定期開展「家的味道、家的回憶、家庭會議、家庭旅行、家讀詩書、家庭勞動、家庭影院、家的故事、家的規則、家的訴說、溫馨的家、我的家人」等十餘類活動,切實增強院民的歸屬感,真正讓特困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抓細「十個一」清單管理  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  習水縣土城敬老院充分運用敬老院管理「十個一」創新舉措,嚴格對照程序和標準,以院民為主體、以敬老院為中心區域,覆蓋全鎮特困老人,按照每日、每周、每月為時間節點,落細落實各項指標任務。即制定一份敬老院工作人員《日工作任務清單》及《院民一日行為規範》;每天集中開展一次院民精神文化活動;每周召開一次院務例會暨院民大會;每周開展一次免費的身體巡檢;每周至少集中觀看一次電影;每周開展一次安全大排查暨衛生大整治大評比活動;每月在敬老院召開一次全鎮特困人員大會,同步開展短期療養;院民幫扶幹部每月到敬老院開展一次訪談;每名失能、半失能特困對象有一名專門的護理人員;每名特困對象有一份完整檔案。通過「十個一」管理服務新模式,院民的精神面貌明顯改善、生活方式進一步規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主人翁意識有效提升;院務管理機制逐步得到充實和完善;全鎮特困老人進院入住的意願明顯增強,打通農村養老院「動員入住難、床位利用率低、養老資源閒置」的連環性堵點。

抓實制度建立與落實  提升民主管理水平  堅持以規矩管人,以制度管事。習水縣土城敬老院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食堂管理、生產經營管理、採購詢價、文體活動管理、衛生管理、物品出入庫管理、膳食管理、護理服務、安全管理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10餘類制度;強化崗位責任意識,明確並完善院長、財務人員、炊事人員、護理人員、醫護人員等崗位職責,做到依崗定人、依崗定責。  推行民主管理,實行財務公開。習水縣土城敬老院充分發揚民主精神,民主選舉產生院務管理委員會,下設生產經營、膳食管理、安全保衛、財務監督、環境衛生、文體娛樂等小組,並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凡院內重大事項,召開院民大會集體決定,每月10日前公布上月特困人員基本生活金的支出明細及結餘情況。

抓活「院辦經濟」  提升院民自我價值並盤活閒置資源  為豐富院民生活,增加院民獎勵性收入,減輕政府兜底保障負擔,習水縣土城敬老院在院內開展「院辦經濟」:  「魚與娛」相結合發展魚塘經濟。在規劃用地上挖出一口100平方米左右的魚塘發展魚類養殖,在院內老人中挑選出有經驗、能勞動的老人負責每日魚食的投放,等到收穫季節,全院愛好釣魚的老人可在魚塘垂釣,增加生活樂趣,收穫的魚直接供應院內食堂,經統計,每年魚塘能夠收穫300餘斤成魚;  「基地+院民」相結合發展蔬菜種植。充分利用敬老院3畝多閒置土地資源,種植番茄、玉米、白菜、豇豆、南瓜等蔬菜和常見農作物,發動生活能自理、無勞動障礙的院民參加適當的種植勞動,按參加勞動的時間記取「公分」,作物成熟後賣給敬老院,獲得的收入根據院民的勞動時間「分紅」。每年蔬菜種植的收入達到7000餘元。通過種植勞動獲取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鍛鍊了身體,院民在院也能讓「腰包」鼓起來,真正實現老有所為。  習水縣土城敬老院以「四個抓手」為著力點,成為習水縣唯一的五星級敬老院,將「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真正落實到行動上,兜住底線,保障民生,贏得民心。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韋倩

編輯  王光莉

編審  李坤  李冰

相關焦點

  • 閩清縣在全省率先探索由民營企業負責連鎖化、規模化運營農村敬老院
    縣民政局局長朱志軍說,「十二五」期間,在省、市、縣的資金支持下,閩清建了10家鄉鎮敬老院,但由於受傳統觀念與管理模式的影響,大多僅住了幾名特困老人。為此,縣民政局牽線搭橋,為她們聯繫了敬老院所在鄉鎮。   2016年4月,盧金釵與朋友張小明註冊成立福州萬家福養老服務有限公司;2016年12月,林美玲註冊成立閩清縣祥安養老服務公司。
  •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負責同志就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
    中央《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加強特困人員供養機構等服務設施和隊伍建設,不斷提高管理水平」。《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明確「支持主要面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
  • 老有所樂未知冬——靖遠縣北灘中心敬老院養老服務工作小記
    老有所樂未知冬——北灘中心敬老院養老服務工作小記滕愛琴 魏力梅初冬的靖遠寒風習習,而靖遠縣北灘中心敬老院內卻溫暖如春北灘中心敬老院是一所集養老、保健、休閒等一系列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慈善機構,於2008年10月投入使用,現有工作人員12人,院民43人,入住率為90%,服務靖遠縣北部八個鄉鎮特困供養人員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對象。在全院職工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北灘中心敬老院2020年10月被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國老齡辦授予全國「敬老文明號」。
  • 公辦養老機構服務升級,兗州區7所新型鎮街敬老院正式運營
    近日,兗州區新建敬老院已全部完成搬遷任務,老人們告別了生活多年的陳舊敬老院,順利搬進了環境優美、管理規範的新建敬老院,設施齊備的新建敬老院將成為老人們頤養天年的好場所。近年來,為充分激發公辦養老機構活力,提升公辦養老機構設施水平,兗州區將敬老院升級改造作為重要民生工作來抓,先後投資2億餘元將原有8個鎮街敬老院,升級改造為7個集特困人員供養、社會養老、醫療門診、老年康復護理等服務項目為一體的新型鎮街敬老院,同時啟動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工程建設。所有項目總佔地面積155畝,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床位1932張。
  • 重慶首家 | 江北區雙溪敬老院入選「全國公辦養老機構改革優秀案例」
    區民政局負責人介紹,「公建」是指政府進行資金投入,開展敬老院建設,提供運營經費保障,做好養老服務指導、監管;「民營」是指引入民營專業化養老機構管理運作,提供養老服務,專注於發揮養老專業優勢,確保養老服務質量。
  • 廣東探索城市養老新路徑
    珠海:探索粵港澳融合養老新模式珠海市以開展全國第五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為抓手,著力構建灣區化、集約化、多元化、智慧化、法治化的珠海養老服務發展生態鏈,打造新時代養老服務新格局。黃爺爺夫婦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案例只是珠海市以「灣區化」探索跨境協作養老創新模式的一個縮影。一方面,珠海通過公建民營、購買服務等方式,引進港澳知名服務品牌,試點開展面向港澳居民的特色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
  • 埇橋區加快推進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拂曉新聞網--拂曉報訊 近年來,埇橋區著力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不斷優化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供給,補齊城市居家養老和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大力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和醫養結合深入發展,積極發展智慧養老和養老產業,加快完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
  • 構建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全面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養老,我們在行動
    亮點一是實現鄉鎮敬老院公建民營全覆蓋。今年以來,埇橋區民政局探索社會養老新方式,對農村敬老院實行公建民營改革,累計投入資金500萬餘元,用於敬老院質量提升改造工作,至2020年11月,全區25個鄉鎮39家敬老院全部籤約,提前完成2020年底前全區鄉鎮敬老院公建民營全覆蓋的目標。
  • 建水南莊鎮中心敬老院投入使用
    日前,建水縣南莊中心敬老院建成投入使用。據了解,目前,該鎮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已超過6000人,佔總人口的11%左右,其中,80歲以上的607人,90歲以上55人。南莊中心敬老院的投入使用是該鎮加快養老服務工作的一項重要探索。南莊中心敬老院地處集鎮中心,雲龍大道旁,毗鄰雲龍湖公園,地理位置好。敬老院佔地面積2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560平方米,內設60個床位,結構類型為三層框架結構。目前,已有9位老人入住。
  • 鄭州花1500萬建豪華敬老院 按三星賓館標準建設
    不是最大但最豪華  「二七區中心敬老院不是鄭州市最大的,卻是最豪華的。」鄭州市民政局低保處處長張宏傑說,鄭州市有農村五保老人1.3萬人,雖然每個區、縣都建有敬老院,但規模和檔次都相對較低,無法滿足所有五保老人都能到敬老院集中供養的要求。
  • 山丹縣第三敬老院暨東樂鎮老年福利服務中心入住啟動
    甘肅張掖網山丹訊 6月10日,山丹縣第三敬老院暨東樂鎮老年福利服務中心舉行入住啟動儀式,該縣民政局、東樂鎮相關領導、各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副主任、鎮幹部、部分企業負責人以及群眾代表70餘人參加了入住啟動儀式。
  • 薊州區:邦均鎮敬老院主體封頂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據悉,薊州區邦均養老服務中心項目,坐落在京哈公路與邦喜公路交口處東北側,在邦均鎮敬老院原址建築基礎上擴建,佔地約3.39畝。目前,主體已完成封頂,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
  • 烏石鎮敬老院老人帶上「智能手環」
    今年,黃山區烏石鎮政府聯合黃山區烏石鎮敬老院、安徽移動黃山區分公司推出了「智能手環」項目,現在試點已有4個多月的時間,養老服務行業是否能搭上網際網路這輛「快車」,提高照護效率、促進服務質量?一起去現場看看。
  • 富錦 敬老院老人住新家
    富錦 敬老院老人住新家本報訊(丁兆勇)日前,筆者在不久前剛剛投入使用的富錦市中心敬老院特護樓看到,老人們正在其樂融融進行著娛樂學習活動,電視是液晶的,家具也是新換的,原來吃飯都是老人自己上食堂打飯吃,現在都是由敬老院的服務人員直接送上樓。
  • 敬老院「安眠藥拌飯」真能讓老人安靜嗎?
    我們接下來要問,如果老人沒有摔倒,沒有送去醫院,沒有發現安眠藥起作用,小王是不是還要繼續加量,第三天給三片,第四天給四片,直到老人離開敬老院呢?在給老人吃藥之前是否充分考慮過,這藥吃了就真能讓老人安靜了嗎? 尊敬老人自古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敬老院是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居的歸宿地,是要為老人提服務,讓老人能樂在其中、找到安全感的場所。
  • 福彩中心資助興城城區中心敬老院改善環境
    正在與老人聊天的間隙,敬老院的院長李春平從市裡開會回來。他向記者詳細介紹了敬老院的情況:這片位於興城東八裡村的敬老院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形成時城區中心敬老院,主要接收興城市鄉鎮敬老院裡的五保戶老人。
  • 嵐山區紮實做好敬老院供暖工作
    嵐山區及早做好敬老院的供暖工作,改造提升供暖設施,讓老年人溫暖過冬。近日,筆者來到巨峰鎮敬老院,走進老人們住的房間,感覺暖意融融,81歲的韓治喜老人正坐在床邊喝著水,愜意地享受著早晨的陽光。「我今年81歲,到這裡住了11年了,敬老院的暖氣燒著,真舒服,喝個茶很好。」韓治喜告訴筆者。
  • 敬佛禪寺—天澤敬老院
    「天澤敬老院
  • 肥西縣民政局以「三推」抓手助力養老服務邁上新臺階
    「十三五」期間,肥西縣民政局積極發揮政策引領作用,先後制定出臺了《關於建立完善農村老年人關愛服務三項制度的通知》、《關於印發肥西縣2020年養老服務重點任務的通知》、《肥西縣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運行維護實施方案》、《肥西縣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敬老院)改造提升三年行動計劃》、《關於肥西縣城鄉養老服務三級中心運行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從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到社區居家養老,針對本縣的養老實際
  • 盡最大努力 負最大責任一一畢節市農村敬老院「一封二查三通報」及...
    近日,2月17日下午14時,畢節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熊燦平來到七星關區水箐鎮敬老院,對敬老院負責人說:「這段時間大家辛苦了,但現在疫情防控任務依然繁重,大家不要掉以輕心。還要再接再厲,站好最後一班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