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的早飯是No.1, 世界上的第二名是?

2020-12-20 新民周刊

記者|周 潔


  如果每天晚上帶著期許陷入睡眠是一件幸福的事,那每天早上伴著早餐的香味醒來,無疑是更奢侈的幸福。

  不過,對於大部分上班族來說,早餐時間,忙著擠上交通工具,恰恰是一天中最忙碌的時間,哪還有閒情逸緻慢慢「揮霍」?但,儘管匆匆忙忙,中國人依舊對早餐充滿執念——山東煎餅,粗面裡混合著菜蛋肉和醬香;肉包子,碳水和脂肪一起讓人饜足;粢飯糰,米飯和油條被紅糖或者鹹菜調和出的味道令人齒頰生津......還有豆皮熱乾麵雞蛋灌餅等等,這些都是走在路上都能享用的美味早餐,誰看了不說一聲,中國早餐,世界難波旺(No. 1)。

  身處地球村,雖然早餐味道這邊獨好,但也須牢記「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那麼在早餐這個時間段裡,還有哪些國家擁有舌尖上的美味,可嘗試著與我泱泱中華媲美呢?


英國美食,全在早餐?



  魚和薯條是英國最為出圈的美食,看上去如此平平無奇,實在是因為,盎格魯撒克遜民族的烹飪水平令人不敢恭維。「最好的人生,就是娶個日本女人,僱個中國廚子;最壞的人生,就是娶個美國太太,僱個英國廚子。」

  其實這也不是英國廚師的錯,畢竟這是一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工作。18世紀那會兒,英國人,尤其是上流階層,除了肉食之外,幾乎不對其他菜餚感興趣。牛排和烤牛肉是最受歡迎的菜式,因為「其他菜一般,只有牛肉美味」。

  還有一個法國人在自己的遊記寫下見聞:「英國人只吃肉。他們幾乎不吃麵包,自命節儉家,沒有燉菜也沒有甜點,更沒有正餐。」說起來,英國貴族一度最喜歡僱的就是法國廚師,對法國懷著強烈的憧憬,但英法兩國歷來要爭奪歐陸霸主之位,英國開始強烈排斥法國文化。維多利亞女王時期,英式禮儀那套(其中自然包括所謂正宗的英倫早餐、下午茶了)才得以發展,最後全球聞名。

  一直以來,英國菜中鮮有蔬菜。一則因為大家愛吃肉,二也是因為英國本土的蔬菜種類不多,且產量不高。18世紀倫敦的蔬菜,就只有青豌豆、圓白菜、洋蔥、蔥、胡蘿蔔、生菜、蘆筍之類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不過英國菜也不是一無是處的。毛姆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聲稱:想在英國吃得好,就要一天三頓都吃早餐。正宗英式「全早」(Full English Breakfast)的大名可見一斑。

  「全早」的雛形,應該要追溯到17世紀,當時,富有的紳士們喜歡在鄉間豪宅中炫耀自家高質量的農產品和肉產品,因此他們非常重視早餐。到了19世紀上半葉,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把早餐升級成了一天中的重要日程。早餐菜單的菜品會出現豬臉、烤大比目魚和山雞腿等山珍海味。這些早餐還會加入地方特色:蘇格蘭人會加入肉餡羊肚(羊或牛內臟做的鹹味特色布丁)一起吃,威爾斯人會加入花蛤。

  現代社會,「全早」的內容變得稍微簡單些了。如果在家做的話,需要一口大而淺的平底煎鍋,因為基本上所有菜品都需要油煎——各種油炸食品、培根、香腸、火腿、煎蛋、血布丁、炒蘑菇、烤番茄……搭配各種的麵包、果汁或英式紅茶。

  說到紅茶,這是英式餐點的重頭戲。英國女王的一天也是從一杯早茶開始的——清晨7時30分,女王醒來,臥室的女僕端上茶盤。床邊的收音機響起BBC的廣播,女王喜歡聽BBC最有影響的「今日」節目。早餐時,她喜歡和丈夫菲利普親王一起讀《賽馬郵報》。享用完早餐後,女王再開始一天的工作。

  或許是受到女王的影響,英國人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燒開水,衝泡早茶——清早醒來,空肚飲用。值得一提的是,英國人這種直接泡來喝的早餐茶,跟中國有著切不斷的關係。

  1843年,有個英國人戴維斯移民到了美國紐約,在紐約開了家店面Canton Tea Company,專門賣中國茶葉。但茶葉市場競爭太激烈了,於是他想了個方法,打出了一個廣告——本店專賣英國早餐茶(English Breakfast Tea)。其實當時英國是沒有早餐茶的概念的,英國貴族階層的傳統習俗是下午茶。但美國人一向嚮往英國文化傳統,於是,這種用中國福建的功夫茶,加上兩種烏龍茶混合而成的早餐茶一下子受到了美國人的喜愛,慢慢在美國流行了起來,後來又傳回了英國,此間兜兜轉轉,不亦樂乎。


歐洲大陸:百早爭流,美美與共


  前文說到英國貴族喜愛法國廚師,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歐洲大陸上,法國人對於吃的研究,一馬當先、一騎絕塵,在法國,大廚師的地位等同於富豪名流,法國人還創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西餐與西點的專業培訓學校——藍帶廚藝學院。作為精緻優雅的法國人對於早餐的態度卻意外的輕慢,他們認為只有早上起來要幹活的人才需要吃那麼多東西——法語沒有「早餐」一詞,代以「迷你午餐」。所以大多巴黎人的早餐是一個可頌,一杯黑咖啡,或者一段法棍,吃完出門。

  這跟法國鄰居德國形成了鮮明對比,雖然都是歐洲大陸的居民,但德國古諺語中,歷來就有「像國王一樣吃早餐,像紳士一樣吃午餐,像乞丐一樣吃晚餐」的說法,恰好跟法國人倒過來。

  平時上班德國人也一樣沒有時間折騰,但到了周末,德國人就要追求儀式感了。麵包作為主食,品種自然少不了:白麵包、黑麥麵包、全麥麵包、牛角,幹吃麵包自然不可,他們可以在兩人早餐桌上,排開十來瓶果醬和酸奶,任君挑選。和英式早餐一樣,德國早餐也以燻肉、各類香腸為主,他們對果汁的新鮮度格外挑剔,早上喝不到好果汁,這一天就白過了。

  德國的早餐有著明顯的南北差異,德國北部的早餐以甜食為主,南方的早餐則更豐盛一些。這一差別主要是經濟原因造成的,在過去肉和香腸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東西。而德國北部經濟相對落後,吃肉比較少,取而代之的就是讓口感多變的果醬和蜂蜜等甜食。

  對了,雞蛋也是德國人百吃不厭的必備單品。德國人做雞蛋要麼煮,要麼是黃油炒嫩蛋。說起德國人做水煮蛋,可是一門學問,他們認為煮雞蛋最重要的是對時間的控制——蛋鍾應運而生。在德國一般的商店或超市裡,大都有蛋鍾賣,種類很多,有電子的,有機械的,還有沙漏的——煮雞蛋時,把它上足發條,立馬就會奏出美妙的音樂,一首曲子奏完,雞蛋也就煮熟了。

  德國製造鼎鼎有名,德國人當然不會滿足於製作一個小小的蛋鍾,煮雞蛋還有N種周邊,搭配使用,煮出來的雞蛋更有德國味兒。德國有可調節煮蛋硬度的煮蛋器,有的可以煮一個蛋,有的是兩個,有的三個,其中一個裝的更受歡迎,下面焊有託盤,加滿水,1分鐘水就開了,3分鐘關火。關火之後利用餘熱再煮3分鐘,把雞蛋煮到剛剛達到營養價值最高的狀態。

  跟中國人直接在桌子上磕碎剝殼不一樣,德國人吃水煮蛋也有工具。他們會把蛋放在蛋杯上,用勺子敲碎一端,佐以鹽和胡椒挖著吃——雞蛋還是那個雞蛋,這一套流程下來,倒的確有一股國王的範兒了。

  歐洲再往東,中東風格的早餐和西歐又有不同了。比如土耳其人,他們在飲食上借鑑了許多希臘元素,又因為地理位置的便捷,融合亞洲風俗。典型的土耳其早餐,也就是眾所周知的「 kahvalt」 ,黑橄欖和綠橄欖是來自希臘的傳承,新鮮奶酪和陳年奶酪截然分開,黃油蜂蜜火腿煎蛋再來點西紅柿切片,外加各類麵包。

  如果家裡來了客人,主人家還會加菜:一個「單面煎」的雞蛋,放在一個叫做「 sahan」的小銅煎鍋裡,還有煎蛋卷、芝麻蜂蜜糖塊、切好的番茄、黃瓜、甜椒,以及各種各樣的自製麵團和奶酪糕點,稱為「 brek」。到了秋冬天氣寒冷的時候,各色肉食被端上早晨的餐桌,吃羊頭嚼香腸喝濃湯,快哉快哉。


日韓,數不過來的小盤子



  近代日韓受到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極大。以日本人為例,他們的早飯可以吃最西式的早飯,也可以吃老式日本早飯。所謂老式日本早飯:一份溫泉蛋,一條烤魚,一份魚糕,一份味增豆腐湯,一碗米飯,一份納豆。鹽醃魚、醬菜或梅子汁醃姜也可以隨時增補。所有的吃食都是分門別類放在各個小盤子裡,各守其位,絕不串味。

  如果家常些,可能就是一碗米飯、一份味增湯、一坨納豆。這樣的早飯想在日本的街頭巷尾尋到,如今有些難了,如果找一家日式溫泉酒店入住或者寄住日本人家中,或許可以實現這個願望。說起納豆,那真是跟香菜一樣,你之砒霜我之蜜糖,一百張嘴中有一百種評價。不過,有人說如果日本人早飯時請你米飯、味增湯和家制納豆,還要勸你多吃納豆,那就說明:這個日本家庭是真把你當自家人了。

  日本人三餐都離不開魚,刺身又是日本人最愛的吃法。日本料理有一句「割主烹從」,提刀切割生魚片的「板前」師傅地位是最崇高的,負責蒸煮煎烤的其他料理師往往都要聽他調度。須知不同的魚,入刀的角度和力度都不一樣,歸根結底就是不要破壞魚的細胞組織。吃起來如果是甜的,說明細胞完好。這套細胞論在蔬菜上一樣管用,切完蔥砧板不會變綠,切完番茄不會流湯,吃起來就會很甜。

  日本料理中極少見炒菜,讓刺身以外的食物入味,全都靠吊湯來實現。吊湯這個技術,說起來還是南宋時一個日本人到中國來學去的,但不像中國喜歡用雞湯、骨頭湯,日本人喜歡用昆布或者鰹魚。關東做出汁主要用幹鰹魚,關西用昆布。這兩種出汁具有相乘效果,混起來旨味更濃厚。旨味,是日本料理中的一大特點,旨味不是「顯」味,需要加鹽才能顯出它的味道來。文化人類學家石毛直道說:日本料理缺少油脂,依賴胺基酸。這種穀氨酸接受體——旨味,後來被列為除了「酸甜苦鹹」外的第五種原味。

  其實在日本三餐裡,早餐的存在感並不強,比如人們想起日本,總是想起《深夜食堂》,好似日本人吃飯總是更喜歡在夜晚相聚,這倒的確也是一部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不過對於大部分日本人來說,24小時的便利店裡已經有足夠多的早餐品種,所以夜晚才更適合饕餮和社交啊。

  相較於日本對於西方文化的全盤吸收,韓國人顯然要更喜歡他們的傳統文化一些。有數據顯示,如果韓國人吃早餐的話,比起美式或英式早餐,他們更喜歡燉菜、米飯和泡菜。

  早餐,韓國人喜歡喝湯和燉菜。薄片醃牛肉,菜包烤五花肉,也可以作為早餐。泡菜當然是早餐的重頭戲了,說起來,不論早中晚,泡菜在韓國人的飲食裡都是不可或缺的小菜,據說95%的韓國人每天必須吃泡菜,55%的韓國人每頓都必須吃泡菜。

  泡菜由發酵的蔬菜組成,比如捲心菜、黃瓜或者蘿蔔,這些蔬菜被醃製在大蒜、蔥、辣椒和生薑中。很多人認為泡菜是不健康的食物,不過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一本專業雜誌「Health」將泡菜評為了世界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原因是泡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鈣、磷等無機物、礦物質以及人體所需的10餘種胺基酸,泡菜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乳酸菌有助消化、清理腸胃,並提高人體免疫力,甚至有預防癌症的功效。

  韓國人須臾不可離的泡菜如今也走出國門了,今年上半年,韓國泡菜出口額同比增長44%,分析認為,新冠病毒疫情加深了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度是出口增長的原因之一。看來,韓國的這一早餐配菜,還將走上更多國家百姓的餐桌。(記者 周潔)

版權作品,未經新民周刊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日本眼中的世界強國排名,俄羅斯並非是第二名,中國的排名很中肯
    前不久,日本公布了一份世界強國排名,其中,俄羅斯不再是世界第二,意外的是,中國此次的排名卻很中肯。美國依然穩坐世界第一,俄羅斯不再是世界第二雖然美國在世界經常有一些不利於世界發展的行為,影響了很多國家的發展,在國際上形象並不好,甚至在最近的幾年內,美國的經濟出現衰退趨勢。
  • 世界省級行政區排名,中國最強三省上榜,第一是誰?第二名很意外
    世界經濟實力最強的幾個國家大家應該都比較了解,比如美國、中國、日本、德國、英法等國,但這些國家中較強的省級行政區在世界的排名如何呢?我今天統計下世界最強的十個行政區,前十強中美國佔5席,中國佔3席,英國和日本各佔一席。
  • IMF預測世界人均GDP最新排行榜,中國澳門躍升為第二名
    排名依次為:盧森堡、中國澳門、冰島、瑞士、挪威、愛爾蘭、卡達、美國、丹麥和澳大利亞。圖片來源Herald Magazine根據IMF報告顯示,按今天的匯率計算,盧森堡以11.33萬美元位居2018年全球人均GDP第一名,2017年該國的人均GDP為10.74萬美元。
  • 世界上第二大咖啡生產國是哪個?原來我們真的很少去記第二名!
    世界第二高峰一直以來,有個很有趣的話題:人總是習慣性的記住第一名,而總是忽略第二名!原本還不相信,今天早上聽廣播的時候,突然意識到,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真理。到現在為止,我還是沒有記住世界上的第二高峰是哪座山峰?但是我清楚的記得第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這個名字是那麼的清晰,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脫口而出。但是思考良久,只記得第二高峰好像是叫做什麼裡峰還是什麼嘉城峰,打開百度進行搜索,原來第二高峰是K2。
  • 綿軟香甜的烤南瓜,既當早飯又當零食,一看就會從此早飯不要愁
    要說吃得最多的還是成熟的南瓜,現在市場上那種小南瓜,味道很香甜,我們很喜歡。要說這吃南瓜的好吃,很多人都知道,南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多種營養物質,常吃可以潤腸通便,延緩衰老,還能促進生長發育。喜歡吃南瓜的人很多,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很吃的花樣很多,南瓜點心、南瓜粥、炒南瓜等等,不僅好吃還方便。我今天一早起來做了一大盤烤南瓜,既做早飯,又當零食,很完美。
  • 中國最值得一吃的三個省:粵菜排行第三,第二名你很難想得到!
    中國最值得一吃的三個省:粵菜排行第三,第二名你很難想得到!說起美食咱們中國真是在世界上可以拍著胸脯說我們就是NO.1。八大菜系,各種私房菜、小吃和特產充斥在中國幾乎每一個城市之中。而中國人對吃這件事情也是很看重的。
  • 世界上最貴的5種水果,中國荔枝僅排第二名,最後一種售價876萬元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升,許多人都開始過上了精緻的生活,為了能夠更好的體驗生活,他們開始吃上了一些對身體健康的食物,水果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水果這種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居然也會有一些被賣到了天價,而這類水果被稱為「貴族水果」。
  • 2018年世界陸軍最新排行榜:俄第五名,美第二名,中國排第幾?
    第二名:美國美國陸軍素有「北美雄鷹」之稱,美國是世界上擁有特種兵數量最多的國家。美國陸軍的裝備非常豪華,幾乎可以用武裝到牙齒來形容。據統計,美國每年在陸軍身上耗費的軍費至少在1000億美元左右,每位士兵的武器裝備價值至少20萬美元。雖然比作戰技巧他們比不過德國,但武器裝備卻甩德國好幾條街。這樣一來,美國陸軍排在第二位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了。
  • 古代皇帝早朝前吃的早飯豐盛,而大臣吃的早飯,也讓人望塵莫及
    那我們肯定會有人問大臣們這麼早去上朝那早飯什麼時間吃呢?這個問題怎樣解決呢?我們都知道早飯不吃的話對身體的傷害還是比較大的,而且不吃早飯一整天也會沒大有精神,但是早朝時間這麼早,大臣們還得去辦公務,那他們究竟是怎麼解決吃早飯這一問題的呢?下面我們就來討論一下這個疑問。
  • 世界最高峰不是最危險的,這個第二名更恐怖!被稱為「野蠻之峰」
    珠穆朗瑪峰作為世界第一峰,是大部分攀登愛好者的終極目標,但是對於部分攀登者而言,他們的最愛不是珠峰,而是這個第二名,因為其攀登難度係數更大!這個第二名更恐怖,被稱為「野蠻之峰」,它就是世界第二高峰,K2。K2海拔高達8611米,僅次於珠峰。
  • 打卡據說世界上最好的頭等艙,飛機上能洗熱水澡,硬體遠甩第二名
    阿提哈德頭等艙公寓登機牌鎮貼,用世界頂級頭等艙為祖國70周年慶典獻禮。但是如果把阿提哈德作為航空業界的標杆來看的話,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我承認,阿提哈德航空的硬體設施是全世界最頂尖的,沒有之一。頭等艙公寓和空中官邸甩的第三名尾燈都看不見。這裡認為新航套房是第二名。但是在軟體上尤其是服務上,真的應該下點功夫。
  • 淺聊一下早飯的重要性
    前幾天,和幾個朋友聚餐,飯桌上大家聊到了一個熱鬧的話題:關於忽略吃早飯的重要性,話題的焦點在於不吃早飯可以減肥,可不吃又擔心腸胃出問題!五個人的餐桌上,話題飛舞振振有詞,最後各說各理,大家哈哈一笑結束了不能統一答案的話題。
  • 2018年全球最快的5輛火車,第一名在中國,第二名還是在中國
    2018年全球最快的5輛火車,第一名在中國,第二名還是在中國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在火車的速度已經比
  • 寧波的早飯=你的性格?
    所以講究的寧波人居然能用從吃的早飯看出的你性格喲在一個匆忙的工作日早上,要是你還能等上一籠小籠,這種閒情逸緻絕對不是一般人能有的,真是無敵淡定呀!小朋友們一般的早餐搭配都會熱衷於它吧,如果你現在還熱衷於吃小餛飩,說明你童心未眠!身邊如果有這樣的朋友,請記得珍惜,畢竟他們是善良且純真的。
  • 早飯不吃會發胖嗎
    核心提示:早飯不吃不會發胖但是也對減肥沒有什麼好處,因為不吃飯腸胃功能會受到破壞發生紊亂,腸胃功能一旦紊亂就會引發內分泌失調,這樣不僅不會對減肥有幫助,還會成為減肥的阻礙,減肥期間早飯應該吃,只是要吃的低熱量就可以了。
  • 一個人的早飯吃什麼好?
    因為我對象上夜班的緣故,早飯我經常一個人吃,雖然有時候很懶不想動,但是做一個人的早飯和做兩個人的早飯沒什麼區別,很多人可能覺得做兩個人的早飯可以做得更豐盛一些,其實一個人的早飯也可以做得很豐盛,只是量減半就好。
  • 世界上最有錢的五個人,中國未上榜!
    世界上最富有的5個人,第一名是做電商,第二名幹網際網路,第三名做世界奢侈品,第四名做投資,第五名做網際網路社交,世界最富有的5個人,2019年福布斯公布世界最有錢的5個人,任何一個都遠超我國首富馬雲擁有的386億美元,折合人民幣2701億元的財富值。
  • 上海早飯,天下第一
    上海早飯  要追溯上海人切早飯的歷史,  還得從生活在弄堂裡的日子說起。  每天清晨都是被第一鍋出爐的生煎喚醒,  炊煙嫋嫋,人來人往,揭開鍋蓋時熱氣氤氳升騰。  大家吃著新鮮出爐的早飯,鄰裡之間嘎個三胡,  完美勾勒出一幅上海市井生活的畫卷!
  • 上海早飯攤
    兒時的早飯攤,大約都是和弄堂口和菜場聯繫在一起的,一個居民區總有一個規模大一些的早飯攤點,幾輛到十幾輛小車不等,各賣各的,內容不大會有重複。
  • 世界上機場數量最多的5個國家,第1實至名歸,第5和中國土壤銜接
    今天我們介紹的是世界上擁有機場最多的五個國家,建設機場是一個城市發展最必要的配套設施,一個城市如果能夠建設多個機場,那就證明這個城市發展非常的好。機場和高鐵的建設,也大大有利於老百姓出行,尤其是大家出門旅遊,也更加方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