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早飯攤

2021-02-27 奇葩食記

兒時的早飯攤,大約都是和弄堂口和菜場聯繫在一起的,一個居民區總有一個規模大一些的早飯攤點,幾輛到十幾輛小車不等,各賣各的,內容不大會有重複。攤主們都拎的清,井水不犯河水。

燕皮小餛飩,老早都是一個蘇北阿姨在賣的,穿著白色的圍裙,帶著袖套,面前支了一張圓簸箕,一邊餛飩皮,一邊豬肉餡,邊包邊賣,一袋兩塊錢,買回家開水下鍋,放點紫菜蝦皮,就是一頓早飯。小餛飩是純豬肉餡的,小餛飩皮子薄而輕盈,飄在湯裡宛若輕紗。

大餅油條通常是在一道的,大柏油桶裡烤大餅,旁邊的油鍋一邊在煎油條。大餅分兩種,甜的和鹹的。鹹的是長橢圓形,裡面是蔥花和鹽,甜的是圓形,裡面是化了的糖漿。最上面那層酥皮灑滿白芝麻,蓬鬆香脆,小時候挑食,經常剝了上面一層餅皮就放到一邊不再吃,然後接受父母的嚴肅教育,非洲有多少兒童吃不上飯你曉得伐,應該把你送到西伯利亞去吃吃苦才行。

油條也是一樣有趣的東西,光一根油條是炸不起來的,非得兩根糾糾纏纏下了油鍋,還要師傅翻兩下,放才膨隆起來,傳說還與秦檜有些關係,老百姓氣沒處撒,就撒在食物上,上刀山下油鍋,如今壞人已經下了千千萬萬遍地獄,解了氣,也吃得更高興。剛炸好的油條酥脆,對摺再對摺,包進大餅裡,是最傳統的吃法,但我老覺得這樣吃太幹,容易噎著。有時候大餅油條攤還會賣賣麻球,空心炸出來的白芝麻球裡一大包紅豆沙,我老是覺得又油又甜,不大歡喜。

粢飯糰裡面的油條最好是放涼了的,涼了之後的油條不會很酥脆,多了一些韌勁和嚼勁。攤主通常用一條熱毛巾,抓起一些米飯,把油條同樣對摺再對摺,撒些白砂糖,再蓋上一些米飯,再用毛巾包緊捏成橢圓形。我老是喜歡多撒點糖,捧著飯糰喝著豆漿,是一頓到中午都感覺很飽腹的早餐。現在許多都是長條形加肉鬆火腿腸,我想這是永和豆漿傳過來的臺灣版粢飯。

至於粢飯糕,那就是另一種食物了。把糯米飯蒸熟加鹽拌勻,壓緊實切成長方形一塊塊,扔進油鍋炸,外表金黃,特別是四個角,硬且脆,咬上去嘎嘣響,像是鍋巴的味道,裡面的米飯噴香,五毛錢一塊,可比麥當勞的薯餅便宜許多。

同樣用大米做的,還有米飯餅,用酒釀,大米粉和糖發酵使得麵糊膨脹起來,師傅把麵糊甩到鐵烙上烘,一面焦黃,一面甜白,通常兩個一起賣,可以空口吃,也可以夾油條,也可以拌肉鬆。比包子皮還蓬鬆柔軟,同時帶有酒釀的酸氣,溫軟靦腆。

裹腳布,上海蛋餅的舊稱,與北方的煎餅果子不同,蛋餅攤好是軟的,蔥花多上許多,加一根油條,還有甜麵醬,少許辣醬,對摺裝進袋子。有趣的是,北方的煎餅果子皮脆,裡面的薄脆也脆;而上海的裹腳布外皮韌,裡面的油條也韌,可謂南北之煎餅個性大不同也。

甜豆漿是早飯必配大家都曉得,還有鹹豆漿和豆腐花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鹹豆漿不大看得到了,大約是豆漿裡加些蝦皮,紫菜,撕碎的油條,榨菜和蔥,最後再淋上些許醬油和麻油,豆腐花的做法也差不多,只是不加油條。南方的豆腐花與北方又是不同,北方的豆腐腦勾芡厚,豆腐腦也老一些;江浙的豆腐花更嫩滑,清水光當,像是柳葉在湖邊萌芽,春風十裡,不如喝豆花。至於廣州福建臺灣地區的甜豆花,一大勺各種口味的糖漿澆在豆花上,更像是甜點。我一口也咽不下,大約因為不大習慣吧。

包子和饅頭,種類太多,最喜歡吃沒有芯子的高莊饅頭,又香又蓬鬆,配粥或者稀飯,再來點兒斜橋榨菜或者玫瑰乳腐最最嗲。菜饅頭裡面都有香菇,芯子香不香全靠豬肉炒出來;肉饅頭汁多,肉餡需要緊實;花卷裡夾雜著蔥花,頭頂紅綠絲的千層發糕混雜著酵母和香精味道。

鮮肉燒賣和肉粽,小籠包,生煎包,酸辣湯,大餛飩或者是雙檔湯,都是登堂入室,尚可在各大老字號裡尋到,而不屬於街邊攤頭了。

那時上小學的我,留了一隻和板寸差不多的童花頭,在清晨6點多鐘,母親用自行車載著我,去早飯攤買早飯後,書包放在前面的車筐裡,小小的人斜坐在自行車前面的橫槓上,母親載著我去小學的路上,手捧著熱氣騰騰的早飯,不用看路,不用擔心紅綠燈,只需要低著頭專心把早飯吃完。

到了學校門口,自行車一停,嘴巴用紙巾抹乾淨,就背起書包上學堂了。

------------------------

祝大家吃得好,睡得香,呼吸順暢

有時候推薦一個餐廳

有時候說一個故事

一邊走

一邊吃

沒什麼大見地

但想要有些小妙處

微信號:FoodieFF

回復關鍵詞可查找餐館

相關焦點

  • 大臣們上朝前的早飯去哪吃?皇宮裡的早點攤啊
    其實不是這樣的,皇宮裡其實是可以擺早點攤兒的,並且還有正經的飯館,很多妃子娘娘也會派太監來這裡買早點,這是怎麼一回事兒呢?因為古代早朝的時間非常早,大臣們很難在家吃飯,於是便在曾經的東長房,也就是現在的故宮文創院這個地方,來買一些早點。在電視劇《走向共和》中就有演過慶親王這些大臣上班前在宮裡吃早點攤。
  • 上海早飯,天下第一
    上海早飯  要追溯上海人切早飯的歷史,  還得從生活在弄堂裡的日子說起。  每天清晨都是被第一鍋出爐的生煎喚醒,  炊煙嫋嫋,人來人往,揭開鍋蓋時熱氣氤氳升騰。  大家吃著新鮮出爐的早飯,鄰裡之間嘎個三胡,  完美勾勒出一幅上海市井生活的畫卷!
  • 上海人的30種早飯,一天一樣,頂脫啦!
    上海小囡的早飯記憶中,雞蛋餅也必不可少。老上海的雞蛋餅,不是如今改良過包腳布的樣子,更不是煎餅果子那一套,一定是要軟趴趴、黏噠噠的!@我是陳大駿啊以前好吃的包腳布攤,總是挨著油條攤。這頭油條炸出來,那頭就卷進餅皮裡,刷上甜麵醬加一把蔥花香菜,趁熱便要吃掉!那滋味,欲罷不能!推薦:胖子煎餅
  • 早飯還在吃路邊攤?兩分鐘就能做成的營養早餐餅了解一下!
    早飯還在吃路邊攤?兩分鐘就能做成的營養早餐餅了解一下!每天努力變著花樣做早飯,還是會為一句隨便發愁半天,你們是不是也一樣呢?福利來啦,今天一道美味快手早餐。雞蛋和麵粉混合能做出什麼樣的美食,今天小編跟您分享早餐餅的做法,做法簡單,營養豐富。
  • 在上海最愛的早飯是它
    這個時候啊,我就開始琢磨第二天早上吃什麼早飯了。說到早飯,上海的四大金剛每個老上海或待久了的新上海人都知道:大餅、油條、豆漿、餈飯糰。不過相比這些,我更加抵擋不住的是生煎的誘惑。飢腸轆轆的時候,想到來一盤生煎,頓時要咽一口口水。
  • 武漢,一個早飯之都
    廣州的早茶文化深入人心,武漢的早飯文化也深深刻在了武漢人的骨子裡。武漢的早晨,一條街上會擺滿了早點攤子,每個攤子前都圍滿了等待的時刻。與廣州慢悠悠的早茶恰恰相反,武漢人通常都是把早飯手裡捧著或者包裡裝著,急匆匆地趕路去了,來不及坐下來慢慢品嘗。武漢人將早上帶著早飯奔波的行程稱之為「過早」。清朝有詩人這樣寫道:小家婦女學豪門,睡到晨時醒夢魂;且慢梳頭先過早,餈粑油餃一齊吞。可見武漢人的過早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
  • 四十年不一樣的早飯味道!真想回到小辰光!
    一日之計在於晨,每天能叫醒上海人的,不是鬧鐘,不是夢想,而是早飯!關於早飯,每一代上海人都有自己的記憶。更新迭代的上海早飯,自然也離不開時代變遷的影子。今朝阿拉一道坐上時光機,來一次上海早飯環遊記吧!80年代上海早餐關鍵詞:泡飯、四大金剛80年代上海人的早飯,幾乎是「泡飯+四大金剛」的天下。最簡單如一碗泡飯,那是刻在上海人DNA裡的美食記憶。
  • 據說上海人為了這份早飯,懶覺都不肯睡!
    地址:廣東路577號(浙江中路口)人均:10元「包腳步」用麵粉和雞蛋調成麵糊,在平底鍋上攤成麵餅,加雞蛋,搗碎攤勻,抹上甜麵醬,辣醬,撒蔥花,加油條,裹成卷狀即成。上海人有個俗稱它包腳布,其實也叫山東雜糧餅。
  • 秉燭夜嬉,以及大肉麵個早飯(上海話朗讀)
    秉燭夜嬉,以及大肉麵個早飯(上海話朗讀) 2020-06-05 11: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上海記憶 那些陪我們長大的早飯攤頭
    還奮鬥在魔都大街小巷的「阿婆阿姨」們,她們的早飯攤頭如今還好嗎?今朝,讓我們再來重溫一幾!  1、阿婆蔥油餅  阿婆蔥油餅  對很多老上海來說,蔥油餅的屬性不光是街邊小吃那麼簡單,它是小時候弄堂裡的蔥油香,它更是早飯攤頭前的長隊,在雞排店奶茶店還沒有攻掠魔都之前,蔥油餅絕對能稱得上是上海灘點心界的一
  • 上海最受歡迎的7家蛋餅攤,用導航都找不到!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上海有腔調,ID:shanghaistyle02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原文作者聯繫小編曾花過2個早晨,走遍上海的大街小巷,尋找記憶中的雞蛋餅找到這7家滬上最受歡迎的蛋餅攤有些甚至連導航都找不到!
  • 舊上海飲食:吃食攤擔舉目皆是,八方鄉食裡弄飄香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城市,也是世界國際貿易的大港口之一。近百年來,它一直以繁華著稱於世。這裡的飲食業,在舊中國也是首屈一指的。上海原來是個中等城市,明清以來,特別是1843年被帝國主義列強作為通商貿易港口以後,各地商賈紛至沓來。
  • 浦東哪裡的上班族早飯最愛點外賣?看看這份...
    根據美團外賣最新發布「海派外賣早餐圖鑑」數據顯示,上海人早餐下單時間從5點開始,迪士尼遊客最愛點包子。跟隨著人們上班時間節點在8至9點達到高峰,10點逐漸回落。在「外賣早餐下單最高商圈」中,浦東一口氣承包了前三名。一日之際在於晨,一日三餐始於早。一頓美味、健康的早餐,不僅暖胃暖心,也能夠為新的一天注入滿滿的能量。
  • 這些藏在普陀街頭巷尾的早餐攤,專治你的「冬日賴床症」→
    烤腸飯糰+滷蛋營業時間:07:00--20:30地址:普陀區新村路514號距地鐵7號線新村路站1號口250米健康夜市大餅油條從路邊攤到現在,在上海開了好多家分店,這家店可不是一般的火。這家店是24小時營業的全年無休,店面裝修很有老上海韻味,每天早上和晚上排隊的隊伍都排到馬路上。他家大餅鹹的甜的都很不錯,區別於其他早飯攤的大餅,口感更加鬆軟有嚼頭,千層的,非常的酥香。
  • 為什麼上海的路網是一張攤開的中國地圖?
    作為一名來自成都的新一醬,在上海的成都北路上班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新一醬特意去研究了一下上海的道路名稱——上海市一共有163條以省份和地級城命名的道路(包括街、道、路),整個就是一張攤開的「中國地圖」。
  • 上海流動的宵夜攤,藏在大橋底下找不到,老顧客跟著吃了20年
    很多人都覺得上海沒啥特色美食,其實上海是一個包容性極強的地方,除了上海特色之外,全國各地的美食都能在這裡佔據一席之地,從早餐開始,到宵夜結束,上海這個地方的美食江湖海納百川,讓人吃不夠,比如說這家新疆人開的阿力燒烤攤,就是上海人的深夜食堂,每天只開晚上,很多開著跑車的有錢人也愛來光顧
  • 健康滎陽:這幾類「應付型」早飯少吃,看似豐盛其實不健康!
    健康滎陽:這幾類「應付型」早飯少吃,看似豐盛其實不健康!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一日三餐每一頓都很重要,尤其是早飯。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一定要吃早飯,不僅要吃還要「認真」地吃。但是,現在大家的生活節奏普遍都很快,早晨匆匆起床根本來不及做飯,大多數人都是隨便在路邊攤買早點應付一下,還有一部分人直接就不吃早飯。首先,不吃早飯肯定是不行的,既然要吃早飯就「認真」地去吃,少吃以下這幾類「應付型」早飯,看似豐盛其實不健康。
  • 路邊破爛不堪的早餐攤,就餐人數憑什麼完爆高大上的肯德基麥當勞
    每天早上,每個城市,路邊的早餐攤成為了一道煙火氣息的風景線。到陌生的城市旅遊,我會把酒店選擇在離當地特色早餐比較近的地方。這裡不分權貴不分階層,匯集了一個城市各個消費層次的人群。這裡最能體現一個城市的煙火氣息,也最能反映出一個城市活力的地方。
  • 「早飯」用英語表達的方式及例句?
    早飯英語怎麼說:Breakfast釋義:早餐;早飯;吃早飯;用早餐音標:英 [brekfst] 美 [brekfst]早飯英語怎麼說短語:for breakfast 當作早點at breakfast 早餐時;正吃早飯breakfast meat 早餐肉, 小吃肉Oslo breakfast 【醫】 奧斯陸早餐, 兒童餐breakfast
  • 一個小小的炒豆攤,旺處逢衝發家,幾年後竟買下在上海的鋪位
    施相公信仰是曾廣泛流傳於舊時上海地區的民間信仰,出生於上海的施相公,是頗受當地居民尊崇的「顯神」,故有施相公廟及其他以施相公為名的地名。施相公衖,衖口正衝東北,是以衖口正對之炒豆攤,則為坐東北朝西南。旺氣逢路衝,則衝起炒豆攤之財氣,據記載其「積財巨萬」。僅憑此炒豆攤,發家後竟能買下對面兩開間的鋪位,登堂入室。是「衝起旺宮無價寶」之又一例證。